关灯
护眼
字体:

乾隆能听见我心声_蒹葭是草【完结+番外】(77)

  “皇上足不足,不足臣妾还有……”说着手向下探,深入薄毯中,鄂婉胳膊不够长,费力地想要起身。

  不安分的手被大掌按住,人也被迫躺下,四目相对时,听皇上问:“鄂婉,你到底在怕什么?”

  侍寝之前,她不信他,到处抱大腿。她抱过皇后的大腿、太后的大腿,甚至是永琮这个稚子的大腿。

  侍寝之后,她还是不信他,想尽办法取悦他,甚至在孕期纵容他。

  糟糕的是,从前她心里想什么,他都能听见。怀孕之后,她似乎心事重重,却没有心声再传给他。即便听不见她的心声,他也能感觉到她心里的焦虑和害怕。

  身体上的接触多了,他们反而不能交心。

  “臣妾……臣妾有宠爱,有孩子,没什么害怕的。”鄂婉躺在男人怀里,心中想的却是寒笙求她办的事。

  乾隆听完这段心声,不由暗怒:“寒笙来求你了?”

  永璜与鄂婉八竿子打不着,寒笙怎么敢拿这种事来烦鄂婉,打扰她养胎。

  鄂婉正愁找不到机会说,见问,便道:“宫里的火炕不高,为防孩子掉下去,大福晋屋里的地面通铺毡毯。八阿哥快两岁了,不管是被人推下去的,还是自己掉下去的,都不可能造成永久性的伤害。”

  这是常识,鄂婉不信皇上想不到,更不信太医想不到。

  太医不敢说真话,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被收买了,另一种便是不敢告诉皇上,他后宫的妃嫔生下了先天不良于行的孩子。

  时人迷信,受“天命”观影响,皇室若生下残疾的孩子,会被过分解读成上天给整个皇族的警示,从而影响所谓的家族“气运”,甚至是国运。

  皇上默认了嘉贵人的说法,和太医的诊断,也是这个意思。

  八阿哥可以不良于行,但绝不能是天生的。

  倒霉的大阿哥正好背上了这个心照不宣的黑锅,想甩掉也难。

  既然这个黑锅是三方心照不宣的结果,鄂婉自然不会戳破:“八阿哥掉下去摔伤了腿,是个意外,还请皇上从轻处置大阿哥。”

  自寒笙求到她面前,鄂婉就开始打腹稿,先说哪个后说哪个都安排得明明白白,甚至在心中预演过很多遍。

  谁知才开了一个头,就听皇上说:“八阿哥的腿,朕心里有数。可大阿哥对先皇后不敬,也是事实,该罚。”

  鄂婉就知道症结在这儿,先皇后病逝之后,皇上性情大变,看谁都不顺眼,走到哪儿都是一片腥风血雨。

  最先倒霉的,是掌管翰林院的刑部尚书,因为翻译悼词时,在草稿上翻译错了一个词,被判了绞监候。皇上仍不满意,将绞监候改为斩监候,并将所有刑部官员革职。

  一个不留。

  刑部之后轮到工部,因丧仪上的皇后宝册不够精美,工部尚书被革职留任,其他人降级。

  就连光禄寺都因为祭奠所用的桌子不够“洁净鲜明”,而集体降级。

  还有江南河道总督、湖广总督这样的封疆大吏,只因治丧期间剃头,一个被赐自裁,另一个斩立决。

  另有一大批官员或革职或流放。

  很多人私下议论,说孝贤皇后既是皇上的解语花,也是皇上在这世上最后的温柔。

  她去了,从前的好日子也跟着去了。

  鄂婉若不是肚里有货,自带免死金牌,也不敢答应寒笙帮忙。

  “臣妾问过寒笙,大阿哥对先皇后不敬是因为他心里始终有个疙瘩,认为哲悯皇贵妃的死与皇后有关。”

  说起先皇后与寒哲,不仅大阿哥心里有疙瘩,乾隆心里也有。

  当年寒哲一尸两命,死相凄惨,他不是没有怪过皇后,可皇后那时候也年轻,没经过多少事,难免有所疏漏。

  望着怀中与寒哲有六七分像的女子,乾隆很难不动容。盛怒之下他竟忘了,大阿哥不是别人,是寒哲留在这世上唯一的骨血。

  也是寒哲拼上半条性命,给他生的儿子。

  鄂婉话都没说完,便听皇上叹息道:“这几日圈禁也够他受的了,明日放出来吧。”

  鄂婉:我好像有点受宠。

  转念一想,又恍然,不是她受宠,而是肚里的球受宠。

  下一秒,仿佛被人看穿心事,听男人吻着她的鬓边问:“鄂婉,朕对你不好吗?”

  也说不上不好,可鄂婉清楚地知道这一切都是假象。

  她不敢有太多奢望,只求平安生下这个孩子,带西林觉罗全族走出泥潭。

  “当初皇上临幸臣妾,不过是为了兑现给先皇后的承诺,让臣妾有个孩子。”

  鄂婉扬起脸,微笑:“如今臣妾遇喜,皇上也该功成身退了。”

  男人低头,吻住她的唇,用力研磨:“你舍得吗?”

  鄂婉嘴唇吃痛,扬起下巴,报复似的在男人唇上咬了一下,然后被对方轻易掌握了主动权,半强迫地与他交换呼吸。

  直到肚里那一位被吵醒,踢了她一脚,也碰到了男人腹肌,这场令人窒息的吻才停下来。

  鄂婉笑起来,男人撑着身子,难得展颜。

  他注视着她的眼睛,仿佛下了很大的决心:“鄂婉,你很好,多给朕生几个孩子。朕不会亏待了你,也不会亏待了西林觉罗家。”

  鄂婉用了三年时间,把皇宫里的大腿抱了一个遍,没想到如此轻易便得到了想要的承诺。

  太后说得不错,宫里的靠山始终只有一座,那便是皇上。

  几日后,皇上论功行赏,封傅恒为一等忠勇公,赐宝石顶戴、四团龙补服,授保和殿大学士,任首席军机大臣。与傅恒一起出征的鄂津授一等侍卫,在御前行走。

  一等侍卫是正三品,御前行走更被视为皇上的亲信。

  鄂津的升迁,终于止住了西林觉罗家倾颓的败相,稳住了长房和二房的基本盘。

  “如今你二堂兄立下战功,在御前行走,咱们家的门楣又亮起来了。”

  鄂婉显怀的时候,觉罗氏被允许进宫探望,一改往日愁苦,笑呵呵给女儿说着家里的事:“上回去永安寺求平安福,正好遇见通政司左通政胡大人家的夫人,似乎有意将女儿配给九十四。”

  鄂敏有两个儿子,长子鄂显,幼子九十四。鄂显的亲事早已定下,九十四未及冠,受家族牵累到如今还没说亲。

  曾在伯祖父身边侍疾,鄂婉不止一次听伯祖父提到这位通政司的胡大人,说他有大才奈何生性狂悖,文人的脾气一上来不管不顾,在官场上得罪过很多人。

  乾隆朝有文字狱,类似的文人风骨,还是少沾惹的好。

  “额娘,九十四的亲事,我想着呢。”

  眼下西林觉罗家虽然暂时稳住了,却再也经不起折腾,更不能与从前鄂党的骨干来往:“胡家不合适。”

  在西林觉罗家最危险的时候,鄂婉能顶住压力得宠,并且怀上龙胎,已然展示出了她超群的能力,觉罗氏哪有不信服的,自然她说什么便是什么。

  晚上皇上过来,鄂婉同皇上说起了九十四的婚事。既然皇上愿意给她当靠山,她便放心依靠他好了。

  鄂党势力庞大,盘根错节,鄂婉生怕走错一步,犯了皇上的忌讳,让之前的努力付之东流。

  听完心声,乾隆既欣慰又心疼,握住鄂婉的手说:“高斌的幼女与你弟弟年纪相仿,不如朕来做这个媒人。”

  高斌是已故慧贤皇贵妃的父亲,现任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同时兼任江南河道总督事务。

  既是能臣,也是皇上的心腹。

  从前西林觉罗家与高家议亲,算门当户对,如今却是高攀了。

  况且高家出美人,继室所生的幼女也极为出挑,与九十四很般配。

  皇上愿意如此抬举西林觉罗家,是鄂婉无论如何想不到的,眼圈微微有些发热。

  消息传到高家,高夫人炸了:“老爷,宫里这是什么意思?今年大选推迟也就罢了,居然不许妙宜进宫,要提前将她指给鄂妃的弟弟?”

  鄂尔泰一死,西林觉罗再无能人,家道早晚败落。她的女儿若嫁过去,福一天没享着,净去跟着受罪了。

  “赐婚是何等荣宠,岂是你不愿意就能推掉的?”高斌升任协办大学士之后,很少去河道总督府,常年在京城。

  在京城官场混久了,自然也听说了一些关于西林觉罗家的消息,他沉吟片刻道:“鄂妃进宫之后圣眷隆重,如今又怀上龙胎,若是个阿哥,也许能保住西林觉罗家的富贵尊荣。鄂津立下军功,授一等侍卫,御前行走,可见皇上只针对鄂党,并不准备清算西林觉罗家。”

  听他提到鄂妃,高夫人就恨得牙根痒:“当初要不是因为鄂妃,恒儿怎会被皇上丢去西山大营历练,打得皮开肉绽回来,到现在都没有一个正经差事!老爷真要把妙宜嫁到西林觉罗家去吗?”

  西林觉罗家煊赫的时候,她上杆子结亲,挨了老爷一个耳光。现在人家败落了,老爷反而要贴上去送女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清穿 读心  蒹葭是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