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遇莺小记_岑清宴【完结】(4)

  这把“拂陇”相传为博陵崔氏某代家主亲手所斫,传世数百年之久,为当年崔沅考中解元后祖父所赠。

  琴音清、微、淡、远,外观呈蕉叶式,是他最喜欢的一把。

  两三曲毕,再将头发梳整束冠,穿戴整齐,通常便到了探花郎用朝食的时辰。

  昨夜睡得不甚安稳,崔沅起得便稍早了些,披了件薄披,走到放置拂陇的侧室窗前,感受到空气中的凉意,咳了几声,同时自然而然地朝窗外看去。

  一片翠竹,几点朱槿。

  皆是他亲手所植。

  生机勃勃。

  许是病得久了,人没精神,崔沅也开始喜欢这些生意盎然的事物。放在过去,种花这种放松的闲暇雅事,绝不会是他生活中应该出现的。

  只以如今再的身体再保持那般自律,实没必要。

  内院寝居这间小书房名为“澄心斋”,斋后有一涧活泉,绕石阶流下,滋养得四周树木花草繁茂。

  从室内这个角度看去,那些竹叶并不足以遮挡视野,稍稍眺目便能透过这扇明瓦琉璃窗,看见院子的全貌。

  “苍梧,”欣赏了片刻,他从窗前离开,“研墨。”

  虽离了朝堂,仍不时有从前的同僚好友写信问候,多是些朝堂消息,或问他拿主意的琐事。崔沅挑了今日早晨,一一回了。

  许是昨夜睡得不好,下笔笔锋间都透着锐利。当看到参知政事郭弘遭贬而英国公世子何庐拜兵部尚书时,终是撂下了笔,伸手揉捏眉心。

  书童求救似的看了眼白术。

  白术也是一脸的懵。

  公子不高兴了,作为常在书房伺候的大丫鬟,白术对公子在朝堂上的势力亦有所耳濡目染,猜测是太后一党又有作为。

  好在这时桑叶进来了,“公子,摆膳么?”

  崔沅“嗯”了一声。

  澄心斋里便忙碌了起来。

  最先钻入鼻中的,是一阵淡而不寡的米香,崔沅扫了一眼桌上。

  一钵熬得香糯绵软的鸡丝粥,一碟儿晶莹透明的江米笋蕨兜子,再一碟用麻油香醋拌过的青碧莴苣段,并一盘子对角切开的金黄蓑衣饼,外酥里嫩,腾腾冒着热气。

  不管是从前出仕时的应酬,还是府里大厨房的手艺,都比这一桌精细得多。只有那笋蕨兜子能瞧出些厨娘的功底,捏成一圈荷叶边的小褶,还算有趣。

  四五碗碟摆上,桑叶先给崔沅盛了半碗粥。

  桑叶已经尝过新厨娘的手艺了,方才与重云在下人房里,两人为抢最后一张鸡蛋煎饼还斗了几句。但公子又不重口欲,她便按着先前的惯例,给他盛了半碗。

  崔沅凝目,见那粥似乎与大厨房的格外不同,稠糯得很,微黄的鸡丝缕缕散开,星点油花泛在表面,稍稍放凉后,凝出一块琼脂状的粥皮。

  搅动羹匙,将底下仍是滚烫的粥米翻上来,竟真就只有稻米与鸡丝而已。

  崔沅从没喝过这么简朴的粥,舀起一匙,略晾了晾温度后,送入口中,随即手腕一顿。

  意外地,很不错。

  桑叶眼睁睁地看着自家探花仪范清冷、风度翩翩地一勺接一勺……将那半碗鸡丝粥用光了。

  崔沅看了过来。

  桑叶捺下心里的惊讶,连忙又给他盛了小半碗。

  崔沅却不忙喝粥了,慢条斯理地品起了案上的小菜。

  先是瞧着最为清爽的拌莴苣。

  时下把莴苣又名为脆琅轩,以喻竹。清脆口感,嚼之有声,唇齿间弥漫着淡淡的麻油香气,素而不寡。

  蓑衣饼两面煎过,油滋滋又不腻,微焦的地方更为香脆,咬下一口,葱香饼香并些椒盐肉香,嗯……这是用荤油煎的。

  最值得称道是那兜子,寻常兜子皮是用绿豆面揉的,不比这个薄透,还有股韧劲。馅儿填的江米、笋丁、蕨菜,应是蒸熟后用清酱汁子调了,再包进兜子上锅复蒸,否则江米不能这般软黏。

  当崔沅再次下意识伸箸,才发现不知不觉间,一碟三枚兜子都被他吃干净了。

  粥也吃了一碗,其余小菜剩了些许,一碟四张蓑衣饼,还剩下三个。

  仍是不多,但也绝对比平日进得香。

  崔沅缓缓放下了筷子,心想,祖母这次挑的人还算靠谱。

  吃过一顿舒心的朝食,崔沅心情好了许多。擦擦手,又擦擦嘴角,放过了苍梧,从书架挑了本书看。

  白术看见收拾出来的碗盘,有些惊讶:“公子用的?”

  桑叶点点头,迟疑道:“许是……昨夜用得有些少?”

  否则怎么解释自家公子这忽然之间的食量?

  “太夫人寻的这两个厨娘不错。”白术肯定。

  叶莺留在灶房腌糟瓜茄,玉露将碗筷一搁,便自己回去了。

  对方今早来的时候,粥都已经在灶上噗噗滚开了,叶莺只好让她切了莴苣跟小葱。

  这会儿,叶莺也只抬头看了她一眼,便专心捣鼓手头事。

  大厨房自然不缺这种腌糟的小食,但未必有她这法子腌出来的香,趁这会子备下,等着七八月就能吃了。

  五斤瓜、茄,洗净切条,控干水,下炒熟的细盐、酒糟,再下姜末、橘丝、小茴香,与去了皮的黄豆拌匀,再用两寸厚的纸箬扎紧坛口,涂黄泥封住,等过个把月再撬开。炖肉、蒸鱼时垫两勺,豆豉油亮酥烂,茄瓜咸酸爽脆,一股子酒香,极下饭。

  多剩的酒糟,叶莺又腌了鱼,摆在了东屋的墙根处。这屋子只存了些米粮,还很宽敞,她琢磨着到时再添几个坛子,腌上笋、泡萝卜、酱瓜一类的,教下人们也改善改善伙食。

  盐粒混了醪糟,沾满两手,要化不化的,十分难受。灶房后就有口井,叶莺正打水洗手呢,忽听见门口传来有脚步声。

  “作什么乱跑,误了公子吃药时辰怎么办?!”

  叶莺走出去两步,就看见白术拧着一个小孩的耳朵过来,一路数落。

  第3章

  叶莺知道他是长公子的书童。

  长公子有两个书童,大两岁的唤苍梧,小的这个,叫做重云,都不过垂髫之年,生得十分可爱。

  叶莺看见他们,眼睛先笑弯了,垫几步上前,主动打了招呼:“白术姐姐,重云小哥。”

  白术吩咐道:“莺儿,麻烦你替我看着些重云,公子隅中需得喝药。”

  叶莺应道:“哎!”

  白术很忙,丢下重云就走了。重云揉着耳朵嘻嘻一笑:“莺儿姑娘,借你炉子使使。”

  叶莺见他年纪小,本来还担心他会不会煎药,但看对方小小身体趴在地上,歪头熟练地点着炉子里的柴火,想必是常干这活。

  她便也回去做自己的事。

  玉露见缝插针地偷懒,她却用心对待这份活计,并非天生奴性,而是她仍想着哪一天赎回自由身出去。

  相府再是宽仁,赎身的银钱、与主家的情分,一样也不能少。而这两者,都离不开眼下好好当差,送完长公子这最后一程。

  早上送回来的碗盘中她看那蓑衣饼剩了不少,不知为何,便自己夹了一点边缘下来尝尝。唔,放凉后荤油凝固了,饼还是香的,只是对于病患来说大概有些腻?

  她重新用素油炸过,又试着控制不同油温下锅,换了好几种不同做法,最后叫重云一起替她试口味。两人一致觉得,拿荤油小火慢煎、佐以椒盐的味道最好,热吃酥脆,冷后不腻。

  重云蹲在炉子旁边,两腮鼓鼓地与叶莺闲聊,“莺儿姑娘是哪里人?怎的来了相府?”

  他年纪小,嘴巴又灵巧,很容易使人放松警惕,所以才被白术派来套话。

  叶莺被人套光了话,还浑然不觉,看着黑漆漆的苦药问道:“公子吃的这是什么药?”

  “这是固本培元的补药。”

  叶莺心头一凛,有股说不出来的复杂滋味。

  自从进府起,就听旁人说长公子的病如何如何,药石无医,那到底只是听说,不如直面来的冲击。

  她想起穿越前最后那段日子,自己也是放弃了化疗,转保守治疗。表面为了安抚家人一直保持着乐观积极,心里说不害怕,那是假的。

  心有戚戚,生起些同病相怜。

  看看时候,还早,她盯着那药炉想了想,搬了小杌子在门边坐下,一点一点地剥豆子。

  手指灵活一挤,露出豆荚里的饱满豌豆,叶莺攒多几个在手里,再拢着拳尽数小心倾到陶罐内,如此往复,不一会儿就堆出个嫩绿的尖儿。

  叶莺将这些豌豆拿去洗了,加水熬。

  日头渐渐升高,光线映在她低垂的脸上,照得人面如玉。

  重云撑着腮,小小脑瓜想不出形容,就觉得这一幕好看得叫人移不开眼。

  炉子咕嘟咕嘟冒着白汽,不大的灶台边,弥漫着苦涩的药味、柴火燃烧的烟味,仔细去闻,还有一丝很淡的豆香。

  “莺儿姐姐,做什么呢?”

  重云也是个机灵鬼,方才还一口一个“莺儿姑娘”,叶莺随手捏了块糖糕逗他,就改口称“姐姐”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天作之合 美食文 甜宠文 岑清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