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咋办?我爹是奸臣_王廿七【完结】(188)

  “这个黑虎会,朕登基之初就有所耳闻,在全国都有分堂,朕多次派御史督促清剿,收效甚微。他们与当地的巨室豪族、士绅大户相互勾结,最善将地方官员拖下水,与之同流合污。”皇帝道:“包括这一次,抛开地方官员夸功的成分,朕觉得仅仅是重创,远算不上清剿,远的不说,在京的阁老部堂们每年所收的冰敬炭敬,有多少来自他们的‘上供’?这些是官场陋习,由来已久,暂且不提,但直觉告诉朕,这些犯官背后还有一只更大的手,有一个更大的阴谋。”

  陈敬时道:“陛下,地方帮派的确是国之大患,他们盘踞地方近百年,地方官的任期却是有限的,臣听说很多官员与帮派勾结,每年贡献一些名额抓捕上报,以完成朝廷的考绩,更有甚者拿无辜的良民充数。如此一来,反倒使帮派势力更加猖獗。”

  皇帝颔首道:“朕想听听你的态度。”

  “陛下的态度,就是臣的态度。”陈敬时道:“打击黑虎会刻不容缓,剿的动要剿,剿不动也要剿。”

  皇帝欣慰地笑道:“卿虽年近不惑,却常怀少年之心,怪道能写出这本《三侠平妖传》。”

  陈敬时错愕抬头,这才发现皇帝桌上躺着他的小说,这本小说从他被革去功名开始,连载到会试之前完成,足有十二册之多。

  他感觉天都塌了!

  大雍刊印业发达,创作环境开放,大部分小说话本儿里多多少少夹杂对官场腐败的描写,甚至对时政的讽刺,这东西被皇帝看到不要紧,当面拆穿身份可就太尴尬了。

  “这是从珉王那里收上来的,他和安宁公主都喜欢,朕十分好奇,便让锦衣卫去查,这才知道是你写的,于是连夜看了几册。”皇帝道。

  陈敬时额头见汗:几册……

  有这时间补个觉不好吗?

  “看完后当即决定,这个宁海知府非你莫属。”皇帝道。

  陈敬时:“………”

  不觉得太草率了吗?

  “朕不觉得草率。”皇帝似乎听到了他的心声:“眼下朝廷需要的官员,要有剜疮割肉的气魄,气魄,比才具更加难得,何况卿的才能虽然还未施展,朕已经可以预见了。

  “陈敬时听旨。”

  “臣在。”陈敬时跪地听旨。

  “特简尔为齐州宁海知府,赐银章密奏之权、下辖五品以下官员任免处置之权,协助凌砚全力清剿辖区内的帮派欲孽。”

  “臣遵旨。”

  皇帝让他平身,啜了口茶,又道:“还有一件事,尚未着手准备,朕同你打个招呼,你做到心里有数即可,不必对外人道。”

  陈敬时道:“臣洗耳恭听。”

  “朕欲重开海禁,宁海港是其中之一。”皇帝道。

  陈敬时错愕抬头,对上皇帝平静的目光,又低下头去。

  皇帝对他说:“你尽管放手去干,朕保你身家性命,声誉前程。”

  第154章 有人被老师留下谈话了……

  平安气喘吁吁地回到博兼堂,他为了躲开小叔公兜了好大一个圈子。

  珉王探过一个脑袋:“你被狗撵啦?”

  平安一脸嫌弃地看着他,刚刚听完皇帝和凌伯伯的奏对,感受更加直观,这家伙跟他恩威并施的父皇相比,确实差了那么一点儿。

  想到清儿的外科手术、研究所的酒精、□□、大蒜素……心里还真有点压力,珉王殿下年纪还小,一定要想到办法让皇帝大叔多活几年啊。

  “我小叔公要外放了,陛下找他一定有要事交代,我得避避风头,免得背锅。”平安道。

  “哦……”珉王道:“你也别担心,没什么大事,我父皇想开海。”

  平安错愕地看着他:“你怎么知道?”

  他也是从《奸臣传》只言片语的记载当中得知,在明年和后年,朝廷会因是否取消海禁、重开市舶司爆发剧烈争议,海商集团、漕政集团、保守派官员、皇室利益等各个派系相互博弈之后,最终仅开了三个港口。

  珉王嘿嘿笑道:“我猜的。”

  “这也猜得出来?”

  珉王点点头:“那日你不在学堂,陈师傅告诉我,齐州私盐案只是冰山一角,全国所有的沿海港口都存在走私现象,老百姓靠海吃海,海禁堵了他们的活路,把普通百姓逼成盗匪,不惜铤而走险参与走私,甚至勾结倭寇变成海盗。

  “我想着,大概只有开海,给沿海百姓合法贸易的机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都能想到的事,我父皇不会想不到。”

  “有道理。”平安道:“不过重开海禁会触及到很多人的利益,反对之声会高过支持的声音。”

  珉王点点头:“所以,我父皇只能私下和几个官员通通气,真正要开海,还得从长计议。”

  陈敬时回来时,已经到了午膳时间,他将毛笔挂好,放孩子们去下房用膳。

  “珉王殿下。”陈敬时忽然叫住了珉王:“臣有几句话想跟殿下单谈。”

  珉王看向伙伴们,以平安为首,众人满目担忧地看着他,然后一窝蜂跑出了门——有人被老师留下谈话了,还不快跑啊!!!

  珉王:“……”

  陈敬时微哂道:“咱们出去走走?”

  “好。”

  两人遂来到曾经挖笋的那片僻静的小竹林,恍然间,已经过去三年了。

  珉王先开了口:“陈师傅要外放了?”

  “是,殿下。”

  珉王叹了口气:“我不想让您走,真心的。”

  陈敬时笑道:“不是跟殿下说过吗?臣的志向不在京城,等到殿下开了府,臣就要外放了。”

  “可是您走了,博兼堂怎么办?”珉王问。

  其他师傅都不看好博兼堂的存在,认为皇家教育不该与这些奇技淫巧沾边,动辄在父皇面前上眼药,哪天被撤掉也是很有可能的。

  “不是还有殿下吗?”陈敬时话里有话道:“殿下长大了,要学着保护自己在意的人和事了。”

  珉王怔了怔。

  陈敬时又道:“臣知道殿下从未想过那件事,可是眼下这个形势,最好还是想一想吧。”

  珉王目光游移:“师傅,我三哥比我大了近二十岁,无嫡立长是祖训,我不能有非分之想的。”

  陈敬时道:“那殿下身为皇嗣可有些失职了,以前是不能想,但那位被禁足府中已经有些时日了,这时不想,什么时候想?”

  “只是禁足而已,又不是就藩。”珉王笑道:“而且我很愚钝,做不了那个位置。”

  “真正愚钝的人大抵有两种,一是彻头彻尾的木头,二是自作聪明的二百五。”陈敬时道:“像殿下这样时而迸发出一些灵光的,只有另一种解释。”

  “什么?”

  “演技不太好。”

  “……”

  珉王笑容一僵:“陈师傅,您对我有误解。”

  “臣洗耳恭听。”

  “我没有故意藏拙,真不是那块料。”珉王道:“否则,父皇也不会整日骂我。”

  “陛下对殿下寄予厚望,自然会严格一些。”陈敬时道。

  珉王摇头道:“我很清楚父皇拿我当备选,就像当年皇祖父扶植我二伯父、三伯父那样。但他们三个斗了一辈子,个个都走在了皇祖父前面,让我父皇白捡了个皇位。”

  陈敬时道:“陛下和先皇不一样,他督促殿下的学业,不是为了牵制璐王。”

  “可我三哥和大伯父也不一样。”珉王涩声道。

  陈敬时察言观色:“殿下,一直很害怕璐王?”

  珉王点点头,不吐不快道:“我三哥从小在京城长大,而我生在北境,直到父皇登基之前我们才第一次见面。那年我刚记事,夜里要为皇祖父守灵,麻布齐衰不暖和,三哥抱着我一抱就是半宿,手臂都僵了。父皇母后和祖母都夸赞他孝悌友爱,可是我一点也不想被他抱着,他身上有一种很细微的甜味,腻得我浑身不舒服,但是母妃让我多与兄长亲近交好,我便生生忍了半宿。”

  “我小时候模样比现在好看,脑子灵光,又是幼子,还挺受宠的,父皇在一次家宴上喝多了,让我‘快快长大,以后肩扛重任’,大家当酒后戏言并未往心里去。可是从那以后,我和母妃总会遇到一些奇怪的事。譬如那年先蚕礼上,皇后带领妃嫔和命妇们采桑喂蚕,典礼后收获的蚕茧需要织成丝绸供宫中祭祀,离奇的是,那年典礼上的蚕集体拒食桑叶,被引为不祥之兆,遭到百官弹劾,而那些桑叶,是我母妃亲手准备的。”

  “后来呢?”陈敬时问。

  珉王道:“皇后娘娘下令彻查,查出桑叶沾附了香料,那种香料是我母妃家乡独有的,也是她日常惯用的,因此坐实是我母妃采桑时出了纰漏,将她关进北三所思过一个月。其实我母妃采桑之前很谨慎地沐浴更衣,身上没有一点味道,怎么会污染桑叶呢?

  “我那时还小,离不开娘,哭得撕心裂肺,求父皇把娘还我,我父皇久经沙场刀口舔血,最厌烦男孩子哭哭啼啼,让太监强行把我抱回了长春宫。后来又发生过几次类似的事,一次比一次严重,我母妃见招拆招,才没有受到太大的损害,只是常被人笑话做事不牢靠,四六不着调。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种田文 甜宠文 科举文  王廿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