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咋办?我爹是奸臣_王廿七【完结】(214)

  平安其实是急着去看阿蛮和曹妈妈,小福芦再让他伤心,曹妈妈也是带他长大的奶娘。

  可真正让他伤心的是,不过三十几岁年纪,向来以一头乌黑浓密的头发而自得的曹妈妈,鬓角竟然冒出许多白发。

  原来真的有人一夜白头。

  “阿嬷……”

  曹妈妈见到平安,拉着他哭一阵笑一阵,劝慰的话是一句也听不进去。

  阿蛮总算将平安从阿娘手里掰开,把曹妈妈托给九环照看,两人一起离开了耳房。

  “郎中说我阿娘受了刺激,需要一些时日将养。”阿蛮道。

  平安点点头,道:“小福芦的事且不说,阿嬷现在越看到我,越容易激动。这次你冒死救驾立了大功,朝廷必有封赏,我听陛下的意思是打算给你封诰命的,不过未嫁女子极少有封外命妇的先例,阁老们都有些反对。但不论如何,金银赏赐是不会少的,到时给阿嬷赁个宅子,雇个人,她辛苦了这么多年,也该享享清福了。”

  平安越是替阿蛮想得周到,阿蛮越是踟蹰:“安哥儿,我不打算接受赏赐。”

  “为什么?”平安惊讶地问。

  阿蛮苦笑一下,没有作答。

  ……

  阿蛮心情不好,平安也只好给她时间静一静,独自在院子里溜达了一圈,又跑回自己的东厢房去。

  陈琰几乎刚刚睡着,就被抠鼻子抠眼地弄醒了。

  “陈平安!”陈琰被他闹得头疼心悸,叫人将沈太医开给平安的安神汤给自己煎一碗来。

  “爹,我想出门。”平安道。

  “我刚刚说了什么,你都当耳旁风了?”陈琰没好气地说。

  “我要去沈太医家,有正事。”平安道。

  陈琰倒回床上:“沈家可以去。”

  与其祸害自己,不如祸害老沈。

  ……

  平安来到沈家时,清儿正将一只死去的野狗抱出笼子,这只狗在术后状态很好,却在输液后高烧死去,清儿怀疑是动物肠子制作的输液管无法处理干净。

  平安和清儿一起挖了个坑,撒上一层石灰,将野狗深埋,在心里盘算着,幸好还有时间,先拿珉王顶一顶,同时寻找一种类似橡胶的材料制作输液管。

  等到沈太医下值回来,在前面的医馆换下官服,只见自家二门外直挺挺杵着八个锦衣卫。

  这几位是新人,奉命保护陈家家小,还不认识沈太医,一脸戒备地将他拦在门外:“闲杂人等不得入内!”

  沈太医险些破口大骂。

  “请他进来吧。”

  内宅里响起平安准许放行的命令,锦衣卫让开一条去路。

  沈太医瞪他们一眼,气呼呼地进门,这到底是谁家啊。

  沈清儿和平安正带着斗笠在后院的药圃里忙碌,先前从陈家移过来的花草,几乎都成活了,为表礼尚往来,打算挖一些草药给平安带回家里栽种。

  “这是薄荷,清热解表。”

  平安问:“啥意思?”

  “可以油炸。”沈清儿道。

  “好东西。”平安从荷包里丝滑地掏出一个大麻袋。

  “这是紫苏,归肺和胃,可以煮粥。

  “这是迷迭香,提神醒脑,可以炖肉。”

  沈清儿连根深挖,放进平安带来的麻袋里,又依次给他讲了每种药材的移栽方法和注意事项。

  沈太医见到自家的药圃被刨得满地坑洞,眼前一黑。

  陈平安!

  平安哇地一声,提着麻袋跑路,身后是沈清儿银铃般的笑声。

  白氏闻声从前面医馆回到内宅,反而责怪丈夫:“你吓唬平安作甚?这孩子心情不好,才高兴一会儿,就被你吓跑了。”

  “他心情不好,就来霍霍我家?!”沈太医指着清儿:“你还笑。”

  “不是你让他来的吗?”白氏道:“真来了你又不高兴。”

  “我……”

  ……

  平安不用上学,又不被允许出门,闲极无聊,把家里院子翻了一遍,一连折腾了几日,终于等到旨意下达。

  平安升授承德郎,赐“忠义”匾,赏金百两,银千两,丝绸百匹;陈琰授嘉议大夫加资治尹,赐穿斗牛服,赐禁宫内骑马;林月白封三品淑人,陈老爷、赵氏也各有赏赐。

  此外,皇帝还特赐阿蛮正六品安人诰命,曹妈妈为太安人,赏银千两,赐原籍田宅等,嘉奖她忠勇可嘉,救珉王于危难的行为。

  阿蛮写了一份奏疏,口吻谦卑恭顺,打算向中宫疏辞赏赐,然后带着阿娘回老家养病。奏疏还未递上去的时候,陈琰却又叫她跟着去兵部帮忙。

  阿蛮知道大爷有话要对她说,尽心尽力地忙碌了整日,散衙的时候,还按大奶奶的吩咐督促陈琰添了件斗篷。

  陈琰还未上车,大街上便传来纷乱的嘈杂声,阿蛮循声望去,是押送黑虎会头目的囚车来到了京城。

  为首的乔三德带着重枷,头发蓬乱,满身风尘,沿街百姓跟在囚车后面叫骂,整条街被堵得水泄不通,他们只好暂且等待,先让囚车队伍过去。

  “其实百姓并不清楚囚车里押得是什么人。”陈琰道:“三法司外的这条大街,年年有囚车经过,年年有百姓义愤填膺的叫骂,他们只道囚车里关押的都是贪官污吏、盗匪奸贼,却不知还有连坐的族人家眷,有些确实是助纣为虐的奸恶之徒,有些也确实是无辜受累的老弱妇孺。”

  阿蛮听了这话,心里格外难受,低着头说不出一个字。

  “听说你要辞掉朝廷的赏赐?”陈琰道。

  阿蛮说:“我受之有愧,良心难安。”

  “阿蛮,我教了你那么久,不仅仅希望你开阔眼界,更希望你学会处世。”陈琰道。

  阿蛮满目疑惑。

  陈琰接着道:“在朝中,我是臣子和堂官,在家里,我是父亲和丈夫,我这样问你,倘若一个部院里出现了危害朝廷的败类下属,身为上官当如何处置?”

  阿蛮不假思索道:“及时铲除,弥补错失。”

  陈琰又问:“倘若在一个家里,出现了招惹灭门之祸的不肖子孙,身为父亲当如何处置?”

  “丢卒保车,断臂求生。”

  陈琰又问:“倘若在一个族里,弟弟闯祸死于非命,家族勉强保全,身为长兄当如何处置?”

  “善后止损,避免连坐。”

  陈琰点点头:“你很清楚面对同样的局面,一个男人会做出怎样的选择,为什么你和你阿娘,唯独纠结于难安的良心,不为日后做打算呢?”

  阿蛮怔怔地看着他,似乎有所顿悟。

  陈琰拍拍她的肩膀:“陛下要见你,这是极大的殊荣,也是难得的良机,好好想清楚该如何奏对。”

  言罢,登上了马车。

  第175章 裙钗能齐家,亦能治其……

  依照祖制,开府的皇子不得留宿宫中。

  不过珉王睡得人事不省,宫门落钥之前,淑妃还在犹豫要不要叫人将他扛走。

  皇帝来到长春宫,特许珉王在宫里小住几日,眼见着床上的少年眼珠子咕噜几下,睫毛微颤。

  “别装睡了,起来吧。”皇帝道。

  珉王赶紧从床上爬起来,一脸计划落空的无奈。这次的事毕竟是他任性大意,怕母妃生气揍他,平安便给他出了个主意让他装睡,只要睡到宫门关闭之前,就能平安地被扛出宫去,谁知父皇竟然允许他留宿宫里。

  淑妃见他起来,抄起一颗柑橘砸过去。

  眼看母子二人又有一场追逐大戏,皇帝拦住了淑妃:“好了好了,一会儿朕收拾他,先来看看这几份军报。李泊言,滚过来一起看。”

  珉王一脸惊奇:“这回不把我撵出去吗?”

  皇帝没好气地呵斥他:“叫你看就看,哪那么多废话?”

  皇帝素来严令后宫不得干预政事,这会儿把军报拿到长春宫来,淑妃心里明白,一准又是土司问题,多半还是她那不省心的娘家。

  一年前淑妃的父亲过世了,淑妃身为妃嫔无须行孝,只要遣宦官回家乡至祭即可,所以这件事就连珉王也没有放在心上。

  淑妃长兄性格沉稳,继任土司后,尹氏一族倒也安生了一段时间,可就在今年六月,淑妃的次兄突然叛变,欲取长兄代之,手足相残,把青壮土民杀了个七七八八,最终长兄战败身亡,叛军杀进土司城,烧杀抢掠、凌辱妇女,长嫂设计离间叛军头目引起内讧,又趁机带领一干妇孺奋起反抗,最终诛杀叛逆,手刃了淑妃次兄。

  军报之后还有一份奏疏,淑妃长嫂上书表明愿世代效力朝廷,修建驿路,保境安民。

  总结来说,就是珉王的大舅和二舅打起来了,二舅杀了大舅,大舅妈杀了二舅,现在大舅妈向朝廷申请,承袭丈夫的土官身份。

  且大舅的儿子在平判中战死,日后也只能由女儿继承,尹氏土司因一场兄弟阋墙的祸乱把自己成功干回了母系社会。

  淑妃对娘家父兄向来没有什么感情,只要长嫂还愿意奉养她的母亲、善待她的姐妹,她倒不介意谁来掌权。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种田文 甜宠文 科举文  王廿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