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咋办?我爹是奸臣_王廿七【完结】(75)

  因为人多,堂屋里分开了男女席,清儿的娘亲白氏在教她腊梅的药用。

  平安听到桌上大人闲聊,才知道河东白家是医药世家,靠行医卖药起家,在当地累积了巨大的声望,而清儿的父亲沈佑因为自幼体弱养在表亲白家,成了白家第四代掌门的关门弟子。

  他们这次来京城,是因为老家缠足之风盛行,不但要给幼女缠足,还能缠出各种花样,有一双小巧的脚,日后议嫁时都能被人高看一眼。

  可白家这种行医世家,最知道缠足对骨骼和肌肉的伤害,严重者甚至危及性命。

  清儿已经快六岁了,沈家的长辈怕她日后嫁得不好,总趁她爹娘不在家时给她缠足,她每次都会歇斯底里地尖叫大哭,满村乱跑,再被祖母伯母婶婶们抓住,又被匆匆赶回家的爹娘抢回去,哭的嗓子出血,眼睛肿的像核桃。

  几次三番,把夫妻俩彻底惹怒了,索性带着女儿跑到京城投奔叔父沈廷鹤,打算下一步在京城开店行医。

  平安听完直呼,真是有个性有主见的爹娘!

  临走的时候,平安很舍不得这个圆滚滚妹妹,邀她去家里作客,他家有各色糖果,还有海船模型、拼图、九连环,以及各种各样的玩具。

  又邀她元宵节一起赏灯,端午节一起看龙舟赛,他也快到生辰了,庆生的时候也要请她。

  陈琰:……

  你的生辰在六月,这可才正月啊!

  ……

  正月初六到初十,官员复衙不在家中,正是女眷交往的高峰期。

  为表示一碗水端平,平安初五之前陪老爹拜年,初六之后陪娘亲出门交际。

  他不是恐惧社交的孩子,让背诗就背诗,让背“四书”就背“四书”,虽然嗓音稚嫩,却通达流畅字字清晰,可教一众官眷羡慕不已。

  问起平安在哪里读书,林月白称城东的私塾进不去,只好在家中请了西席。

  无心的一句话,倒叫郑先生在官眷圈子名声大噪,成了人们口中教学精湛的名师。

  郑先生还以为自己的求学生涯……呸,教学生涯就要这样日复一日的循环下去。

  谁成想上元节例假过后,百官复衙,小小的教书匠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翰林院的官员们忙完过年,复衙几乎算作休息。闲中生事,不是聊诗文,就是聊朝事,实在无聊就要提到子女。

  那些家中结了苦瓜的,都已听说陈家有个很好的塾师,能教正经文章。

  陈琰心想,塾师不教正经文章教什么?不正经的文章?

  便听他们又纷纷起哄,要将孩子送到陈家去读书。

  这倒也不现实,十来个孩子送到陈家,陈家估计连一片儿瓦都剩不下……

  片刻,这些机智的家伙又商量着在翰林院附近赁一处小院儿,办个小学堂。

  王庭枢家是京城人士,在対街的甜水胡同恰有几间倒座房要出租,闻言也不外租了,提供给孩子们做学堂,让陈琰将塾师贡献出来,不要一人独享。

  陈琰:……

  见他们认真了,也不好太过扫兴,只好回家去,硬着头皮跟郑先生商量。

  郑先生已经领教过一个状元儿子,听说又要来两个状元两个探花七个庶吉士家共计十一个孩子,眼前登时一黑,险些倒下。

  第62章 你们对先生做了什么?……

  本来说好要一起去沈家找清儿玩的,平安做好了功课,左等右等,老爹都没回来,到前院一看,拉着先生正说话呢。

  郑先生叹气,老爹在宽慰。

  平安一脸庄重谨慎又礼貌的表情问他:“先生,家里出什么事了吗?”

  郑先生愣了愣:“家里倒没什么事,是你父亲和同僚们想在甜水胡同开个小学堂,让你们十几个孩子一起读书。”

  平安眼睛一亮:“真的?”

  陈琰道:“八字还没有一撇呢。”

  “撇吧撇吧!”平安拉着老爹:“这么多人一起上学,多热闹啊!”

  陈琰本不打算强人所难的,见平安这样,又想到他年前写信向祖父要糖果用来交朋友,还总是清儿长清儿短的,倒是犹豫了。

  孩子长大了,也希望广交朋友,在老家时至少有堂兄堂姐们一起上学,如今总关在家里读书也不是长久之计。

  因此他本是替别人劝的,如今也当作自己的事了。

  “先生,”陈琰道,“可否进内宅聊聊?”

  郑秀才:!!

  林月白听了他们的话,笑道:“我当什么事呢,那几个孩子我都见过,书香门第,累世显宦,各个彬彬有礼,聪颖好学,愿意跟平安一起读书,是很好的事啊!”

  最终,平安眼睁睁看着郑先生先被娘亲忽悠的半晕,然后彻底砸晕在“钞能力”之下。

  全家高高兴兴一起去师祖家吃饭,找清儿妹妹玩。

  尽管沈佑夫妇已经搬出去了,沈清儿仍留在沈廷鹤家。

  听说近来朝廷欲改革太医院,向民间征召名医,清儿爹想去应召,正在筹备考试,清儿娘在筹备医馆开业的事宜,也忙的不可开交。

  王氏便担起了照顾清儿的重任。

  平安来的时候,沈清儿正蹲在个小炉子前面煮东西,一个婆子在旁边紧盯着。

  “清儿妹妹!”

  “平安哥哥!”沈清儿扬起圆圆的小脸:“你今天真好看啊!”

  平安差点就飞起来。

  “平安哥哥,我煮了好吃的东西,你快尝尝。”

  平安看着一小碗棕黄色的半透明液体,小心翼翼浅尝一口,酸酸的,居然不难喝。

  大人们从外面进来,王氏吓坏了,忙拦住平安道:“清儿,你给平安哥哥喝了什么东西?”

  “山楂、麦芽、鸡内金……”沈清儿道:“是我特意为平安哥哥煮的健脾汤。”

  王氏看向照看清儿的婆子,那婆子点点头:“我这回紧盯着的,太太放心。”

  王氏松一口气,低声对林月白说,这孩子前日给她四叔祖沈廷鉴喝了甘草汁煮巴戟天。

  小孩子耳聪目明,立刻扬起小脸争辩道:“不一样的,平安哥哥是脾虚,四叔祖是肾虚。”

  堂屋里死一般的寂静……

  “诶呀祖宗,这话也是乱说的,快去洗手吃饭!”王氏一手拉起一个:“平安也去!”

  陈琰和沈廷鹤只当没听到,继续刚才的话题。

  “肾虚可以吃六味地黄丸。”平安道。

  又是一阵寂静……

  “把嘴闭上。”林月白道。

  “地黄丸治的是阴虚,四叔公是阳虚。”沈清儿道。

  王氏一捏清儿的手:“你也不要说话了。”

  沈清儿小声叨叨:“我娘说不能讳疾忌医……”

  平安想起什么似的,问沈清儿:“我爹他们要在甜水胡同开一间私塾,你愿意跟我一起上学吗?”

  “学四书五经吗?”沈清儿摇头:“不了,我要读的书很多,没空读那些杂书。”

  被拒绝的平安小小地郁闷了下。

  “不过,我已经想好要送你什么生辰礼物了!”沈清儿又道。

  那点郁闷一扫而空。

  回去的路上,平安跟爹娘商量:“要不我改一个生辰吧?改在二月二,龙抬头,听上去就很霸气。毕竟我连名字都改过,换个生辰,没准是上上大吉。”

  “要不你换一对爹娘吧?”林月白笑吟吟地说:“你看瞧上谁家了,娘给你去问问,缺不缺别人不要的儿子,拿大铜盆来换。”

  平安把脑袋靠在娘亲的肩头蹭蹭:“娘,我开玩笑呢,谁家有咱家好啊!娘也美,爹也帅,我简直是积了八辈子德,才托生到咱们家呀!”

  ……

  次日,平安睡到自然醒。

  他一骨碌爬起来,窗外已经天光大亮,大喊:“阿嬷!衣裳我的衣裳!”

  上学要迟到了!

  当全班只有他一个学生的时候,尽管郑先生脾气很好,迟到的心理压力还是很大的,这也是平安很希望拥有许多同窗的原因。

  曹妈妈来不及烘他的衣裳就跑进来,一边将冰凉的夹袄往他身上套,一边问:“安哥儿,急什么?”

  “上学啊,为什么不叫我?”平安道。

  “大爷今天带着郑先生去甜水胡同看新学堂去了,让你随便睡到几点,你忘啦?”曹妈妈反问。

  平安懊恼道:“我这脑子!”

  随即脱掉衣裳,钻回温暖的被窝里去。

  又眯了一会儿,实在睡不着了,而且他也很想看新学堂,便和阿蛮、小葫芦一起出了门。

  甜水胡同,十几个翰林集体旷工,在一座四合院前院的倒座房里来回转悠,因其余几间瓦房租给了几个粮商落脚,担心与学堂相互打扰,陈琰便提出将倒座房的门封起来,在院外重开一个门,再将两间墙壁打通成一间,给孩子们上课之用。

  王廷枢同意了,派老仆出去找工匠,立刻就开始砸墙。

  等平安来看热闹的时候,新购置的桌椅都开始进场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种田文 甜宠文 科举文  王廿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