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平城赋_任葭英【完结+番外】(57)

  ‘那也不行,你知道你会给孤惹来多大的麻烦吗?’

  ‘男人不是就该为女人挡风遮雨的吗?’

  ‘呵呵,你少来吧。你一开始就没安什么好心。’

  ‘大王何出此言?’

  ‘何出此言?呵呵!孤不用查,都能想明白了,不只是王怀宗,连王怀祖都是你和你阿母的人。孤本以为,你并不知情。’

  ‘嗯,好像你猜得没错,那你不妨再猜猜看。’

  ‘猜什么?’

  ‘自然是猜,我和我阿母,为何要谋刺你的父王、你的王后啊!’

  ‘这还用猜?你记恨我们灭了你的国,把你和你阿姊掳来做妻。眼见杀不了父王、杀不了孤,你便想挑起魏贼和我河西国的矛盾。’

  ‘大王说得不全对。要说杀你的机会,一点都不难找。你在我身边睡得鼾声大起之时,我只须那么一刀下去,哈!’

  ‘那你……’

  ‘后来,我的想法改变了,我就是想让你好好地活着,看着你的国家毁在你的手里!哈!哈哈!哈哈哈!’

  ‘你这个贱女人!’

  ‘游戏,要这样玩才有趣,不是吗?魏主早就对凉州垂涎三尺了,他需要的,不就是个灭你的理由吗?’

  ‘闭嘴!你说这么多,就不怕我孤杀了你?’”

  在沮渠牧犍的惊噫声中,拓跋明月活灵活现地演绎了他和李敬芳的对话。

  说到最后,她学着李敬芳,笑意益发深沉:“不,我不怕,我对你还有价值,不是吗?敦煌的宝藏你不想要啦!”

  沮渠牧犍似患了失语症一般,全身颤栗地望着她。

  但听得她呵呵笑道,恢复了自己的神态,点评道:“大王所图,志不在小啊!”

  这神情,好比是看了一场大戏。

  沮渠牧犍喉头一噎,欲言又止,却终究拂袖而去,冷冷抛下一句:“自今日始,你我恩断义绝”。

  图穷匕见,如是而已。

  第78章 公主妙计,臣不敢居功

  “王外从正朔,内不舍僭,罪一也。民籍地图不登公府,任土作贡不入农司,罪二也。

  “既荷王爵又授伪官,取两端之荣,邀不二之宠,罪三也。知朝廷志在怀远,固违圣略,切税商胡,以断行旅,罪四也。

  “扬言西戎,高自骄大,罪五也。坐自封殖,不欲入朝,罪六也。

  “北托叛虏,南引仇池,凭援谷军,提

  挈为奸,罪七也。承敕过限,辄假征、镇,罪八也。

  “欣敌之全,幸我之败,侮慢王人,供不以礼,罪九也。既婚帝室,宠逾功旧,方恣欲情,蒸淫其嫂,罪十也。

  “既违伉俪之体,不笃婚姻之义,公行鸩毒,规害公主,罪十一也。备防王人,候守关要,有如寇仇,罪十二也。

  “为臣如是,其可恕乎!先令后诛,王者之典也。若亲率群臣,委贽郊迎,谒拜马首,上策也;六军既临,面缚舆榇,又其次也。

  “如其守迷穷城,不时悛悟,身死族灭,为世大戮。宜思厥中,自求多福也。”

  六月十一日,魏军自平城而出,浩荡以西。

  随后,拓跋焘又下诏公卿,历数河西王沮渠牧犍之十二罪状,命其献城投降。

  根据传回的消息,武威公主所中之毒乃是沙虱,但崔浩嫌此不够骇人,遂又改之为鸩毒。

  在西征之前,拓跋焘已亲领军士,在平城西郊练兵多日。

  临行之前,他又命侍中、宜都王穆寿辅佐十三岁的太子拓跋晃,在朝中裁断政务、总揆万机。

  城中精兵尽出,自须防御柔然入侵,拓跋焘遂令大将军、长乐王嵇敬,和辅国大将军、建宁王拓跋崇,领二万兵马屯驻漠南,枕戈待旦。

  征尘滚滚,气势如虹。至于七月初七日,魏军已渡过黄河,进抵上郡属国城。

  下旬之前,拓跋焘将大军分为后备、前锋两曹:

  骠骑大将军乐平王丕、太宰阳平王杜超携大量辎重,驻兵于后;抚军大将军、永昌王拓跋健,与尚书令刘潔、常山王拓跋素,则兵分两路,轻装向河西进发。

  出征河西,关乎大魏一统北境的大业,自是要力求稳妥的。

  为此,拓跋焘量才而用,有意以源贺为向导。

  源贺本有毛遂之意,自然欣而受之,献策道:“至尊,之前臣已向姑臧城外四部鲜卑宣扬国威,晓以利害。攻城那日,他们不只会归降于我大魏,必要时还能成为援军。”

  四部鲜卑,都是源贺祖父秃发思复鞬的旧部。

  彼时,秃发思复鞬据有凉州一带,践祚立国,部众甚多。等到凉国(1)第二任国主秃发乌孤过世之后,其弟秃发傉檀又继立为君。十余年后,乞伏炽磐灭掉秃发氏。

  秃发傉檀的儿子秃发保周、秃发破羌等人最终投奔了大魏。

  拓跋焘对秃发破羌赏爱有加,赐姓为源。所谓“源”,是因着秃发氏与拓跋氏本属同源。秃发破羌,便是后来的平西将军源贺。

  入魏以来,源贺得到了宗室般的待遇,享有特殊封号——直勤,自是感恩戴德,一力为君分忧。

  “李云从他……”拓跋焘沉吟。

  “臣随使归国,听候至尊吩咐,李尚书还守在那里,以免生变。”

  世易时移,虽然武威公主让人去拉拢四部鲜卑,源贺也及时潜入其中宣教抚慰,但沮渠牧犍也非善类,他完全有可能挟制这些兵将。

  到了关键时刻,若是四部鲜卑为沮渠牧犍所用,便会让魏军陷入被动局面。

  拓跋焘不敢赌人心,于是便让李云从代替源贺,潜在四部鲜卑之中,暗中稳定军心。

  这件事,事涉机密,只有拓跋焘、源贺、李云从,和最为信任的内侍宗爱知情。连使团中的李顺、古弼都未曾告知。

  他们只知源贺、李云从有任务在身,至于任务是什么,一概不知。

  须臾,君臣二人几乎是齐声笑道:“如此甚好,有四部鲜卑相助,我军再攻取孤城,岂非易如反掌?”

  他含笑看着源贺:“你做得很好!”

  “公主妙计,臣不敢居功,”源贺逊然一揖,“臣不在的时日,也全靠李尚书撑持!”

  明面上,李云从担任殿中尚书,故此源贺称之为尚书。至于他私下里又有何种身份,不是源贺应该关心的事。

  拓跋焘笑道:“待拿下河西,你们的功劳,朕一个一个赏!”

  计议已定,源贺先行,拓跋焘且留候原地,静待前方战机,闲暇之时也与崔浩、杜超对弈解闷。

  此次出征,拓跋焘将外部大官毛脩之带上,负责他的饮食、医药。

  杜超心知拓跋焘自有主张,但仍忍不住问道:“永昌王和常山王他们,不过只带了少许辎重干粮,他们在行军途中,如何谋食?”

  拓跋焘微微一笑,下了一颗黑子,道:“连国舅都不知道他们带了大量谷麦,可见我军的保密工夫,还做得不错。”

  闻言,崔浩微微一笑,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样。

  “这是自然,”杜超对君命之严,确是诚心佩服的,“只是,一边行军赶路,一边还要舂米备粮,这也太费事了。”

  言及此,拓跋焘更是敞怀大笑,盯着他眼,略带了一丝讽意:“不是我说你啊,国舅,你还是书读得太少了啊!”

  情知拓跋焘待他亲厚,杜超还是臊红了脸,讪讪道:“至尊呐,臣是钝刀子,您就多磨磨还不行呐?”

  见状,拓跋焘一阵大笑,方才说出个中原委。

  原来,胡叟奔驰奔回平城时,身上还有武威公主托他带来的一册《邺中记》。

  《邺中记》为晋人陆翙所撰,专录后赵石虎之轶事。

  武威公主在河西国馆藏中发现这本奇书后,便将“又有舂车,木人及作行礁于车上,车动则木人踏礁舂行,十里成米一斛。又有磨车,置石磨于车上,行十里辄磨麦一斛”等句勾画出来,以为加工军粮之妙法。

  拓跋焘大为称赏,日前已密令有司趁夜赶出一批舂车、磨车。

  永昌王、常山王亲自验视一番,无不啧啧称赞:“妙哉!边行军边加工军粮,真是一举两得之法!”

  杜超也心服口服道:“公主真是有心了,倘若……”

  他顿了顿,咽回后面的话。

  当年,达奚月被封为武威公主,代替三公主拓跋芸出嫁,杜超自然是知道的。

  起初,他以为皇帝只是心疼亲妹妹,如今想来却并非如此。

  毕竟,拓跋芸养尊处优惯了,心智也单纯软弱,她绝不可能成为皇帝的臂助。

  逾时,拓跋焘丢下黑子,起身步出帐外。

  远望,沉凝如山。

  他负手于前,杜超亦尾随其后。

  良久,依稀听得拓跋焘沉声道:“阿月,阿干来接你了!”

  (1)这个凉国,是指南凉。

  第79章 你可愿与公主共结连理

  夜色如墨,密道口的风带着几分寒意。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女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