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平城赋_任葭英【完结+番外】(61)

  姚定国的声音,在风声中显得越发沉痛:“当年,微臣多管公主的闲事,如今想来,真是悔之莫及。只愿公主您能宽恕微臣,更愿您节哀顺变,以社稷为重。”

  说罢,他缓缓低下头。

  大殿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只有风声幽幽入耳。

  良久,沮渠那敏敛了戚色,盯住姚定国:“那么,请左相也务必答应本宫。你不可模棱两可,你须拿出态度!”

  “还请公主示下!”

  “大凉不可退,亦不可降!”

  姚定国滞了滞,道:“是!”

  “明白跟你说,本宫一早便有了部署。明面上,大王与柔然、仇池、吐谷浑都没什么往来,实则本宫已在暗中,与柔然、仇池结成了联盟,二国都愿出兵相助。至于宋……这个本宫不敢保证。”

  她顿了顿,胸有成竹般一笑:“此外,先王当年埋下的棋子,该派上用场了。”

  见姚定国不明其意,她便笑道:“稍后,本宫会将此事告知大王和左相。”

  姚定国忙称颂公主智计百出,沮渠那敏笑了笑:“纵然大凉如今势弱,左相也不可动摇半分。本宫且问你,你可愿临危受命?”

  姚定国深吸一口气,郑重地点了点头,沉声道:“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所托。”

  语气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坚定,仿佛是在向天地神明立誓。

  见状,沮渠那敏终于颔首,起身道:“你与本宫同进宗庙!若大王萌生退意,我二人须极力劝谏。”

  一个时辰后,沮渠牧犍姊弟、姚定国,终于从宗庙中走出。

  明月洒落在地,照彻殿台。

  沮渠牧犍见众臣皆未散去,心中亦是一热。

  他目光逡巡,微微扬起下巴,眼神中透出威严:“孤方才问过先王了,先王说,大凉不可退,亦不可降!战则必胜!”

  其后,姚定国挺直脊背,朗声道:“臣以为,应拒降于外,并向柔然汗国、仇池搬请救兵。”

  到此时,没必要瞒着臣子,反倒是刚鼓舞人心,打消顾虑。

  果然,此话一出,不少臣子先是一怔,再是鼓噪称好。本以为,魏主斥大王的十二罪状多为杜撰,如今想来,“北托叛虏,南引仇池”这条竟是真的。

  站在河西臣子的立场上,这自然不是什么罪过。只能说,大王瞒得太深,以致于众人都以为,大王只是在魏、宋之间首鼠两端,而不敢与柔然、仇池攀结关系。

  见众臣之中,虽有人面露忧色,但更多的人则信心倍增,沮渠牧犍不禁心下得意,立在大殿之上,声如洪钟。

  “左相言之有理!即刻准备,向柔然、仇池求援,同时加强城防,以待时机。”沮渠牧犍又扫视众臣,“征南大将军何?”

  “臣在!”沮渠董来闻声出列。

  ”速速调兵遣将,统率万余精兵疾驰城南,准备抵御魏军!”

  沮渠董来躬身响应:“臣领旨!”

  “张掖王沮渠万年!”沮渠牧犍高声道,“孤命你婴城而守,执掌调兵之权。”

  此言一出,众皆哗然。

  在近日的兵改中,沮渠牧犍收回了禁军统领吴峻的调兵权。众臣本以为,大王是要自己执掌兵权,岂知他竟然在关键时刻,把调兵权给了沮渠万年。

  此时,已退到人群最末的索敞、阴兴,悄声论议起来。

  “各郡兵马,唯张掖王率兵赶来姑臧,此外无一人动弹。”索敞道。

  阴兴心下一沉:“是在观望战局,故此不来驰援?”

  若果如此,难怪大王只信沮渠万年。至于吴峻……

  隔着人群,纵然借着月色与灯盏,也看不清吴峻的脸色,但想来也不太好看。

  大王这番动作,分明是不信任他。只是,吴峻是如何失去大王信任的?阴兴不明白,索敞也摸不着头脑。

  计议已定,臣子们潮水一般退去。

  宗庙外的长阶上,只余沮渠牧犍、蒋恕、蒋立,和伫在原地不动的吴峻。

  沮渠牧犍知他有话要说,但却只冷冷地斜睨,等他先开口。

  少时,吴峻闷声问:“大王,臣有一事不明!”

  “何事?”

  “张掖王能为之事,臣亦能为,臣不明所以。”

  被褫夺了调兵权,还委屈上了?

  沮渠牧犍心中暗自发笑,走近吴峻身畔:“不明所以?哦?你是不是觉得,孤是那么容易被欺哄的?”

  “臣不敢。”吴峻脸色一变。

  “不敢?”沮渠牧犍对着他心口一脚踹出,“孤看你敢得很!”

  这一脚用尽了全力,吴峻被踹到一丈开外,捂着心口闷声呻唤。

  一霎时,他不禁想起过往。彼时,沮渠牧犍在柔然做过一段时日的人质,后来,先王让吴峻去接应他。二人见面时,吴峻被沮渠牧犍攀住肩膀,击上胸口,说他们是心心相印的朋友。

  回忆漫上心头,吴峻蓦地突出一口血来。

  “有份儿礼物送给你!”

  虽是对吴峻说话,但沮渠牧犍却看向蒋恕。

  蒋恕连忙会意,疾奔宗庙而去,很快折身而出,取出一个乌黑的匣子。

  吴峻看不出名堂,但能闻到一股血腥气,不像是金银珍宝。

  “猜猜看。”

  “臣不敢。”吴峻眼神慌乱。

  沮渠牧犍嘲讽一笑:“不觉得身边少了个人?”

  “少了个人……”

  想起来了,是辛慎。

  难道……

  吴峻咬唇盯住匣子,打了个寒噤。

  第84章 我本希望两国和谈

  德音殿,望舒阁。

  拓跋月从榻前缓缓站起,刚放下的茶盏微微一颤,洒出几滴温热的茶水,瞬间氤氲开一小片水汽。

  她眸中寒芒一闪,转瞬却变作喜色。

  “沮渠万年?”她冲着霍晴岚一笑,“哈,这真是个好主意!”

  方才,霍晴岚趁着去取菜蔬的机会,打听到了沮渠万年掌调兵权的事。

  自从沮渠牧犍宣称要和拓跋月恩断义绝,此后他再未来过,但同时他也吩咐吴峻,以“护卫德音殿”之名,派二队禁卫,轮流值守于殿外。

  除领取必要的物资以外,沮渠牧犍不允殿中人出入,分明是软禁了拓跋月。

  这种事,拓跋月早就能预料到,故此也不惊不乱,只让霍晴岚传话给沮渠牧犍,说要让以前给她调养身体的阳大夫,入宫为她治病。

  沮渠牧犍本不想遂她心愿,但还是想给自己留一条后路,便同意了。同时,他也质问,为何多日不见李云从。对此,拓跋月再传回去的话是,冒犯宫规,被撵走了。

  沮渠牧犍自然不信,但想着那小白脸只是一个侍御师,也掀不起什么风浪,便不再多问了。

  在两队禁卫中,值夜的那一队是由吴峻亲自督守的,因被拓跋月拿了短处,吴峻看守之时,便睁只眼闭只眼,有时看见赵振、曾毅偷溜出殿,也只作不见。

  “好主意?”霍晴岚不解。

  可能是沮渠牧犍觉察到了什么,前些时日他发起兵改,把调兵权捏到了自己手中。因此,拓跋月想借吴峻来控制禁军的想法,算是落空了。

  但未想到,沮渠牧犍竟如此信任沮渠万年,先是让他做张掖王,再是因其赶来勤王恩宠更甚,竟让他执掌禁军的调兵权!

  确定,不会所托非人么?

  “沮渠万年虽勇猛过人,却是个未经世事锤炼的少年。二十岁的年纪,便已沉溺于温柔乡中,几房妾侍争宠斗艳,他尚且难以平衡,如何能指望他稳住禁军,抵抗我魏军?”

  解释的时候,拓跋月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既对局势洞若观火,又对沮渠万年轻蔑不已。

  霍晴岚。阿澄对视一眼,面上也露出笑意。

  阿澄想了想:“公主的意思是,那个张掖王不会成为阻碍。他看似强硬,实则不堪一击?”

  “无法御家,何以御兵?”拓跋月颔首。

  “那我们静观其变?”

  “既然大王自己出了昏招,我们什么都不用做,说不定……”拓跋月沉吟道,“说不定,他还要来主动找我。”

  入睡前,拓跋月的思绪如狂风中的落叶,纷飞不息。

  儿臂粗的灯烛烧得正旺,她紧锁着眉头,手中紧握着誊录来的降书,那是拓跋焘以铁腕手段,对沮渠牧犍发出的最后通牒。

  降书上不只条理清晰地历数了沮渠牧犍的十二罪状,还附了一段檄文,给河西君臣指出上中下三策。

  “若亲帅群臣委贽远迎,谒拜马首,上策也。六军既临,面缚舆榇,其次也。若守迷穷城,不时悛悟,身死族灭,为世大戮。宜思厥中,自求多福。”

  拓跋月笑了笑,跟霍晴岚分析起当前形势来。

  这三策中,沮渠牧犍最不愿领受的,便是拓跋焘说的“上策”:投降。

  事到如今,四部鲜卑不为他所用,吴峻不复往日忠心,执掌禁军的又是个外强中干之辈。沮渠牧犍唯一的指望,便是柔然、仇池的外援军。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女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