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之男配亲妈是大美人_终日看山【完结】(27)

  纪\委领导们的反应也证明了这一点,什么叫做莫不是有人抄袭,举证会举证会本就是各人举个人的证据,这种无端指摘别人的话说出来有什么意义。

  “甄同志,指摘别人抄袭是需要证据的。既然两份原稿字迹一样,查起来也容易,你们两人当场写几个字,对比一下笔迹。”其中一位领导沉声道。

  其他人也觉得比对字迹是个不错的主意。

  甄以时似乎是没料到还有这种情况,面色微变。

  但是程以时还是注意到她在听到这句话后的微表情,是一种尽力想呈现的是一种焦急的状态,但是眼中那放松的神态却掩藏不住,是一种对接下来的事情胸有成竹的动作。

  这么看来,所谓的笔迹对比怕是对比不出什么结果吧,程以时腹诽道。

  果然如此。

  笔迹对比并不能对比出结果,两个人分开写的几个字都跟稿纸上的字迹一样。

  一片哗然。

  “这两个都能拿出来原件不说,对比笔迹还一样,这还怎么判断?”

  “莫非两个人写得东西确实一样,不存在谁抄袭谁的情况?”

  “会不会就跟之前那谁说的,这小程就是嫉妒人小甄,故意设计的?”某个人如此说。

  “不可能,别乱说。”

  掷地有声的反驳。

  那人回头去看最后一排,认出来说话的人是谁,面色又是白又是红,支支吾吾地说:“赵姐,这大家不都是在猜吗?”

  赵一梅把挎包放下,坐下来斜他一眼,并不想搭理他,转而看向右边的人,忙问:“小蒋,讨论到哪一步了?”

  蒋彦辞坐得笔直,听到问话,转头冷静地说:“笔迹对比的结果一样,估计还要进一步举证。”

  “字迹还能一样?”赵一梅对这个结果表示很不解,字迹不应该是每个人都是不同的?

  “笔迹对比是临时的,在现场时间短不会对比全篇,所以只会对比几个字。”蒋彦辞慢条斯理地说,“而且,估计比对全篇,结果也应该一样,她应该是把稿件上的字迹全部模仿下来了。”

  赵一梅表示惊讶:“不会吧?”

  家属院众人皆知的厌学闺女甄可宝,为了倒打一耙连字这种讨厌的东西都能练上啦?!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蒋彦辞的随口一说看似离谱,实则事实就是如此。

  为可能会出现的“字迹对比”,厌学的甄可宝不但没日没夜都在练字,而且还为保证这件事的稳妥还特地把之前的工作笔记都销毁掉了。

  从目前看来,甄可宝对于这件事的结果表示很满意,也算是不枉费多日以来的辛苦。

  文芮被提前交代过,见此故意将话题往程以时身上引,“所以小时,原来你之前要甄同志的工作笔记是要模仿字迹吗?”

  其余人:还有这事?

  程以时还在低头研究那两张所谓的“一模一样”的字,骤然听到这话,眉梢轻挑,手指捏着两张纸抬起头,似笑非笑地重复了一遍:“我模仿她的笔迹?”

  语气稀松平常,却相当有威慑力。

  文芮迟疑片刻,放在一侧的手握得越紧,指甲戳进手心,眼睛躲闪,语焉不详地说:“之前闲聊的时候,你说你会模仿别人的字迹。”

  “不错。”程以时点头,而后又用手支着额头,倦倦地说,“那又怎样?莫非就凭这一点,就要盖棺定论,认定我故意模仿字迹抄袭?证据呢?”

  其他人也是一样的想法,说来说去,证据在哪里?

  “那小程同志有其他证据吗?”那位提出“字迹鉴定”的领导接过话,转而问道。

  程以时似乎在想什么问题,没有说话。

  甄可宝又故意把话题往之前的带,故意说:“程同志,你要是真的很需要这个岗位,我让给你就是了,何必非闹这举报的一出事,耽误各位领导时间。”

  眼中已然是胜券在握的神态。

  只不过,这点稳赢的姿态并没有保持超过一分钟,就程以时的一句质疑轻松打破。

  “各位领导确实认为这两个字迹跟稿纸上的是一样的吗?”程以时抖抖手中的纸张,发出相应的疑问。

  监督席上,甄可宝心中一慌。

  “不可否认,这两张字确实跟稿纸上的字迹很像。”程以时先是点头,又是摇头,“但是很可惜,笔迹这种东西,像三分需要几天苦练,像七分不过需要起早贪黑,辛苦一些则已,说不上困难。”

  “但要想将另一个人风格完全变成其他人,那还是有些难度的。”

  何文声觉得形势不对,下意识想要阻止,但是却被挡下来。

  “小何主任,让小程同志说下去。”技术部主任说道。

  何文声没有办法,只得作罢。

  “答案很简单,问题就在那个天气的‘气’上。”程以时对于不帮偏忙的技术部主任感观还是相当不错的,所以也不卖关子,径直说道,“两份原稿修改的都是这一个字,问题也就在这个字上。甄同志的这个字跟稿件上的一模一样。”

  “一模一样?”有位领导表示疑惑问,“一模一样不应该没问题吗?”

  “不,我是指它跟修改之后的那个字一模一样。”程以时眉眼弯弯,看起来十分开心。

  提问的领导表示没太明白,拧着眉头摇摇头。而在他一边的技术部主任对比着两份稿件以及那张笔迹,很快地发现了问题,抬起头肯定地说:“这个修改的气跟其他地方的气字不是一个人写的。”

  不愧是技术部主任,程以时心想,这么快就能发现问题!

  “没错,两个字确实不是一个人写的。”程以时点头。

  甄可宝听他们说到这里,心中一慌,一时紧张,忙不择言,下意识地反驳:“怎么不是一个人写的?”

  “修改后的气字很注意尾部的上勾,其他的字则是径直往下的没有勾。”技术部主任则替程以时回答了这个问题。

  而后,将两份原稿以及两张笔迹传给其他人检查。

  纪/委领导们传着检查,发现的确如他所说,整个稿件中只有一处的字后面有勾,剩下的都是直勾勾往下。而在两张笔迹中,只有一张是随意的往下,而另一张则全部都是刻意的上勾。

  之所以说“刻意”是因为,其中一个字顿笔后,尾部的上勾几乎跟前一个字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这样一来,谁模仿谁的笔迹似乎有了定论。

  “而且,之前有人说,第二行的字是因为写错才修改的就更不对了。”程以时的战略讲究的就是一击必中,绝不给对手留有转圜的余地,径直道,“那个字并没有写错,之所以会毁掉重写是因为茶水晕在上面了。”接着翻过稿纸,将那个晕开的字指给众人。

  也的确如她所言,从后面看,第二行修改的原处依稀能看到那个字,而那个字也确实没有错。

  纪/委领导彼此交流后,其中一位问:“甄同志怎么解释?”

  甄可宝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些细节,被问到这个,根本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能硬着头皮说:“时间太久,有些事记不太清楚,应该是写的时候把茶水溅到上面,修改过后没什么印象了。”

  “确定是茶水溅上面的吗?”程以时问。

  甄可宝当然不确定,但是又不得不给出答案。

  “确定。”

  “也确定是茶水溅上去后,将字迹晕染开后,重新写的字?”程以时又问。

  “确定。”

  在监督席的赵争先自觉不对劲,转头给何文声递眼神示意。

  何文声皱皱眉,站起来说:“程同志,有证据直说,不要弄虚作假的。”

  程以时闻言,并未生气,而是对他点头,而后转向纪/委的领导们,对他们说:“那张原稿上修改的字是由于同志写的。”说完,将桌上的一本工作笔记递出。

  工作笔记看起来有些年头了,翻开里面,每一页都是详细的工作记录。而对比这本工作笔记中的“气”跟之前那份稿件上的“气”,很明显得像同一个人所写。

  “确实很像。”其中一位领导戴着眼镜凑上去,仔细研究一番如此说道。

  此话一出,对面的甄可宝明显紧张许多,很明显的是一种没有料到会有现在这种情况的模样。

  “那天修改过稿件后,这一份稿件被于同志不小心带走。那天正是雨天,稿件沾水,有个字晕开模糊了。于同志怕影响阅读,所以就提了笔修改了这个字。”

  “所以那张稿件上的污点既不是错字,也不是被茶水晕开的,而是那天下雨的雨水散开的。”程以时越说也越发流利,逻辑线也在后面的补充后逐渐明晰,“而且那个稿件本身就是最大的疏漏,站里的稿纸色黄且硬,而那张稿纸则色偏浅黄且软,跟站里的纸完全不一样。”

  不容人反驳的一番话下来,令在场的人无不为之震惊。

  纪/委领导们又将纸与站里的纸对比一番,发现确实不是站里常用的纸。只不过由于外在都偏黄一些,所以一时并没有让人注意到它们硬度上的区别。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代文 穿书 美食文 种田文 甜宠文 终日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