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之喜满鸿福小农女_云淡淡【完结】(227)

  难道昨晚是因为襁褓的事。

  她揉了揉眼睛,也……没感觉有什么不适。

  倒是小闺女的眼睛,怎么有些肿了?

  哭了吗?

  不可能,这么大点孩子能有什么烦心事。

  “淼淼,你眼睛肿了,疼吗?”

  “被蚊子咬了,不疼。”

  “别动,阿娘给你擦药。”

  姜淼淼:……

  小姑娘坐在床上乖巧的闭起双眼。

  听到吱呀开门声,是姨姨买早饭回来了。

  “阿姐,你猜我打听到了什么?”秀秀将买回来的包子馄饨往桌上一放,一屁股坐了过来。

  神情变幻莫测。

  “阿姐,肃王反了。”

  “反了!”陆青瑶手上的动作一顿,“陛下不是还没治他罪,怎么就反了?”

  恐怕那皇城内又要掀起一场腥风血雨了。

  秀秀凑到了她耳边,小声道:“流云说,恐怕是肃王在从封地被召回的途中,知道了军饷之事,所以不敢回京城,直接反了。”

  陆青瑶心中一凛。

  如此看来,爹爹的罪名应该是彻底洗清了,不过恐怕又是一场恶战。

  她有些担心父兄的安危,不知道他们是否参与平叛?

  她不了解皇室那些公主王孙,只听姜云泽说过,皇帝最喜欢的儿子就是肃王。

  也曾动过废太子的心思。

  这再英明的君主,上了年岁疑心病就开始重了,容易老眼昏花。

  要是他一开始就派兵捉拿肃王,而不是召回,或许也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

  陆青瑶又问,“那肃王的生母,丽妃呢,肃王就不管她死活了?”

  “帝王自古多薄情,一将功成万骨枯啊!”秀秀长叹一声。

  沉默了一瞬。

  “秀秀,赶紧收拾行囊,回京。”

  陆青瑶很麻利的将小闺女抱起,穿衣洗漱,一套动作行云流水。

  姜淼淼有些恍惚,总感觉战争什么的离自己很远。

  或许是曾经生活在和平年代的缘故,打来打去,都是在新闻上看到的。

  别人穿越不是闹饥荒就是兵荒马乱的,她穿越虽然差点死掉,开局也穷得要死。

  但好在没遇到战乱。

  可这战乱说来就来,还是内乱,似乎是离自己很近。

  就感觉有些不真实。

  一切就绪,打包,收拾行李。

  马不停蹄的前往京城。

  京城。

  人心惶惶。

  但依旧繁华,依旧有人流连于勾栏。

  景王这个不成器的儿子,兄长都病了,他还有心情偷摸去勾栏听曲。

  哪怕只是听听曲,也快把他的皇帝老爹和皇后老娘气得半死。

  “什么逍遥王爷,就是个扶不起的阿斗。”

  皇帝将折子扔在玉清长公主和皇后面前。

  所有儿子中,老五是与他最为疏远的,也是最不像他的,原本对他也没抱什么希望。

  可偏偏是最像他,最信任的一个儿子反了他。

  太子那身子也撑不了多久,他就那么迫不及待,甚至连自己母妃的生死都不顾了。

  狼心狗肺的东西。

  他踉踉跄跄跌回龙椅,双目含泪,头上又添了许多白发。

  有气无力的摆了摆手,“都退下吧!”

  玉清公主原本想提一嘴为陆家平反之事,想了想,由她来提,这时候提,似乎不太合适。

  便退了出去。

  皇后看着女儿,“清儿,好好管管你五弟,他一向最听你的话,别再让他再惹你父皇生气了。”

  玉清公主颔首,目送着母后离开。

  这才拖着疲惫的身子一步步向宫门口走去。

  她现在就是想走一走,让自己冷静下来。

  刚刚太医告诉她,太子的毒已入肺腑,无药可治,除非寻到解药,或可有一线生机。

  若无解药,也只剩三个月了。

  偏偏这时候又有人按耐不住,对太子妃和两岁的小皇孙动手。

  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一人,肃王。

  偏他还在这时候反了。

  身后的轿辇悄声无息的跟着,准备着时刻上前,万一公主不想走了,立刻就可以坐上。

  一直走到宫门口。

  车外有轿撵来接。

  还有公主府的管家在焦急的等待,“殿下,流云送回来一个人,说是知道太子所中之毒的解药,还知道是谁给太子下的毒。”

  玉清公主心中一喜,“快,将解药给母后送去。”

  “是。”

  “何人下的毒?”

  “四皇子辰王。”

  “竟是他。”玉清公主知道,那位四弟并非表面上看到的那般人畜无害,原也是个包藏狼子野心的。

  “殿下,是否要禀报陛下?”管家已经将人带过来了。

  “先不用,将辰王下毒陷害肃王一事宣扬到肃王封地去,想法子让朝臣上折子举荐他去平叛。”

  仇敌相见分外眼红,必死一方。

  父皇的性子,玉清公主是最了解的。

  这时候检举辰王,不见得父皇会相信,反而还会疑心她们母女。

  管家应下,想了想又说道:“殿下,流云还传了信回来,说陆氏母子在回京途中多次遭遇埋伏,多半是齐家干的。”

  马车内沉默了一瞬,传出公主森冷的声音,“将这事传到穆江月耳中去。”

  那位主可是个火爆脾气。

  即便暂时动不了齐家,也能将那庶女剥层皮。

  姜家最后一个知道肃王反了的是姜子衿,她这时候正在屋里看书。

  齐采薇着急忙慌的跑了进来。

  “衿儿,阿娘这眼皮一直跳,也不知肃王那事会不会连累你外祖父,毕竟当初陆家那事你外祖父他……”

  姜子衿心里咯噔了下,捂住她娘的嘴,“阿娘慎言,叛王与外祖父有何干系。”

  ……

  第273章 升棺发材

  烈日炎炎。

  午后小憩。

  姜子衿仰躺在榻上半阖着眼。

  即便有两个小丫鬟为她摇扇扇风,也解不去她心中的烦热。

  她此刻心中百转千回。

  就为了两件事。

  她有些不喜自己现在的孩童身份,什么也不能问,什么也不能做,什么主意都要借阿娘的口说出去。

  什么都是最后才知晓。

  所有人都将她当孩子,而她也只能表现得符合这个年岁该有的样子。

  就在刚刚。

  若不是刚刚阿娘说漏嘴了,她都不知刺杀失利的消息。

  更不知那母子几人居然要回京了,而且不出七日就将抵达京城。

  上一世的外祖父,行事十分的干脆利落。

  从未有过败绩。

  可现在的他,派出去那么多人,居然三番五次的让几个妇孺,从他手底下就这样逃脱了。

  她都怀疑那女人是不是长了三头六臂。

  姜子衿快速拨动着手上的佛珠。

  随着珠子拨动得越来越慢,她的心情也渐渐平静了下来。

  或许,这事还有转圜的余地。

  她并非狭隘之人。

  她也不是一定非要陆青瑶命的,只要她与爹爹和离,离开姜家,不要挡了她和阿娘的道便成。

  这事在她这就算是过去了。

  可阿娘还说肃王反了。

  若她没记错,上一世的肃王并没有那么快造反,而是在一年后。

  太子数次病危,皇后寻遍大江南北名医为其医治,也只不过是多延续几月的寿命,终归是徒劳。

  那年中秋宴上。

  太子妃和太孙中毒身亡,太子也急火攻心,十分不幸的随着妻儿去了。

  事后有宫人指认出,那毒是出自肃王的手笔,而且所有证据都指向他。

  肃王自然不肯认,但人证物证俱在,他百口莫辩。

  被逼得狗急跳墙,就顺势反了。

  很快挥军南下,直抵皇城。

  朝臣这时才反应过来,原来肃王早有了反意,早在封地秘密练兵屯粮。

  他们母子向来与曹皇后水火不容,早有意除之而后快。

  辰王趁此时机请命与申国公去平叛,欲建功立业,为日后铺路。

  大梁北部乱了三年,打了三年。

  历时三年之久,终剿灭了大梁境内的所有叛军。

  那一年除夕,大军凯旋而归,辰王立下了大功,成了百姓间呼声最高的储君人选。

  然而,就在辰王被立为储君当日。

  那名给太子下毒,已经自尽亡故的冯医女,居然死而复生,让人给御史台和大理寺呈递了一份供词和证据。

  称辰王才是毒害太子一家三口的元凶。

  太子一案旧事重提。

  那毒正是从辰王后花园的药草中提取炼制的,那药草自南疆而来,人证物证,甚至下毒过程都描述得清清楚楚,甚至牵连出不少太医和宫人。

  就因为那突然冒出的医女。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