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之喜满鸿福小农女_云淡淡【完结】(242)

  还停留在孩童阶段。

  就像你在现代寒窗苦读多年,上了高中大学,亦或是有更高的学历,读更多的书。

  来到这,照样是半个文盲。

  照样还要回炉重造。

  更别说考个状元什么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那可是比登天还难。

  她即便多活了二十几年,在这儿依旧是个小菜鸟。

  况且京城不比江州自在,这里有这里的规则,到处都是你惹不起的权贵。

  想要在一个地方安居乐业,就得去了解这地方的规则,乃至法度。

  否则一不小心,脑袋怎么掉了都不知道。

  就比如。

  有些朝代不能吃鲤鱼,吃了是要挨板子的。

  有些朝代,穿奇装异服上街是要被抓起来的。

  而在买宅子一事上,有些朝代等级森严,普通百姓房屋不能有彩色瓦片,对台阶的高度和院子的重落都是有限制的。

  若是违反,都是要受到处罚的。

  再比如飙车。

  哦不,是跑马。

  古时的百姓同样也不能在集市上跑马。

  若是肇事,违者是要受以鞭刑,严重者甚至还要被流放去做苦力的。

  所以这些时日,阿娘一有空就会同他们絮絮叨叨。

  小姑娘也竖起耳朵专心听着。

  陆青瑶就是很惊奇的发现,小闺女自从来了京城后,就变得十分乖巧。

  别人说话唠嗑,她都静静的听着。

  也不知道她能不能听懂。

  反正就是很专心的样子。

  阿娘说完,口渴了,让秀秀姨去买吃的喝的。

  淼淼目光落在装银票的匣子上,又落到阿娘的衣物首饰上。

  心想阿娘现在也算是富婆了,却还是依旧如此低调。

  就连他们京城的一品居也不曾去过,全部交由靳掌事打理。

  正好奇着,秀秀姨就慌慌张张的回来了。

  一上车,就让马夫驾马车赶紧离开。

  “怎么了,发生了何事?”

  陆青瑶准备掀开帘子看看,被秀秀给拦住了,“阿姐,快回家收拾行李,别在这待了。”

  姨姨的性子,有什么事能让她紧张成这样?

  姜淼淼都感觉跟着紧张了。

  待到马车走了起来,才听秀秀姨说道:“阿姐,姜云泽和齐采薇想害你,两个卑鄙无耻小人……”

  “你这才一和离,京城大街小巷就都传遍了,说你是罪臣之女,虽然罪不及外嫁女,但你现已和离,应与陆家同罪论处,怕是明儿的早朝就会有朝臣跳出来提这事了,我担心……”

  担心煊帝扛不住压力。

  他让陆家父子悄悄前往北地,就是想让他们守边,再打得叛军一个措手不及。

  断然是不会现在为陆家平反的。

  陆青瑶无奈道:“只能破财免灾,看来这到手的银钱还没捂热,又得马上花销出去了。”

  这个局面她是有设想过的,只是没想到百姓和朝臣反应会那么激烈。

  连她一个小女子都不肯放过。

  多少有些替父兄寒心。

  “阿姐,眼下该如何是好?”秀秀面对这样的事,还是有些手足无措,“要不我们逃吧?”

  她都想好了,不行就带着阿姐和孩子们躲起来,待到陆家沉冤昭雪了再出来。

  可拖家带口,还有老弱妇孺的,还是有些难办。实在要是逼的人没了出路。

  就……

  就找个土匪窝捣了,改名换姓藏进去。

  陆青瑶可不知道秀秀已经为她想好了退路。

  就是落草为寇。

  她思忖片刻问道:“秀秀,这几日京城的粟米是多少一石?”

  “现下正值秋收,粟米价格本应贱价的,但今年收成不好,又逢兵变,朝廷征收粮食,现在收粟米已经涨到五百文一石了。”

  去年这个时候,阿姐收的粟米都才是三百文一石。

  不过阿姐这几年来,每年都在持续不断屯粮。

  稻米和粟米都有囤。

  每年秋收囤,春夏卖。

  像粟米可存长达九年不坏,远比稻米好储存。

  所以每一年,阿姐都是将南方的优质稻米运往北边卖了,又囤下不少粟米。

  现如今军粮征收的大多也是粟米。

  而粟米的价格也在水涨船高。

  秀秀攥着陆青瑶的胳膊,“阿姐,我们今年应该会大赚一笔了,不过都大难临头了,你怎么还想着赚钱啊?”

  陆青瑶笑着道:“不急不急,我问你,咱们如今库房里还有多少石粟米可以调用?”

  “五十万石。”

  秀秀掰着手指头都算不清今年能赚多少了。

  但应该是能赚个盆满钵满的吧。

  不过想想也是,即便躲进山寨还是需要银子的,她们也不可能像真土匪那般去打劫。

  陆青瑶:“秀秀,你去调二十万石粟米出来,送往户部。”

  户部?

  “为何要送去户部?”秀秀十分不解。

  陆青瑶想了想,又拿起刚到手还没捂热的银票递给秀秀,“再添三万两,连同这些银票一起送回江州,告诉靳掌柜,今年可以多屯一些粮食。”

  “阿娘,你……你不会是想将那二十万石粟米上供出去,充军粮吧?”姜子宴一听见户部,脑子里就有了这个想法。

  “什么?捐出去。”秀秀瞪大了双眼。

  阿姐赚这些钱可不容易。

  那双手,拨算盘都拨出茧了。

  姜子宴二话不说,直接接过阿娘随身带的小算盘。

  噼里啪啦的拨了起来。

  算了算。

  “五十万石粟米购入差不多花销了十五万两。”

  “而二十万石粟米成本在六万两左右。”

  “捐出去之后还剩三十万石。”

  “这三十万石按如今的市价卖出去,十五万两只多不少。”

  姜子宴欣喜道:“阿娘,您这笔买卖做得不亏,若是能用这些粟米堵住百姓和朝臣的悠悠众口,也值了,况且这些军粮都是给将士们的,吃饱饭才能打胜仗,干爹和外祖父们才能尽早回来。”

  “听宴儿这么一分析,倒还真是个好主意。”秀秀虽然没听懂姜子宴的嘀咕,但也恍然大悟了。

  “阿娘,您好厉害。”姜淼淼可越发崇拜阿娘了。

  若她没记错的话,阿娘在桃溪村的竹笋买卖起色后,就开始屯粮了。

  她居然那时就已经开始未雨绸缪了。

  莫非阿娘未卜先知,也是……

  姨姨也和她有同样的疑问,“阿姐,你是怎么想到要早早囤粮的?”

  陆青瑶看着儿女和秀秀的眼神,都有些不好意思。

  笑着道:“我打小在边关长大,那儿不比京城,粮草不足乃是常态,没有战事的时候,都是自给自足,自是知道将士们的难处,去了江州,看到那大片大片的良田,就下意识的想多囤些粮食。”

  姜淼淼:……

  额!是她想岔了吗?

  第287章 论罪

  清晨。

  五更天。

  天还未亮。

  鸡鸣报晓后。

  就要开始上早朝了。

  一个时辰左右的早朝,朝臣就吵了大半个时辰。

  吵翻了天,竟然只是为了个女子。

  在这个节骨眼上,那陆家三姑娘竟然与姜大人和离了。

  文臣们就是很会抠字眼。

  多半认为和离了,那就不属于外嫁女了。

  没有陆氏全族抄家流放,她这个陆家女还能置身事外,安于一隅的道理。

  应贬为奴籍,与其父同罪论处。

  应贬为官奴,没收私产。

  应贬为乐人,充入教坊司。

  应逐出京城,发配流放。

  ……

  武将一听,就不乐意了。

  这都时过境迁那么久了。

  怎的就不能放过一个女子呢。

  他们一直都坚信陆将军不会贪污军饷,一定是被人陷害的。

  曾经救不了陆将军家眷,如今若还连陆将军唯一的闺女都救不下来。

  那他们就枉为人了。

  朝堂上瞬间分为了三拨。

  一拨让皇上处置了罪臣之女,不可姑息,不可有漏网之鱼。

  一拨替陆家女求情,请皇帝怜悯,给她一条生路。

  一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煊帝揉了揉太阳穴,头疼。

  这群老东西是读书读迂腐了,国家大事不上心,倒是死揪着一女子不放。

  到底是与这女子有多少深仇大恨?

  不过他还真不知要拿这陆家女咋办了。

  要真把这陆三娘子给处置了,那陆家父子还不得找他拼命。

  听说陆淮安可是非常宝贝他这个女儿的。

  当眼珠似的疼着宠着。

  连女儿嫁人,都要找处离家近的宅子作为陪嫁,几乎就是供养着女婿一家子了。

  这陆青瑶他不能动,别人就更动不得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