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千灯录_侧侧轻寒【完结】(173)

  正在心烦意燥之际,公主府又来催迫进展了。

  “太子殿下在郜国公主府,等候县主过去,相询案件进展。”

  千灯无奈,只能携了目前进展的卷宗,前往郜国公主府交代。

  一进公主府前厅,就看见萧浮玉正揪着太子的衣袖在哀泣。

  见她进来,萧浮玉哭得更凶,指着千灯哽咽道:“殿下,昌邑求您主持公道,问责零陵县主窝藏凶手、阻挠朝廷审案!”

  一踏进来就被扣罪名,不止千灯,太子一时愕然。

  千灯反问:“这几日我为大长公主奔走查案,不知有哪里做得不对,令昌邑郡主心生如此不满?”

  萧浮玉愤愤瞪着她:“你后院就那么几个男人,审了两天还没响动,不是你塞责推诿,就是故意隐而不报,阻挠案情进展!”

  “郡主怕是关心则乱,急于找到凶手,将断案想得太简单了吧?”若不是顾及太子,千灯早已拂袖离去,哪会理睬这种只会搅混水的人,“不瞒太子与郡主,我早已在府中一再搜查,向所有郎君问话、搜查住处,可说已在后院细细篦过一番了,但目前委实未曾发现哪位郎君的嫌疑。”

  “查不出来?”萧浮玉讥诮道,“查不出来就别在案子中插脚,既然零陵县主能力有限,就该有自知之明,别妨碍法司侦破案情!”

  商洛失踪,千灯正忧心忡忡,哪有心情与她客气:“此案事关你公主府和我昌化王府的颜面,本就只宜私下查探,暗地结案。可郡主这两日不思为母守灵,在曲江池招魂也就罢了,连盛发赌坊那种地方都要踏足。你为针对我昌化王府,已经打草惊蛇,平白增添查案难度,郡主这番责怪,怕是对我不公!”

  太子也皱眉道:“昌邑,查案需要时间精力,如今才过了两日,你怎能如此苛责零陵?”

  见他分明回护千灯,萧浮玉望着他,委屈含泪:“我……我只是……只是太想找到杀害我娘的凶手了!殿下,我没有娘了,我如今在世上孤苦无依,再也没有阿娘疼爱我了!”

  见她如此伤心,太子也只能轻叹一声,劝解道:“昌邑,孤知道你为母复仇心切,可零陵说得对,急于求成反倒不妥。孤相信三法司在朝堂、零陵在王府内协同调查,揪出真凶只是时间问题,届时必能告慰大长公主在天之灵。”

  听他如此说,萧浮玉才渐渐缓了啜泣哽咽。

  话不投机半句多,千灯懒得与她再说,但想起昨日在曲江池捞起的斗篷,便走到素纨身边,询问公主府中是否已经彻查过,那件描金翠羽斗篷究竟是谁带过去的。

  素纨摇头:“崔少卿昨日吩咐过后,我们已在府中细细问询过了,也查了近年裁衣单子,委实没有这样的翠羽裘。”

  那么,这件标着“郜国”字样的翠羽裘,为何会出现在郜国公主殒命之处,上面的磨损迹象又究竟是因何而致?

  千灯正在思忖间,却听后堂传来凌乱脚步声。

  两个侍女惊慌含泪,进来禀报:“太子殿下、郡主、县主,大长公主她……她睁眼了!”

  几人都是惊诧,不知这个睁眼是什么意思。

  “今日府中请了龙华尼寺的法师来为公主招魂,更寿衣、修仪容,谁知……谁知她们掀开蒙面的纱巾一看,大长公主的眼睛竟然睁开了!”

  萧浮玉霍然站起:“什么?!”

  骤闻如此骇人之事,千灯也自诧异,跟着他们赶到停棺的后殿。

  后殿陈设无数冰块,一片寒气森森。躺在锦被之中的郜国公主,果然半睁着眼睛,不肯闭合。

  之前她溺水而亡,被捞起时千灯就在曲江池,也曾看过她的尸身,清楚记得她当时眼睛是闭着的。

  如今她换上了祥纹锦衣,鬓发用香油梳理后插戴好了华贵首饰,脸颊也施了脂粉遮盖青灰面色,但脸上依旧蒙着一层僵直死气,衬着她那双死不瞑目的眼睛,令人心惊。

  在旁为死者祈福的老尼双手合十,口念佛号:“阿弥陀佛,大长公主双目流泪,无法闭拢,想来定是有夙愿未了,因此无法瞑目……”

  太子闻言不由黯然,而萧浮玉更是哭倒在他怀中,身躯颤抖不已:“娘……怎会如此……难道您连离去都不安心吗?”

  太子怜惜地轻拍她的肩背,试图安抚她:“昌邑,你别急……大长公主若有心愿未了,咱们好生替她实现愿望,定可令大长公主安心瞑目。”

  “是因为凶手……还没抓到吗?”萧浮玉紧紧抱住太子,呜咽着将脸埋在他的肩上,痛哭不已。

  他们二人虽早已定下婚约,却从未有过如此亲密举止,此时见她如此悲恸,太子身子有些僵硬,又不忍推开她,只能等她这一波伤痛过去,才让素纨将她扶到后堂休息。

  等出来时,太子看到侍女和尼姑们都已退下,而千灯还站在郜国公主的尸身之前,拈着自己的手指沉吟不语。

  太子走到她身旁,轻声问:“怎么了?”

  千灯转头看他,抬起自己手指给他看:“殿下你看,大长公主的枕边……好似掉落了些许香灰。”

  太子垂眼看去,她莹白如玉的食指尖上,确实沾染着一抹亮白灰迹,而郜国公主的枕边赫然也有遗落的灰迹。

  “这灰迹如此白亮,应该是姑母特制的熏香,名叫雪末安息香。想来是做法事的人疏忽了,竟将香灰染到了这边。”

  “雪末安息香……”千灯微微皱眉,抬起指尖闻了闻。

  这么漂亮的白色灰迹,其实香气倒也寻常,只比寻常安息香多了些甜腻感。

  太子说着,见她一直皱眉思索,神情抑郁,便又道,“零陵,昌邑新近丧母,情绪不佳,请你多担待些。”

  千灯慢慢擦去指尖灰迹:“是,我知道。毕竟,丧母之痛,我感同身受。”

  “杀害你娘的凶手已受到惩处,可郜国公主的凶犯却尚未寻到,因此昌邑心下大乱,言语难免激烈,或有不到之处,也属正常。”

  千灯点头答应:“殿下放心,此事我必会竭尽全力,决不允许府中有狼子野心之徒。既然他敢在我的眼皮底下兴风作浪,我就应该亲手将他揪出,让所有人都看看,昌化王府绝不是他们可以肆意妄为的地方!”

  望着她眉目间的凛冽倔强,太子默然点头。

  千灯想起一件事,又道:“其实,我府中也出事了,商别驾的儿子商洛如今下落不明,我怀疑他可能出事了。如今我府中遍寻不到,怕是要和商别驾一起在京城搜寻,还望殿下允我们与长安各守备打个招呼,给我们点方便。”

  “这个自然,待会儿我给你写一份手谕,你去各衙门办事都方便。只是这样一来,商洛失踪之事便难免传开,是否会影响到你?”

  千灯心道,昌化王府后院之事早已是京中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如今更有萧浮玉大肆传扬,凶手还没个影迹,便已风风雨雨闹得人尽皆知,有什么影响不影响的。

  “无妨,如今尽快找到商洛才是正事,只要真相大白,暂时有些波折无关紧要。”

  “好,那我回去后取了东宫印章便给你出具。”

  千灯郑重致谢,太子只道:“你我之间何须客气,在这世间,除了父皇母后外,你……是我最重要、最珍视的人了。”

  太子一向待她亲如兄妹,千灯心下感激,只觉喉口噎住,难以表达自己的心情,唯有垂首深深行礼。

  拜别太子出了灵堂,她步下台阶时觉得有些异样,下意识地回头,看向廊下。

  萧浮玉不知何时已从后堂到了前边,她隐在梁柱阴影内,看不清表情,唯有一双饱含怨毒的目光,正暗暗射向她,无法掩藏恨意。

  千灯心下突的一跳,想起了适才太子的话。

  她一向视太子为兄长,可如今回想他的话,却觉得十分不妥。

  太子与她说话时,无人处历来是不称孤的,显得比旁人更亲近几分。更何况,她若是最重要的人,那又置准太子妃于何处?

  而且,他在未婚妻子的母亲灵堂中,对她这个素来与公主母女不和的人说那般话,可以想见萧浮玉的愤恨。

  但事已至此,太子说的话覆水难收,她一时不知如何补救解释。

  还在迟疑之时,萧浮玉刀锋般的目光已骤然转开,转身快步走出了她的视野。

  第四十章 幼年时

  离开郜国公主府,千灯吩咐马车先到务本坊,去商家寻找商南流。

  商家是汝南望族,但在长安林立的世家中不算显赫,家中不过三进宅邸,门房也不甚机灵,将县主迎进书房后,只说商南流外出请稍候,奉茶后便退了下去。

  千灯啜了一口茶,抬头看墙上悬着的字画。

  商南流品味不俗,中堂挂的是王维辋川胜迹图,远山近水郁郁苍苍,气象不凡。左右壁上则是虞世南与欧阳询的条幅,圆融遒劲。

  但在这样的大家书画之外,靠窗却挂着两幅笔力尚浅之作,尤其最靠近书案那幅,写得歪歪斜斜的,一看便是儿童稚笔。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侧侧轻寒 宅斗文 探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