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千灯录_侧侧轻寒【完结】(181)

  “喔……听说朝廷正在商议调兵的事?”

  “是,零陵也知晓了此事。虽然朝廷换将调兵是为遏制骄横军阀,但我祖父老兵总共已只有八百六十二人,目前编入御林军中协力京城安防,受御林军节制,人数亦不算多。还望朝廷能顾念旧情,允我父祖旗号能继续留存世间,暂不取缔。”

  “唉,你这个痴儿,以为凭着执念就能留住父祖荣光吗?”皇后一叹,“此事由郜国公主一派的人倡导,圣上念着旧情便施政了。但你父祖当年为国捐躯,如今他留下的老部下,朝廷自会多加考虑,你不必担心。”

  等千灯叩谢后,皇后又问:“郜国公主的案子,进展如何了?”

  千灯知道今日召他们入宫便是为了此事,皇后自然已经知晓其中关键了,便答道:“三法司认为鸣鹫王子有嫌疑,因他身边携带着郜国公主出事当日所佩戴的金箔珠花。但鸣鹫王子不肯承认,如今局面正在僵持中。”

  皇后若有所思地问:“那你呢?你是希望鸣鹫王子是这个凶手呢,还是希望他不是?”

  千灯不解其意,只能说:“零陵只希望能找出真相,不错漏凶手,也不让好人蒙受冤屈。”

  “说得好,你还年轻,该有这样的锐气。”皇后一声嗤笑,徐徐道,“可如果是大唐县主,你该站在更高更广的大局上来看问题。”

  千灯俯头听训:“请皇后殿下明示。”

  “有些事情,不是有了真相才是好结果,而是要看能不能争取到最大的利益,能不能让更多的人受益、能不能让我大唐受益。”

  千灯默然抿唇,没有回答。

  皇后见她如此,便挥手道:“你先去清晖阁吧。至于你祖父的部下,朝廷自然也会善加考虑,绝不会让忠良之后灰心。”

  待千灯谢恩离开,身影消失在殿基之下,皇后敛了面上笑意,沉沉望向大明宫外:“太子过来了吗?”

  宫人们赶紧回答:“是,殿下已经入宫了。”

  “唤他过来。”

  前后殿过来不远,太子很快便到了。皇后知道他今日要去听审,便直截了当道:“适才,零陵过来了。”

  太子一听便抬眼望向她,等待后续。

  “是为调将的事情,零陵请求朝廷不要将昌化王旧部拆散混编,希望维持如今的阵列编制。”

  太子道:“此事儿臣亦赞同,白家军一贯忠心耿耿,号令严明,自昌化王去世后,又已编入御林军,不到千人,属实没有再分散的必要了。”

  皇后颔首,却问起了另外的事情:“如今统领昌化王旧部的,是当年他麾下的纪家。而纪家的儿子,似乎也是零陵的夫婿候选人之一?莫非……零陵对夫婿人选,心下已经有了打算?”

  太子眼神微暗,低低道:“此事零陵自有选择,静待结果即可。”

  皇后啜着茶,淡淡道:“你能如此想,父皇母后心中甚安。”

  太子迟疑片刻,问:“母后知晓大长公主死不瞑目之事吗?”

  “知道,如今京城已经传开,都说她是因生前夙愿未了,因此才会如此。”皇后心下嗤之以鼻,但在儿子面前却只露出叹息神情。

  “昌邑来找儿臣,哭得肝肠寸断,她府上的女官说……”太子说着,捏紧了手中茶盏,声音也显得喑哑,“姑婆心心念念难以撒手的,应是女儿婚事,若要让她瞑目,怕是得让昌邑顺利成亲。”

  皇后笑了笑,淡淡道:“可真是个好女儿啊。”

  太子抿了抿唇,似是没听出皇后口中的嘲讽之意:“儿臣想,总不能让姑婆睁着眼睛落葬。”

  “也行,你与昌邑的婚事,是先帝所指,无论怎么拖,终究是要大婚的。如今昌邑既然求一个热孝成亲,那么婚事周不周全、体不体面,也是她自己的选择,怨不得别人。”

  太子道:“事急从权,昌邑知晓轻重的。”

  “那让太子司议郎过来,与内宫局先商议吧。”

  见皇后连朝堂诸寺都不知照,太子有些迟疑:“是否该先知照宗正、太常、光禄寺各处?”

  “那群老家伙弄起来没完,如今你即将巡边视察,跟他们磨叽起来,你姑婆丧仪都来不及了。”皇后啜茶闲闲道,“我看公主府也就是要准太子妃落定成太子妃,如今咱们先全了大长公主心愿,及早让昌邑完婚,繁琐礼节全都免了吧。让她尽快尽简入东宫,让你姑婆瞑目才是大事。”

  太子还在迟疑,皇后一抬手,示意自己已经决定:“去吧,好好审查郜国公主一案。我已经提点过零陵了,你也得把控住方向,务必争取到朝廷最需要的结果。”

  第五十章 线索

  众人被召唤入宫后,汇聚于清晖阁。

  此地位置微妙。若说正式,前后便是教坊与太液池,甚至可见宫人冶游;但细究起来,又近麟德殿、翰林院,与内朝所在紫宸殿也不远,又分明带着朝廷庄严气象。

  千灯恍然明白,帝后这是准备将此事私下处理掉,尽量低调平稳结束,不在前朝声张。

  虽然选择的地方很低调,但迎接他们的阵仗却是不小。年高德勋的大理寺卿原本常年在家颐养,此时高居主位之一,与刑部尚书、御史中丞并列,三法司高官齐出,主位上坐的更是太子殿下,想来今日审案,便由他主掌了。

  鸣鹫是回纥王子,千灯是朝廷正二品县主,自然有人在太子之下列好座椅,让他们也坐下听审。

  鸣鹫大剌剌坐在千灯旁边,面带疑惑问她:“仙珠,这么多老头儿坐着,是要干嘛?”

  千灯摇了摇头,心下也是疑惑不安。

  这个阵仗……难道朝廷已经查明,此案的真凶是谁了吗?

  她心下将自己这些时日所调查的内容都在心中过了一遍,但没有,她对于究竟谁是凶手,确实没有头绪。

  虽有些迹象浮出水面,但都还需要深入探查确定。而她后院的郎君们,似乎每个人都有可能,但又每个人都没有可能。

  过不多时,王府后院的诸位郎君也一一被传唤过来。除了失踪的商洛和绝无作案时间的凌天水外,其余在曲江池露面的郎君无一遗漏。

  此时他们神情各异,有袖手看戏的薛昔阳、神游天外的晏蓬莱、紧张局促的金堂、一脸无辜的孟兰溪、严阵以待的纪麟游……

  若不是千灯可以确定凶手就是他们之中的某一个人,实在看不出他们有何异常。

  刑部尚书主审,见人已到齐,他轻咳一声,威严开口:“今日三法司会审,是为郜国大长公主于曲江池遇害一案。郜国大长公主乃先帝长姊、当今姑母,尊贵无匹之身,竟于曲江池溺亡,举世皆惊。经刑部、大理寺诸衙门联手查探,此案绝非意外,实有内情。如今人证物证齐全,线索动机俱备,但因此事关系重大,因此不在衙门审理,将诸位召集于此,是为明辨案情,隐秘处理。”

  听到隐秘处理四字,众人的目光不自觉地落在了鸣鹫的身上。

  而刑部尚书一番陈词后,立即切入主题:“郜国公主府司闱何在?”

  早已候在旁边的素纨立即上前,垂首行礼:“郜国公主府司闱女官素纨,听候问话。”

  “你与公主邑司令联手来报,说有公主遇害的重要线索?”

  “是,证物已上呈刑部,还望朝廷秉公明断。”

  刑部书令史将一个小匣子打开,呈到案上。匣子内赫然正是被鸣鹫捏得残破的金箔珠花。

  鸣鹫伸长脖子一看,顿时脸色都变了:“这什么意思?”

  素纨被他呵斥,面露畏怯,但还是硬着头皮说了下去:“这是回纥王子于马球场上不慎遗落的金箔珠花,因被证实是我公主府之物,因此他掷还我们。妾在府中为司闱,掌管公主一应衣物首饰,在归置这珠花时,发现这珠花竟有异常。”

  她话音刚落,书令史已取出珠花,另扯过一张黑纸,将这朵金箔珠花在上面敲了敲。

  肉眼可见的,珠花内便有些微黄的粉末散逸了出来。

  一堂人都错愕不已,而刑部侍郎一招手,让旁边候着的两位太医上前来,查看这粉末究竟为何。

  太医用指尖试着捻起粉末闻嗅,然后立即便放下了手指,将手擦拭干净,显然也惧怕这上面的东西。

  “启禀诸公,此粉末虽少,但确是一种名为‘梦沉酣’的药物无疑。它用作熏香可促眠昏睡,口服或吸入粉末则使人神志恍惚,还望诸位碰触时,务必小心。”

  千灯顿时愕然,目光扫向站在堂侧的孟兰溪。

  他面露惶惑不安地望着她,显然知道这很可能就是自己制作的,无论是谁偷走,此番怕是要受牵连。

  鸣鹫一看那两位太医闻了闻粉末便如临大敌的样子,想到自己还对这朵珠花爱不释手过,不由得一阵嫌恶。

  而刑部尚书面沉似水,开口询问:“公主的首饰中,如何会有此等迷药?”

  素纨立即道:“公主府并无这种害人东西,定是那日府中进了贼寇所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侧侧轻寒 宅斗文 探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