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千灯录_侧侧轻寒【完结】(219)

  替他讨还公道,是她最后能为他做的事情。

  昌化王府的马车沿着街道而行,千灯终究无法控制自己,掀起一点车帘缝看向后方。

  商洛倚靠着父亲站在门口,呆呆望着她越去越远,手掌无力攥着那个狸猫衔鱼银香囊。

  就在商南流扶着他进门时,一顶软轿在门口停下,轿帘掀开,一个三十余岁颇有风韵的女子从轿内跨出,上阶走到他们身边。

  商南流尚在怔愣之际,商洛已经推开了父亲,哭着跌入她的怀中。

  陪她过来的璇玑姑姑哽咽道:“是之前因为商别驾与公主的风流韵事愤而和离的商夫人啊……听说她这几年一直在道观清修。”

  想来,她是因为知晓商洛出事,挂心儿子才赶回京中吧。

  璇玑姑姑放下了车帘,低低问:“县主,商小郎君的伤,真的恢复不了吗?”

  千灯摇摇头,轻声道:“不知道……可是,无论如何,我不能再让他呆在后院了。”

  是她太自私,为了找出杀害母亲的真凶,将所有人置于险地——最错的是,忘记了商洛只是个尚无自保能力的少年。

  “无论如何,我会竭力寻找救治他的方法。而且他现在回家,比呆在波谲云诡的王府后院好……”

  一路行去,车帘晃动。她从缝隙中看见太卜署大门,崔扶风正走出衙门,神情沉重微冷。

  千灯心下沉了沉,敲了敲车壁示意马车停下,掀起车帘问崔扶风:“崔少卿,怎么了?”

  崔扶风靠近了车窗,低声说:“押送行经太卜署时,晏蓬莱说怕是回不来了,要进去交接一下他手头的事务。我遣了两个衙役跟着他,但他没有逃跑,只如常拿着卷宗,上了司天台测量日影。”

  千灯下意识抬头,看向那伫立于太卜署一侧、可以俯瞰长安的高台。

  高天云影映照下,他们都看到了台上那条缥缈人影。

  乍阴还晴的春日阳光从卷舒云朵中漏下,被筛成条条明亮光线,笼罩住高高的司天台。

  高处的风卷起高台上他那水云纹的青碧罗绮,即使看不分明面容,可衣袂飞扬神光离合之中,那绝世的风姿依旧直击人心,令下面仰望他的人有瞬间恍惚。

  他是蓬莱仙岛上一抹鹤影,眼看要随风而去。

  千灯心下涌起难言的悲怆,立即下了马车,想要进内。

  崔扶风却拦住了她,轻声说:“这样也好,对他,对县主,乃至对整个朝廷,都是最好的选择。”

  她气息不匀,正茫然间,周围已经传来惊呼声。

  司天台顶那条苍凉鹤影,已跃下了长安最高的台阙。

  高处长风呼啸萦回,卷起他的衣袂发丝,连同他手中那叠卷宗,一起飞散在空中。

  他的影迹在空中停留了刹那,转瞬消失,唯有空中那些飘扬的纸张,如同云片雪花,纷纷扬扬随风吹散往长安的街衢巷陌。

  回旋的风将其中一张吹到他们的面前,白纸黑字,缓缓飘落。

  千灯抬手抓住那张纸,看向上面的寥寥数语,愕然睁大了双眼。

  崔扶风的目光从纸上转向她的面容,看见她震惊错愕又悲怆的神情,轻声道:“县主,回去吧。我想这是晏蓬莱送给你的、最后的礼物……这么多,他应该已经准备了很久了。”

  以他的粉身碎骨为证、死后污名为引,在他纵身一跃的此刻,洗濯千灯所蒙受的垢辱,为她荡平前路所有的阴霾乌云。

  第五卷 天水梦

  八水绕长安,相背而异态。

  奉天之难的影响逐渐淡去,长安城重现繁荣景象,漕渠上又是舟楫如林。

  正值春末夏初,河水丰盈,粼粼波光倒映两岸垂柳,碧绿光影掩映百千舟船,一派繁华景象。

  光德坊京兆府附近的漕渠码头上,各位船老大带着水手检查完货载绳帆等,恭谨地垂手立于船头,翘首以盼。

  太子即将巡边,这是朝廷大事,今日相关衙门特地陪同他前来查备辎重,是以上下人等都不敢怠慢。

  尤其当首的几艘大船,考虑到太子殿下很可能会登船查看,连甲板都打水冲洗了好几次,务求干净整洁。

  东宫左卫府率韦灃阳亲自带人上船查看安防,以免有失。

  “都仔细点!太子殿下贵人踏贱地,这是咱们祖坟冒烟了!”工部、户部的主事们领着船老大,毕恭毕敬跟在韦灃阳身后,边观察他的脸色边吩咐训诫,“那个缆绳收一收,免得不留神绊到人!船帆系紧,勿使松脱!”

  一应人都在忙碌,船老大瞅见一个水手一边擦着船舷,一边探头向下方看去。

  他低声呵斥:“认真点,看什么呢?”

  那水手慌忙应道:“我瞅着……下面好像有点古怪。”

  户部主事探头向下看了看,但船身下方向内收缩,他只看到漕渠水面波纹舒缓,并无任何异常。

  “哪有什么东西?”主事不以为意。

  船老大正要上前看看,却听岸上净鞭声响,马蹄急促,开路的侍卫纵马驰来,后方是整齐人群,太子仪仗已到了运河边。

  一群人哪还顾得上其他,赶紧一起走到船边肃立,恭迎太子殿下。

  太子虽未弱冠,但自幼便是王朝最为尊贵之人,自然熟稔此等场面。与各部诸人略加商谈后,他便在众人簇拥下一边沿着漕渠河岸而行,一边讨论此次巡边细节。

  走到那几艘最大的船只时,他随意抬眼打量着,工部的人忙上前请示,询问太子是否要上船亲自查看。

  太子尚未开口,忽然身旁不远有个侍卫的目光落在船身上,面露古怪神色,低呼了一声:“零陵县主?”

  听到侍卫口中忽然吐露出这个名字,太子下意识看向了他。

  见太子注意到了自己,那侍卫缩了缩头,忙指向船身,说:“启禀殿下,属下瞧着……那几个字就是这么写的……”

  韦灃阳大步走到他身旁,顺着他手指的方向一看,脸色不由也难看了起来。

  而被隔绝在道旁看热闹的百姓中,有些眼尖的也已经看到了那船上写的东西,此时都是哗然:“是零陵县主吗?”

  “是,没错,就是零陵县主杀……杀什么来着?”

  太子皱眉,转身朝着那边走去,望向船身侧面。

  只见船身侧边水线之上,有淋漓鲜血写着几个潦草散乱的字迹。

  那鲜血已经干涸,字体的下方又因为水波涤荡而冲洗掉了小半,已是模糊残缺,但依稀可辨认出,是“零陵县主杀我”六个血字。

  看着这几个鲜血淋漓的字,众人都不敢作声,只觉那血淋淋的字如同恶咒,格外可怖。

  太子脸色错愕中隐现怒气,盯着那几个字一言不发。

  随行众人都是心惊胆战,而船老大得知太子巡视的船身上竟然被人写上了血字,更是惊诧恐慌,两股战战跑下船来,探头一看那几个字,不由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叩头请罪。

  韦灃阳厉声喝问:“你这船上,为何会有如此血书?”

  船老大慌忙回道:“小人着实不知谁在乱涂这等胡话!小的这两日与兄弟们一直在收拾船舱甲板,竟未察觉有人在船身外妄为……再说、再说零陵县主是昌化王唯一的后人,老王爷和世子为国捐躯,我大唐谁不敬仰?就是有一千个、一万个胆子,小人们也不敢啊!”

  他神情绝不似作伪,且说得有理,谁会在迎太子大驾的日子里,在自己的船上涂画血字?

  太子紧皱眉头,再瞄了那六个血字一眼,见最后那个“我”字,最末一笔为斜斜下划的撇,血痕带着竭尽全力的姿势,深深沉入水中。

  他指了指水面,低声道:“下去看看。”

  太子有令,几个水性最好的水手当即脱了外衣,顺着那血字下滑的痕迹跃入水中,查看水下的情况。

  而太子的行程自然不会因为这种事而停止,他率着众人依例问询一应事务,有条不紊,但众人都感觉到了他低沉的气压,个个战战兢兢,格外谨肃。

  不多时,水面上波纹涌动,随即传来喧哗出水声,有人大喊:“找到了,就在下方!”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水手从河右岸冒出头来,抹了一把脸上的水,急声道:“这边有具尸体,被卡在树根中!”

  此事本来晦气,但此时众人哪敢怠慢,赶紧往右岸聚游,将那尸身拖上岸来。

  太子遥遥瞥了水岸那边的动静一眼,侧头吩咐:“去大理寺,找崔少卿过来。”

  长安人尽皆知,因昌化王府事态频发,因此大理寺少卿崔扶风亲自入驻王府,直接负责府中动静。虽未上零陵县主候选夫婿名册,坊间却俨然将他视为零陵县主后院郎君之一了。

  而崔少卿自己,对赌坊将他挂牌押注并无任何异议,就连崔家和崔侍中也没多大反应,所以太子在发现此事后,第一时间召那位风神俊秀的大理寺少卿过来,自是理所当然。

  但等侍卫应了,正要过去时,却听太子声音略低地又加了一句:“再派个人去昌化王府,与零陵县主也说一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侧侧轻寒 宅斗文 探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