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千灯录_侧侧轻寒【完结】(260)

  那女人披着孟长山的衣服茫然站起,呆呆望着那孩子,不知所措。

  孟长山又是害怕,又是迷茫,心跳得厉害,不知怎么的,就拉住了那女人的手。

  而她一直颤抖着,仿佛也在等待一个可以依靠的肩膀。

  于是他扶着她,她靠着他,两个陌生人趔趄着,逃也似地离开了那血腥又可怕的地方。

  远远的,他只听到那小孩咬牙切齿道:“你是将军,你该把他们全杀了!”

  “我不能杀。”昌化王世子拨转马头,准备去下一处关隘巡视,“军中自有人管法纪,法度要由他们按照军法衡量,严正执行。”

  “军法会让他们都死吗?”

  “不会。”

  战乱之中,军纪本就松弛,烧杀劫掠只能尽力控制。何况如今大战在即,正值用人之际,领头的首恶既已被杀,从犯大概是从轻发落了。

  眼看昌化王世子就要离开,那小孩冲上去一把抓住他的马辔头,厉声问:“你们不是守卫大唐的将士吗?为何你们是坏人,为何你要帮助坏人?!”

  急于巡防的昌化王世子勒住马,顿了顿,最终只丢下一句:“放心,坏人定会按军法严惩,我白家军容不下这些人。”

  眼看一行人带走那几个乱兵,策马离去。

  独留小孩孤零零一条身影站在荒漠中,盯着被他们带走的乱兵,如血的残阳染得他遍身通红。

  孟长山想起适才他杀人的模样,只觉胆寒,拽着兀自麻木颤抖的女人,赶紧逃离这可怕的场所。

  在经过回纥人尸身边时,他一脚踢到了什么,慌乱中低头一看,是那块价值不菲的美玉,裹满血污。

  他下意识将它捡起,连血带土塞入怀中,逃离了这片可怖之处。

  这本是十八年前的旧事,孟伯父又是从醉酒的孟长山口中辗转听到,其中许多细节都模糊不清。

  但千灯听那群兵匪讲述过前半段,又在后来洞悉其中不少关键内容,是以将这内容大致拼凑了出来。

  孟伯母听着这些不堪的过往,掩不住脸上幸灾乐祸的神情:“哎呀,弟妹也真可怜,际遇这般凄惨,连孩子都嫌弃她而不认了——县主您说,这世上怎么有那么狠心的娃啊!”

  千灯没有搭理她,或许这世上,只有她一个人知道那个孩子下抉择时的痛苦悲恸。

  她猜得没错,他出身应当是朔方城中的显赫家族,父辈定是临淮王手下的要人。

  大家族内宅,一个卑微侍妾遭受凌辱后,结局可想而知。

  即使他能奔波千里将母亲带回家,可昌化王世子和诸多士兵都亲眼目睹,以后若有碰面机会,他母亲的遭遇注定无法遮掩。

  没有哪个世家大族能容忍这样一个污点存在,就像落在满堂金玉上的灰迹,自有人尽快抹去,免得碍了贵人的眼。

  她面临的结局,只会是无声无息消失在这个世上。

  所以,即使终此一生他再也无法投入母亲的怀抱;即使他从六岁起就要孤身面对人生无尽的暴风骤雨,可那时六岁的他,依旧流着血泪选择了放手,说,“我不认识她”。

  ——自此后人生迢遥,南北永隔,再见便是临终那一刻。

  见县主气息凝塞,久久不曾开口,孟氏夫妇惶惶不安,不知是不是孟兰溪这身世太过不堪,把县主给膈应到了。

  孟伯父试探着问:“所以,县主您看……孟兰溪这身份,我们孟家当初让他来顶替我儿永顺,实在是愧对朝廷!如今真相已大白,县主看是否要将我儿召回京……”

  千灯却缓缓搁下了手中的茶碗,道:“适才我说过了,孟兰溪已凶多吉少了。所以,你们还敢将儿子送进王府,来竞选我的夫婿吗?”

  一听此话,原本心头火热想把儿子送进王府的两人,此时又生出一丝忐忑,难免迟疑了片刻。

  最终孟伯父回话道:“这,县主您看我儿来信,他寻访名师,怕是要专心求学一年半载。待他学成归来,我们再将他送来可好?县主一心为母守孝,想必也不急于这一时……”

  这家人倒是选定好时机,想等她把其他人给克完了,或者别的郎君先斗个死活,他们儿子再过来捡便宜。

  千灯懒得开口,抬手示意他们可以离开了。

  起身之时,孟伯父迟疑了一下,又小心翼翼地向千灯打听:“兰溪这孩子,虽然身世存疑吧,但毕竟族中养了他一场,不知……有没有对县主提过西北通商之事?”

  他不提此事还好,一提起来,千灯只觉心口顿时有火焰烧起来。

  她想着年幼的凌天水放弃母亲的那一刻,想着孟夫人将孟兰溪从牛棚中背回来的那一幕,想着她牵挂孩子苍白逝去的那一夜……

  这摧残心肝的生离死别,却只换来旁人的唾弃与讥嘲,甚至被他们践踏着,用来谋求利益。

  因为心口腾起的火焰,她冷冷地指了指座位,示意他们先坐下:“二位稍候,我倒差点忘记此事了。”

  随即,她吩咐了府中人过来,让去一趟金家,把金保义请来。

  孟家二人一听她这话里的意思,想必是要让金家和孟家同享这条商路,以补偿他们两家子弟的损失,顿时喜意狂涌。

  不多时,金保义便赶到了昌化王府。

  数日前还胖得一步三喘的胖子,几天便消瘦了许多,圆胖的脸颊垂下一层层肉褶子,显得苍老了二十岁。

  “不知县主唤我来此,有何吩咐?”金保义的声音也是沙哑黯淡。千灯一时还不知如何开口,檐下的金团团已蹦跳着,一声声叫唤:“阿爹,阿爹!老头子!”

  那原属于金堂的鹦鹉,与他自然十分熟悉,在架子上跳跃着。鹦鹉学舌,一如往昔,声音中隐约还带着金堂的腔调。

  金保义老泪纵横,抬手抹了抹眼中渗出来的泪花,与千灯一般都无法出声。

  许久,千灯才调匀气息,缓声道:“金伯父,令郎生前曾与我提及,说是动乱之前,金家在河西走廊一带常年有商队来往,近至安西、北庭、吐蕃,远至天竺、波斯、拂菻,只是兵乱摧毁了商路,一年半载间,怕是难以恢复通商。”

  听她提及此事,金保义点头道:“确实如此,我们也想着,若能有朝廷和军中借力,或许更好……不过三郎他生性纨绔,我也不太指望他,原来他真的为家中分忧的念头。”

  千灯道:“一路往西北去,需有三方襄助——龟兹、回纥、朔方。如今朔方军正在长安寻找信得过的商队,我已托人与那边打了招呼,回纥王子与龟兹王族我亦能说得上话,相信不难。我想着金家当属长安最有实力与信誉的大贾,因此愿帮你家重新打通大唐到西域的走廊,若你愿意的话,选几个信得过的人,带上货物样品,此次与昌化王府一起随太子殿下巡边,去西北疏通好关系,你看如何?”

  这是金家梦寐以求之事,而县主既已许了如此承诺,此事没有不成的道理,金家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就此迎刃而解。

  金保义哽咽起身,深深向千灯致谢,承诺道:“多谢县主!我金家定会派遣最信得过的人,带着最好的货物随县主前往!”

  见县主将此事交托于金家,而将孟家撂在一旁只字不提,孟家夫妇心下大急。

  孟伯父插嘴道:“金家的丝绸瓷器药材确实口碑甚好,但我孟家的茶叶也是顶好的。县主放心,孟家也定会拿出品质最佳的茶叶,借此东风随县主一并前往西北……”

  “这东风,你们借不了。”千灯却冷冷开口打断了他的话,毫不留情道,“我承诺帮金家,因为这是金堂的夙愿。金堂赤诚待我,昌化王府自然也倾力相助。可有些人,生前薄待我的夫婿候选人,死后还妄图借他谋利,也不看看自己配不配踏上王府台阶?痴心妄想,丑态百出,以后别再出现在我面前!”

  第五十四章 金敬亭

  孟家二人如被扇了耳光般,不明白刚刚还向他们好生打探情况的县主为何骤然翻脸。

  他们面红耳赤又不敢作声,而千灯早已唤来外间侍卫,将他们带了出去。

  堂上留下金保义,千灯与他沉默坐了许久,询问起金堂的后事。

  金保义告诉她,金堂的墓穴已经动工,虽因为未婚无后而无法进祖坟,不过他们在旁边寻了一个向阳的小山头。每日清晨阳光都会投到坟前,地势干燥温暖,又与他和发妻的坟冢遥遥相望,百年后他们一家人也在一起,不会孤单的。

  千灯默然点头,又想起一件事:“金堂生前与我提过,前段时间去祭扫他七叔的坟墓,发现被雨水冲坏了。听说他也因无后而未进祖坟,如今族中早替他配了冥婚,又过继了孩子,是否可将坟墓迁回祖坟地了?”

  只是金堂自己,已永远无法为他七叔迁葬了。

  金保义应承道:“多谢县主将三郎的事都记在心上,此事我立即回去与族中商议,找个吉日替我七弟捡骨回迁。唉……说起来,商中丞之前也询问过此事,我七弟虽去世得早,也算还有亲朋惦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侧侧轻寒 宅斗文 探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