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千灯录_侧侧轻寒【完结】(277)

  崔扶风本就一直隐隐担忧,此时听他这话,立即起身走到陵园一看,顿时心下揪成一团。

  千灯跪倚在祖父的墓碑上,满脸泪痕一动不动,也不知已僵坐了多久。

  他立即上前将她扶起,低声道:“县主,山陵风大,不若先回殿内休息吧?”

  千灯在意识恍惚中,用涣散的目光看了许久,才认出他是谁:“崔少卿……”

  崔扶风轻叹了一口气,扶着她到背风处坐下,与她一起望着矗立的墓碑,低声问:“县主,你与凌天水此番决裂,看来不是好好送他走的?”

  千灯抿紧双唇,许久,才点了一下头。

  崔扶风叹息道:“君子绝交,不出恶语,他虽然犯下了过错,但县主本该好生处理……”

  千灯自然知晓。可世事往往如此,越是在乎的、信任的人,便越是难以容忍他的过错与背叛,无法控制激愤情绪,以至于最终她与他如此决裂,今生今世怕是再没有和解可能。

  见她如此黯然惨淡,崔扶风一时恍惚,仿佛看见那日她与凌天水失陷山林中,两人看似正常地搀扶着回来——

  可他却在凌天水的身侧,发现了她鞋沿擦过的痕迹。

  他们之间,发生过一些所有人都不知晓的事情。

  即使当时掩饰了,可最终,她面对他的背叛,失了常态,无法控制。

  因为在凌天水面前,她不是那个冷静理智、执着固守父祖荣耀的县主,她回到了十七岁的少女。

  那些深埋的天真、憧憬、冲动与依恋,他与所有人求而不可得,这世间,可能唯有凌天水拥过。

  所以在决裂时,也会更加撕心裂肺。

  崔扶风收紧了自己的手指,可他终究舍不得责备她,最终,他只能道:“木已成舟,多思无益。县主放心,无论何时何刻,后果如何,扶风定会竭尽全力,助你一起承担。”

  此话说得郑重,只是千灯如今陡遭大变,神思不属之际,未曾深入琢磨他的意思,只呆望着父祖的墓碑,低声喃喃道:“其实,凌天水走了也好,毕竟他和我发现了……发现了……”

  说到这儿,她却又悚然闭了口,不肯再提。

  崔扶风下意识追问:“你们发现了什么?”

  长风拂过王陵上的长松,发出阵阵怒涛般的声响。千灯陡然间如梦初醒,摇头道:“不,崔少卿,此事内幕太过凶险,没有确切证据与把握之前,我……不能让你一起涉险。”

  崔扶风定定望着她,问:“即使,有博陵崔氏作为后盾,县主也心怀疑惧吗?”

  他一路与她探寻至此,虽在敏锐上比她欠缺了分毫,可只需要她这一瞬间的反应,他便瞬间知晓了隐藏在背后的可怖内幕。

  千灯知晓他心思深透,既然瞒不过他,她只能道:“崔少卿自有广大前程,若卷入我这场的是非,对你、对崔家都没有好处。”

  “或许吧……可县主还记得吗?在去年夏末,我在庄子上对你说过,当年宫变之时,是我没照顾好你,但以后,你定会好好的。”

  当初在动荡中许下的承诺,如今想来已有些恍如隔世之感。可他自此后信守承诺,为她在寒潭豁出性命,也为她抛却骄傲进入王府后院,更为她毫不犹豫站在政敌对立面,端掉了郜国公主府。

  一直以来,她岂能不知崔扶风的心意。

  这一路艰难坎坷,她身边鲜血淋漓、缘分离散。

  至亲至爱的家人离她而去,与她感情或深或浅的郎君们一一逝去,甚至,她曾以为可以彻底信赖交托的凌天水,都背弃了她,撕开了一贯以来的伪装,露出了深藏的残酷真相。

  唯有崔扶风,始终站在她的背后,即使她曾一次又一次害他受伤,依旧坚定不移,步步相托。

  他永远在她触手可及的地方等待她,从不曾让她失望,永不会令她落空。

  遥望着父祖的墓碑,一直横亘在她心口的那些介怀情绪,似乎也松动消解了。

  当年祖父与父亲的死,虽然与崔扶风与临淮王逃不开干系,可对于父祖来说,又岂非是纵万千人吾往矣的壮烈抉择。

  明知为了大局需要他们殒身,可祖父依旧毫不犹豫选择了执行,为大唐社稷而从容赴死。这与他们无数次告别祖母、母亲和她,率军出征血战沙场时,又有何异?

  父祖是将军,自当百战而死;崔扶风是谋士,合该纵横捭阖;皇帝是君王,必须稳镇朝纲。

  他们都忠实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最终也达到了目的。

  她的祖父与父亲为一生的信念而死,为天下安定而死,也为当年在烈火中出走龟兹的小王子刻下了最完美的终结。

  望着父祖高耸的碑石,千灯在长风松涛中眼圈通红灼热,心想,或许他们在那一刻已实现了平生理念,纵然离去,亦是坦途。

  “多谢崔少卿,我这一路走来,虽不算好,但也在成长在努力……只是,我一时还看不清前路,理不清从今以后,我该如何走下去。”

  而他声音一如既往的温煦:“若县主不弃,或许可与我讲一讲。”

  “比如说,崔少卿,我祖父、我父亲,都以大唐的和平安定为信念,殒身不恤。我也在想,我身为白家人,是否也该继承祖志,踏上和亲之路,为大唐和西域的安宁,贡献自己的力量呢?”

  在剧痛中斩断了与凌天水的缘分后,她如今竟有种自暴自弃之感,既然找不到母亲临终所指之人,她宁可如父祖般为白家三代的信念献身,以自己的微躯,为白家再添最后一笔荣耀。

  可崔扶风毫不迟疑,断然否决道:“县主此言实在不明智。大唐与西域的安定,怎可能因为一个女子献身而改变?你无须因这般牺牲情怀,误了自己一生。我想王爷与世子泉下有知,也不会赞成你这般考量。”

  “可是崔少卿,我口口声声想要继承父祖荣光,让白家的辉煌延续下去,可我却实在不知道我该如何去做。我的高祖母、我的祖父、我的父亲……他们都是了不起的人物,而我才识浅薄,囿于一隅,我愧对我的父祖,我……不知如何继承先祖的遗志,让他们不要对我失望。”

  “确实,你高祖母归善女王,率龟兹归顺大唐,结束了龟兹及周边各国的战乱与苦难,开辟西域和平昌盛局面;祖父昌化王于大唐危难之际力挽狂澜,转战西北平定八方;你的父亲为大唐殒身,碧血丹心,你的先祖们都将名标史册,功垂千古。”

  崔扶风凝望着她,声音虽然低,却充满了力道。

  “而县主你,虽然昌化王府只剩了你一名孤女,可你不堕父祖之志,以一己之身独撑门庭,竭尽能力照护你父祖旧部、为天下女子谋求权益、为所有你亲近的人悉心尽力,相信你父祖泉下有知,也定然会为你感到骄傲。县主,切莫再妄自菲薄,你委实已在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了。”

  他话语低低的,却饱蕴体贴,令山陵的风似乎都停了下来,也让千灯空洞荒凉的心头涌上热意。

  “其实,你此生种种艰辛,其他人或许不知,但我陪你一路行来,都看在眼里。望你切切宽慰心怀,朝着认定的方向坚定步履而行。”他光华明灿如春阳的面容上,是发自肺腑的诚挚,“如今形势发展至此,前路已然坎坷叵测,可我相信,县主定能不畏险阻,无论遭际有多可怕,最终都能揭发罪恶,替杞国夫人、替昌化王府讨还一个公道!”

  春阳熙盛,听着崔扶风坚定的话语,千灯仿佛终于明白了自己面前铺展的道路,该去往何方。

  她郑重地点头,缓缓道:“好,多谢崔郎君提点,我一定……一定会走好自己接下来的道路。”

  “请县主凭心而行,放手一搏。”而他凝视着她,如许承诺,“无论如何,我定会与县主同行、同谋、同归。”

  第七十四章 长命缕

  五月端午,宫中赐下玳瑁扇、轻罗衣,千灯依例入宫赴宴,向皇后殿下叩谢天恩。

  “零陵县主。”在含凉殿前列队等候时,她听到旁边传来温柔的呼唤。

  回头一看,与她打招呼的正是崔夫人,崔扶风的母亲。

  她本就是风华浓艳的大美人,今日嘉节盛会,着贴金对鸾紫罗大袖衫,鬟间层层堆金花树,胸前垂垂璎珞珠光,更显天姿国色,不可逼视。

  “崔夫人。”千灯与她见礼。

  崔夫人笑盈盈地拉着她,目光落在她的手腕上,问:“怎的没有系五彩线?”

  千灯诧异抬头看去,这才发现其他入宫觐见的命妇贵女手腕上,都系着端午彩线。

  她恍然想起,璇玑姑姑确实曾命人准备了赤、黄、青、白、黑五色长命缕,只是她最近神思恍惚,夜夜难眠,今日早上起来仓促,竟忘记佩戴了。

  她有些迟疑:“我不知宫中的节庆规矩,是以疏忽了……不知这是否要紧?”

  “倒不要紧,只是小事。”崔夫人笑道,随即便解下了自己腕上编织繁复的彩线,让身旁的侍女拆开后将其拆为两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侧侧轻寒 宅斗文 探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