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千灯录_侧侧轻寒【完结】(44)

  “也许……也许不是他?”简安亭脸色青白,身子打颤地蹚着水,抖抖索索往夹道内走去,那拖着脚的姿势显得格外僵硬。

  走到尸身旁边时,他壮着胆深吸一口气,抬起颤抖的手去抓那具面朝下的尸体。

  因为太过慌乱,连抓了好几次,他才抖抖索索将尸体扳了过来,看着污泥中那张脸,他瑟瑟发抖失声许久,才仓皇嘶叫出来:“是……真是广陵!”

  顾不得血水泥浆,他抱起于广陵的上半身,回头看他们,惊慌失措:“快……快把他抬出去……”

  千灯越过他的肩膀,看见他抱起的于广陵尸身,见已经僵硬惨白,便出声制止住了他拖拽的动作:“不要挪动,等官府来人再说!”

  简安亭愣了愣,这才仿佛如梦初醒,手一松任由于广陵摔回血水中,起身趔趄倒退,摔跌在地。

  他已经吓得手足无力,在泥水中撑了好几下才终于站起身,扶墙退出,按着被血水湿透的衣服,面色一片惨白,口中只有急促喘息声。

  第十一章 检验

  出乎意料,过来的不是长安县衙的人,而是大理寺,带头的人赫然竟是大理寺高少卿。

  他年事已高,满嘴的牙掉得只剩了一颗,竟还亲自带人来查案。

  按例,杀人案应由长安万年县衙侦查审案,断案落定后再上报刑部备案,有大案要案或者冤狱诉讼,才会送交大理寺侦办。如今国子监这案子,竟是大理寺第一时间赶来,众人心下都是诧异。

  见众人不解,高少卿拱手向皇宫所在处示意,道:“老夫也是奉命行事。宫中早有吩咐,昌化王府若再有波折,交由我大理寺直接处理,务必从速从严,绝不让京中流言有损县主清名。”

  千灯才知道,原来是市井流言纷纭,帝后特地交代了大理寺专审专办。

  她向高少卿行礼,低低道:“多谢高少卿,一切有劳了。”

  高少卿虽然老眼昏花,但当了几十年官,自然察觉面前这个穿男装的人正是零陵县主,忙向她行礼道:“无妨,断案查验正是我大理寺分内事,县主尽请放心,我这便带人亲自审理。”

  说罢,他也真的不嫌污秽,官服下摆一撩,踏着血泊率先走进了夹道内。

  堂堂少卿,一大把年纪竟亲临现场,还身先士卒查验现场痕迹,实属难得。

  正在众人肃然起敬之时,高少卿那乌皮靴踏入没踝的血水中,正要迈步向前,却不料夹道内凹凸不平,他又年老体衰,被藏在污水下的砖石一绊,顿时失去平衡。

  在众人的低呼声中,随从手忙脚乱将他扶住,但夹道太过狭窄,他身体虽被拉住,面门却已结结实实撞在了砖墙上,顿时哀号一声,口中仅剩的那颗门牙飞了出去,咚一声轻响,掉进了血水中。

  高少卿捂着流血的嘴巴,在众人搀扶下狼狈退出夹道。

  众人见他半张脸在墙上擦得全是血,忙劝高少卿回去就医休息,切勿再忙碌劳累。

  几个衙役涉入血泊,伸手去摸他掉的门牙。

  高少卿恼怒不已,含糊呵斥:“摸什么摸,这死人血里摸出来的东西,还能装回本官嘴巴里吗?”

  衙役们连声称是,正要回身,忽有人咦了一声,从水中抬起脚,看了看靴子上被划破的地方,俯身到浑浊血水中摸了一把。

  随即,他从血水中摸出了一把匕首,赶紧涉水捧到高少卿面前。

  这匕首沾染泥浆血水,看着样式倒是普通。高少卿匆匆扫了一眼,道:“去和死者伤口对一下,看是否吻合。”

  衙役将尸身抬出来,仵作立即上前,将匕首与死者胸膛伤口进行比对。

  秋雨没完没了地下着,千灯木然撑着伞,望着僵直躺在地上、全身满是淤泥血水的于广陵尸身,听着雨点打在伞上的沙沙声,只觉心口冰凉茫然。

  刚被风传要成为她夫婿的人,居然如此迅速便离开了人世。

  是谁杀了他,他又是因何而死?

  仵作检验完毕,对高少卿禀报道:“伤口与匕首吻合,确属凶器无疑。”

  高少卿捂着嘴巴,吞着血水问:“几刀?死因?”

  “结合伤口及现场状况来看,当时是有人躲在夹道之内,等于广陵进内时,持这把匕首刺向他心口,伤口鲜血喷涌,一刀毙命。凶手随即丢下匕首逃脱。”

  高少卿本想仔细看看凶器,谁知刚起身,整个身躯就软了下来。

  衙役们忙扶住他,见他口中流血不止,意识涣散,正在慌乱中,仵作在旁边急道:“怕是少卿年迈,血液凝固迟缓,如今失血晕眩了,赶紧送去医馆!”

  高少卿意识模糊,被扶走时,口中难言,只努力看向千灯。

  千灯便道:“高少卿安心就医吧,宫中既然曾嘱托大理寺专办昌化王府案,而我于此最为深入了解,可暂代少卿问话,只是得劳烦大理寺诸位帮忙记录了。”

  高少卿赶紧点头,含着满口血,呜呜对众人指示道:“一应全都……听……听县主的。”

  千灯将目光从于广陵身上收回,深吸几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

  既有了高少卿临走的话当令箭,她随即便将任务一一分派下去,吩咐道:“仵作详细验尸,查清伤口状况及案发时间;诸衙役将现场水洼和墙壁再仔细搜索一遍,切勿遗漏任何痕迹。你们尽快将查验结果报给我,商洛,薛昔阳,你们去知照祭酒与夫子、门房,将国子监所有人聚集起来,稍后我要问话。”

  千灯到书库内坐下,吩咐人去查看了各处围墙,确定没有人翻墙进入,又询问了被传唤来的门房与夫子。

  连日暴雨,学堂被淹,已经不开课了。今日特地来到国子监的学子,基本都是为了听讲乐而来,夫子们对自己所教的学子都心中有数。

  “所有在国子监内、但又未曾去听薛乐丞讲学的,都有什么人?名单可出来了?”

  “是,已经出来了。”衙役们早就习惯了听差,当即递上归纳好的名册交到她手中。

  千灯翻了一下,看到上面寥寥几个名字,顿时脸色微沉。

  未到的,金堂、孟兰溪;迟到的,薛昔阳。

  “我?”

  听到自己的名字,薛昔阳抬起那双与窗外雨丝一般缠绵湿漉的眼望着千灯,里面分明带着半分委屈半分错愕:“我便是讲学之人,如何也在名单之中?难道说我还能有大神通,一边讲学,一边分身前去杀人不成?”

  差役对照名册,道:“薛乐丞此次讲学,比原定讲学时间晚了一刻,而众人都可以证明,当时薛乐丞入了书库内盘桓,距离于广陵出事的夹道只有一墙之隔。”

  “那是因为监内淤塞,我不小心踩到泥浆,污了衣摆。县主你想,我怎能穿着泥泞衣服前去授课?所幸马车上有备用衣物,因此我便叫随侍去马车上取过来,等待时无聊便来书库翻看典籍,可我从未去过夹道呀!”薛昔阳望着千灯,眼中含满了委屈,“不信叫人取来我换下的衣服,县主一看便知。”

  衙役立即跑到国子监门口,从马车上取来衣物。那件衣服也是浅色鲜亮的样式,衣摆上溅了几个醒目泥点。看泥点干燥的程度,该有一两个时辰了。

  千灯看着卷宗,又问:“你当时既在书库中,旁边就是杀人血案现场,于广陵倒在水洼中时应有声响,你是否有察觉?”

  薛昔阳摇头:“没有,库房砖墙如此厚实,我哪能听得到声响?”

  大理寺丞聂和政在旁边道:“砖墙虽然厚实,可面向夹道却有小窗……”

  他没有再说下去,而众人都心知他的意思——

  在等待更衣的期间,薛昔阳确有时间从窗口爬出去,到夹道中杀了人,再悄无声息摸回去。

  薛昔阳脸色微变,一贯清曼的声音显出尖锐来:“笑话,我应邀过来讲学,怎会携带凶器?再者,我身在书库内,又如何知道于广陵会进入巷子中躲避金堂,抓住这般稍纵即逝的机会,对其下手?”

  耳听他们争执,千灯低头看着手中卷宗,再想想惨死于血泊中的于广陵,只觉莫名悲凉。

  摊在她面前的事实是,死者与三个嫌疑犯,全都是她的未婚夫候选。

  除了薛昔阳外,另外两个嫌疑人——孟兰溪、金堂,这两人明里暗里都曾经对于广陵撂过狠话。

  孟兰溪说,于广陵未必压得住她的命格,该好好掂量掂量自己。

  而金堂则直接去找于广陵大闹,弄得颇不好看,成为京中笑柄。

  同住一院,又都在国子监上学、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人,他们真的会挥刃相向,互相残杀吗?

  第十二章 嫌疑

  正当她望着纸上的名字出神之时,忽听清音入耳,孟兰溪已经传唤到了,放下药篓向她行礼:“县主。”

  千灯回过神,抬头看见孟兰溪清润如玉的面容。他脸上有悲戚、有落寞、有惊惧,更有对她的关切。

  千灯示意他坐下,问:“孟郎君,你可知道,于广陵之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侧侧轻寒 宅斗文 探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