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千灯录_侧侧轻寒【完结】(95)

  千灯看看他比划的地方,心想,男人手上有伤的可不少,凌天水也在相同的地方有一条——虽然他是小时候摸鱼划破的。

  但听他们如此说,她也略觉安心:“我也听说,朝廷欲加封临淮王为尚书令,但他辞而不受,由此看来,他确有忠于大唐之心。”

  “是啊,你们祖父同为异族,也都为保大唐江山而累军功封王,实属难得。”光王赞叹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天下万族咸归我大唐,百姓安乐,万邦富强。我相信,只要时局安稳下来,大唐定能光耀中兴,重回昔日荣光。”

  千灯默然点头,还在想着凌天水和临淮王手上的伤,抬眼忽见璎珞姑姑站在厅外,神色迟疑不定,又不敢进门。

  千灯便向光王告罪,出去询问是否有事。

  “刚刚清点器物时,发现库房造册全被乱兵焚毁了。其他物事还能慢慢清理,可御赐之物要是与内库赏赐档对不上,怕是内府要开罪呀……”

  丢失御赐之物,自然是重罪。千灯眉头微皱,低声问:“姑姑看,能不能找人借阅一下内府卷宗,咱们抄录一份,好对照着收拾出来?”

  “内府档案,事关天家机密,再说库房是重地,宫外人怕是难以进出吧?”光王不知何时已经听到她们对话,牵着李滋走了出来。

  千灯点头,一时踌躇。

  见她为难,光王笑了出来,拍了拍李滋的小脑袋,说道:“不过,我家四郎常在宫中玩耍,到处都熟悉的,若是县主信得过,让他帮你看一眼档案,回来后帮你补一份单子,倒也方便。”

  千灯惊喜不已,忙俯身对李滋致谢道:“如此倒要劳烦小世子,用你过目不忘的本事帮我们王府一回了。”

  李滋吃完最后一瓤橘子,一副小大人模样回答:“不劳烦,县主姐姐放心,四郎定不辱使命。”

  光王与世子走后,千灯先转到王府库房,查看清理情况。

  重赏之下,里面果然已经清出了大半。砖瓦朽木搬走后,大堆的柜子、箱笼裹着泥土被抬上来,一桶桶水泼上去,里面的金银珠宝重现光芒。

  为防珠宝有脱落,还选了几个细心可靠的侍女,在清洗下来的泥土中细细筛查,捡拾遗珠。

  璎珞姑姑面带忧愁地将桌上墨迹未干的清单递到千灯面前,沉痛道:“县主,房契地契田契不是被烧就是被淹,咱们得重新去丈量补契,上报户部。另外,祭祀用的金盏银碗十不存一,玉器瓷器破碎甚多,王妃当年最心爱的头面也遗失了……”

  祖父当年出生入死征战沙场换来的王府荣华,如今竟在她手中落得这般残损破败。千灯心下黯然,再到登记造册的屋内看看。

  与外间各种物什裹满淤泥不同,屋内璇玑姑姑带着侍女们将金银器具以清水洗净,又用干净的湿布细细擦干,定襄夫人造册后由璎珞姑姑收纳,一时屋内尽是珠光宝气,光彩夺目。

  千灯一抬眼,却见众人忙碌之际,屋内正在造册的定襄夫人身畔,有个人正在随意翻看着金银器具。

  她一瞥那人脸上的血痕,不由皱起了眉头——杨槐江,他怎么会在这里?

  “哟,表妹也来了?”杨槐江一看见她便谄笑着凑上来,还指了指手旁一个食盒,“刚巧我担心母亲操劳,给送些吃的过来,县主要尝一尝么?”

  定襄夫人赶紧笑着附和:“灯灯你看,我说这孩子挺体贴的吧?”

  千灯不置可否,杨槐江已径自在屋内转了起来,目光在各色金玉上扫过,口中啧啧道:“好东西不少啊,不愧是王府,你们这些下人可得仔细些收好了,以后县主出嫁到虢州,带过去也方便。”

  定襄夫人神情尴尬,看着千灯微冷的神情,终究开口道:“槐江,如今王府中在清点器物,你既非府中人,怕是不便在此盘桓……”

  “母亲一家人说什么两家人的话,我如今是县主夫婿候选人,以后就是一家人……”说着,他见千灯眉眼冷峻,心下微惊,怕再被按住扇两个巴掌,连退几步出了门,丢下一句“好好清点,可别弄坏了”,便欲扬长而去。

  琉璃与他本有旧怨,气不过嘟囔道:“无缘无故来翻东西,不会是来动什么手脚的吧!”

  璎珞姑姑喝道:“不得胡说!弘农杨家的公子,见过多少好东西,岂是那些宵小之辈?”

  定襄夫人见府中人明里暗里奚落杨槐江,正又气又惭间,却见已走到门口的杨槐江回过了头,冲着她们将外袍一解,在手中重重抖了抖,又胡乱拍着腰间与袖子,让众人看清他平坦服帖的衣物。

  “怎么,怀疑本公子偷东西?该不会是你想借机搜身,好摸摸本公子吧?”他气焰嚣张,冲着琉璃嚷,“来啊,随便摸,县主要不要也摸几下啊?”

  琉璃脸涨得通红,一头扎到了旁边玳瑁的身后,不敢露脸。

  见他这般无赖模样,定襄夫人也是忍不住,催促道:“行了,快走吧,别在这儿丢人现眼了!”

  第十九章 过目不忘

  杨槐江走后,众人终于得个清净,在屋内继续盘点。

  千灯与璇玑姑姑选出了夫人生前最为喜欢的几套头面,另加金玉器皿,珠宝物什,务求完备。

  正在整理之际,璎珞姑姑“咦”了一声,提起一个红漆食盒,问:“库房内怎么还清理出这个来了?看着不像水泡过的啊。”

  再将盒盖掀开一看,里面居然还有几个饼子,她更诧异了。

  定襄夫人忙道:“是适才槐江送来的,说担心我操劳了饿着。”

  “表公子倒是孝顺。”璎珞姑姑口中恭维,心知杨槐江找借口过来必定有问题,便不动声色又将盒子下层掀开看了看。

  这简单的两层食盒,竹丝编得并不严密,几乎透光,自然不可能设夹层。上层几个小饼,下层只丢着个红绒袋子。

  “咦,这又是什么好吃的?”璎珞姑姑故意说着,将袋子提出,当着众人的面捏了捏。

  这个袋子看来应是装首饰的,但此时里面却是空的,并无任何东西。

  璎珞姑姑给千灯使了一个眼神,意思是难道杨槐江想要趁乱拿些首饰,可惜因为被琉璃喊破,因此袋子都准备好了,东西却未曾偷走。

  千灯自然也是心下洞明,但见这袋子被缝成九个小格,一个格子刚好足以容纳一枚花树大小,心下微动,觉得有些不对。

  她回过头,目光扫过适才杨槐江翻看过的地方,那里是柜子下方,放置着一批银首饰。

  银首饰没有那么贵重,因此堆在这里尚未清洗,粘着淤泥。

  在这些银首饰中,赫然有几枝银花树,比其他的银子都更为白亮,完全不像地窖里淘洗出来的。

  她拈起来看了看,银白色的花瓣打制得薄薄的,簇拥着中间浑圆珍珠,呈枝枝花树花树,微动即摇,让她一看便不由冷笑。

  难怪杨槐江走时敢脱衣服证明自己没有夹带东西离开,原来他是夹带东西而来。

  正在此时,外间侍女引着一条小身影过来,正是李滋从内库查阅卷宗回来,被侍卫护送到了昌化王府。

  “县主姐姐,昌化王府历年的御赐清单我已经看到了,贵府可以造册了。”

  他小小的年纪,说话行事却毫无跳脱之气,千灯心下郁闷略散,扬扬手中花树,说道:“好,稍等一下,我说两句话就来。”

  李滋也注意到了这几棵花树的不同,好奇地问:“为什么这几棵花树特别干净,比其他银饰都白啊?”

  “因为,这不是地窖里取出的东西,是刚被人塞进来的。”千灯说着,将银花树点数了一下,果然是九支。

  她将这副银花树送到定襄夫人面前,笑问:“姨母可认得这副首饰么?”

  定襄夫人一看这套首饰,立即认出是杨槐江之前要硬塞给千灯的那副花树,顿时面露诧异之色:“这……这怎么会在这里?”

  千灯将杨槐江带来的食盒打开,把银花树压在那九个小格子的红绒袋子上,说:“恐怕就是表哥带进来的,要给我个惊喜呢。”

  定襄夫人讷讷道:“这孩子也是一片好意,县主便收了吧……”

  “王府自有规矩,盘点东西时不能少一件,也不能多一件。表哥非要赠我这套首饰,那也得等日后关系有了眉目再说,何必如此心急呢?”

  千灯说着,璇玑姑姑已将食盒盖好,递还定襄夫人。

  “请姨母带回去,让表哥收好吧,不要白费心机了。”

  定襄夫人羞惭尴尬,在这边待不下去了,当下亲自提起食盒,道:“我正好也有些乏了,回去说说他。”

  她提着食盒离去,而这边李滋回忆自己在内库翻看到的内容,众人准备好笔墨,打开箱笼,等待他转述。

  “宝应元年,白孝德任北庭行营节度使,御赐精钢明光铠一副、烂银虎吞短枪一对、蛟龙白玉十三版腰带并珊瑚金带钩一对。”

  “是,小世子记得分毫不错,样式、数目都没错。”璇玑姑姑叹息赞叹道,“这副铠甲短枪并腰带、带钩已经随老王爷入山陵了,不需记录单子。”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侧侧轻寒 宅斗文 探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