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千灯录_侧侧轻寒【完结】(94)

  “是么?我倒和姨母看法不一样。”千灯夹两箸燕菜随便吃着,“时郎君勤奋上进,父母虽然去世得早,但他十来岁便撑起整个家,奉养全家老幼,四个弟妹都乖巧懂事,有他这个哥哥言传身教,教养得比其他孩子都好。这样的人品心性,寻常郎君比不上。”

  “姨母看你也是想得简单了,将来谁若嫁给他,等于要帮衬他一大家子,我看烦心事定然不少。”定襄夫人悻悻道,“可你若嫁入杨家,便是养尊处优,哪需要打理这些……”

  “姨母,我娘临终前,给我指定过夫婿。”千灯垂下眼,平静饮了一口汤,“当时朝廷指定的诸位郎君在外堂,我娘指着他们中间的一位,替我定过了——虽然事起仓促,她指的究竟是谁,我尚未得知,但表哥绝不在其中。”

  “那……那你们小时候,你娘也曾说过,你与槐江合适的,将来可亲上加亲。”定襄夫人不肯放过她,固执道,“灯灯,姨母是过来人,掏心掏肺跟你说句话。男人其实都差不多,你表哥或许不成器,但男人嘛,年轻时浮浪几年,等有了家室,不就稳重起来了?”

  千灯正不知如何回答,却觉手上一紧,定襄夫人握住了她的手。

  “灯灯,姨母是真心实意为你打算。我看你那些夫婿人选,与你毕竟相处时日尚短,哪像你表哥,自家人知根知底,无须担忧。与其让你后院这群男人争风吃醋惹人耻笑,还不如让姨母给你吃颗定心丸。等你嫁进来,姨母定会事事站在你这边,替你管束好槐江,只要姨母在一天,绝不会让你不称心!”

  她卖完旧情又卖惨,甚至赌咒发誓上了,千灯哪有不懂的。

  姨母如今是铁了心打她主意,送那个不成器的儿子上仕途,也帮她管束压制逆子,求一个后半生顺遂牢靠。

  第十七章 九树银花

  她的手并不温暖,甚至箍得千灯有些疼痛。她冷淡地抽回手:“我再想想吧。姨母进京后,去看过葭沚表姐了吗?她这胎怀得不易,可我重孝在身,无法经常去探望……”

  “如今你与槐江才是正经大事,她那边不急。”定襄夫人显然没空管女儿,“灯灯,你表哥才是我杨家男丁,只有他能撑起我杨家门庭,是姨母唯一的指望了!”

  千灯默然一哂:“哦,这样。”

  定襄夫人这才想到王府中只得千灯一个了,顿时有些讪讪,叹了一口气,惋惜道:“说来说去,还是当初你娘怀着头胎的时候,不该辛劳奔波。唉,若不是前头那个男娃没了,你们王府何至于此?”

  看她这番作派,千灯心下微冷,也没有了叙话的兴致:“那时我爹重伤垂危,我娘奔赴前方照顾,因此小产也是无奈。如今都过去这么久了,我娘自己该也淡忘了……”

  “自己肚子里一天天长大的孩子,却忽然没了,这能过去吗?能淡忘吗?”定襄夫人的声音陡然尖厉起来,盯着她狠狠呵斥道,“你还没嫁人,未曾怀胎产子过,你懂什么!”

  千灯扯了扯嘴角,她这个姨母,自己一辈子也没养出过孩子,训起别人来倒挺在行。

  见她表情冷凝,定襄夫人又放软了语调,一副推心置腹模样:“姨母只是惋惜,那可是个男胎,一个家哪能没个男人撑着呢,咱们女人连给长辈发丧的资格都没有。你看我膝下,还好有槐江这个儿子,若没有他,我在杨家只有被族人吃了绝户的份,是不是?”

  所以,你是准备带着这个儿子来吃我这个绝户吗?

  “多谢姨母提点,我知道了。”话不投机半句多,千灯向旁边侍立的玳瑁使了个眼色。

  玳瑁会意,假装看了看外面的天色,正要找个借口帮县主开溜,门口人影一晃,只见杨槐江顶着那张血痕宛然的脸,笑嘻嘻地进来了。

  “哟,表妹也在啊,正好,原本我还想托母亲把东西送交给你呢。”他将手中一个首饰匣子递到千灯面前,说道,“昨夜我左思右想,前番对表妹实在是冒犯了,因此特地寻了薄礼奉上。还望表妹不计前嫌,接受表哥这一番心意!”

  千灯瞄着他脸上的涎笑,心知肯定有问题,但他将她堵在定襄夫人身边,又把首饰匣子打开,硬顶到她面前,她竟连躲避的余地都没有。

  被迫无奈之下,她唯有垂下眼,看了一看匣子内的东西。

  匣子内衬着深红色丝缎,上面摆放着一套银首饰,制成九棵花树模样,银色花朵簇拥成束,镶嵌着珍珠,精细雕琢,十分华美。

  她一眼便觉得这首饰熟悉,再一想,这种花树正是宫花样式,与太子送给她的九树金花差不多。

  只不过民间不敢逾制,因此用的是银质,但这种精细程度,加上镶嵌的浑圆珍珠,也是相当贵重了。

  旁边定襄夫人看了一眼,会心赞赏道:“这套首饰可真漂亮!县主正在丧期,银花不显奢华,槐江这个礼啊,选得用心。”

  千灯抬起眼,笑了笑道:“多谢表哥费心了,只不过男女授受不亲,我一个未出阁的姑娘,怎能收受男人的礼物,而且还是首饰呢?”

  “哎,咱们是自家人,有什么关系呢?”定襄夫人略提衣袖,露出腕上一个金手镯,说道:“你看,这还是你娘送我的呢,因着我闺名,她特特为我定制的。”

  定襄夫人名叫梅溪,手腕上这金镯子便制成梅枝缠绕形状,上面点缀的梅花也是赤金点成,果然是特制的。

  “虽则我前个男人是金匠,但他小本生意,又是个粗枝大叶的男人,哪能给我这般合意的金镯子?”定襄夫人抬手帮着杨槐江将匣子又往她面前递了递,眉开眼笑道,“你看槐江这孩子,也算是细致体贴,既然表哥诚心实意来致歉,你这个表妹,可不能不给面子啊。”

  “是啊,还望表妹收了吧,否则表哥我心里,可不好受呀~”

  看着这对一唱一和的假笑母子,千灯心下烦躁,当下将逼上来的匣子一推,也懒得给他们面子了,一侧身从他们的包围中挤出,说道:“表哥心意我领了,只是收受金银首饰怕是要落人口实,委实不便。”

  见她抛下他们,头也不回地向外走,定襄夫人忙追上来,想要拉住她,却见璇玑姑姑从院外匆匆走来,一看见千灯便道:“县主,光王携世子来祭拜夫人了。”

  一听是朝廷王爷来了,定襄夫人哪敢阻拦,只能眼睁睁看着千灯离去。

  “行,不收就不收吧。”杨槐江抱着首饰匣子撇撇嘴,冷笑道,“我就不信她躲得过初一,还能躲得过十五!”

  与凭军功封王的千灯祖父不同,光王是先皇幼子,当今皇帝的十三弟,正宗的皇亲国戚。

  他与昌化王世子颇有交情,如今因战乱后洛阳守卫有变,即将前往监军,赶不上杞国夫人丧礼,因此提前过来致祭。

  随他前来的是光王第四子李滋。小世子如今年方七岁,长得玉雪可爱,性子却十分沉静,一双清澈大眼睛显得比同龄人都要幽深。

  他恭恭敬敬随着光王上香,又在杞国夫人灵堂虔诚祝祷,毫无他这个年纪的浮躁跳脱。

  璇玑姑姑给他递了橘子,他只拿在手里看着,却不曾入口。

  光王对千灯道:“这孩子自小特别怕酸,因此不爱吃橘子。”

  “这是江南来的,应该挺甜。”千灯接过来帮他剥开,自己取了一瓤试吃,对李滋道,“我尝过了,不酸的,你放心吃吧。”

  李滋才点点头接过,看了看橘子,说:“县主和杞国夫人好像啊。”

  千灯有些诧异地扬扬眉,自小众人都说她眉眼更像父亲,还没有人说过她与母亲特别像的。

  而李滋认真地说:“三年前,父王带来我祭拜昌化王时,杞国夫人给我剥橘子吃,也是先替我尝了一瓤,说不酸的,放心……而且你们剥橘子皮都一样,先从中劈成两半,然后左右各撕成三片,最后剥出一朵六瓣橘皮花。”

  千灯回头看向母亲的灵位,眼泪不由夺眶而出。

  光王默然轻抚李滋的头,神情也有些黯然。

  第十八章 小世子

  拭去眼泪,千灯请他们到旁边花厅坐下,奉上香茗:“早就听说小世子聪慧异常,过目不忘,今日一见,果然与常人不同。”

  光王对这个儿子也是颇为自得:“他记性委实出众,无论什么书都是过目成诵,我们说过的话做过的事,他也是从不忘却。只是无关紧要的东西也记得太多了,忘不了,也是种烦恼。”

  千灯又问了洛阳那边的安排,得知那边过去后会与朔方军交接,想起跋扈独断的临淮王,以及祖父对他“狼子野心”的评价,她心下难免迟疑,委婉道:“那零陵便预祝王爷一路顺利,朝廷军与朔方军和衷共济,交接顺遂。”

  光王在朝堂打滚多年,岂会听不出她的言外之意,笑道:“无须担心,临淮王与我素有交情,否则朝廷为何遣我去接手洛阳呢?当年在战场上,他还曾为我挡过一刀呢。”

  安静吃着橘子的李滋也抬起头,指了指自己的左腕上方:“我看过那个刀伤,在这里,好长一条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侧侧轻寒 宅斗文 探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