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到陈茵纷纷露出激动的眼神,有人甚至感动的热泪盈眶。
因为大家都知道医馆坍塌的事情,没想到在这个时候,陈茵竟然还愿意先开诊,再处理自家的事。
“大家别着急,今天只有我一个人,看诊的速度可能会慢一点。排队叫号暂时不实行,大家自己按照排队的顺序进入诊室。”
说着,陈茵看了自家打开医馆时看见的第一对夫妻,点点头,示意两人跟上自己。
见状,黄强夫妻俩相视一笑,迅速跟上陈茵的步子。
进入诊室后,室内温度仅仅比外面高了一点,仅限于没有寒风的侵扰。
“咳咳咳!”
孩子被父亲紧紧地抱在怀里,喉咙强忍的痒意终于控制不住,直接咳出声。
陈茵知道对方是来给孩子看病的,立即嘱咐道:
“来,把孩子放下来,我给孩子看一眼。你们说说孩子的情况吧。”
作为孩子的母亲,黎莲蓉对孩子的情况最清楚,看着孩子高烧不退的样子,兼职就是在剜她的肉。
她强忍住内心的悲痛,哽咽着将孩子的情况说出来。
“孩子是大年初一的时候发现不对劲的,我们给孩子量过体温,只是38℃,不算高,就随便吃了一点家里常备的感冒药。没想到几颗药下去,孩子一点都没见好,甚至温度还在升高。”
“我们就立即带了孩子去卫生院,但是卫生院的太多了,到处都是血,还有人的咳嗽声。”
“卫生院的大夫哪里管的了那么多,给我们开了药,就回家了。可小陈大夫你看,孩子现在都没好转,如果不是你回来,我们全家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接下来的时间里,黎莲蓉将孩子生病后的状况,事无巨细的全部说给陈茵听。
陈茵一边听,一边检查孩子的身体,其舌质鲜红,咽喉红肿,鼻子还残有擦干的血迹。
在这个冰天雪地的日子里,明显的得是风热之证。
切脉后得出的患者脉象:浮数,更是确认了她的怀疑。
随即,陈茵将自己的诊断结果告知两人。
“孩子患的是风热夹毒之证,需要清热解毒。我这里给你们开一剂清热解毒的方子,来,跟我一起抓药。”
夫妻俩看见陈茵的动作,一时间还有些反应不过来。
意识到今天是陈茵亲自抓药之后,立即跟着陈茵的步伐来到药柜前。
陈茵将方子递给夫妻俩,拿起牛皮纸,抽出抽屉,手一伸,立即抓出需要的分量,落在牛皮纸上。
行云流水的动作看得夫妻俩崇拜不已,只能在心中发出惊叹。
随后包药、付钱,夫妻俩带着孩子离开。
陈茵则是看着等候区排队的人,喊道:“下一个看病的进来吧。”
就在陈茵给第二个人看诊时,忽然听到推门声,抬眼望去,赫然是母亲的身影。
吴冬梅不好意思地看着病人,解释道:“抱歉,屋子里太冷,我给大家点个炉子。”
“多谢吴婶!”
病人感激还来不及,哪里会觉得打扰。
不一会儿,诊室内的温度渐渐升上来,待在里面的人都觉得很是舒服。
吴冬梅把火炉放好之后,立即从漏风的厨房里,端出给女儿准备的热汤面。
受了一路的寒风,现在吃点热乎的正正好。
陈茵暂时将热汤面放在一旁,感激地对上母亲温暖的目光。
她和往常一样,给病人看诊结束后,趁着下一个病人还没进屋的空隙,连忙吃一口对付。
在这样忙碌的情况下,吴冬梅也停下手中的杂事,给女儿帮忙抓药。
由于冰雪的侵袭,镇上风寒的人特别多,来到医馆的几乎都是风寒的人。
并且直至晚上,惠民堂的忙碌依旧没有结束。
明亮的灯光在雪夜中格外引人注目,陈茵送走前一个病人,站起来活动活动身体。
刚伸腰,立即听到有人推门的声音。
她迅速收回动作,准备给病人看诊,推开门的人却让她不由自主地瞪大双眼。
“你们俩怎么今天就回来了!”
柳梦溪和齐闻仲听到这话,相视一笑,“当然是惦记医馆才这么快回来的。”
“可是今年下大雪,一路上应该不方便吧?”
“是有点,不过好歹还有其他的交通工具。”柳梦溪装作烦恼地揉了揉下巴,想要给陈茵出谜题。
齐闻仲看不懂眼色地直接爆出来,“今天是柳大夫自己开车来的。”
“车?”陈茵惊讶地问。
柳梦溪不满地瞪了齐闻仲一眼,表情轻松愉悦地说:
“这可是我爸给我的新年礼物,铜溪镇偏僻,去哪都不方便,有车以后我们想去哪里去哪里。”
她拿出车钥匙,在陈茵面前来回晃,眼神中明晃晃装载着满意。
“说来,这里面还有茵茵你的功劳。”
此言一出,别说是陈茵,齐闻仲都听不明白。
柳梦溪得意地露出笑容,“嘿嘿!我爸一听说我现在是和东俞市保健局的人一起工作,根本不再惦记我之前在附属医院的工作。茵茵你帮我免去了
一顿唠叨,这还不是功劳吗?”
陈茵听到这种话都不知道该做什么回应,她无奈地笑了笑。
“看你们的样子,肯定是小心翼翼地从市区开了几个小时的车回来的。你们俩先去后面吃点的东西,只有三个病人了,我马上就看完。”
柳梦溪和齐闻仲摸了摸自己的肚子,真的觉得有点饿了。
虽然车上有两人准备的吃食,但是和热乎的东西比起来,吃起来一点滋味都没有。
“好!茵茵你暂时忙一下,我们马上来帮忙。”
转身,柳梦溪甜甜地发出声音,请求吴冬梅帮忙做一碗热乎的面条,填填肚子。
吴冬梅自然是笑着答应,招呼两人往后院走去。
两人下意识地朝厨房的方向看过去,立即被那黑乎乎的一团空气吸引视线。
柳梦溪不敢置信地眨巴眨巴眼睛,手指着记忆中的厨房方向。
“阿姨,厨房呢?”
“唉~”一说到厨房,吴冬梅就忍不住叹气。
“这几天的大雪把厨房给压垮了,现在暂时在屋子里做饭、做菜。”
“什么!”柳梦溪和齐闻仲根本不敢相信医馆发生了这种大事。
两人快步朝着厨房的方向跑过去,再三确认厨房的位置,借着昏暗的夜色,将其与记忆中的屋子对比。
寒风萧瑟,柳梦溪的心也被吹冷了。
厨房可是她每日被医学知识塞满脑子之后,唯一可以愉悦身心的去处,怎么能说倒就倒了呢?
吴冬梅并不知道柳梦溪内心的真实想法,误以为是对方不敢相信,还把家里其他被大雪损坏的部分全部说出来。
这时候,柳梦溪和齐闻仲顾不上心疼倒塌的厨房,全都被浸湿的医学书籍吸引心神。
没了厨房,两人随意对付几口,赶着给陈茵帮忙。
深夜,陈茵的房间依旧亮着灯光。
屋内陈茵、柳梦溪、齐闻仲三人还在忙碌整理损伤的医学书籍的事。
由于柳梦溪看了陈茵和齐闻仲的字体后自惭形愧,主动承担起更加细致的分门别类工作。
毕竟这些书原本都是按照日期分册的,现在被浸湿,又换了新的书册抄录,需要再次排序。
看着看着,柳梦溪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感慨陈氏一族医学底蕴深厚。
特别是当看见陈茵父亲的记录时,更是忍不住发出感慨。
“茵茵,你爸真的是太厉害了。这些书上,无论是内科外科,普通的病症,还是难见的疑难杂症,治疗方法和辨证过程全都写的一清二楚。要是能够整理成册,一定会有不少同好购买。”
“私人医书也会有人购买吗?”
陈茵不是不相信父亲的医术,而是觉得父亲几乎没什么名号,这种书推出去,估计也只能沦为货架上堆灰的物品。
与其如此,还不如传播在能看懂他的人手里。
听到怀疑的声音,柳梦溪顿时不乐意了。
“怎么没有!我们读书时候的课本,说起来不就是业界大拿写的书吗?”
“你们陈氏一脉,积淀如此深厚,著书立说,一定会有人喜欢的。”
“更何况,你们家不是还有你吗”
柳梦溪对着陈茵一顿挤眉弄眼,显然是认为陈茵如今的名号,用来给陈氏学说增添光彩再合适不过。
不得不说,陈茵真的心动了。
在这个文化知识广为传播,各行各业的专业知识都不再是特定阶层流传的附属品之后,能够将陈氏一门的医学学说传扬开来,或许真的能够让人们知道惠民堂依旧存在,依旧在践行自己的准则。
这样是否能够更加好的完成振兴惠民堂的目标?
陈茵看了一眼手里泛黄的页面,沉思片刻,“等忙完这些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