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机会,他真的想细细看一遍,只是现在的情况不容许他这样做。
他赶紧将怀里的女儿抱到床上,一双大手紧紧地按住女儿的胳膊,向陈茵发出乞求的声音。
“茵茵,麻烦你看一看珍珍是什么了?”
“我将她的尿袋和粪袋清理了好几遍后,忽然发现她开始躁动不安,一直扭动着身体。”
“向南哥,你别担心,珍珍这是开始发疹了。”
“原来是麻疹要出来了!”向南惊喜地喊出声,细细地打量了一遍女儿全身上下。
发现耳后、后颈和发根开始出现星星点点的红点,俨然是疹子出现的预兆。
一直隐藏在体内的麻疹,轰然出现,昭示着体内热毒的疏解,对于珍珍而言,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梁怀友好奇地向前观察,果然看见了孩子身上开始出现的红点。
他激动地搓搓手,仔细观察孩子身上的变化。
除了出现的疹子,孩子脸上因高热而胀红的面色已经回归正常,喘息平定,咳嗽声也渐渐消失。
陈茵则是直接上前动手检查,手在孩子的额头、胸腹和下肢停留片刻。
确认孩子的体温已经降下来,只能算是低烧,下肢回温,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好转。
见状,梁怀友忍不住提议道:
“既然孩子已经好转,就把孩子转到我们中医科吧。以后陈大夫无论是用药还是进行其他治疗,在我们科室都更方便一点。”
闻肃一听到这么好的病例要被梁怀友抢走,当即站出来,言辞恳切地说:
“那怎么成!患者是个刚刚三岁的孩子,就应该待在我们儿科。更何况,孩子虽然已经在好转,但也需要更加专业人员的护理,明显我们儿科的医护人员更加合适。”
“至于用药和治疗,都是去找一楼的药房,在哪里住院都一样。”
最后一句话,闻肃明显是在揭梁怀友的短。
梁怀友也没有想到,世上竟然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明明自己的科室对病人的治疗束手无措,竟然还要阻止病人转到更合适的科室。
或许是被欺压的太久,他一时间还真想不出反驳的话,只能将希望放在陈茵身上。
“陈大夫你说,你觉得孩子是待在儿科好,还是我们中医科好?”
依陈茵看来,珍珍目前的情况直接出院都不会有什么问题。
但是病人家属在这方面总是会有自己的想法,更何况这里也不是惠民堂,她将选择权交到向南哥手里。
“向南哥,你觉得呢?”
向南沉思片刻,不敢对上梁怀友期盼的眼神,轻声道:“还是继续待在儿科吧,我不想珍珍进行无谓的挪动。”
此言一出,闻肃得意地朝梁怀友抬了抬下巴。
顿时把梁怀友气的七窍生烟,双手背在身后,倔强地扭头看向其他方向。
闻肃激动地将上半身探到病床上空,好奇地问:
“不知道现在患者是什么情况?可以换到普通病房吗?”
“可以。”陈茵给出肯定的答案,因为现在珍珍的病已经好转,并不需要特需病房的特殊陪护。
“好好好!”
闻肃激动地喊出声,立即对接下来的工作做出安排。
“小张,你去看看科里还有什么病房,尽快给患者转到其他单人病房。早安排做个血检和X光检查,检查一下病人体内的麻疹抗体和肺部变化。”
他实在是太好奇经过中医的治疗之后,病人的身体到底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对此,陈茵并没有阻止。
向南和李春丽也没有,虽然看起来有些冗余,但是对此刻的他们而言,越多的检查越能够安定他们忐忑的心。
随即,珍珍在香甜的睡梦当中,被运送到传染区的其他病房,进行隔离。
向南透过房门的玻璃,看着女儿睡的正酣,一颗心软乎乎的。
此时,李春丽已经从孙女性命危急的情绪中渐渐抽离,看了一眼死死趴在玻璃上的儿子,忍不住翻了一个白眼。
那眼睛都快翻到里面,雪白的天花板和眼白相互映衬。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李春丽忽然想起了什么。
“向南,巧月呢?”
向南被妻子的名字惊醒,顷刻间恍然大悟,猛地给自己的额头一巴掌。
“我就说心里一直觉得有什么东西忘了,原来是忘记告诉巧月女儿已经好转的消息。我这就去给家里打电话,叫巧月快点来看看女儿。”
说罢,他急匆匆地往医院公共电话的方向跑,即使摔倒,也很快爬起来。
李春丽看着儿子狼狈的模样,只觉得没眼看。
另一边,郭巧月在听见电话铃响的那一刻,心猛地漏了一拍,不断往下坠,眼前的画面逐渐昏暗,整个人似乎即将坠落深渊。
铃声不断响起,她却不敢接电话,只要不接电话,女儿就依旧在医院好好活着。
但人不得不面对现实,在电话铃声消失的前一秒,郭巧月强忍悲伤,接通电话。
下一秒,爱人向南喜气洋洋的语调在耳畔响起。
“巧月,珍珍被妈从老家带来的大夫治好了,很快就可以恢复正常,你快点来医院看看吧,我们在儿科病房。”
郭巧月第一时间以为是自己的耳朵听错了,悲伤的表情在脸上凝固。
“向南,我知道……”
“巧月,我说的是真的,待会儿珍珍醒过来,难道你不想女儿醒过来第一眼看到的人是你吗?”
一听这话,郭巧月什么也顾不得了。
果断挂断电话,拿起钥匙和女儿喜欢的玩偶,朝着医院的方向奔去。
第68章 医学世家
就在郭巧月赶往医院的途中,陈茵治好一例重症麻疹患者的事,已经在医院的管理层流传开来。
闻肃不可能向领导隐瞒这种事,虽然说起来他们儿科没有治好病人,反倒是患者家属从外面请来的中医治好的。
但是他觉得在这里有很多的可取
之处可以挖掘,比如陈茵开出的方子,以及她那揉搓的手法。
他们西医虽然有些地方不能一一模仿,但是他们最擅长的就是从中找出规律,研究出特效药。
现在市面上不是推出了不少中成药吗?
若是他们能从治疗患者的方子中找出通用药方,或是特殊的新的化合物,功名利禄还不是手到擒来?
想到这,闻肃的心难以抑制地激动起来,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全部告知他们儿科的科主任任维兴。
任维兴听到中医治好了他们没有办法的病症,熟悉的东方神秘感扑面而来。
他当即结束手里的工作,站起身,“走,我们去看一眼。”
走出门口,任维兴忽然想起来,追问道:
“对了。在看见孩子好转之后,你有安排检查吗?”
“主任,你放心,转病房的时候,我已经交代我们科室的人进行血检和X光检查,马上一眼就能够看出其体内变化。”
得到想要的回答,任维兴满意地往前走。
他在国外读书的时候,就一直对父母口中神秘的东方很好奇,现在能够亲眼见证,脚下的步子不由自主地加快。
另一边,梁怀友在科室内更是直接将陈茵神化。
在他的描述中,陈茵辨证清晰快速,有条理,几乎一开口就将他心中的困惑全部解答。
最终他不得不承认,陈茵针对这例麻疹患者开出的方子很是对症,一剂下肚,病痛即解。
“这么厉害的年轻人,我们怎么从来没听过?”
梁怀友瞥了一眼科室内的特殊存在,温老徒孙刘峰,一个有师承却果断加入医院的大夫。
虽然说刘峰不跟着老师一起继续深入学习,但是在某些场合,凭借温老徒孙的身份,对方还是可以参加。
这年头如果有什么年轻一辈的出色人物,必定是从小经过家传十几二十年的人物。
这样的人只要一出现,他们圈子里的人都会知道。
因此,刘峰说这句话并不是全无理由。
梁怀友开口解答对方的疑惑,“对方是患者家属从东俞请来的,我们身处岭南,怎么会知道?”
“东俞,不是刚刚分出来的一个市吗?”
“虽然地方小,但是并不妨碍人家有底蕴,难不成你忘了西南最出色的火神派了吗?”
梁怀友瞥了一眼平日里有些眼高于顶的同时,继续补充道:
“我刚刚看了一眼小姑娘开出来的房子,大用生石膏、麻黄,很是有火神一派的风貌。”
“火神派!”
刘峰听到这三个字,瞬间提起精神,作为温病派的传人,和他们用药一向不对付的除了伤寒派,就是火神派。
“难不成她是钱老的弟子?”
现如今西南地区火神一派最有名的就是钱老,不怪刘峰有此一问。
闻言,梁怀友摇摇头,将陈茵的身份娓娓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