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诶诶诶!冷静,冷静。只对方子,不对人。”
“我看上面的用药虽然过量,但是不得不说,针对衢公目前的身体状况,或许这种大辛大热的方子,才能够有一线生机。”
此言一出,衢公的家里人差点哭出声。
她们早就清楚衢公的身体不好,但是如此评价,大夫之前从未和她们说过。
但仔细想想,似乎也能够明白。
如果有一天真的需要衢公截肢来谋求生机,估计离他逝去的那一天也不远了。
一个毕生奉公为民的人,怎么能够容忍自己无所事事,耗费资源度过余生呢?
文老师闭紧双眼,将流出的泪水憋回去,眼珠黑的发亮,死死盯着还在对药方激烈辩论的几位国医圣手。
“我现在就问一句,除了陈大夫,你们还有谁能对我家老衢的病症有治疗方案?”
此言一出,众人都沉默了。
衢公的身份不一般,除了陈茵这种初出茅庐,对衢公于国家重要性并不了解的大夫,谁敢直接开方?
万一衢公服药之后出现什么问题,他们身败名裂都是轻的。
所以说,进入中枢视野和中枢服务的大夫,心中都有一杆秤,在对待治疗人群和对象时,用药需得谨慎,谨慎,再谨慎。
这样的心理也体现在国医派别的人数上,温病派的人数最多。
文老师看到众人的表情,心中已然有了成算,一咬牙,继续逼问:
“不开方,就请各位对陈大夫的方子评判一二,我们家老衢是否可以用药?”
回应她的是人群的再一次沉默。
最后还是李武站出来,从专业的角度进行解释。
“文老师,单纯针对药方而言,我们绝大部分人都不会同意。因为其中用了不少的毒性极大的药材,并且剂量严重超出规定范围。”
“衢公身份重要,要用药也不是我们几个人可以决定的。万一出现什么意外,我们难辞其咎。”
文老师此刻算是明白了,目前摆在她家老衢面前的也就两条路——等死,或者是尝试陈大夫的方子谋求一线生机。
她也不为难李老这群大夫,将人请出去,把家里人全部聚在一起,讨论是否用药。
陈茵并不知道自己的方子远在首都引起了多大的讨论,正在倾听来自孙明颖的邀请。
孙明颖知道自己的请求有些冒昧,但是她也知道这是自己为数不多的机会,只好觍着脸上门。
“陈大夫,患者是我好友的母亲,近些年昏昏沉沉,像是得了痴呆,但是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却没有给出准确的判断。她最近在找大夫,说是只要能够将其母亲唤醒,就会给出丰厚的报酬。”
“我知道陈大夫您淡泊名利,但是惠民堂如此大的一间医馆想要持续经营下去,困难不小。只要您出差几天,就能够安安稳稳待在铜溪镇很长一段时间,义诊也无需烦忧。”
陈茵一听就知道其中必定也少不了孙明颖的好处。
对方的判断部分准确,医馆刚开业,医护人员都有所缺少,患者不多,但维持医馆肯定是够的。
她对孙明颖抛出来的诱惑并不感兴趣,但是她知道,在医馆的修建中对方立下很大的功劳。
因此,陈茵在医馆建成之后,默默在心中给孙明颖许下承诺。
只要孙明颖提出的要求不过分,她都能够满足对方。
陈茵表情严肃地看着孙明颖,问道:“你确定要用对我们医馆的帮助来换取这一次外出看诊的机会吗?”
孙明颖听到问话,心漏了一拍,抬眸对上陈茵的眼神,清澈真挚。
有那么一瞬间,她只觉得自惭形愧,迅速移开视线,坚定地点头。
“正好我最近没有什么事,就跟着外出。地点是哪里?”
“首都。”
“我今天需要安排一下医馆的事务,明早一起出发,没什么问题吧?”
“多谢陈大夫,我明天一早来接您。”
孙明颖猛地地从椅子上站起来,对着陈茵深深鞠躬。
很快,柳梦溪她们也得知了陈茵又要出差的消息,一个个垂头丧气的,看起来都没什么精神。
陈茵无奈地鼓掌提气,“怎么了?不就是外出看诊,最慢一周的时间就会回来了。”
“茵茵你说的好听,你可是才从旭川回来,马上又要离开,我舍不得你。”
柳梦溪直接朝着陈茵扑过去,死死抱住不放。
陈茵双手一抬,无措地看
向齐闻仲,希望对方帮帮忙。
可齐闻仲也对陈茵的突然出差有些猝不及防,哪里还管的了柳梦溪。
无奈,陈茵只能用其他转移大家的注意力。
“难得去一次首都,大家有什么想要的土仪?烤鸭、糕点、泥人?只要有时间,我肯定给你们带回来。”
柳梦溪一听到礼物,两眼放光,说起来,她好几年都没去过首都。
想起曾经在首都看过的、吃过的东西,她迅速从陈茵的怀里钻出来,开始念叨自己在首都的见闻。
对话结束,陈茵都快记不起自己要给柳梦溪带多少东西。
加上还要给其他人送的礼物,尤其是母亲和外婆一家,她真怀疑自己能不能带回来。
齐闻仲一看,立马提议道:“不如这次茵茵姐我也陪你一起去吧?我可以帮你拎包、拿东西。”
“对对对!我都快忘了医馆还有‘闲人。’”柳梦溪拍拍齐闻仲的肩膀,对他的提议很是赞同。
陈茵看着激动的两人,无奈提醒,“难不成你们忘了闻仲还需要回学校大考吗?”
此言一出,活跃的气氛瞬间陷入凝滞。
柳梦溪诧异地看了齐闻仲一眼,心想:她还真的有点忘了。
按照大学的培养方案,他的实习时间的确是快要结束了,需要专心准备毕业大考。
“那不如我……”
“别,你跟我一起,医馆就没几个做事的人了。”
陈茵婉拒柳梦溪没来得及开口的提议,决定还是自己一个人去比较方便。
出行前,吴冬梅给女儿准备了沉重的行李,首都处于北方,气温比东俞不知道低了不少,带少衣服她不放心。
最终出现在陈茵面前的就是两个大行李箱,把她看的眉心直跳。
“妈,真的不用这么多,我就去一周的时间,穿不了这么多的衣服。”
“那怎么能一样?首都离我们这里上千公里,万一突然下雪、降温,你到时候着急都没办法,多带一点,防止意外发生。”
吴冬梅坐在行李箱上,将拉链拉紧,整个箱子绷的紧紧的,似乎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爆开。
陈茵看得胆战心惊,但是母亲却丝毫没有这种担忧,重重地拍了行李箱一角。
“里面还有我昨晚临时给你做的下饭酱,首都口味和我们不同,有下饭酱,你也能多吃点饭。”
……
在母亲和朋友们不舍的目光中,陈茵坐上车,朝着市区飞机场靠近。
这一次她们将会乘坐飞机前往首都。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陈茵这一次下飞机后精神好了很多,跟随孙明颖的安排,来到她们家的酒店入住。
第99章 “惠民堂”
下榻酒店后,陈茵立刻给医馆打了电话,嘱咐医馆有什么事,可以打电话和留信息。
孙明颖看了陈茵的举动,若有所思。
“陈大夫,您先在酒店休息,寿宴的时间在后天晚上,您可以好好休息一会儿。”
“寿宴?”
“没错。此次主要是参加徐家的寿宴,借此机会给好友母亲诊治,说是希望双喜临门。”
对于孙明颖的说法,陈茵完全摸不着头脑,不明白二者有什么可以联系在一起的必要。
她答应好的事自然是不会反驳,听从孙明颖的安排即可。
陈茵习惯性地早起锻炼身体,想到明天晚上才会正式开始为病人诊治,决定趁着接近两天的空闲时间,把首都这座享誉世界的名城游览一遍,顺便买些回东俞的礼物。
出发之前,她和孙明颖提了一嘴,担心对方临时有事找不到人。
“陈大夫,您要出去游玩,需不需要我派个导游跟着?首都有些景点街巷之间弯弯绕绕,很容易迷路。”
“不用,我就随便逛逛。”
陈茵拒绝孙明颖的提议,独自出行。
她选定的第一个目的地是中外闻名的故宫,故宫并没有她想象中的皇宫那样恢宏,也和存在于爹娘口中的皇城不一样。
小小的宫室里居住的后妃们,逛的御花园还没有她家的大,从前对于皇权的恐惧在这一刻轰然消散。
接下来的时间里,陈茵怀着单纯游览的心情,将整个皇宫看了一圈。
当然,她不会错过自己从前心心念念的太医署。
怎么说呢,和她看过御花园后的心情差不多,除了权势,她想不明白那些人一辈子就为了一个名号汲汲营营,还不如陈家惠民堂一心为民来的令人倾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