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往事,李武心中感慨万千。
当年陈家的惠民堂在京市也是响当当的一家医馆,只可惜教养无方,出了一个欺师盗祖的后代,叫家业旁落。
现在他严重怀疑陈茵就是陈家最后一脉留下的血脉,看向陈茵的眼神也不再是简单对年轻一代的赞赏,其中还带着对熟悉后辈的关切和爱护。
陈茵迫不及待地为寻根道出更多的线索,“我听母亲说,当时父亲就是从京市下乡当知青的,后来不愿回来,就在家乡开了医馆。”
第106章 陈家往事
“遗憾父亲英年早逝,我继承父亲的遗志,奉行惠民堂济世救民为己任的宗旨,在东俞开办惠民堂。”
李武听到好友后人竟然是因为这种原因没有回到京市,一时间感慨万千。
既然已经大致确定陈茵就是决明兄的后人,他只能将往事娓娓道来。
从李老的口中,陈茵总算是了解当初父亲独身一人来到青山村的原因。
因为那场风波,中医被定性为封建糟粕,除了极少一部分得到保全,大部分都需要进行改造。
原本陈家也属于得以保全的那部分,只是需要回到故乡,不再从事相关职业,静静等候改造成果即可。
但当初的陈家因为是御医传人,医馆来往都不是寻常人,积攒了不少的家业。
后辈们有苦心钻研医术的,自然也有躺在功劳簿上混吃等死的。
当初父亲的大哥就属于没有天分,又不愿意苦学,一听说医馆要歇业,往日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
为了继续维持光鲜亮丽的生活,直接一个举报,惠民堂分崩离析。
陈决明无法接受来自儿子的举报,坚持的心气顿时散了,被送走途中身亡。
父亲陈南鹤作为小儿子,无奈听从父母的劝诫断绝关系,得以保全,从此消失在京市。
“其实当初事态恢复正常之后,陈家恢复名誉,有人专门根据当初知情下乡的地址联系过陈家后人。或许是当初的经历太骇人,你父亲并没有同意回来。”
“我当初还小,并不清楚。”
陈茵怎么也想不到令父亲担惊受怕这么多年的罪魁祸首竟然是自己的亲兄弟,她的亲大伯。
这一刻,陈茵的世界观再一次遭受攻击,忍不住在心中感叹:
很多时候伤害你最深的人往往是最亲密的亲人!她前世何尝不是?
“唉∽”
说起往事,世事易变,李武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
他沉默良久,静静地看着陈茵表情的变化,却只看到眼神中一闪而过的黯然,很快恢复正常。
李武想到老友,如果对方知道自己的后人天资卓绝,有一手不输自己的医术,肯定会得意洋洋地炫耀。
很快,他忽然想起另外一件更需要陈茵注意的事。
“你是决明兄的孙女,我就叫你一声茵茵。”
陈茵对上李老满是温情的目光,回了一句,“李爷爷。”
“好好好!”李武得意地朝其他人抬了一圈下巴,心急地将刚刚想到的事说出来。
“茵茵,你来京市,有没有看到惠民堂的招牌?”
“前些天逛街的时候看到了一间,我因为父亲的来处有些怀疑,只打听到一点浅显的信息。”
“说来京市的惠民堂,我就一肚子气。”
李武一向稳重的人说起这事都忍不住变得暴躁,京市的惠民堂就是一本糊涂账。
“你敢信,现在的惠民堂就是当初举报你爷爷的大伯办起来的。”
“什么?”
“整个京市你们陈家只剩下这最后一脉?你大伯仗着找不回你爸,死皮赖脸,不许你爷爷的徒弟借用惠民堂的声誉,自己觍着脸反倒办起来了。不仅如此,他还……”
听过李爷爷的描述,陈茵不得不承认她这个没有人性的大伯,真的是脸皮和城墙一样厚。
幼时不学,只记得几个陈氏古方,就借用陈氏后人的名号把惠民堂重新做起来。行事风范与惠民堂的行医宗旨背道而驰不说,还死皮赖脸借着平反的风声,强行将惠民堂御医传人等一系列名号占为己有。
陈茵一想到爷爷和父亲的心血就这样被小人强占,心中的怒火差点不受控制喷薄而出。
“难道就没有惩罚他的办法吗?陈氏惠民堂的名声被如此玷污,令人难以忍受!”
李武看见小姑娘怒气冲冲的样子,被吓一跳,连忙出声安抚。
“你别着急,这件事算是历史遗留问题,你大伯他们就是借着陈氏没有其他人才敢如此光明正大地强占。现在你不是出现了吗?凭借你这一手出神入化的医术,我相信很快就能将惠民堂要回来。”
“真的如此简单吗?”
“你放心,算起来我们都算是你的长辈,都会尽力帮你的。”
李武的话刚出口,祁老立即出声附和,“老李说的对,我们都是一辈的人。你大伯做事不地道,应该受到惩罚。”
“京市惠民堂现在乌烟瘴气,是应该有人来清理一番!”
……
此刻,在陈茵的医术和京市不正统的惠民堂之间,是个人都知道该如何选择。
特别是他们在房间聊了这么久,都没听到外面传来衢家人着急的声音,足以表现陈茵医术的珍贵性。
而且陈茵年纪还这么小,不出意外,将会在国内杏林届屹立不倒六十载,结个善缘,是个不可多得的机会。
接下来的时间里,陈茵更进一步了解了京市惠民堂的乱象。
她知道如果继续任由京市的人胡乱做下去,对陈氏惠民堂的声誉将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
由于她长于东俞,都京市很是陌生,也没有什么值得信赖的门路,只能请求李爷爷帮助。
李武一口答应下来,势必找人帮忙理清京市惠民堂的脉络,叫好友的心血重归正统一脉。
一群人在房间内聊了很久,吃过午饭,才听到隔壁房间传来动静。
衢国强一听到父亲苏醒的消息,立即跑过来,“陈大夫,我父亲醒过来了,劳烦你快过去看看。”
“这就来。”
陈茵迅速站起身,往衢公的房间走去。
刚到房间,就看到衢公甜蜜地接受文老师的投喂,面色较之前看起来恢复不少,可见用药起作用了。
此刻屋内的所有人都不敢轻视陈茵的存在。
文老师听到动静,立即放下手里的粥,目光殷切地看着陈茵,“陈大夫,你快看看老衢现在是什么情况?”
“呵呵呵!”衢公得意地摸了摸饥饿的肚子,笑着说:“看来老天爷暂时还不想把我收回去。”
“麻烦衢公把手放一下。”
病人心态好,对于治愈也有所帮助,陈茵取出脉枕,开始探查。
虽然只服用了一剂药,但从脉象来看,患者体内积年沉寒痼症已经开始逐步瓦解。
“衢公目前的身体状况很好,只需要再服用几剂药,效果会更显著。”
“那就好!那就好!”
文老师胸中梗着的那口气总算是得以松懈,身体一软,直愣愣地往下一坐,仅仅倚靠椅背维持身形。
衢公和衢国强紧张地朝妻子/母亲看去,慌张地问:
“文老师!”
“妈,你怎么了?”
文老师浑身无力地摆摆手,“没事
,没事,就是这些天太紧张,忽然可以松口气,有些没力气。”
闻言,衢国强偷偷地瞪了父亲的方向一眼,都怪他,才让母亲如此虚弱。
衢公不好意思地摸了摸下巴,“不如陈大夫帮忙看一眼,万一有什么事,也可以及时发现。”
衢家人现在最相信的大夫就是陈茵,衢国强听到父亲的提议,眼前一亮,转头看向陈茵。
“麻烦陈大夫帮忙看一眼。”
“言重了,现在也没其他的事。对了,药熬好的话,现在就喂衢公喝下。”
“诶!”衢国强扭头看向放门口的护工,叫人去端药。
自己则是负责母亲到一旁的沙发上,让母亲有更好的休息环境。
陈茵跟上两人的步伐,开始为文老师看诊。
就在陈茵在警卫森严的别墅里忙碌的时候,一通电话打到了嘉乐酒店。
孙明颖还没从陈茵昨日带给她的惊喜中回过神,又得到了陈茵倍受上面重视的消息,不曾想,马上又迎来了徐家的电话。
听到徐家是希望邀请陈茵在一旁随时观察病人的状况,及时用药,具体的原因双方心知肚明。
孙明颖很想要代表陈茵同意,可现在陈茵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做。
并且这种事还不能通过电话解释,即使是自家酒店的电话,她也不放心。
她在徐家人一头雾水的困惑中提出见面的提议。
很快,孙明颖二登徐家。
徐盛朝看着孙明颖身后空荡荡的空气,一向温和的面容不禁透露出一丝寒意,“孙老板,你这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