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御医嫡女掌医馆[九零]_茶乂【完结+番外】(270)

  李武打完哑迷,什么都不说,开始自顾自地带着弟子参观惠民堂。

  只留下一头雾水的陈茵站在原地,摸不着头脑。

  想不通的事暂时放着,她继续去迎接其他前来参观的客人。

  今天除了揭牌仪式,也是希望有人能够捐款,助力惠民堂一直施行的义诊。

  很快时间来到上午十点,看好的吉时。

  陈茵站在一侧攥紧红绸,对面是李武,在一声激动的“揭牌”声中,两人扯下红绸,金闪闪的匾额闯入视线。

  比起金光璀璨,更引人注目的是上面书写的内容,尤其是御医二字,简直就是最好的招牌。

  虽然现在按照陈茵的名声来说,有没有御医二字都不影响,但是它们代表了惠民堂陈氏一脉的底蕴。

  从今天开始,惠民堂陈氏一脉的名

  声将重新在四海传扬。

  身侧是无数同行和伙伴、亲人,陈茵望向匾额的目光变得坚定且灼热。

  未来,她一定会带着惠民堂走的更好。

  第152章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四年后。

  “咳咳咳!”

  “真奇怪,今年好像咳嗽的人特别多,连我也被传染了。”杨云湘摸了摸不舒服的喉咙,眉头紧蹙。

  一旁的同事立即出声附和,“谁说不是呢?我们家孩子也得了,学校都不敢去了。”

  “近期好像找陈大夫治疗咳嗽的人也很多,特地要求挂专家号。”

  “不仅如此,就连外国人也来找陈大夫治疗咳嗽。”

  ……

  众人议论的外国人爱德华正在陈茵的办公室内看诊。

  四年的时间足够惠民堂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就连陈茵的办公室都拓宽不少,足够十几人跟在她身旁一起学习看诊。

  陈茵看着被口罩紧紧遮住的病人面孔,转身看了一眼身后的“学生们。”

  “大家注意传染,都把口罩带好。”

  她敏锐地察觉到最近天气和病患的变化,意识到来病必定不简单,不然羊城人民医院的闻肃也不会特意让自己的朋友专程到铜溪治病。

  加上最近的新闻联播里,也加入了不少注意冬季防寒的信息。

  确认大家都做好防护之后,陈茵将目光转向患者。

  “您可以取下口罩了?”

  爱德华听不懂,但是可以看懂陈茵的手势,扭头看了翻译和助手一眼,缓缓将口罩取下。

  如此一来,大家才看清楚患者的面部情况。

  “咳咳咳!”

  下一秒,一阵仿佛牵引心肺的剧烈咳嗽声在诊室内响起,爱德华满脸涨红,呼吸困难,俨然是一副重症之兆。

  助手熟练地取出氧气瓶,拿出氧气罩,辅助爱德华呼吸。

  与此同时,翻译将爱德华在国外和羊城做过的检查报告放到桌上。

  “陈大夫,这是爱德华先生做过的检查,已经确诊患有特发性肺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心病,确诊到现在已经过了一年。”

  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患者时日无多。

  在现代医学看来,这种病暂时没有什么有效的治疗手段,确诊后的生存期约2-4年。

  如果爱德华的病继续恶化下去,估计一年的生存期都没有。

  为了活下去,爱德华费尽心思,不远万里远渡重洋前来找中医看病,就是为了寻找那一丝可能的活下去的机会。

  陈茵点点头,明白对方的意思。

  爱德华一行人心里顿时放松一点,陈茵的表情温和,看起来不是没得治,有机会就好。

  但紧接着,三人的心瞬间沉入谷底。

  因为陈茵并没有按照他们所期待的那样查阅病历,反而是站在旁边围观的一群“医学生”取过病历,来回翻阅。

  并且开始议论纷纷。

  “真的是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这种别说梅奥,谁也治不了。哪怕是有钱进行肺移植,也不过是有可能多活一两年罢了。”

  “国际性难题,不知道陈大夫有没有什么办法?”

  ……

  陈茵没有在意大家的担忧,直接开始问诊。

  “麻烦翻译,帮着一起问诊。”

  翻译错愕地看了陈茵一眼,忙不迭地点头,并低头和爱德华说了一声。

  由于是外国人的缘故,今天的问诊耗时格外长。

  刚开始跟着学习的杨国华等人还有些摸不着头脑,但随着陈茵一句句有脉络的提问,脑海中隐隐约约抓住了什么。

  当听说爱德华曾经因为登山滑雪,因雪崩被埋后,忍不住在心里吐槽自讨苦吃。

  现在也不用找什么病因了,病发的诱因已经找到了——寒邪侵体。

  陈茵将其记录在纸上,继续追问,“从此,是否患有什么并发症?”

  翻译立马将话转述,爱德华说起来也有些不好意思,脸色青惨。

  一阵叽里咕噜的话后,众人才清楚。

  自打雪崩受寒后,爱德华就患有咳喘的症状,久治不愈。

  偏偏自己也没在意,继续自己热爱的极限活动。

  时日一久,察觉到呼吸困难,入院检查,才知道自己得了命不久矣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病。

  近一年,已经使用过大剂量激素,吸氧也成效微弱。

  并且,心衰和呼吸困难的症状越来越明显,几乎时时刻刻都需要随身携带氧气瓶。

  问清楚病因,陈茵将自己看到的其他内容一一记录在册。

  紧接着开始查体。

  “接下来,我要触碰患者的身体,检查一下身体状况。”陈茵看着翻译说。

  翻译连忙转述,爱德华低头打量一眼自己骨瘦如柴的身体,难得羞涩。

  陈茵不管那么多,带着人就开始教学。

  “你们也跟着一起。”

  一群人开始对着爱德华上下其手,差点把人吓死,还好翻译及时安抚。

  诊断结束,一行人不停点头,表达诊断意见。

  “足冷过膝,手冷过肘,症状典型。”

  “四肢阙冷,寒邪由表入里,深伏难出。”

  “脉急而促。”

  ……

  陈茵的判断相同,立即让爱德华吐出舌头,观察到舌胖、舌苔灰腻,明显的寒湿困脾。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患者的趺阳、太冲、太溪三脉还能应指不乱①。

  加之食欲尚可,胃气依存。

  一派亡阳厥脱之象,但尚且还有挽救的机会。

  思索片刻,陈茵开出一剂破格救心汤,救阳固脱,再配以参蛤散纳气归肾,麝香辟秽,化浊痰,开上窍①。

  时间紧急,陈茵顾不上传授如何开方,当即嘱咐道:

  “孙大夫,麻烦你带着方子去开药,让患者尽快煎煮服用。”

  “黄大夫,你帮着病人住院,安排到传染区的隔离病房,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防护。再给患者安排上呼吸机,防止意外。”

  “好。”两人异口同声地答道。

  爱德华听不懂中文,茫然地看着陈茵做出安排,黄大夫准备带人住院时,他还坐在凳子上。

  还是黄大夫再三提醒,翻译才回过神提醒,“来,这边办理住院。”

  翻译和爱德华都沉浸在可以入院治疗带来的惊喜当中,脑子一片空白,不敢相信真的有医生愿意收治入院。

  有那么一瞬间,爱德华差点哭出声。

  这一次住院,爱德华格外的乖巧,黄大夫嘱咐做什么就做什么。

  第二天,陈茵来到病房进行二诊。

  经过昨天的连续用药,爱德华已经基本脱险,可以安安稳稳地睡上一觉。

  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助元阳,开表闭,引领冰伏之邪外透①,一剂麻黄附子细辛汤足以。

  随后是三诊、四诊……

  爱德华在惠民堂足足待了有三个月,整个冬天过去,咳喘消失,也没有一丁点感冒的迹象,天天在病房里高呼:

  “神乎其技。”

  “中医!神奇!”

  “神秘的医术!”

  按照他的病情,出院回家也没有大碍,可爱德华就是强烈要求住院,直至痊愈。

  陈茵根据他的最新病情,嘱咐其服用散剂,再过半年,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

  “陈大…大夫,真的吗?”

  几个月的时间,足够爱德华磕磕绊绊地学会称呼陈茵。

  看出陈茵出院意思的坚决,爱德华还有些不敢置信。

  谁能想在去年,他在医生口中仅有不到一年的时间可以活,但现在,他感觉自己活到七老八十都不是问题。

  爱德华得意地呵呵笑,终于愿意出院了。

  大家看着爱德华兴高采烈离去的背影,心中感慨万千。

  “没想到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真的有治疗手段,陈大夫真的是妙手回春。”

  “不行,我的回去再专研一下陈大夫的辨证开方。”

  “嘿嘿嘿!我最快,我先看。”

  ……

  陈茵看着一群中青年大夫快步奔跑的模样,无奈地笑着摇摇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代文 古穿今 茶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