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御医嫡女掌医馆[九零]_茶乂【完结+番外】(70)

  “肯定是陈大夫来了!”

  声音还没从嗓子里吐完,激动的村民们瞬间朝着陈茵几人所在的位置一拥而上,只留下说话的站在原地,喃喃自语,“看起来好像来的不只陈大夫一个人。”

  很快,迎接的村民们也发现了这个情况,看着站在唯一陌生面孔身后的青山村村民们,有人忍不住发出疑问。

  “玉树,怎么你们也跟着来了?”

  吴玉树清楚众人的疑惑,面不改色,义正言辞地说:

  “当然是保护我们村的陈大夫,顺便给义诊搬药材。”

  此言一出,顿时把小河村的村民说的心里不是滋味。

  “都是乡里乡亲的,两个村走路也就半个多小时,哪里还用得上人专门保护?”

  “该不会是你们村不想给陈大夫给我们村看病吧?”

  一时间怀疑的眼神在吴玉树几人身上游离,现场的气氛顿时变得紧张。

  见状,陈茵连忙站出来,双手不停往下压,示意大家冷静一下。

  “大家别乱想,支书爷爷特别支持我来小河村义诊,安排人手,主要是帮忙搬运药材和辅助治疗。至于保护,实在是最近在镇上看诊的时候,遇到不少事,支书爷爷担心我,顺带安排的。”

  闻言,小河村的人身体里的怒火顿时熄灭,关切地问:

  “怎么镇上还有闹事的呢?”

  “肯定是被诊断出的病不如意呗。”

  “我看是镇上的人斤斤计较,陈大夫的医术谁不知道?一等一的好,肯定是镇上的人找事。”

  ……

  一群人七嘴八舌地议论起镇上居民不好的一面,浑然忘记了原本的目的。

  此时,听到陈茵到达消息的杨村长,刚从人群中挤出来。

  “大家别挤在一块,把道让出来,马上就要到九点了,你们不准备看病了吗?”

  一说到涉及自身利益的事,原本熙熙攘攘的人群立即让开一条足够两人同行的小道。

  随即,陈茵跟在杨村长身后,领着吴玉树几人,快速朝着村部靠近。

  不一会儿,杨村长就领着几人到村里平日里开会用的屋子。

  屋子不大,也就十五个平方,屋内仅有一张长桌和七把椅子,两扇门一开,屋内的一切一览无余。

  “陈大夫,你看看这间屋子用作诊室怎么样?我听老吴说,你看诊需要桌椅,最好还要能遮阴。”

  陈茵打量眼前光洁如新的屋子,满意地点点头。

  “非常好,劳累杨村长你们打扫了。”

  杨村长没想到陈茵如此客气,笑的眼睛都快看不见了,连带着胡子一起抖动。

  “哈哈哈!陈大夫你满意就好。”

  “那今天义诊可以开始了吗?”

  “可以。”陈茵点点头说。

  中医看诊,身上带着药箱即可,随时随地没有障碍。

  随即,她将身上背的药包取下。

  有了上一次的经验,她并未将包里的银针取出,仅仅在桌上摆放脉枕,准备看诊。

  开始前,陈茵忽然想起上次在村里义诊的经历,转头看向身后的吴玉树。

  “玉树哥,还请你帮忙给排队的村民们发号看诊,避免大家每次都来排队,耽误时间不说,天热,大家的身体也容易出问题。”

  “还有,如果是危急重症,性命危急的,直接让人来喊我上门看诊,别耽误病情。”

  “诶!快快快!一起动手。”

  吴玉树对上次的安排非常喜欢,当即嘱咐大家做事。

  忽然想起来时根本没带什么纸张,立即将目光转向一旁的杨村长。

  “杨爷爷,我们没带纸,不知道你们村能不能提供一些?”

  “当然可以!”

  吴玉珠的语气,顿时把杨村长气的吹胡子瞪眼。

  头一扭,立即从隔壁的村部办公室将纸和笔取来,递给吴玉树几人。

  至于他自己,则是去到人群中,把陈茵的安排告知村民们。

  “好!陈大夫不只是医术高明,脑子也好使。这样一来,就没必要一直排队,耽误时间。”

  “陈大夫医术好,脑子自然也聪明,还用得着你说?”

  “为什么这么好的大夫就不是我们村的人呢?要不然现在周围十里八乡羡慕的就是我们村了。”

  此言一出,顿时将村民们激动的热情浇灭。

  谁说他们村走出去的人没有学医的?可那人还记得他们村是谁吗?

  没对比不明显,一对比,自家村里走出去的人真的是忘恩负义。

  果然,教导孩子不只是要有出息,还要感恩才行。

  杨村长知道大家想起了谁,顿时高举一只手,出声打断众人的思绪。

  “说什么乱七八糟的!还不快点排队?这可是关系到你们什么时候能看上病的大事,难不成有些人身上的病想要多挨点时间?”

  话音未落,才沉寂的人群霎时间躁动起来。

  你推我攘,各种吵闹声不绝于耳,为的仅仅是一个位置。

  杨村长看了一眼熟悉的场景,心中的忧愁消散不少。

  趁此机会,他还将陈茵嘱咐的另一件事道出。

  “吴曼、刘成……杨启航,你们这几家,家里有起不来身的病人的。要是急着看病的话,现在就去和陈大夫商量一下,看看上门看诊的时间安排在什么时候合适。”

  被喊道名字的人纷纷从人群中挤出来,没想到自家竟然还有这种光明正大插队的机会,脸上得意的笑容根本无处掩藏。

  看着杨村长摆手的动作,几人纷纷往诊室的方向走,除了杨启航家的。

  站在旁边的村民看着没动静的杨启航夫妻,忍不住好奇地问出声:

  “航子,你们俩怎么不去给你妈插队?我没记错的话,你妈也躺在床上有不少时间了吧?”

  闻言,杨启航脸上的笑容差点维持不住,他咬着牙齿说:

  “和叔你说的一样,反正我妈的病,市里的大医院都说没得救了。躺在床上也就那样,一时半会儿出不了事,不用排在前面挤占大家看诊的时间,晚一点也没事。”

  “哎呦!航子你大了,也越来越懂事了。”

  “老话说得好:树大自然直。航子肯定会越来越有出息。”

  “哈哈哈!叔伯们客气了。”

  这一刻,杨启航的笑容是真心实意的,高傲地抬起下巴,得意地瞥了一眼匆匆从诊室里出来的吴曼几人。

  所有琐事安排妥当,小河村第一日的义诊,正式开始。

  陈茵看着第一个走进诊室的病人,语气温和地说:“叔,请坐。”

  “诶,陈大夫。”

  杨先勇有些不好意思地看着眼前比自己孩子还要年轻的大夫,他年近五十,是女儿扶着一起进来的。

  吴玉树有眼色地迅速将一旁的椅子放过去,让两人一起坐下。

  随即,陈茵开始问诊。

  “叔你的姓名、年龄是?”

  “我爸叫杨先勇,今年四十九岁。”陪在身侧的杨梅帮着父亲回答。

  对此,陈茵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异样,继续追问道:“患者是什么地方不舒服呢?”

  “我爸他……”

  杨梅的话还没说完,立即被陈茵坐直的身体和抬起的手制止。

  “

  我问的是患者,身体是什么感觉,只有患者自己最清楚,家属你不用帮忙。”

  一听这话,杨梅非常担心自己犯了大夫的忌讳,立即站起身,对着陈茵的方向连连鞠躬道歉。

  “对不起!对不起!”

  “陈大夫,我就是太担心我爸了。”

  因为父亲肩上的疼痛并不是第一次,而是长期形成的病痛,但老一辈不舍得钱,不愿上医院看病。

  现在好不容易遇上好大夫来村里义诊,杨梅不想因为自己的鲁莽耽误父亲的病情。

  杨先勇也在一旁急的连连摆手解释,可惜他肩周疼痛,动作受限,配上不会说话的嘴巴,现场的气氛看起来有些紧张。

  陈茵意识到病人是误会了,当即出声解释。

  “两位不用着急,我就是提醒一下。先落座,杨叔,你把你哪里不舒服,如实说出来即可,我才好为你诊断。”

  两人看了看陈茵认真的眼神,对视一眼,缓缓落座。

  这次是杨先勇开口说话,他抬起左手指了指右肩的部位。

  “前些天上山砍柴,扛了点柴火,现在有点动不了。”

  说着,他尝试性地抬起右手,还没抬到胸前,胳膊就已经无法移动,额头上如同黄豆粒般大小的冷汗,一颗颗地冒出来。

  意识到情况严重,陈茵立即出声打断对方的动作。

  “好好好!杨叔,可以放下了。”

  放下手臂时,杨先勇下意识地长吐一口气,顿时浑身松快。

  杨梅担忧地用袖子给父亲擦汗,焦急的快要哭出声。

  “陈大夫,我爸这个病还能不能治?我爸伤的是右手,年纪还不到五十,要是不能用右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代文 古穿今 茶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