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娘叫我给邻里都送了,但卫姐姐这罐最大。”
卫锦云收下酱道了谢,取了个院里门廊下悬着的腊猪蹄,又叫孟哥儿捧回去。
“这么大一罐,能吃到冬日里。”
卫芙蕖叼着牙刷子,替卫锦云将酱拿到厨房仔细摆好。
“蕖姐儿今天穿的这么好看呐。”
卫锦云一早忙着给张仁白做糕点,又在厨房新砌的小仓库里查看剩余米粉、面的余量,没怎么注意到她。
眼下抬眼这么一瞧,新衣都穿上了。
前些日子给姐们俩买的苎麻面料,经过王秋兰的一双巧手,在卫芙蕖的身上变成了绣着蝴蝶的鹅黄交领襦裙。
“嗯。”
卫芙蕖吐掉茯苓水漱口,“我也要去阊门集市。”
“没有任何问题。”
卫锦云从角落里拿出拉杆箱,扯了杆子飞奔过来,顺道在卫芙蕖额角亲了一口,“走了走了。”
“姐姐。”
卫芙蕖抱着双臂哼了一声,“你是准备逃掉我和菱姐儿买的黄连阿胶汤吗?”
“怎么会呢。”
卫锦云浅“哈”了几声,愁眉苦脸地将走下楼熟练递过来的汤一饮而尽。
从前被祖父灌苦药,到这儿还得被妹妹们灌苦药。
好好的药膳铺子,到底为什么要给她们推荐黄连阿胶汤,百合桂圆羹它不香甜吗?
“姐姐快说菱姐儿今日穿得也好看。”
卫芙菱放好碗,顺道给祖母的蚕宝宝喂了几片桑叶,跑到卫锦云面前转了个圈。
“好看,好看。”
卫锦云苦得龇牙咧嘴,皱成八字眉,“跟小麻雀一样好看。”
待收拾完毕,她带着吃虾片的小蝴蝶和小麻雀出门了。
这是姐妹二人第一次来阊门集市,卫锦云给她们买了两朵鹅黄的绒花簪上,又带她们吃了上皮薄软,下底酥脆的灌汤生煎和热乎乎的豆腐脑。
卫芙蕖吃甜,卫芙菱吃咸。
险打起来。
用完朝食,三人顺着人声往南走,没几步就到了纱行。平江府这地儿,纱行多得能单开一条街。
马记纱行的门敞着,竹竿上挂着各色纱料,粗纱像蒙了层薄雾,细罗则透亮得能瞧见对面纱行的招幡。
与木石匠行不同,纱铺多,竞争也大,各家铺子的价钱相差不了多少文钱。
掌柜娘子正蹲在门口翻晒新到的竹纱,打量了几人的穿着一眼,直起腰问,“可是来扯粗纱?前儿到的这批竹纱最结实,防蚊还透光,比棉纱便宜两文钱一尺。”
卫锦云走到竹竿下,伸手捻了捻粗纱的纹路,“就这个,给我扯六尺,要够糊两扇窗的。”
“没问题。”
掌柜娘子利索地抽出剪子,“咔嗒”一声剪断纱料,用竹尺量了量,卷成一捆塞进卫锦云手里,“收你三十文,送你半截细麻绳,好固定纱边,自然也可以用线缝制,随你。”
若是夜里用纸窗防蚊,则必须要关窗,非常闷热。这个时候的平江府的许多百姓早就用上了纱窗,通风又防蚊。
他们还在窗户上加插销,若到了冬日里,插上块薄竹篾编的篾帘,比纱密,比板轻,既能挡风还能留出缝隙透光,比换整套窗扇省钱多了。
卫锦云先打算用二楼的窗户试用,若效果好,再在一层的铺子用上。
这宋时的市井生活过起来,实在是有劲儿。
待买完家中的用物,卫锦云姐妹三人就去给茶会上的糕点挑食材。
她既是收了吕兰棠六贯钱,便不能糊弄。六月里还有晚熟的枇杷与才上市的杨梅,新鲜得不得了。
阊门集市包罗万物。洞庭东山的白沙枇杷素有金银蜜罐之称,而东山西坞的杨梅在苏东坡口中可与荔枝媲美。
虽贵,但滋味实在是美妙。
茉莉仍需,再秤两斤紫藤花,要一小包水月茶叶,更买蜂蜜一罐,牛乳一斤......钱就这样“嗖嗖”得花出去了。
待姐妹三人拉着拉杆箱,提着大包小包雇了辆驴车,按照吕兰棠给的地址在巳时初刻找到吕宅,昨日卫锦云在葑门外预定的五斤冰块也被闲汉准时送到。
吕宅位于府学东北处,在沧浪亭附近。
三人跳下驴车,微微喘了口气。眼前是一扇不起眼的乌漆小门,要不是门楣上悬着的那块“吕宅”匾额出自吕兰棠的手笔,让卫芙蕖一眼敲出来,看着倒是与寻常巷陌的院墙并没有太大区别。
卫锦云抬手扣了扣门,声音沉闷,引得一旁栓在屋檐下的几匹马朝她看了几眼。
这马瞧着实在是四肢健壮,毛色黑亮。
门“吱呀”一声开了条缝,露出一张妇人的脸,目光有些审视。
“劳烦婶子通报一声,卫锦云应吕娘子之邀,来筹备今日的茶点。”
卫锦云连忙回答。
“噢,卫小娘子啊!”
妇人随即展开一张笑脸,忙将门整个开了,“且快进且快进,我们姑娘昨日就说了。你脚留些神,下着雨地滑呢。”
她吆喝着身后两个仆人帮忙拿食材,随即目光又落到两位妹妹身上,脸笑得更欢了,“这是芙菱和芙蕖吧,生得这样水,我们姑娘总是念叨,快将东西给婶子拿!”
一进门,才方知别有洞天。
三人跟着引路的婶子转过一道海棠花门,脚下是青灰、月白鹅卵组成的仙鹤铺地。雨丝密了些,打在回廊外的芭蕉叶上,沙沙有声。
转过一条抄手游廊,曲折着往园子深处去,廊柱檐角挂着小巧的铜铃,风过时只轻轻“叮叮”两声,就被雨声盖过了。
走了好久才转过廊角,见到一方莲池,池边是赤色栏杆的美人靠。栏下的花砖换了海棠样式,四瓣海棠与芝花交错铺展,砖缝里还嵌着光滑的白石子,远看倒像落了一地的花瓣。
雨打芭蕉,檐角铃响,风吹莲池......完全做到了一步一景。
现代的园林雨中已经是巧夺天工,可卫锦云第一次见这么美的私家园林。
她很快寻思着日后赚到钱了,一定也请一帮香山帮匠人造一个!
用来养老也成啊。
卫锦云的目标此刻从开好铺子,
进而转变为在平江府买套房。
“这院子好大啊,还很好看。”
卫芙菱与卫芙蕖生怕错过回廊上的每一幕景色,眼睛不断地瞧着四周。
前面的婶子听了姐妹二人只是笑,“说出来怕卫小娘子笑话,我们姑娘还没起呢......这客人都来了好几位了,我再去叫叫她,后头就是厨房,卫小娘子自便。”
吕兰棠除了与姐妹相约出门,每日雷打不动地睡到午时,才会悠悠转醒,爬起来用饭。
眼下茶会推到了午后,对她来说便是来得正好。
睡会,再睡会。
这条回廊并不接着客人那端,但垫脚一望,确实能见到不远处的几位执着团扇的倩影。
想来都是吕兰棠的好姐妹,也不知哪一位是她的六月目标对象。
卫锦云和妹妹们并不多作停留,让几位仆人带着,进厨房去了。
厨房足有卫锦云铺子的三个大小,灶台上收拾得极其干净,不同的锅和蒸屉放在显眼位置,但工具齐全,任凭卫锦云大展拳脚。
灶台里的火烧得正旺,锅里热水翻滚,冒着腾腾白汽。
“卫小娘子,你看还缺什么?随时叫我们。”
几位仆人放下她们的东西,眼神还不忘落在她的两位妹妹身上。
“不缺,我们都自己带了。”
卫锦云在她新制的两只花边竹篮上垫上油纸,从拉杆箱中拿出一大包虾片倒上去,“劳烦将这零嘴给各位娘子们拿去,先尝尝。”
她又重新用油纸包了些,“这两包是给各位姐姐的,也请尝尝。”
仆人相互瞧了几眼,立刻笑着手下答应,“好说好说,我们这就给姑娘们拿去。”
往日请茶点师傅来府上做点心,哪有她们的份。也只有等主家茶会完了,剩下的能尝上两块。
这卫小娘子竟还能在茶会前顺道给了她们一份零嘴吃,果真如棠姑娘日日念叨,是个好相与的。
几人的年纪也不大,高兴地收了零嘴,提篮上菜去了。
卫锦云用攀膊绑好衣袖,在一旁的轩窗下支开案几。卫芙菱与卫芙蕖顺势绕到她的两侧,将东西都规整好。
“小心将裙子弄脏了,不出去玩吗,方才还说这院子好看呢。”
卫锦云拾掇着白玉枇杷,二人也要帮忙剥皮。
“吕姐姐邀请我们来做客是一回事,帮不帮姐姐又是另一回事。”
“姐姐记得做完糕点再喝一碗药羹。”
卫锦云投降了。
怎么会有妹妹随时随地掏药羹啊。
她订做行李箱,是为了让她们放了食盒瓦罐装药羹的吗!
白玉枇杷被姐妹三人剥去薄如蝉翼的皮,果肉莹白如玉。
卫锦云将它们切成小块,入锅时加了些冰糖,架在火上小火慢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