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酥心蜜意[美食]_莲子舟【完结】(62)

  他......

  卫锦云一盘接一盘的从推车底下拿巧果,直至一旁的博卖小贩收了摊,她的巧果已经卖出去一大半。

  博卖小贩很是苦恼,本来他的摊子摆得好好的,却来了几位小娘子文采斐然,说啥猜啥,全给他的好东西赢走了。好在今日赚得算是多,他含着蜜煎,在卫锦云这儿买了几只巧果,收了摊子回家去了。

  “你这可算是清净了。”

  吕兰棠喝了一碗荔枝膏润嗓子,“给我装两个带给阿翁吧。”

  “你瞧瞧,你都把人家的生意赶走了。”

  周竹清摇着团扇,站在周摘月旁,左手拿着一块巧果嚼得喷香。

  “是姐姐和棠棠姐一起赶走的。”

  周摘月在和卫家姐妹俩往罐子里抓蜘蛛,鱼灯下蜘蛛多,她们已经抓了有五六只,想瞧瞧明日一早能结多少蛛网。

  吕兰棠和周竹清在哪里都能比起来,在博卖摊自然也不在话下。不说往锦盒里猜里头装的样式,扔银钱的正反,就连小贩后来摆出来的套竹圈,都在比谁套得多。

  身后跟的几位闺中好友,或是簪了满头赢来的珠钗,或是抱着几只磨喝乐,或是提溜着竹笼中吃草的小兔,鸡仔......实在是拿不下了。

  乞巧的博卖,小贩挖空心思摆了些姑娘们的玩意儿吸引她们,本想挣个盆满钵满,没想到被半路截胡。

  “锦云,去不去庙会,有放河灯的。”

  吕兰棠接过油纸包,但她看到卫锦云的笑,很快又自问自答,“罢了,今日你不把你这一瓦罐的钱装满,你是不会善罢甘休的。香香授你‘钱串子’称呼,真不是闹着玩的。不过你自己小心些,眼下就你们姐妹三人。”

  卫锦云“嗯”了几声,往剩余几位姐妹的油纸包里多塞了些巧果。她们各自与她说笑几句,将今日博卖来的鸡仔送给她了。

  主要是提着鸡仔去放河灯,好像不太风雅。

  “你们能将祖母的丝瓜藤都吃干净吗?”

  卫芙菱戳了戳三只鸡仔们的脑袋,“这样你们就是好鸡。”

  鸡仔听不明白,只是盯着她咕咕的叫。

  “罢了罢了,等你们长大,就去教训隔壁孟哥儿家的大公鸡。”

  卫芙菱分了一巧果上的酥皮给鸡仔们吃,良久后,又念叨,“如果真能吃丝瓜藤,也是极好的。”

  虽然博卖摊子走了,卫锦云推车前不再是人挤人,却也热闹。时不时会有新的客人被她的巧果吸引,买上几个。

  卫芙蕖和卫芙菱坐在自己带着的小竹椅上,一个抱着钱罐,一个在与鸡仔们津津论道,一点都不觉得无趣。

  “陆大人?”

  卫锦云摆弄巧果时瞥到红色衣袍的一角,她抬眼又见到了陆岚。他没有穿官衣,而是一身便装,像是怕打搅到乞巧的热闹。

  “乞巧热闹,来巡巡街。”

  “晚些您还要回阊门码头吗?”

  “嗯。”

  陆岚拧拧眉心,试图驱散这几日的疲惫。他的目光片刻落在那些精致的巧果上,“见我,可不用称‘您’。”

  “陆大人要不要睡会觉啊。”

  卫芙蕖抱着钱罐,起身让出自己的小竹椅,“平江府的百姓之光,也要注意身体。不然,累倒了就没有人保护我们了。”

  陆岚盯着走到自己跟前的卫芙蕖,一时有些吃惊。

  “我还会再摆一个时辰摊。”

  卫锦云在油纸袋中装了十多个巧果,摆在台面旁,垂眸道,“大人真需要注意身体。”

  风将台面上的小风车继续吹动,它们吱吱地转,她盯着它们,手不自觉地摩挲过捏着巧果的竹夹。

  “陆大人快来这里!”

  卫芙菱将小椅子摆到香樟下,朝着陆岚招手。

  陆岚在原地站立片刻,走了过去。

  她背对着他,风过时,满树的鱼灯在枝头簌簌转,垂落的光影便在她发间流动。

  “陆大人,戴上这个别人就认不出你了。”

  卫芙蕖将卫锦云让王娘子给她们编的遮阳小帽子给拿了出来,往陆岚头上轻轻一遮。

  “晚些,我会叫你。”

  卫锦云并未回头,低声道。

  推车前不断有人继续来买巧果,也有人留意到香樟下的身影,凑到卫锦云身旁嘀嘀咕咕,“娘子怎么自个儿卖果子,他也不起身帮帮你吗,这般懒汉。”

  香樟下的陆岚抬手理了理草帽檐。

  卫锦云“啊”了一声,见她收了巧果拍拍她的肩膀,很快就没入人堆里头。

  待到巧果近乎卖完,卫锦云便给和妹妹各自夹了巧果当宵食。

  她满意地晃了晃装满的瓦罐,一晚上的巧果想来挣了得有两贯,真想每日都过大节。

  卫锦云咬了一口手中巧果,转身见帽檐露出陆岚闭着双眼的半张脸。

  鱼灯摇晃,光影斑驳。

  她“嗖

  ”的一下又转了回去。

  今日的芝麻糖馅调的是不是有些甜了。

  -----------------------

  作者有话说:我算的农历,这时候已经七月尾巴了,一家四口来平江府一个半月了。今日是凤仙花阿鸢路人[墨镜],前来认领。

  征集三只小鸡仔名字。[彩虹屁]

  今天的芝麻馅,客人都说好,没说太甜。[猫头]

  第39章 茭白酿肉

  晨起吹来的河风微凉,飘过淡淡桂花香。

  上月时院里的丝瓜还像是长不尽似的,采完一条又结上新的。眼下的丝瓜花渐渐凋谢,不再长新瓜,藤苗也显出老态,半黄的叶子上凝出白露。

  它的好日子到头了。

  老槐树上的知了没了劲头,蝉声低鸣。元宝放过了它们,专心与隔壁大公鸡作斗争。

  “祖母怎么买了这么多蚕茧。”

  卫锦云洗漱时,王秋兰正在院里剥丝绵。原本她和妹妹们只是买了些夏蚕给祖母养着玩,那些蚕宝宝早已结成了蚕茧。没想到这一转身,就垒了一扁箩。

  “翻身丝绵被给你们盖,这儿的蚕茧比江宁府便宜。”

  王秋兰搬了竹凳坐在水缸旁,上头架着的木板上摆了不少煮得恰到好处的蚕茧。

  夜里的秋风透过窗户吹来,让她有些辗转难眠。从家中带回来的丝绵被薄,还是好几年前她给孙女们翻的,到冬日里就重新晒晒扯扯。眼瞧着来了平江府,这三个忙得跟雀儿寻虫似的,就她整日蹲在家中做做针线活,煮煮饭。

  尽管孙女们总说“祖母您这是享福的年纪,吃吃点心,无趣时就坐船去找姨祖母玩,不要多操心”,但她还是愁她们。

  愁累不累,愁吃饱了没有,愁明日给孙女做什么好吃的......总之每日可有好多愁头。

  “这么一大箩可不便宜。”

  卫锦云擦完脸后给丝瓜和毛豆喂食,又从缸里捞了两条妹妹们给元宝养的小鱼,“祖母要剥丝绵,与我说一声,我给祖母买。”

  “嗐,真当祖母摸不出子了是不是,便是再买几箩翻了给锦云当嫁妆,那也是拿得出手的。”

  这里日她早就有了给孙女们新翻丝绵被的念头,平江府管辖的农户,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养蚕。葑门处挑担卖蚕茧的婆子们多了去了。她趁着早晨泥瓦匠还没做工之际,就去葑门溜达问问今年的新茧是什么价钱,再瞧瞧蚕茧的成色,多方比较,一买就是一大箩。

  这也是没办法,谁叫她福气大,有三个孙女。

  王秋兰一边与孙女闲聊,一边手中忙活个不停。她的手伸进水缸里捞起一个蚕茧。蚕茧被热水和碱泡得发胀,捏在手里软乎乎的。

  剥蚕茧讲究巧劲,两根手指捏住茧的一头,指甲轻轻一掐,蚕茧就被轻轻扯开。她把两个手指探进扯口,慢慢往两边一撑,蚕茧便平铺开来,露出中间蜷缩的蚕蛹。

  她左手托着蚕茧,右手顺着内壁一抹,蚕蛹就滑进了旁边的竹篮里。

  “可怜的蚕宝宝。”

  卫芙菱蹲在一旁看王秋兰剥丝绵,望着一个个被丢进竹篮里的蚕蛹,生出一种淡淡的惆怅之感。虽然这些祖母买来的蚕蛹不是她亲手所养,但家里那些都是她每日喂桑叶的。

  如今它们混进了一堆蚕茧中,她也分不清哪个是哪个,只能低声念叨着,“放心吧,我会好好盖的。”

  剥去蛹的蚕茧被王秋兰扯成了一张完整的丝膜,她顺势将丝膜往手指上一套,丝膜便借着水贴住,成了茧套。

  手指上套过五个蚕茧时,在水缸里荡开拉扯,扯挂在一旁弯曲的丝绵弓上。待丝绵弓上套上三个茧套后,便取下重复继续。

  院里早已悬了绳子,等王秋兰一匾箩剥完,便要将把丝绵一张张铺在晒架的绳子上。此时的丝绵还带着湿意,透着淡淡的米色,要用手轻轻拉边角,让太阳将晒得丝绵渐渐泛白、变干、蓬松才行。

  “小鸡们丑丑的。”

  卫芙蕖从厨房里拌了点米糠给小鸡吃,望着这三只小鸡,也生出一股惆怅。

  三只小鸡养在王秋兰围的篱笆架子里,一旁的上头还盖了几层雨布。乞巧节带回来的小鸡经过大半个月,变得不再嫩黄可爱,新长的羽毛颜色有些像隔壁院里的大公鸡肚子下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美食文 种田文 莲子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