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号窗口做的饭菜口味也不错,干净卫生,承包人之前在外地开沙县,后来干不下去,回老家看孩子上学,顺便承包了食堂。
他们窗口擅长做早晚餐,亲自蒸的大包子小包子,各种小吃快餐,学生都很喜欢。
三号窗口的承包者是一对老夫妻,请了俩帮工阿姨,之前做了大半辈子大锅饭,做饭特别扎实,别的窗口饭菜可能不够,但三号窗口绝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第一批学生吃完走的差不多了,肖振华过去打菜,探头看一眼:“菜还多吗?还有一半学生没吃饭呢。”
张大厨头和他老婆都不在,只有打菜阿姨在,喊道:“就是怕不够,又去炒菜了!”
三大盆菜只有一小层底子,尽管如此看着还是很有人,肖振华把碗递过去,打菜阿姨知道他是校长,特意给打了满满一碗菜。
学生们说的都是真话,三号窗口的饭菜确实好吃。
肖振华一边扒拉着吃饭,一边想到底该从哪里弄钱。
这几天马家菜馆的生意很好。
虽然之前他家的生意也很好,可那种好是大家都习惯了,挑不出差错的好。
就跟吃自己家的家常便饭一样,好吃,吃了胃舒服。
但这两天呢,马家菜馆的菜口味又创新高,即使还是普通的家常便菜,吃起来也让人眼前一亮,口味更好了。
一到饭点,马家菜馆门口被围的水泄不通,马学庆在后厨看着几个徒弟炒菜,铁锅都轮的冒铁星子了。
从下午四五点一直忙到九点多,菜都用完了,外面还有十几桌客人在等着。
二徒弟刘岩热得挥汗如雨,跑到马学庆跟前道:“师傅,没菜了!”
他师傅不知从哪买的几百斤菜,两天功夫就用的差不多了。
“后面还有十几桌客人在等着呢,要不用其他菜先顶着?”
事到如今好像也只能这样了。
总算把今天忙完了,徒弟们收拾残局,马学庆累得一屁股坐在菜馆外面的躺椅上,先点一根烟再说。
“老板!”
“哎!”小喜听到叫声,连忙跑出去,“咋了?”
“老板,你们今天的厨子是不是换人了啊?”
“没啊,还是那几个厨子做的,怎么了?菜不合您胃口吗?”
一问才知道,男人前几天和同事来店里吃饭,尝着味道不错,回去后和家里人大肆吹嘘,今天特意带一家几口从城南跑到城北,还等了俩小时,停车费都掏了几十块,结果吃着味道没前两天好了。
男人的妻子拉住他,“行了,吃着不是挺好的嘛?”
“哎,不一样,今天吃的虽然也行吧,但真没前两天好。”
小喜直挠头,一脸的郁闷。
“这不可能啊,您先等会,我去后厨给问问。”
他刚跑到菜馆门口就被马学庆就叫住了,“别去问了,没换人。”
“师傅,那咋说?”
“我去说。”
马学庆也郁闷啊,他这店可太吸引老餮了,平常出去吃饭的客人,哪有换个菜就能尝出来不对劲的呢,也就他这小菜馆,每天都能遇到好几个舌头好的出奇的客人。
他上前跟人解释一通,要免了今天的菜钱,客人忙摆手说不用,小本生意,一家几口人吃饭也没花两百块钱,味道也没差到要退钱的地步,男人就是觉得奇怪。
等客人走了,几个徒弟从后厨出来,听小喜说了此事,纷纷啧啧称奇。
“不过师傅这回买的菜是好哎!”
“对,师傅,现在菜没了,咋弄?您再跑一趟?”
马学庆坐回椅子上,没好气地道:“跑啥跑,以前用什么菜以后还用什么菜,不折腾了,那边菜供应的不多,跑一趟都还不够油钱的,不挣这个钱。”
他的小菜馆走的是平民路线,又不像自己师兄弟那几个,开的是高档酒楼还有私家菜馆,一根萝卜雕个花都能卖几百上千,有利可图才能瞎折腾,他何必折腾自己呢。
反正大多数客人都吃不出来差别。
话是这么说,马学庆搓磨着下巴,若有所思,掏出手机来,挥退徒弟,开始打电话。
“喂,是我,我这里有批好菜,你要不要尝尝?”
马学庆有四个师兄,都比他早出师门,或者说是叛出师门,一个跑去国外开中餐馆,一个在京市开庄园,只有两个在本地。
他给两个在本地的师兄打了电话,俩老头正准备入睡,听小师弟说弄了好东西,想请他俩吃顿饭,俩老头又从被窝里钻出来,要过来。
赵慧脸皱的像是倭瓜,“师傅,菜都没了,怎么给师伯们烧菜啊?”
马学庆白愣小喜一眼,“还不快去把菜拿出来。”
他这个小徒弟啊,就跟当初的他一样,有几个师兄在前头,摸锅铲的机会少之又少,总想着回家后多练一练。
这么好的菜,小喜肯定会藏一点带回家偷偷练。
知徒莫若师,小喜嘿嘿一笑,找出自己偷藏的菜。
马学庆让几个徒弟自由发挥,各炒一道菜。
等两个师兄来了,菜也炒好了。
居民楼里的灯光还有不少亮着的,马学庆就在菜馆前面支了桌子,夜晚凉风习习,他开了两瓶啤酒,就着花生米先喝上了。
“你怎么还是这么嘴馋,都不等我们来就吃上了?”
“哎呀,你们可算来了,再不来我可就回家睡觉了啊!”
师兄弟三人说笑几句,小喜把自己和师兄弟们做的菜端上来,四菜一汤,色香味俱全。
“尝尝我徒弟烧的菜有没有进步。”
公孙锦和华广宇两个老头也做了一辈子菜,光看桌上几道菜的卖相,竖起大拇指先夸赞一番。
他们师兄弟几个走上不同的路,要说谁把师门传承下去,还得是马学庆。
他这几个徒弟各有所长,基本功都很扎实,不像他们,哎,既然想挣块钱,就走不了这么扎实的路咯。
菜一入口,俩人都不吭声了,一味地咀嚼品尝,马学庆的几个徒弟就站在一旁,紧张地等着评价。
“大师伯,怎么样?”
“满分一百,我能给你打92分。”
赵慧有些失望,“差在哪?”
“菜很好,你也用心烧了,差在你的心太浮躁上,不等油热就下锅,炒太过了才装盘,你说你差在哪?简直是白糟蹋这么好的菜!”
公孙锦前面还说两句好听的,后面装都不装了,直接开骂。
华广宇连连点头,表示赞成。
马学庆笑而不语,回头对几个徒弟说:“你们啊,知道自己差在哪里了吗?”
“行了,先回去休息吧,我和你师伯们还有话说。”
让徒弟走了,马学庆这才暴露真实嘴脸,“大师兄,我不跟你说那些弯弯绕绕,赵慧这孩子跟我学了这么久,也该出师了,他家里有孩子要养,在我这小饭馆干一辈子也挣不多钱,你看你那还缺人不?缺的话让他试试。”
“你看你这话说的,我早就问你要人,是你自己不愿意放手,非说他厨艺不精,我看你啊,就是太像咱师傅了,精益求精!”
马学庆哈哈大笑,全当这话是在夸自己。
不过他今天叫两位师兄来也不光是为了徒弟的事。
还有这菜。
他要不起的好东西,对眼前这两位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第89章 去见他
自从包山之后,夏芜就没睡过懒觉,生物钟养成之后,每天早晨到那个点就自动醒了。
她睁开眼,觉得今天屋里要比平时还暗,忽然就听见轰隆隆的打雷声,掀开窗帘一看,外头电闪雷鸣,正下着瓢泼大雨。
不用起床上山干活了。
夏芜给工作的村民拉的有群,她在群里发消息,让大家今天不用来上班。
完事放下手机,打个哈欠,决定睡个回笼觉。
回笼觉睡醒已经七点半了,外面不再打雷,但雨还没停。
她掀开窗帘,看见杨国俊穿着雨衣雨鞋,拿着铁锹,刚从外面回来,敲敲窗户,等杨国俊看过来,她推开窗户问:“爸,下这么大雨你上山了?”
“没上山,雨太大了,沟里的水都快溢出来,我去把排水沟给挖开了。”
“哦,妈呢?”
“你妈在屋里看电视呢,雨下的大,你今天不出去了吧?”
“不想出去,一会儿我跟网友说一下,今天先不发货,刚好休息一天。”
“行,平时累得够呛,今天好好在家睡觉。”
刘桂珍听到父女俩聊天,从屋里跑出来,眼圈还有些泛红呢,她忙道:“别光顾着睡觉,得吃饭,我去把饭给你端过来。”
杨家的厨房和后屋挨得近,但中间没遮挡,杨国俊帮忙撑着伞,刘桂珍把尚有余温的早饭给夏芜端来送到房间。
屋里太黑了,夏芜穿上鞋跑去打开灯,开门等饭上门。
“妈,你看什么电视剧呢,眼睛都哭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