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假千金回村种田,真豪门痛悔发颠_裳星河【完结+番外】(158)

  难得在网上看到这种不对立的老板和员工,看得人心软软的。

  接着夏芜又宣布公司一系列的福利,弹幕更是炸锅,其中有一条评论说:“还招人不?”更是被点赞九千多次。

  邵芸默默给这条弹幕点个赞,继续看下去,终于明白了夏夏的用意,她想给这些从未体验过有保障的普通农民一份兜底的希望,让他们以后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山头虽然是她承包的,运行却离不开村里人的帮忙,夏芜把员工的薪资和公司的发展挂钩,就相当于把个人的财产和集体利益挂钩。

  这样有利也有弊。

  邵芸作为一个资深打工人,多少能感受到这样做的利弊,难免忧心,但在当下,看到视频里热烈讨论,满脸兴奋的村民,看到眼睛亮的像星星,说着自己理想的夏夏,一切都是那么理想主义,但又充满让人向往的光辉。

  如果可以生活在这样的集体环境中,工作还会是那么痛苦的一件事吗?

  视频看完,不知多少人快羡慕疯了,邵芸也同样羡慕,但她依旧持观望态度,毕竟在家门口打工,能挣得肯定不多,也就是给这些中年人一口不用外出打工的饭吃。

  饭吃完了,邵芸没有立马收拾残局,打开视频看评论,接着她就看见一条评论。

  “给大家透个底,夏夏给开的工资没有你们想的低,一些只干基础工作,日工作时长不超过六小时的员工,底薪1800,提成未知,毕竟刚实行新工资制度,但之前每个月差不多两千七百块钱,在农村的都知道这个工资水平其实不算低。另外一部分人有固定工作岗位,工作量大的,工资差不多有五六千,再加上缴纳五险一金,又是在家门口的工作,包吃不用出房租,含金量你们懂的~”

  这条视频被顶到最高,点进他的账号,邵云看见他最新发的一条视频,定位在杨沟村,视频里是一张年轻男人的脸,正在桃林里无奈地吃桃,背景音是一堆农村大妈催命似的八卦。

  原来是杨沟村本村人,怪不得知道的那么多

  这回邵芸是真羡慕了啊!

  第117章 蒸笼里的螃蟹

  杨书桦的快抖ID叫“杨树林”,这是他一直以来的外号,没什么歧义,就因为他名字莫名让人联想到很多树,同学们就给他起了这个外号。

  杨书桦自己也挺喜欢这个外号的,于是很多平台起ID时他都会用杨树林这个名字。

  他在夏芜视频下面评论,很多网友顺着他评论翻到他的账号,杨书桦无聊发的被村里大娘议论的视频莫名多了几百条评论,很多人都问他村里的事情。

  杨沟村对外人来说就像是一个看得见摸不着的幻境,很多人都好奇幻境里的生活,就像夏芜把公司取名为桃源,对许多人来说,这里的生活就是他们心里的桃源。

  不用远离故乡,不用一个人单枪匹马到车水马龙的钢铁城市中打拼,霓虹灯里映照的是办公楼永不熄灭的灯,这里只有数不尽的疲惫,没有外婆温暖的掌心。

  如果不是为了生活,谁愿意离开自己熟悉的地方呢。

  可在杨沟村,他们不仅不用离开家乡,还能有很好的生活,打工人都希望有的五险一金,以及还不错的薪水,劳作与闲暇兼并。

  村里上了年纪的村民没法回答这些好奇的人心中的疑问,于是杨书桦这个与他们年纪相仿的年轻人,就成了他们好奇心的宣泄口。

  有人问杨书桦多大了,怎么会想着回老家,难道不怕吗?

  杨书桦一开始还一条条回复,但无论他怎么回复,网友们的问题总是越来越多。

  他说自己一开始回老家也是迫不得已,外面工作不顺心,想着回家休息一段时间,顺理成章在夏夏那里干兼职,没想到给干成正经工作了。

  他说的很简单,网友们的问题层出不穷,问他辞职的时候攒了多少钱,问他辞职后家里人的反应,问他会不会迷茫……

  杨书桦陷入沉思,他从评论里这些和他年纪相仿的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熟悉的焦虑和迷茫。

  人的一生到底在追求什么,到底是为什么而活着呢?

  仔细想想,一个孩子从出生就开始被催赶着成长,从翻身长牙坐爬走跑开始,家长开始焦虑,孩子会不会慢人一步,三岁时,小孩开始上幼儿园,六岁上小学,十二岁读初中,接下来是高中、大学,大学毕业后担心找不到好工作,还要继续考研,考博……

  如果按照这个流程走,从三岁开始读书,要读到三十岁。

  在读书之余,年纪到了还要考虑成家,找对象,结婚,生孩子,哦对了,其中还有没有车房存款就没法成家生孩子的支线,现在的年轻人比上一代更有责任感,他们想给自己的孩子好的,弥补自己没有拥有的遗憾。

  所以一切都想做到最好,从出生开始就要比别人做的更好,读书也要不落人后,许多考上大学,顺利毕业的年轻人,其实已经胜过很多人了。

  但当他们毕业后,发现年少时的理想只能困宥于现实,他们和万万千千个大学毕业生没什么两样,找一份说好是朝九晚五五险一金双休的工作,结果却被资本家拖着996,找各种理由克扣他们应有的权利。

  以为换个工作岗位会好点,结果下一个还是这样。

  社会的毒打比什么都让人长记性,钢铁的城市关闭霓虹灯后,露出冰冷的寒芒。

  累,真的很累。

  读书的学生累,上班的大人累,大家就像是被关在蒸笼里不断挣扎的螃蟹,懵懂着在还没察觉到炭火的时候,就已经被蒸熟了。

  一天有二十四小时,每小时都有人因为压力和焦虑选择伤害自己,螃蟹在蒸笼里找不到出路,人在社会之中,也很难逃过主流思想的裹挟,跳出蒸笼,跳到溪流里做个无忧无虑的螃蟹。

  如果真跳出来了,蒸笼里的螃蟹反而会觉得它们是异类。

  所以每天在网上喊着讨厌996,讨厌上班的人很多,但真正敢离职,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的人很少。

  大家都是人,吃穿住行都要钱,不工作哪来的钱?

  找家里人要?笑话,能被家庭托举的年轻人,他们就不会有这些主流焦虑了。

  世界上更多的是杨书桦这样的年轻人,考个一般般的大学,学个一般般的专业,长相平平,性格泯然众人,只在自己的世界里是主角。

  高度发达的互联网会放大这种焦虑。

  每个人都在网上秀人生里难得的一点甜,就像是蒸笼里的螃蟹咬一口姜丝,骗自己吃点东西就会好一样。

  但外人不会知道。

  外人只会觉得,为什么别人的人生总比自己的好。

  焦虑是会传染的。

  杨书桦没辞职时,办公室里的同事都焦虑,有些人在城市里买车买房,似乎比起他们这些租房党更有归属感,但每个月沉重的贷款让他们更加不敢辞职,表面上在比车比房比孩子比对象,实际上就是内心焦虑的另一种宣泄。

  真正过得好的人,内心舒适满足,根本不会去高强度炫耀自己拥有的。

  因为他们拥有的太多了,根本炫耀不过来。

  杨书桦不知道自己有多久没有焦虑了。

  自打他回来以后,早晨睡到自然醒,早起也不会觉得很累,因为他真能九点就睡。

  每天早起出门看到的不是密不透风的高楼大厦,闻到的不是油气,入眼就是连绵的山,一呼吸就是清透的氧气,做点能养活自己的工作,无需想其他的,每天吃吃喝喝玩玩,工作就是点缀,哪里还有痛苦和迷茫哦。

  但是今天,杨书桦在评论区里看到了众生百相,他想了很多很多,感觉自己好像有了更深的感悟。

  心里有很多话,却又不知该怎么说,又该对谁说。

  以前的同事就算了,大学室友也好久不联系了。

  鬼使神差地,杨书桦点开赵静的对话框,把自己评论区截图发给她看。

  赵静:“怎么了?”

  杨书桦:“你会觉得焦虑迷茫吗?”

  “以前会。”

  “是吧,我突然发现回来后我很久没觉得累了,果然家里风水养人。”

  “那是因为你有事可做,如果小芜没承包山头,你回来后无所事事,每天只能在村里乱转,要不了多久你就待不下去了。”

  “好有道理……”杨书桦想想那个场面,发现还真就像赵静说的那样。

  “所以好好干活吧,争取把山庄做大做强(奋斗)。”

  赵静发了个奋斗的表情,看着还有点可爱。

  “看来你要成为事业型女强人了,可以可以,”杨书桦鼓励赵静一番,突然升起想请赵静吃饭的念头,他随意找个理由:“你比我入职早,算是我的前辈,赏脸允许我请你吃个饭,跟我讲讲怎么做大做强,有时间吗?”

  消息发出去后,杨书桦有点忐忑,莫名觉得手机烫手,退出微信把手机按黑屏,又按亮,没有新消息弹出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忠犬 豪门总裁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