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芜买牛的过程很顺利,和江寻脱不了干系。
夏芜知道江寻的职业,他留在这里帮夏芜看牛只是顺带,其他应该是想到附近山里做环境监测,夏芜热烈欢迎,要在村里给他找个住处,江寻直接拒绝了。
“牛棚就挺不错的,我住那边就行了。”
牛棚附近有员工安置板房,只需要带上铺盖就行了。
主随客便,江寻看起来也是爽快人,夏芜也不多操心,直接从家里给他找一套被褥铺盖,江寻就这么在山上住了下来。
山上有网,吃饭走一段路去水井小院可以吃,江寻这段时间还要写报告,刚好在这里静心完成工作。
山上需要挤奶工,也要有人负责夜里照顾牛群,夏芜想在村里招两个或者三个人,可以轮换着看牛。
将近一百万的财产,她有点不放心随便交给谁,杨四爷主动提出要帮她照料牛群,奈何杨四爷年纪大了,上山下山走山坳都不太方便。
前期找不到合适的人,夏芜只好先自己承担起看牛的重担,她总算说服爸妈,搬着铺盖住到山上去了。
和江寻做邻居没想象中不方便,有时候一大清早夏芜起来给牛挤奶,江寻已经背着包出门了,等她挤完牛奶去水井小院吃饭,江寻不知从哪冒出来,神出鬼没的。
二十多头产乳期的水牛,每天挤奶不到一百五十公斤,因为这些水牛岁数不大,还不到泌乳高峰期,再加上舟车劳顿……
可是,哪怕三百斤水牛奶,对夏芜来说都是无法内部消化的大数量。
她只能想办法把水牛奶消化出去。
水井小院里开始蒸馒头,一滴水都不加,纯用牛奶做出来的馒头,蒸出来后奶香四溢。
村里的女人很会做面点,都是家里厨房的掌控者,在水井小院发挥出最大的能力,照着视频学着,把馒头做出各种花样来。
村里老人都很喜欢水牛奶馒头,不对,或者说没人不喜欢水牛奶馒头,连着吃三天,水牛奶还是用不完,夏芜突发奇想,把水牛奶做的馒头发到网上去,也许会有人买?
第120章 王月霞的一天
一大清早,天都没亮,杨大岚家里门窗紧闭,屋里黑漆漆的。
“几点了?”王月霞猛地从床上坐起来,看到四周一片漆黑,从枕头底下摸出手机,一看时间还不到五点。
六点之前她要上山,把今天早晨的鲜豆浆给磨出来,现在还早。
王月霞又躺回去了,杨大岚延迟回她:“还早…再睡会……”
说完这句话,他又打起呼噜来。
听着身旁人的呼噜声,王月霞有点睡不着了。杨大岚是她第二个男人,她上个男人是开大车的,王月霞十九岁时嫁给他,两个人生了三个孩子,男人开大车一个月不见得回来两次,三个孩子都是她和婆婆两个人拉扯大的。
婆婆就是普通的农村女人,没什么坏心眼,嘴有点碎,和王月霞吵吵闹闹十几年,比老公还要亲。
不出意外,他们平凡的日子会一直这样过下去,等三个孩子长大,成家立业……
可意外发生了。
王月霞她男人开大车疲劳驾驶,撞到人,两死一伤,其中那一死就有她男人。
保险赔偿的钱刚好弥补窟窿,不给王月霞留剩一点养孩子,也无需她去填补窟窿,王月霞都不知道自己是该哭还是该高兴。
男人是家里唯一的男孩,他出事后,婆婆受不了刺激,脑中风住院,把男人这么多年挣得积蓄花的差不多了。
王月霞都忘记那段时间是怎么过来的,她连眼泪都哭不出来,要安慰孩子,要处理男人的后事,要照顾中风瘫痪的婆婆,她回想起来,感觉真神奇,她居然一次都没哭,硬生生咬着牙把一切事情都给熬过去了。
只是接下来的日子并不好过,家里没钱,穷得叮当响,她只能找事干,在镇上砖厂给人搬砖,干一天挣一百块钱出头,这体力活大多是男人干,要不是家里实在难,哪个女人愿意去干呢。
砖厂又累又热,一次要运好多好多砖,男人们受不了热,用毛巾搭在肩头,光着上半身干活。
王月霞别提有多羡慕男人。
她干活,家里婆婆离不开人照顾,实在找不到帮手,王月霞只能让家里孩子休学,五张嘴嗷嗷等着吃饭,婆婆还要看病,多少次婆婆清醒的时候,眼泪啪嗒啪嗒往下掉,手都成鸡爪了,指着外面乱喊。
她想让家里孩子把她推出去,推河里。
婆婆想轻生不是一天两天,一找到机会她就使劲从床上爬啊爬,把自己摔地上也要爬,可老天爷不收她,把她摔骨折也没摔死她。
她骨折住院,王月霞又花钱又费心,头一回哭着打她婆婆,让她还不如干脆早点死掉,省得拖累一家子。
她婆婆也哭,说不出话来,呜呜地哭,眼神可伤心了。
婆婆怕拖累王月霞,才会想着轻生,王月霞咋能不懂她呢。
两个留守在家的女人相伴十来年,吵过骂过,爱过恨过,已经成为一条战壕里的战友,经历过的无数厮杀,对彼此充满信任和了解。
想到过往种种,王月霞咬着牙骂她婆婆,让她尽早放弃轻生的想法,她只有一种死法,那就是寿终正寝。
这样熬了一段时间,她婆婆知道没法在几个孩子眼皮子底下轻生,动辄把自己摔出伤来还要花钱,终于不再乱折腾了。
就这样过了大半年,有人给王月霞说亲,她虽然有三个孩子,最大的都十岁出头了,可说起来王月霞也才三十多岁,还能生,再嫁也不成问题。
王月霞也想再嫁,家里有个男人帮衬着跟没有男人完全是两个样,可她再嫁是有条件的。
男的要接受她的三个孩子,还有她的婆婆。
王月霞一把自己的要求给说出来,给她说亲的媒婆都认为她脑子坏掉了,又不是长的多好看,也没说多年轻,带三个小拖油瓶就算了,还带个老的,这不是逗人玩吗?
乡下娶不着媳妇的老光棍是不挑,可他们也没法接受娶个老婆送个妈的。
时间依旧,附近十里八乡的媒婆都知道王月霞有多离谱,给她说亲的渐渐少了,也有人孜孜不倦劝她赶紧别要孩子了,脱离苦海才是正是。
王月霞把人打出去,她三个孩子都是她肚皮里出来的,她亲自带大的,怎么就成苦海了呢。
没男人愿意跟她,王月霞也不恼,她知道自己要求离谱,只能咬着牙在砖厂苦命干活,干完砖厂还要忙活地里的活,能多赚点就多赚点,三个孩子总不能一直在家休学,早晚要重回学校读书的,她得多攒点钱。
事情转机出现了,那一天傍晚,家里又来人了,是王月霞一个表妹的婆婆,外头人都叫她石红娘,王月霞叫她一声婶子。
石红娘来了就问她要不要再找一个男人过日子。
王月霞笑笑,直接说:“我也想找,婶子你听过我找男人的要求吧?”
她手指着家里三个小的一个老的,“我得带着他们,要是人家不接受,我就不嫁。”
石红娘也笑了,一拍腿说:“那正好,我跟他说了,他说不介意!还夸你是个有情有义的好女人,他就喜欢这样的。”
王月霞下巴都快惊掉了,还以为石红娘在逗她玩,让她快点别开玩笑了。
石红娘说她不是开玩笑的,让王月霞收拾收拾去杨沟村看一看再说,两个人当面聊一聊,说不定这事真能成。
等她走了,王月霞也陷入动摇之中,她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被忽悠了,怎么会有男人愿意答应这些条件呢。
可她家徒四壁,孩子嗷嗷待哺,她一个人实在撑不了多久,只能硬着头皮去看看情况。
王月霞第一次见到杨大岚,发现眼前的男人和传闻里很不一样。
杨大岚外号杨大懒,是个远近闻名的懒汉,家里油瓶子倒三天他都不带扶的,脖子上挂个大饼没人给他转圈他都能饿死。
听说他还邋遢,家里穷,要不然也不会这么大年纪都找不到老婆。
可王月霞见到杨大懒时,他家门口菜地打理的整整齐齐,家里虽然是老房子,看起来很穷,可收拾的挺干净,杨大懒特意理过头发,刮了胡子,换身新衣服,看着还挺年轻,一点都不像三十五六的样子。
不知道是不是太懒了,心态好,所以显得年轻。
王月霞对杨大懒的初印象挺好,要是两个人真能成,那她愿意。
就怕杨大懒是别人忽悠了,不知道她啥情况。
于是王月霞就跟他说了。
“我男人死了,给我留下仨孩子。”
“我知道。”
“我婆婆中风了,需要我照顾。”
“我知道,我妈也天天躺床上,要人伺候着。”
“你要是跟我结婚,我得把孩子和我婆婆都给带着。”
杨大懒羞涩一笑,或许是因为结婚那两个字,他不好意思挠头:“我知道,那咱俩啥时候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