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辉他们激动不已,直接就把简漫雪当成自己人了。
甚至把桃源论坛介绍给二人。
“这就是咱们的内部论坛哈,一般人摸不到这里,里面可好玩了,氛围非常好,你们也进去玩吧。”
简漫雪头回知道,一个网红居然还能有人给创建论坛,等她登入论坛之后才发现,里面人数也不少嘞!
司机也赶忙追问:“什么论坛啊,我能进不?”
“当然能啊,只要你喜欢夏夏,喜欢杨沟村,咱们就是一家人,要好好建设杨沟村,来吧,我把论坛安装包发给你,用手机注册登录就可以了。”
周辉就跟那传销头子一样,宣传桃源山庄可卖力了。
抵达目的地时,简漫雪已经和他们混的很熟了。
将近三个小时,从桐市抵达东华镇,简峰和邓慧提前在路口等着,看到女儿和她舍友从面包车上下来,很高兴地迎上去。
周辉他们几个是趁着放暑假来玩的,得知简漫雪她们想在这里打暑假工,受到启发,也想在这里找点活干,不过目前还不知道要做什么,两拨年轻人决定随时联系彼此。
看着女儿和几个男孩挥手告别,简峰走过去接过两个孩子的行李,好奇问道:“他们是谁?也是你同学吗?”
简漫雪摇头道:“不是,就是路上认识的。”
她给爸妈介绍黄莹,随后两个人就开始看四周的景色,东华镇现在也在修路,路上用绿色铁皮围起来的路段很多,看起来有些乱糟糟的,但等出了东华镇往杨沟村的方向走时,道路两边的景色就很美了。
“妈,那是水牛吗?”简漫雪看到路上还有慢慢行走的水牛车,惊讶地问道。
“是啊,上次给你寄的水牛奶馒头,就是东家养的水牛,有差不多一百头呢。”
“太厉害了吧!”简漫雪都被惊呆了,一路上的惊喜可真是多啊,她都没想到爸妈嘴里所谓的山区居然环境那么好。
一提到这里的环境,简峰和邓慧的话可就多了,他们在这里住了有段时日,每天都很充实,大清早起来去爬爬山,运动运动,回来吃个早饭,闲着没事帮着干点小活,有自己的事就去忙自己的事。
一天三顿饭,每顿饭都很健康,都是自己种的菜,能不健康吗?
就这样早睡早起,邓慧身体大好,看起来容光焕发,少说比以前年轻了几岁。
“你们要在这里找暑假工,那可来对地方了,最近有点缺人手,村里挺需要兼职工的,回头我帮你问问。”
简峰骑着电动三轮车,带着人很快就到了杨沟村,看到路口的烧烤摊,简漫雪还在烧烤摊上看到了周辉几个人。
“爸,那家烧烤好吃吗?”
“咋,你们想吃啊?要不咱们今天晚上就吃烧烤了?”简峰转头问邓慧的意见。
邓慧因为家里人接连生病去世,对健康问题敏感到都有些问题了,她在家的时候从不许简漫雪吃外卖,更别提那些零食了。
就在简漫雪有些失望,觉得这次又要被拒绝的时候。
邓慧道:“那就吃烧烤吧。”
简漫雪睁大眼睛,像是听到什么天方夜谭一样。
简峰笑着给女儿解释:“你妈现在好很多了,而且他们家烧烤挺干净的,食材都是从村里找的,我之前只是听人说好吃,还真没吃过,今天沾你的光,咱们来尝一尝吧!”
四个人要了一堆烤串,看到不远处还有卖水果茶的,黄莹过去买了四杯茉莉奶茶,不贵,才二十块钱。
长辈请吃饭,她总要做点什么。
牛羊肉串份量很足,还有小龙虾和田螺花甲之类的,用来下酒消磨时间最好不过。
简漫雪都忘记自己多久没吃过这些东西了。
能在一个平常的下午,和家里人坐在一起吃烧烤闲聊,对她来说真是意外地感动。
第156章 猴子下山
“你还好意思回来!不要脸的玩意儿!你给我滚!我就当没你这个儿子!”
大清早的,一声怒吼划破弥漫在杨沟村上空的浓雾。
半个村子都听到了老余家的吵闹声。
余全友今年七十三,带着两个孙儿,最大的孙子才十七,在县里二高上高中,刚放暑假回来。
小孙子今年十四,在镇上二中读书,h秋里上初三,明年考高中。
两个男孩成绩都不算太好,话也不是很多,不过很能干,勤劳老实,因为家里就他们三个纯爷们,也没个女性长辈,所以他们也算是生活家务样样精通。
余全友年纪大,没挣钱的本事了,就靠家里那几亩地种点菜,每逢赶集的时候挑着菜担子去卖菜。
光靠一个老人家种菜卖菜挣得钱,当然裹不住三个人的生活开销,尤其是家里还有两个能吃空地主的半大小子。
杨沟村挺多户人家都挺穷的,即使在贫穷的村里人中,余全友也是杨国峰重点关照对象。
他给余全友申请了五保户,又给他们办了低保,县里有什么好心人想要资助名额,他又把余全友的俩孙子给报上去了。
有两个好心人分别资助余全友的俩孙子,上高中的一个月给五百,读初中的一个月给三百,够他们吃饭了。
杨国峰之所以为余全友做这么多,和余全友的过往还有点关系,余全友参加过战争,战后他回到家乡,感觉对不起不幸去世的战友,就隐姓埋名没要国家给的奖赏。
这些往事,除了年纪大的那一波人知道,年轻人很少知道了。
尤其是余全友不喜吹嘘。
杨国峰试图找到余全友的的过往证据,但一直撬不开余全友的嘴,这位老兵,始终认为自己还活在世上,是沾了战友的光,他活在世上是受苦的,不应该享福。
很多老一辈人都有这种无私的想法,正因为这样,杨国峰才会对于全有特别关照。
于全有退伍回来的时候年纪挺大了,没结婚,后来自己找了对象,等他结婚生小孩的时候,年纪都四十了。
四十岁的余全友算是老来得子,和老妻生养一个孩子,就那么一个独子,被他老妻捧在手心里养着。
余全友也是疼爱儿子的,所以没怎么管教儿子。
余全友的儿子叫余国庆,读书没读出什么样子来,反而学会了跟人混社会,成天在镇上街头吞云吐雾,吊儿郎当,余全友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他儿子早生几年,说不定会因犯流氓罪进局子。
那他就不用这么提心吊胆了。
余全友为了让儿子改邪归正,决定送儿子去参军,余国庆身体素质可以,轻而易举通过体检,得到了入伍通知书。
余全友开心极了。
可就在余国庆入伍前一个月,他突然后悔,不想去参军了。
余全友差点被气死,他那时候已经快六十岁,根本经受不起这么大的刺激,为了管教儿子,让儿子改变想法,他打断两根扁担,发誓自己要把儿子给打改。
结果余国庆当晚就跑了,三个月后,没有去参军的于国庆带着一个大肚子女孩回来,那女孩头发染成黄色,画着蓝色眼影,穿的衣服更让人看不懂。
她怀了余国庆的种,看样子是在余国庆参军的时候就有了。
两个年纪不大的年轻人不知道该怎么办,满脑子都是浪漫,于是决定离家出走。
可他们没钱,也不想吃苦,跑了几个月,身上的钱花完了。
余国庆就领着没结婚的女友回来了。
余全友气得要死,可他又能怎么办呢,都说儿女是冤家仇家,那可真不错。
就算被儿女气死,该给儿女做的该是得做。
余国庆替儿子做主,让他娶了那女孩,三个月后,他大孙子余亮出生。
余国庆的老妻那时候还活着,儿媳妇生下大孙儿后,喂奶到六个月,等余亮能吃大人的食物了,儿媳妇就拉着余国庆去南方打工了。
这一走就是三年。
三年里,他们从未回过一次家,也没看过余亮,更别提给他打过一分生活费。
终于盼到余国庆回来了,他带着一个人,却不是他媳妇,而是一个不到半岁的小孩。
连牙都没长,不知道饿了多久,饿得嗷嗷哭啊。
余国庆不耐烦地把小孩扔给爹妈,随口解释媳妇给他又生了个儿子,然后就跟有钱的老板跑了,他照顾不来孩子,要是爹娘不照顾,他找了户人家,人家愿意花八万块钱买个小孩。
此话一出,余全友差点当场脑溢血。
他这是生了个畜牲啊!
想他这辈子没做过什么错事,怎么就生了这么个畜牲玩意,他恨不得打死这狗东西,可小孩哭得让人心碎。
趁着余全友去村里给小孩找奶吃的功夫,余国庆就又跑了。
他再回来,俩小孩一个八岁一个五岁,余国庆老娘去世,他回来扶棺,等他娘下葬,不过三天,余国庆便离开家乡,出去闯荡。
这一走,就是许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