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谁的手机突然外放,声音很大,几乎车厢里所有人都能听见。
“今年315被曝光某著名连锁快餐店存在使用过期食材的情况……其中潜藏的大量细菌,有可能导致食用者腹泻、呕吐,长期食用会增加患癌几率……”
声音戛然而止,一个年轻人满脸通红地插上有线耳机,无声地向周边人道歉。
刚才还在说有人得了癌症呢,这么快就听到食品安全的报道,这真是……
田晓睡不着了。
车厢里的气氛压抑极了,因为那家连锁快餐店在春市非常出名,几乎隔一两公里就有一家,因为味道和价格,是很多年轻上班族的人首选。
田晓也是常客之一。
她掏出手机搜索,果然很多新闻都已经报导出来,那家连锁快餐店反复使用老油,临下班时甚至会从泔水桶里捞菜包装给客人做外卖,还有什么把菜放厕所洗,使用过期食材,发芽土豆……
配上记者偷偷拍摄的后厨图,田晓一阵恶心,差点吐出来。
他大爷的,亏她还想着今天中午点外卖呢!
315报导就像是一根导火索,极速点燃车里不安的氛围。
“他玛德,这世界就想逼咱们年轻人去死是吧,福利福利让上一代人吃完,咱们只能当牛做马,还不如真当牛马呢,好歹牛马吃的草是干净的,咱们跟狗一样,吃泔水桶里捞出来的,吃人家脚踩的,带烟头的……”
抱怨引起共鸣,年轻人此起彼伏地发泄愤怒的情绪。
他们在家里也是父母的掌中宝,从小到大吃的用的哪个不是干干净净。
结果走出学校,进入社会,就成了社畜,社畜社畜,连人都不算了。
996,免费加班,长时间通勤,如今再加上外卖安全隐患,真就逼年轻人去死呗?
田晓没有跟着吐槽,车子到公司如今的站台,她麻木地顺着人流下车,看着眼前成片的大楼,来来往往的人让她心跳加快,眼前发黑。
好累,不知道是不是昨天夜里睡太晚,还是情绪太压抑,田晓真恨不得甩开一切,跑回家去。
不过她没那个胆子。只能闷头进公司,坐在工位,一上午时间被她消磨过去。
午饭时间,有同事问田晓要吃什么,田晓摇头:“我不饿,就先不吃了。”
“哎,你是不是也看到315新闻了,真恶心啊!弄的我也不知道该吃什么好了,要不然以后自己带饭算了!”
田晓僵硬地勾起唇附和笑笑。
其实她很会做饭,而且还很喜欢做饭。
只不过大学毕业后找好工作,就一直在这里上班,附近都是办公楼,地理位置太好,相应的,租房就很贵。
以田晓的工资来说,压根没办法承担在附近租房,无奈,她只能往偏远的城中村找房,每天上班要做四十分钟的公交,来回就要一个多小时。
真要较真,其实也有时间烧饭,只是真的好累。
田晓看起来病恹恹的,同事知趣地找别人吐槽去,田晓给自己点了一杯咖啡,打开手机,戴上耳机,一打开快抖,就是铺天盖地的食品安全报导。
她真的搞不懂,总是费劲力气地报导食品安全,但从不见有人管,好像这类问题只用揭发就行了。
当代网友是最好糊弄的一代人,只有七秒记忆,等这阵子风头一过,该吃还得吃。
不然能怎么办呢?
眼不见心不烦,田晓叉掉快抖,打开微信,被她置顶的群聊显示消息99+,她习惯性地点进去——
“今天的新闻你们都看了吧,黑心!太黑心了!还说咱们是祖国的花朵呢,哪有给花朵浇核废水的啊!”
“看了,幸好我们家都是自家做饭,总比外面吃安全一点。”
“安全?你先看完这几个新闻再说话!”
有人扔出来几条链接,光看标题就足够触目惊心。
泡药水的蔬菜和水果,打激素的家禽家畜……
“看了这些你还敢吃吗?”
“不敢吃还能饿死咋滴,生活在咱们这个时代,唯有看淡一切,阿弥陀佛。”
有人佛了,是不甘心现实,又无力反抗的无奈。
“我反正决定了,以后吃蔬菜就从夏夏这里买有机蔬菜,尽可能不吃外卖了,世界虽然荒诞,可我还想活到22世纪呢。”
“兄台有志气!敢问兄台高龄?”
“女的,37(龇牙笑)”
“这,够呛能活吧?”
夏芜刚上架有机蔬菜包没几天,一年一度的315就来了,提前几天就开始预热的食品安全报导让人触目惊心,一时间,市场上有机蔬菜的价格翻了一番。
就连夏芜的小店也受到影响,69一份的蔬菜包都快被人抢爆了。
夏芜自家种的蔬菜赶不上卖,丘兰恨不得菜园子里的菜一天三熟,不过她再怎么期盼,也只能耐着性子等割掉的韭菜重新长出来。
本来只是想帮熟悉的几户人家解决卖菜难的问题,顺便把这一段尴尬期过渡过去,没想到赶上315风波,群里粉丝求着夏芜不要下架有机蔬菜包。
沈茗是第一批买有机蔬菜包的,收到货后她照例拍照,写心得,还会拍自己做的菜,做成视频之后转发群里,好给没买的群友一些参考。
夏芜发货的蔬菜的的确确都是有机的,而且口味清甜,即使不配肉菜,单独清炒,也很好吃。其中最让沈茗满意的,就是韭菜和鸡蛋的搭配,她做了韭菜鸡蛋煎饼,被家里人抢着吃完,都说非常美味。
沈茗还问过夏芜,村里还有没有土鸡蛋,如果可以,她想多买一些,给俩孩子补身体。
夏芜帮她从村里买了一百个土鸡蛋,加上运费也才一百二十块钱。
比外面市场买饲料蛋好吃太多了。
有沈茗测评在前,群里陆续有人购买蔬菜包,不过做饭的人不算多,有些人会觉得有机蔬菜包太贵不划算,所以订单量一直上不去。
直到315快来了。
夏芜一觉睡醒,蔬菜包的订单多了上百单。
她立马把老伙计们都给叫来,通知他们复工的好消息,顺便还能帮他们卖自家吃不完的菜。
农村人闲在家里,都会种菜,就是一个人吃不完,也会种,总之决不能让地空着。
不止是丘兰,就连杨四爷石红娘他们,家里也都有一片菜园子。
把菜卖给外边的人,不用自己辛苦跑去镇上,还能多挣点钱,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短短几天,丘兰几家的菜园子都快被有机蔬菜包给薅空了。
夏芜家里的菜园也是如此。
于是趁着天气好,夏芜决定在山上继续开辟菜地,各种时令蔬菜种子不要钱地往地里撒。
不仅如此,她还没忘记去年种西瓜的打算,买了8248西瓜种子,还有小甜瓜香瓜菜瓜等多种瓜类种子,找人耕了五六亩地,种了一大片蔬菜和瓜类。
群友们对有机蔬菜包的热情依旧没有消散,夏芜只能把目光放到村里。
村里自家吃的菜,少有打农药的,就是有些人不爱伺候地,菜长得稀稀落落,看着不讨人喜欢。
夏芜把在网上卖蔬菜包的事情给说了,杨国峰一拍大腿,立马把好消息通知下去。
从今天起,村里人种菜不许打药,只能施肥,还要勤除草捉虫,一定要趁着这股风多挣一些。
他命令一下达,就不许村里人闲着没事在村口打牌了,整天挨家挨户地查看,见谁打农药就苦口婆心劝导,“城里人就想吃原生态的,你搞农药谁还敢吃?多上点心,不就能多挣点钱?你看你这鸡毛菜拉镇上顶多卖几毛一斤,要是卖给城里人,起码翻十倍!”
没人会跟钱过不去,尤其是在家务农没有收入来源的村里人,几乎卯足劲拼命干。
有些脑袋聪明的还会打听,听说丘兰种菜种的好就去取经,丘兰谦虚地把原因归到杨国俊堆的笋壳肥上,一时间,还有人找到杨家,要花钱买肥料。
杨国俊去年堆的肥料可不少,杨四爷家里几头牛的产量,今年养的鸡鸭鹅粪便,混合着笋壳以及各种厨余垃圾……
他的肥坑简直不能更肥了。
村里人要买,他也不吝啬,谁买都卖一些。
天气暖和,营养充足,浇水也跟得上,杨沟村家家户户菜园子里的时蔬卯足劲噌噌往上涨,一箱又一箱有机蔬菜包坐着快递车离开东华镇,在快递中转站被送往各个城市……
杨沟村村民的荷包又饱满不少。
村里人挣钱,夏芜也跟着挣钱,毕竟东西是放在她这里卖的,包装费,快递费人工费,她出力总不能是因为她善良吧?
卖菜卖了半月有余,夏芜又攒了一些小钱钱。
看着山上陆续开败的花,夏芜拍板决定:种紫云英!扩大蜂群!
第58章 懒汉娶妻,寡妇嫁人
紫云英虽然更适合秋季种植,不过夏芜老家天气暖和,这时候种紫云英,四五月份也能开花,刚好给蜜蜂提供蜜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