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客人们,夜色渐浓,深蓝色的天幕星星闪烁,半轮明月悬挂高空,那么近,那么远,似乎一伸手就能触碰得到。
夏芜从村口回来,脑子里还在想着民宿的事,突然听到有人叫她。
“小芜,小芜。”
她停下脚步,回头看见杨国峰打着手电筒在她身后不远。
“国峰叔,咋了,有事么?”
“是这样的,”杨国峰小跑几步追上来,“我正要去你家里找你,正好遇见了,边走边说吧。”
二人并排缓慢走着,杨国峰说起正事来。
今天隔壁郝堂村的老书记来了,见夏芜包山头,把一整个村子都带动起来,搞得有声有色的,羡慕极了。
就想着年轻人脑子灵活,看夏芜能不能帮忙给出点主意,郝堂村能不能也像杨沟村这样发展。
“郝老书记人挺好的,郝堂村跟咱们村关系也不错,他们在上游,以前闹干旱时,还把水分给咱,这都是情谊。现如今村里都没什么年轻人,光靠我们这些老家伙,已经跟不上时代了,你要是有啥想法就说说,管它有没有用,我说给郝书记听一听,省得他一把年纪老惦记这事。”
杨国峰没有道德绑架,也没有咄咄逼人,只是平淡地把郝大通的无奈给讲了出来。
杨沟村的困境,可不只是他们村才有困境。
看看现在的农村吧,多少耕地都荒废,无人耕种。
年轻人出去打工能一个月能挣得钱就够种地一年所得,种地又累,谁会愿意留在乡村呢。
偏偏他们做村官的,上头还有土地红线压着,要发展经济,还要种地,真是神仙也为难。
夏芜想了想,“国峰叔啊,我今天跟我爸去过郝堂村,我感觉郝堂村要是想发展,应该比咱们村更有优势才对。”
杨国峰一愣,比他们村还有优势?
“你说,叔听听你的看法。”
“看哈,郝堂村水系发达,景色优美,村里有大大小小的池塘湖泊,有种荷花的,那肯定能产藕啊,有水,那就能养鸭和鹅,鸭鹅能下蛋,鸭绒鹅绒价格也不便宜,这都是发展的契机,叔你觉得呢?”
杨国峰一拍腿,“你说的这些没错!郝堂村是有人种荷花,他们村里人夏天摘莲蓬去镇上卖,秋冬挖藕,不过别的村又不是没有,卖不出价格来,挖藕还受罪,不如烂塘里。”
“至于鸭和鹅,都是一样的道理……”
郝堂村能养,别的村也能养,当地家家户户都养,自产自销了又何必去买别人家的呢?
说白了,还是缺售卖渠道。
夏芜似笑非笑,干脆挑明话头:“叔,郝老书记是不是想请你说情,让我帮忙卖他们村里的农产品?”
杨国峰露出憨厚的笑容,“是有这意思,不过还得看你意见。”
那当然,视频是夏芜做的,账号是她独有的,那些网友和游客也都是奔着她来的,要是夏芜不开口帮忙,谁还能逼迫她不成?
“这事我还得再想想,叔,等我想好了再跟你说吧,”夏芜没有第一时间答应下来,她脑子里有很多线,能连一起,但需要时间。
杨国峰点头应好,“那行,把你送到家了,你好好休息休息,今天累着了,回头你想好了再跟我说。”
回到家,夏芜拉着家里人紧急开个小会。
“说几件小事,”一家五口人环坐在桌子前,等着夏芜开口,夏芜正色道:“我想买辆车。”
刘桂珍道:“是该买一辆了,三轮车电池不够用,来回镇上两趟就没电了。”
杨国俊:“你要买啥车,爸找人给你问问,手里钱够不够?”
杨弘文抱着兔八哥,一味地撸兔子,并不参与讨论。
杨老爷子洗过澡了,穿着松垮的老头汗衫靠在年纪比夏芜都大的藤椅上抽旱烟。
最平常不过的日常,夏芜被注视着,只觉得无比幸福。
她嘿嘿一笑,“我已经想好买什么车了,就买二表哥那样的斗车,能做人能拉货,还便宜皮实。我今天已经问过他,他给我推荐了卖家,明天我就去镇上看,手里的钱也够,放心吧。”
“买那种车啊,会不会有点太笨重了?”杨国俊皱着眉,怎么都想不出自己娇滴滴漂亮像仙女一样的闺女从斗车上跳下来的样子。
“不讲究那些,上山拉货什么的方便就行了。”
夏芜开始讲第二件事,她想继续种菜,可能要再种上个十来亩,趁着现在还来得及,多种些不同种类的菜,西瓜再补两三亩。
今天来玩的游客都盯上西瓜了,看他们那架势,估计等西瓜熟了又要疯狂购买。
夏芜怕剩下的瓜不够自己吃的。
杨国俊不语,只是一味地支持。
“正好稻子都种完了,种,爸明天就找人种。”
不然欠的钱啥时候能还完呐。
“爸!你真好!”
夏芜甜甜地赞美老爸,心里再一次庆幸,幸好有灵泉,每天投喂家里人,潜移默化改善他们的体质,不然真不敢让爸妈那么累。
灵泉水作用在植物上,再通过日常饮食改善体质,效果还是很好的。
夏芜当初回来的时候,刘桂珍鬓边有急出来的斑驳白发,如今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一家五口人身体倍棒,好几次流感来袭,他们连喷嚏都没打过一个。
只可惜灵泉水好像对哥哥的心智没什么太大改善作用。
也许是吃的还不够多。
夏芜说完前两件事,得到家里人一致赞同,她又说出最后一个想法:
“爸,你知道郝堂村有一片收归公有的老宅子吧?”
“我想把那片宅子租下来,改成民宿。”
“你们觉得怎么样?”
夏芜兴致勃勃地说着自己的想法,早在看到郝堂村的景色时,她就在想,要是能把那片上世纪的老宅改造翻新,就能做成民宿,来玩的游客也能有落脚地,而且郝堂村景色特好,朝天河两边非常适合露营,拍照也很出片。
恰好今天杨国峰来找夏芜出主意,夏芜只给他说了其一,却没说出其实当下最适合郝堂村发展的就是旅游模式。
毕竟真要搞起旅游模式,也要有招揽游客的由头。
东华镇有什么吸引游客的点吗?
还是得靠夏芜啊。
夏芜虽然有这个想法,奈何囊中羞涩,她自己的山头都没搞好,哪来的钱去弄民宿呢。
先和家里人通通气,听听他们的意见。
不出所料,夏芜想办民宿的想法也得到了家里人支持,只是现实条件不允许,摊子太大,没钱啊。
不过改民宿也不是现在非改不可,既然家里人也觉得可行,夏芜就先把这件事记在待办日程上。
洗漱过后,半夜起来喂了一下蛇兄,又是半夜好眠。
游客们来杨沟村吃上梁宴席的经历已经在网络上层层发酵,引来越来越多的关注。
夏芜却没那么多时间泡在网上,第二天大清早,吃过早饭,杨国俊要在家种地。夏芜拉上哥哥蹭村里人的车,直奔镇上卖斗车的地方而去。
根据二表哥的推荐,夏芜顺利在熟人那里试驾一辆双排斗车,后车斗最多可以拉几千斤的东西,这让她非常满意。
交钱,上牌照,本就有驾照的夏芜当天上午就开着心爱的双排大容量斗车回村了。
第76章 生病的季云舟
有车之后第一件事做什么?
夏芜打算开车去镇上或者县里卖东西,卖的就是自家山头上的瓜果蔬菜。
第二天一大早,她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蔬菜篓子,批发的塑料袋子,还有充好电的电子秤,先开车上山采摘青梅、树莓,还有时令蔬菜,然后再带上冰箱里库存的各种果酱,她还专门准备了试吃的小塑料杯。
一切准备妥当,夏芜狼吞虎咽地吃过早饭,早晨八点多,拉着哥哥出村了。
她打算拍一期卖农家产品的视频,杨弘文肯定要跟着一起去。
路上,夏芜把斗车车厢窗户打开,清早山间的清风从窗户里灌入,夹杂着山里松木的清香,空气都是湿润润的。
来到集市,夏芜直接把后面斗车的车板放下,露出里面的蔬菜,小喇叭打开,立马开始播放早就录好的录音。
“自家种的无机蔬菜,不打药,健康的不得了嘞!”
镇上的集市很热闹,除了专门的菜摊水果摊和小型超市,大多是附近村里的老年人挑着担子来卖菜卖鸡蛋。
夏芜站在车边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再加上身后车斗里蔬菜瓜果摆得整齐又色彩鲜明,吸引一波又一波的注视。
很快就有人上门问货:“绿色的是啥东西?”
一个骑着电瓶车的中年男人停在夏芜面前,车前面挂着大包小包的蔬菜,装的满满当当,他都快没地方放腿了。
“大叔,这是青梅,可以泡酒熬果酱,烧菜做果饮都很不错,要来点吗?”
“青梅?能直接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