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眼下这杯用牛乳做成的奶茶,却是一点儿腥味都闻不到。
连她这种喝牛乳喝到吐的人,都忍不住还想再来一杯。
不过张妈妈压下了心底的渴望。
她笑着夸赞沈玉楼:“不愧是李大厨看上的徒弟,手艺就是不同凡响。”
说罢,拉着沈玉楼就往前厅去。
路上,她叮嘱沈玉楼:“你那道香煎牛仔骨,极得老夫人欢心,她老人家想见见你。”
沈玉楼对陆老夫人要见她这件事一点儿都不意外。
她早就从师父那里得知陆老夫人牙口不好,入口食物要炖得稀烂才能吃得下。
可再顶尖的食材,倘若炖得稀烂,也失去了食材本身的美味。
为了做出一道无需炖的稀烂,陆老夫人也能嚼得动的肉菜,沈玉楼没少在那道香煎牛仔骨上面下工夫。
所以,陆老夫人要见她,她一点儿都不意外,但她面上还是作出惊讶状:“啊?老夫人要见我?”
张妈妈只当她是没见过世面,紧张,于是安慰她道:“我们老夫人最是宽和仁慈了,稍后到了跟前,她老人家问你什么,你如实答便是了,无需太过紧张。”
说话间二人便到了前厅宴客厅。
宴席已经进行到了尾声,满室宾客吃饱喝足,这会儿正相互攀谈。
陆老夫人也在跟一桌的夫人小姐们说笑。
沈玉楼按照张妈妈教她的规矩,先上前给陆老夫人磕头贺寿。
“祝老夫人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说罢,结结实实地给陆老夫人磕了个头。
古代就是这点儿不好,动不动就要下跪磕头。
好在这位陆老夫人年岁已高,她权当是晚辈给长辈磕头了。
至于四周那些好奇地盯着她打量的目光……
沈玉楼并不惧。
上一世她不但是个厨子,还是美食博主,有时候兴趣来了,也会开开直播什么的,早就习惯了这些。
所以,哪怕身周全是衣着华丽的贵人,沈玉楼也不见半分拘谨,足够恭敬的态度中又透出一抹不卑不亢,瞬间就合了陆老夫人的眼缘。
她示意张妈妈将人扶起来,又将人上下打量了一番,笑着问沈玉楼:“你就是李大厨的那个小徒弟呀,你叫什么名字呀?”
沈玉楼恭声应道:“回老夫人话,我叫沈玉楼。”
“玉楼?”陆老夫人咂摸了遍,说道,“玉字象征美丽,楼字则指楼房,寓意坚强,坚韧。”
她又打量了遍沈玉楼,笑着夸道:“这名字跟你配,你爹娘对你用心了,很会为你取名字呢。”
沈玉楼默然。
上一世她的名字是自己取的。
这一世原主的名字,也是原主自己取的。
她们都是爹娘不喜欢的孩子,哪里有被爹娘用心重视的待遇?
不过这些就没必要拿出来说了,没得让陆老夫人的夸赞变成一场笑话。
她福身一礼,顺着陆老夫人的话茬,感慨道:“天下没有不疼爱孩子的爹娘。”
这话深得陆老夫人的心,她一辈子生育了四子两女,最喜欢听的就是这种话,于是看向沈玉楼的目光中,又多了几分喜欢。
她对李有福道:“你这小徒弟,是个乖巧伶俐的好孩子,你呀,可不能藏私,要好好的教人家,不然我饶不了你。”
这是要为沈玉楼撑腰做主了。
李有福赔着笑连声应是,然后捋着胡须,得意道:“我这个小徒弟,不仅乖巧伶俐,而且天赋还在我之上……老夫人您还不知道吧,她研究出了一道甜饮,连我叔叔尝了,都赞不绝口呢。”
他的叔叔曾是宫中御膳房的总管。
能让御膳房总管都赞不绝口的甜饮,一下子就勾起了众人的好奇心。
张妈妈本来还担心沈玉楼紧张出错,此刻见她落落大方,规矩礼法也都做得很到位,不由得暗暗松了口气。
她笑着对陆老夫人道:“沈小娘子做的那道甜饮,确实不错,老夫人若是尝了,定然会喜欢上的。”
这下陆老夫人的好奇心也被勾起来了,忙让人将那道甜饮端上来。
放到半温状态下的奶茶,滋味最好,一口喝下去,陆老夫人果然眼眸大亮,赞道:“确实不错,这道饮品啊,可比那劳什子的燕窝好吃多了。”
连老夫人都这么说了,一桌的宾客们也都跟着夸赞沈玉楼的甜饮做的好。
陆老夫人的这一桌都是女眷,大多是夫人携带着自家女儿。
韩辛夷身为韩家的大小姐也在其中。
早在李有福说那道香煎牛仔骨是沈玉楼做的时,她便暗暗捏紧了手中的帕子。
此刻见沈玉楼又弄出来一道甜饮,哄得陆老夫人眉开眼笑,赞了又赞,甚至还赏赐了沈玉楼不少好东西,她恨得眼睛都要红了,目光如刀子似的直往沈玉楼身上刮。
不过就是一个乡下村姑罢了,弄出一碗破糖水,也值得被这样夸赞。
这些人云亦云的夫人小姐,果然最是虚伪了,就知道奉承权贵!
再看她,顶着韩家大小姐这样一个身份,居然半句夸奖的话都没得到。
韩辛夷越想越觉得不甘心,目光毒蛇一样死死地咬住沈玉楼不放。
被这样有敌意的目光盯着刀,沈玉楼不可能察觉不到。
但她却仿佛没感觉一般,笑着对陆老夫人道:“好让老夫人知晓,这道甜品其实并非我原创,而是我根据一则古籍记载,按照上面提供的食谱,摸索着做出来的……说起来,这道甜品背后,还有一个缠绵悱恻的故事呢。”
第91章 用心险恶,卑鄙无耻!
沈玉楼不怕别人问她古籍出自何处。
天下书籍那么多,她无意间看到了,记住了,这有什么问题呢?
而且,比起追问这道食谱记载在哪本书上,大家更感兴趣的应该是食谱背后的故事。
缠绵悱恻的故事呢,一听就跟男女情爱有关。
而像这种桃色八卦新闻物料,最是能勾起人的好奇心。
尤其是女人。
果然,她这话说完,一桌的夫人小姐们全都来了兴趣,眼睛亮晶晶地望着她。
陆老夫人也坐直身子,兴趣盎然道:“哦,是吗?那我可要听听这背后的故事。”
余光瞥了眼韩辛夷,沈玉楼笑吟吟地跟众人讲起了奶茶背后的故事。
“据说,有位民间小娘子,和一位寒门书生相爱了,那书生家境贫寒,日子过得十分拮据,书生的一件长衫,能从冬穿到夏都不得换。”
“某日,小娘子去书院找书生,刚好瞧见书生正被同学嘲笑,说书生穷得连衣服都拿不出第二件,还跑到书院读书,实在是自不量力。”
“小娘子瞧见了十分心疼书生,回到家中大哭一场,立誓要帮书生摆脱贫困,于是小娘子就想去街头摆摊做生意赚钱。”
“那小娘子家中养着十几头奶牛,每日靠给大户人家提供生牛乳过活,只是牛乳的味道并不好,小娘子便拿出家中的茶叶炒制焦香,再放入牛乳烧制滚沸,最后再用红糖浆调味。”
“这样以来,牛乳的腥味便被茶叶的清香,以及红糖的甜香遮盖住了。”
“因为这道甜饮的主要食材用的是牛乳和茶叶,小娘子便给这道甜饮取名奶茶。”
“靠着奶茶这道甜饮,小娘子终于让书生穿上了新衣服,再不必为生活发愁。书生也能安心读书了,直到后来功成名就了。”
“可书生功成名就后,书生的爹娘却嫌弃小娘子是街头卖茶的,身份卑微,配不上已有功名在身的书生,就瞒着书生,干起了棒打鸳鸯的事情。”
“他们不知道的是,小娘子这些年为了供书生读书,日日在街头煮茶卖,早已累垮了身子骨。”
“小娘子深知书生绝不可能会厌弃她,这一切必定是书生爹娘的主意;但她也深知自己时日无多,为了不让书生夹在爹娘和她之间为难,小娘子便故意淋了一场大病,最终病逝而亡。”
上一世,业余做美食博主那段时间,除了往账号上发一些美食小视频,沈玉楼偶尔也会开开直播。
她开直播时基本不跟人连线,都是跟粉丝们讲一些小故事。
而那些小故事,大多数是她根据网上的热点改编而来的。
正是因为有过这样的经验,所以她讲故事的水平不比茶楼酒馆里的说书先生差,情感充沛,松弛有度。
一众夫人小姐听得目不转睛,都沉浸在了小娘子和书生的故事中。
此时听她说到小娘子为了不让书生左右为难,居然以死成全书生的孝道,无不发出怜惜的惊叹声。
陆老夫人更是听得入神,追问道:“后来呢?那书生如何了”
说着话,老人家还顿了下手中的拐杖,大有那书生要是敢辜负小娘子,她就要钻进故事中,一拐杖将那书生打死的架势。
至此,女宾客区的目光几乎全都集中在了沈玉楼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