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被清冷帝王缠上后[双重生]_眠微【完结】(85)

  容棠心中忐忑,不敢多待,低声道:“快走。”

  三人急匆匆远离了那亭子,烟雨依然有些惊魂未定:“娘娘,那个人怎么如此大胆?竟敢在宫中......若是我们动作慢些,岂不是会被她所伤?”

  容棠半晌没说话,只默默回忆着方才的情形。胡氏虽手执利刃,但却并未表露出什么凶狠的模样,只是冷冰冰地看着她们,像是想借此恐吓、迫使她们自行离开。若她真的想做什么,早该在看到自己的那一刻就该动手了,而不是伫立许久一动不动。

  至于那把刀......着实小了些,似乎也不足以伤人。那她为何要随身带着刀?容棠思量许久,依旧觉得难以理解,索性又走远了些,另择了一处亭子坐下,望着那水波荡漾的太清池发呆。

  此处虽然离方才那亭子远了些,但却可以看见通向那里的必经之路。过了许久,容棠看见那人自亭中缓步而出,朝着西北角踽踽独行,悄然离开。

  她深吸一口气,站起身道:“咱们再过去瞧瞧。”

  烟雨连忙阻拦:“娘娘,万一方才那人还藏在暗处,暴起伤人怎么办?”

  容棠摇头道:“我亲眼看着她离开了。放心,她不是什么来路不明的人。”

  她执意如此,烟雨和岚月劝不动,只能寸步不离跟着她前去。

  容棠来到亭子中,目光准确落在亭柱上,在看清那最下面的一簇竹叶时,萦绕眼底的迷雾蓦地散开,神色也松散了下来。

  她抬手轻轻触摸着那竹叶。方才还斑驳模糊的轮廓显然被人重新下刀刻了一遍,那几道沟壑之中还残留着些木屑,一看便知刻痕极新。现下,那簇竹叶愈发清晰起来。

  一个神智失常的疯癫之人,真的能这样平静而细心地一点点在亭柱上刻下什么东西吗?这簇竹叶在胡氏心中,究竟代表着什么呢?

  容棠伫立许久,这才慢慢转身离开了亭子,沿着太清池一路往回走。

  “娘娘,那人究竟是谁?”烟雨和岚月问道。

  容棠沉默许久道:“如果我所料不错,那位便是胡太妃,也就是陛下的生身母亲。”

  烟雨震惊地瞪大眼睛:“既然是陛下的生母,为何没有尊为太后?”

  容棠摇头:“此中缘故乃宫中秘闻,你们切勿随意揣测,也不要擅自提起。”

  她说着,忍不住叹了口气,实在很想知道萧凛对生母究竟有何心结。

  可容棠知道,此事一定是萧凛心中的一根刺,轻易提不得。

  原本这种事情与她无关,她完全可以假装不知情,免得把自己牵扯进其中。

  然而今日,容棠忽然意识到,不知从何时起,她越来越想要了解他的心思,了解他的过去,了解他的一切。

  *

  卓太妃葬仪那日,萧凛亲自前去在灵前奠酒,又送太妃灵柩葬入妃陵。

  先帝皇陵与妃陵都远在京城之外,来去须花费不少时间。萧凛离宫后,容棠心事重重,又不知不觉走到了太清池畔。

  由于烟雨和岚月的坚决反对,她没有再去那座亭子附近,而是在平日常走动之处散了会步,走累了便在水边寻了个凉亭坐下。

  想起卓太妃之事,她情不自禁有些神游。

  大燕朝这妃嫔守陵的规矩,始于太祖,从来无人敢违背,否则便成了不孝之人。此举全了皇家的体统,帝王即便在黄泉之下,也总有人守在他陵旁,可又有何人考虑过那些妃嫔呢?

  红颜芳华时便入宫,枯守多年却不得圣心,亦无子嗣,连君王崩逝后也不得自由。虽然皇陵远在京城之外,但于她们而言,不过是从一个牢笼换到另一个罢了,无法随意走动,终日便守着那一方狭窄的天空,连一丁点盼头都没有,到死都不能离开。况且皇陵不比皇宫,吃穿用度有所疏忽也未可知。难怪本朝许多妃嫔被遣送去守陵后,年纪轻轻便郁郁而终。

  容棠想象了一下那番情形,觉得若自己身处守陵妃嫔的位置,只怕有朝一日会被逼疯吧。

  她静坐了许久,直到感到自水面吹拂而来的风有些凉,这才起身打算回长乐宫。

  回去的路上,容棠鬼使神差地又绕去了永华宫一趟。

  永华宫的位置有些偏僻。她沿着宫道走了许久,穿过了一道门,这才远远看见了宫殿的大门。

  “娘娘你瞧,宫门口有人。”烟雨轻声道。

  容棠定睛一看,却是个一身素服的人。她周身皆是白色,发间也佩着一簇白色绢花,除此之外再无妆饰。

  是胡氏。

  容棠停住脚步,默默看着胡氏伫立在永华宫门前,伸手叩着门环,动作滞涩而茫然。

  她心中微微一紧,看着胡氏就那样不知疲倦般重复着那动作,下意识抬步走了过去。

  许久,胡氏大约是累了,松开了门环,却依旧没有离开,而是将整个掌心覆在了宫门上,随即俯身,丝毫不在意那门上的灰尘,把额头贴了上去,口中呢喃不止,像是在同谁亲密地挨在一处说悄悄话。

  容棠在一旁看着,不自觉有些感伤。她迟疑片刻,慢慢走上前去,轻声道:“......太妃。”

  胡氏的悲泣之声蓦地顿住。她抬起一张鬓发散乱、神情恍惚的面庞,冷冷地盯着容棠,随即退开一步,显然对她很是防备。

  “太妃是在......找人吗?”容棠小心翼翼问道,嗓音轻柔,生怕惊扰了她。

  胡氏一声不吭,对她的话恍如未闻,很快转过头去,继续盯着永华宫的大门,一动不动。

  许久,容棠忽然听见她低低地吐出一句“燕贞”,像是在唤谁的名字。

  话音一落,胡氏的呼吸蓦地变得急促起来,双手也止不住颤抖着。容棠惊愕万分,正欲上前,却见她双眼一闭,竟昏了过去。

  这番变故着实令人意想不到。容棠赶在胡氏委顿在地前死死扶住了她,同时吩咐烟雨和岚月一个上前搭把手,一个去请御医。

  长乐宫的内侍抬着步辇远远候在一旁,见容棠扬声高呼,忙不迭上前,把胡氏搀扶上去。

  “先送去长乐宫——”容棠正说着,却见一宫女神色慌张地疾奔而来,先是唤了声“太妃”,又在看清贵妃仪仗后忙俯身请安,颤声道:“奴婢喜娟,见过贵妃娘娘!”

  “你是太妃身边侍候的人吗?”容棠问道。

  喜娟颤巍巍道:“是。”

  “此处距离太妃所居宫殿远吗?”

  喜娟回道:“不远。”

  容棠当机立断:“既如此,便把太妃送去她寝宫,再让御医直接去那里为太妃诊治。”

  岚月领命,飞快地去了。容棠则领着余下众人,护送胡氏向西北角行去。

  喜娟在前引路,走了片刻,便到了一座看起来冷寂而荒凉的宫殿外。容棠抬头看那匾额,上书“瑞安宫”,这是大燕有子嗣的太妃在先帝驾崩后的固定居所,如今只住了胡氏一人。

  众人把胡氏送进寝殿,御医恰好也赶到了。隔着纱帐,御医凝神搭脉,又简单问了几句胡氏素日的饮食起居。

  容棠担忧道:“太妃如何?”

  御医拱手道:“回贵妃娘娘的话:太妃是因为急痛攻心,心淤气堵,加之水米不进才会晕厥,并无大碍,只静躺片刻,便会醒来。臣也会开一剂平心静气的药方,帮助太妃舒缓心绪。太妃可先略进些米汤,待有了胃口后再正常用膳。”

  待御医离开,她看向喜娟,问道:“太妃是不是得知了什么事情?”

  喜娟结结巴巴道:“今儿晨起,宫中洒扫的内侍说前几日皇陵那边的卓太妃薨了,太妃恰好听见了,便自那时开始不吃不喝,只呆坐在窗前,一坐便是几个时辰。方才奴婢去为太妃倒茶,谁知回来后便不见了太妃,顿时吓坏了,忙一路找了出去。”

  她说着,忍不住啜泣道:“幸而贵妃娘娘经过,否则不知太妃会不会......”

  容棠看了眼床榻上昏睡不醒的胡氏,低声问道:“素日服侍太妃的就只有你一人吗?”

  喜娟哽咽道:“原本有好几人的,但太妃不喜她们,加之她们也不肯在这里服侍,便只剩下奴婢一人。”

  “太妃她......”容棠欲言又止,半晌才道,“这几日心中定伤痛不已,你要好好陪伴,寸步不离守着太妃,同时也要劝一劝太妃节哀。斯人已逝,生者唯有好好活着,才是对故人最好的慰藉。”

  她顿了顿,又道:“你要劝太妃好生珍重,否则我和......陛下定会时时刻刻悬心。”

  喜娟低声道:“是,奴婢记住了。”

  容棠轻叹一声,起身看了眼胡氏苍白而没有血色的脸,轻声道:“好生照顾太妃。御医的方子,也按时熬煮了让太妃服下。”

  “奴婢明白。”喜娟本想送她出去,却被容棠止住:“不必,既然太妃身边只有你一人,你便留在寝殿内吧。”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情有独钟  先婚后爱  双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