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被清冷帝王缠上后[双重生]_眠微【完结】(93)

  或许是因为这样的怀抱,她已经许久不曾拥有过了。

  而萧凛拥着她,愈发觉得心中空了的那一处瞬间被她的气息填满。这些时日的煎熬和挣扎,他不想再体验一遍了。

  “答应朕,往后不论发生什么事情,都要如实告诉朕。”半晌,容棠听见萧凛的声音在头顶响起。

  她抬头看着他眼中的认真和期许,点了点头。

  萧凛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朕也答应你,日后不会再如先前那样不分青红皂白便对你发脾气。朕会好好听你诉说,不会不讲道理,更不会再对你凶巴巴的了。”

  容棠觉得他一本正经的模样有些好笑,吸了吸鼻子,伸出手说道:“陛下是天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萧凛会意,淡淡笑了笑,伸手勾住她的小指,道:“一言为定。”

  暮色渐深,两人没有再多待,而是打算回宫。

  “随朕来,”萧凛没有同她一起回长乐宫,而是把她带回了福宁殿,“有一样东西,朕想让你也看一看。”

  容棠不明所以,跟着他去了内室,看他从锦盒里取出了一封信和一枚平安符。

  她看着萧凛把那封信展开,上面的内容并不长,字迹也有些歪歪扭扭,但依然能够辨认出写信之人的用意。

  容棠把信读了一遍,恍然抬头看向萧凛:“这是卓太妃写给陛下的信?”又看了眼那枚明显已经有些褪了色的平安符:“这也是......太妃亲手所做的?”

  然而萧凛却摇了摇头,说道:“信是太妃所写,但平安符并非出自她手。”

  他说到此处,忍不住又轻轻蹙起了眉。容棠察言观色,心下雪亮:“平安符是......陛下的生母所做?”

  萧凛颔首。

  容棠止不住惊异,连忙把那封信又看了一遍。卓太妃在信上劝慰萧凛,劝他不要把自己困在过去,也隐晦而委婉地暗示他,其实胡太妃对他并不是真的厌恶。她也曾满心欢喜期盼着腹中孩儿的降生,也曾怀抱着刚出生的婴孩而热泪盈眶。

  那枚平安符,便是孕中的胡太妃亲手所做。她并不擅长针线刺绣,因而这平安符做得根本

  算不上精巧,但一针一线却都凝结着为人母的喜悦。只是萧凛出生后,胡氏不知因何缘故,将这枚平安符束之高阁,后来胡氏神智失常,开始尽数毁坏旧日的物件,卓太妃好不容易才从她手中抢下了这枚平安符,藏在自己寝殿内。

  这么多年,卓太妃一直记挂着此事。她虽身在皇陵,却也盼着京中的这对母子能够冰释前嫌,然而直到她薨逝,却也没能等来这个消息。

  卓太妃在信上说,她也不知当年胡氏究竟经历了什么才会性情大变,对亲生儿子那样冷漠,但她却本能地相信,胡氏一定有自己的苦衷。因此,她在弥留之际,嘱咐人把这枚平安符送到萧凛手上,盼着他能够念着昔日旧事,善待生母。

  容棠读完这封信,心中的疑虑愈发深重起来。胡氏究竟是因为什么才会变成如今这般模样的?她看向萧凛,问道:“陛下是如何想的?”

  萧凛手中握着那枚平安符,目光有些发怔。听见容棠的话,他微微苦笑,说道:“......朕不知道。”

  平安符被他攥久了,渐渐也染上了他掌心的温热。萧凛沉默许久,才涩声开口:“或许,朕需要好好思索一番,要不要去见她。”

  容棠看出了他眉宇间的挣扎和犹豫不决,便柔声道:“陛下只须循着自己的心去做便是。”

  “臣妾相信陛下有自己的打算,也会陪陛下一起慢慢想。”

  灯火摇曳,两人相互依偎的身影映在窗纸上,仿佛永远不会分离。

  *

  陛下和贵妃重归于好,满宫的人都松了口气。尤其是福宁殿的人,他们实在受够那种如履薄冰、提心吊胆的日子了。和贵妃闹别扭这些日子,陛下愈发喜怒无常,连半分笑意也没有,整个人如一块千年玄冰,不断地散发冷气。

  而长乐宫上下也彻底放下心来。那日陛下和娘娘一同归来后的第二日,流水般的玉器珠宝和绫罗绸缎源源不断送进了长乐宫,昭示着娘娘毫不动摇的地位和恩宠。只不过,许是朝政繁杂的缘故,陛下留宿长乐宫的次数并不如从前那样多了。但他还是得了空,便会同娘娘一道用膳。

  烟雨和岚月跟在容棠身边久了,也渐渐耳濡目染,开始宠辱不惊起来。因此,她们并未像其他人一样喜形于色,也认定自家娘娘也会一如往常波澜不惊。

  然而几日下来,两人却觉得这一回好像有些不同。

  明明已经冰消雪融,可是自家娘姑却依旧有些魂不守舍。她时常坐在窗下,好端端翻着书,却忽然发起呆来,神色却并不是忧虑或是有心事的样子,而是仿佛遇到了某种难题,陷入了某种彷徨困惑的情绪之中,有时兀自笑一笑,有时又忍不住叹气。

  而陛下驾临长乐宫时,娘娘的神情又鲜活了起来,好像越来越享受这样彼此相处的感觉了。当陛下离开后,娘娘面上竟破天荒地出现了一丝细微的不舍,虽然转瞬即逝,却还是被耳聪目明的烟雨捕捉到了。

  她暗自留心着,这一日在娘娘又手执书卷坐在窗边发呆时,终于忍不住问出了口:“娘娘,这话本故事究竟写了什么,惹得您这般思绪万千?”

  容棠从沉思中回神,有些讶异地看向她:“为何这么问?”

  烟雨道:“奴婢瞧娘娘每回看这话本时,面上神色总是变幻多端,时而欣喜时而凝重。”她歪头去看,好奇道:“不知这是个什么故事?”

  容棠顺着她的目光看向手中的书册,微微顿了顿,说道:“这个故事说的是主人公闯荡江湖,为了报仇而不得不伪装身份,做出一些并非出自内心的举动,让所有人都信以为真。可渐渐的,她自己却忽然开始分不清过往做过的那些事情、产生的那些想法究竟是真情还是假意了。”

  烟雨听得似懂非懂,道:“是真是假,难道她心中会全无感觉吗?”

  容棠合上书,幽幽地叹了口气,喃喃道:“可若是她辨不清自己的心呢?”

  烟雨怔怔看着她。

  容棠瞥见她迷茫的样子,笑了笑,道:“我有些饿了,你让拂云准备几样点心吧。”

  用完点心,她便打算去启祥宫一趟,将先前抄好的佛经呈给太后。

  启祥宫里,她沿着回廊缓步向后殿行去,尚未到殿门前,便已隔着窗子听见了一阵笑语声,知晓今日有客。

  宫女恭声禀报,容棠迈步进殿,在外间候了半晌,得了里间太后的准许,这才走了进去。

  “臣妾向母后请安。”

  太后淡淡道:“免。贵妃今日来,有何事要见哀家?”

  缘故两人心知肚明,只不过难免要说些场面话。容棠道:“臣妾知晓母后一向信佛,特意手抄了这佛经献于母后,权当做是臣妾为母后准备的另一样寿礼。”

  她说着,双手捧起经书奉上。

  当着旁人的面,太后也没有为难她,接了过来后道:“坐吧。”

  容棠在一旁坐下后,目光不动声色一扫,这才看清了殿内其他两人,正是丹阳长公主和其母励阳太妃。

  这也是容棠头一回认真看清了励阳太妃的模样。她因保养得宜而显得格外年轻,看起来笑容可掬,慈眉善目,周身都是掩不住的富贵气息。

  而丹阳长公主对上她的目光,面上飞快掠过一丝愤恨和不甘,随即将头转到了一边。

  太后草草翻了下容棠手抄的佛经,见上面的字迹清隽秀雅,一笔一划筋骨分明。

  励阳太妃笑着道:“贵妃娘娘知晓太后信佛,便特意手抄了佛经奉上。娘娘果真是蕙质兰心,温柔娴雅。到底是太后和陛下的眼光好,独独选中了贵妃娘娘,也在这宫中多了个贴心人。”

  容棠忙起身道:“太妃谬赞了。为母后尽孝,乃是臣妾的本分,不敢居功。”

  太后看了她一眼,淡淡道:“贵妃有心了。”

  任谁都能听得出太后这句话有多么言不由衷。容棠只做不觉,笑盈盈地道:“母后言重了。”好似全然瞧不见她面上的冷淡之色。

  励阳太妃见状,忙笑着圆场:“太后福气好,身边有这样细心妥帖的人。不像丹阳,整日总让我为她操心。”

  丹阳长公主面露不服,似乎想辩解,碍于在长辈面前,只好心不甘情不愿地抿紧了唇。太后闻言,微微笑了笑道:“这是哪里的话。哀家一向喜欢丹阳率真坦诚,从不会在哀家面前有所遮掩欺瞒,对哀家更是一心一意孝顺。”

  即便再迟钝的人,也能听出太后这话里若有若无的影射。

  丹阳长公主略有些得意地看了眼容棠,却见对方恍若未闻,只安静垂眸,平静地抿了口茶,顿时有种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挫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情有独钟  先婚后爱  双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