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离婚后拒不复合:前夫儿子悔断肠_梧桐木木【完结】(396)

  四十分钟后,韩灵粹走进“初心设计”的写字楼。

  前台小姑娘抬头时愣了愣,几秒后才反应过来,连忙起身。

  设计部的办公室里一片低气压,几个设计师围着长桌叹气,图纸上画满了红色的修改痕迹。

  韩灵粹走过去,没说话,先弯腰拿起桌上的卷尺,又指着图纸上邮局小楼的承重墙位置。

  “把小楼西侧的非承重墙拆了,做嵌入式玻璃展柜,连通主入口和内侧商铺的动线。”

  “展柜里摆老邮局的旧物件,邮戳、绿皮邮筒模型,既保留建筑主体,又能当引导标识。”

  她指尖沿着动线画了条弧线。

  “再把主入口的台阶改成缓坡,坡面上用青石板拼出民国时期的街道地图,和小楼的砖墙纹理呼应。”

  “甲方要的‘历史感’不是把老建筑当标本,是让它和新空间‘说话’。”

  办公室里静了几秒,然后有人小声说。

  “这样一来,人流既能绕开承重墙,又能自然注意到小楼……”另一个设计师立刻拿起笔,在图纸上勾勒起来。

  “还是你厉害。”

  沈寒星端着一杯热咖啡走过来,肚子已经有些明显的弧度,她靠在桌边,看着韩灵粹的眼神里全是感慨。

  “五年前在‘拾光集’工地,你还得跟工头争老砖墙要不要拆,现在一句话就能把死局盘活。”

  她顿了顿,声音放轻,“还记得当年设计院那个副总吗?前阵子托人找我,想挖你去他们公司当设计总监,开的薪资是现在的三倍。”

  韩灵粹接过咖啡,指尖碰到杯壁的温度,笑了笑。

  “不是我厉害,是这五年在国外,见了太多‘新旧共生’的案例。”

  “说得好。”

  一个清脆又带点腼腆的声音传来。

  韩灵粹转头,就看见一个穿着蓝色校服的小男孩站在门口,背着书包,手里攥着一个画本。

  是寻寻,十岁的孩子已经长到了韩灵粹下巴的位置,头发剪得整齐,脸颊还有点婴儿肥。

  只是眼神不像小时候那样黏着她,反而有点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手指抠着画本的边角。

  “寻寻。”

  韩灵粹放下咖啡,朝他走过去。孩子抬起头,眼睛亮了亮,又飞快地移开视线,小声喊了句“妈妈”,然后把画本递过来。

  “我画的……‘拾光集’的向日葵。”

  画本上,中庭的向日葵开得金灿灿的,玻璃顶上还画了只小鸟,旁边歪歪扭扭写着“四年级一班沈千寻”。

  韩灵粹蹲下来,指尖轻轻拂过画纸上的线条。

  “画得真好,”她抬头看他,“学校里有没有教画画?”

  寻寻点点头,话渐渐多了起来,从美术课的水彩,说到班里的同桌,再到沈寒星肚子里的小宝宝,没一会儿就拉着她的手,要带她去看自己在公司的小书桌。

  办公室的门又被推开,轩辕阁站在门口,手里捧着一束白色的洋桔梗,花瓣上还带着水珠。

  他比五年前沉稳了些,头发剪短了,穿着深色的风衣,只是眼神里的锐利,还是和当年在“拾光集”开幕仪式上比“真棒”时一样。

  “听说你回来了,”他朝韩灵粹走过来,把花递过去,声音比平时低了些。

  “恭喜你,拿到了国际新锐建筑师奖。”

  沈寒星在旁边笑。

  “轩辕总这五年可是‘铁树不开花’,多少名媛淑女递橄榄枝都没接,今天倒是主动送花了。”

  轩辕阁的指尖攥了攥花茎,没接沈寒星的话,目光落在韩灵粹身上。

  第517章 她不会再回到他身边了

  他以为这五年足够让那些压抑的感情沉淀下去。

  他看着她出国深造,看着她在国际上拿奖,看着她的名字出现在建筑杂志的封面,每一次都告诉自己“她已经往前走了,你也该放下”。

  可直到此刻,看到她穿着米白西装,蹲在地上听寻寻说话,阳光落在她发梢的样子,那些被他刻意压在心底的情绪,突然像决堤的水,汹涌地冲了出来。

  “灵粹,”他开口,喉结动了动,“我们能谈谈吗?”

  韩灵粹站起身,接过洋桔梗,递给旁边的助理。

  “麻烦帮我插在花瓶里。”

  然后她转向轩辕阁,语气温和却坚定。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但这五年,我走了很多路,见了很多事,早就不是当年韩灵粹了。”

  “我现在要陪寻寻长大,还有很多设计案想做。情爱对我来说,不是必需品,也不想再花时间去经营。”

  轩辕阁的脸色白了些,他张了张嘴,想说“我等了你五年”,想说“我可以陪你一起”。

  可看着韩灵粹清澈却没有波澜的眼睛,那些话突然堵在喉咙里,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沈寒星轻轻拉了拉轩辕阁的胳膊,打圆场:“好了,先不说这个。灵粹,我找你还有正事。”

  “医生说我这双胞胎怀得稳,得好好养胎,初心是我的心血,尤其是设计部,我想委托你全权管理。”

  她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授权书,“我知道你刚回来,可能有自己的计划,但初心是我的,交给别人我不放心。”

  韩灵粹看着授权书上“沈寒星”三个字……想到了这些年跟沈寒星的点点滴滴。

  她接过笔,在授权书上签了字。

  “放心,我会管好。”

  第二天一早,韩灵粹准时出现在初心设计的办公室。

  助理韩木已经在门口等她。

  “韩老师,这是设计部最近的项目清单,还有几个待签的合同。”

  韩木递过来一个文件夹,“昨天您说的‘老城根’方案,我已经让设计师按您的思路修改,下午就能出初稿。”

  韩灵粹点点头,翻着文件夹。

  :“把设计部的例会改成每周两次,一次过项目进度,一次做案例分享。”

  “让大家多看看国内外‘新旧融合’的设计,别总盯着商业空间的流量,忘了‘人’的需求。”

  她顿了顿,“还有,把之前搁置的‘巷里文创’项目捡起来,那个项目里有三栋老民居,正好可以做‘社区微更新’的试点,让新人跟着练手。”

  接下来的几个月,韩灵粹几乎把办公室当成了家。

  她和韩木一起改革设计部的流程。

  建立“项目跟踪制”,每个设计案从初稿到落地,都有专人负责对接甲方和施工队。

  开设“初心讲堂”,邀请建筑界的前辈来讲课,也让部门里的设计师分享自己的经验。

  甚至在办公室的角落开辟了一个“灵感区”,摆上老砖、旧木梁。

  “巷里文创”项目推进得很顺利。

  设计部的新人小周第一次负责老民居的改造,在处理木窗修复时犯了难。

  老窗的榫卯结构松了,想加固又怕破坏原貌。

  韩灵粹笑了笑,缓缓开口。

  “当年我们用Q355钢做暗梁,现在也可以用同样的思路。”

  “在榫卯节点里嵌入细钢片,既不影响外观,又能加固。”

  ……

  初心设计的设计部渐渐在业内打响了名气。

  “老城根”项目落地后,因为“民国邮局+现代商业”的独特设计,成了网红打卡地。

  “巷里文创”项目被评为“年度最佳社区设计案”,不少城市的文旅部门都来联系,想做类似的项目。

  韩木看着部门的业绩报表,笑着对韩灵粹说:“韩老师,咱们设计部现在是‘香饽饽’了。”

  只是有一点,让韩木有点头疼……

  轩辕阁几乎每天都会来初心设计。

  有时是下午三点,他会提着两杯咖啡过来,一杯递给韩灵粹,一杯放在韩木的桌上。

  然后坐在会议室的角落,看着韩灵粹和设计师们讨论方案,不说话,也不打扰。

  有时是下班时分,他会开车停在写字楼楼下,说“顺路送你和寻寻回家”,如果韩灵粹拒绝,他也不纠缠,只是说“那路上小心”。

  甚至有一次,设计部加班到深夜,他提着一兜热乎的小笼包过来,放在茶几上,只说“看你们灯还亮着,买了点吃的”,然后就转身走了。

  韩灵粹不是没察觉轩辕阁的坚持。

  有一次,韩木私下跟她说。

  “韩老师,轩辕总这心思,全公司的人都看出来了。”

  韩灵粹正在画图纸,笔尖顿了顿,然后继续画。

  “他有他的选择,我有我的路。别管他,做好我们的事就行。”

  那天晚上,韩灵粹加完班,走出写字楼时,看见轩辕阁的车还停在楼下。

  他坐在驾驶座上,没开车灯,只有手机屏幕的光映在他脸上。

  韩灵粹走过去,敲了敲车窗。

  轩辕阁降下车窗,看着她,眼神里带着点疲惫:“还没走?”

  “你也是。”

  韩灵粹站在车外,“别再花时间在我身上了。你值得更好的人,也该有自己的生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豪门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