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鉴昭行_南月知清【完结+番外】(206)

  “得知林伯父是被诬陷的,许多事倒是能连起来了。”

  “况且,你不会做无用功。”

  “在这个时候冒出这种事若只是为了掩盖御赐之物一事,风险太高,收益率太低了。”

  陆淮是个很理性的人,凡事都以逻辑为支点在思考。

  更重要的是,他对林知清的熟悉度很高,他不相信林知清会以这么大的事去压另一件事。

  除非,这件事是真的。

  抑或者,林知清一开始的目的,本来就是想借着江流昀他们将注意力放到御赐之物上,借力捅出通敌叛国一事。

  她真正的目的,是为林从戎翻案。

  “陆淮,你确实很聪明。”林知清丝毫不吝啬自己的夸奖:

  “你回来之前,我去了一趟永清,得到了一些关于我父亲通敌叛国的线索。”

  “但那个提供线索的人已经死了,我没有确凿的证据,无法将凶手绳之以法。”

  “这件事拖不得,若是继续这样拖下去,林家会被算计死,那我爹就无法洗清冤屈。”

  “既然我找不到证据,那就将事情捅出来,只有捅出来,镇远侯府才会被转移注意力,说不准还会露出马脚。”

  “我要趁着这个机会,找到证据,为我父亲翻案。”林知清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目的说了出来。

  说完,她便盯着陆淮的眼睛。

  陆淮轻笑一声:“阿清,你和盘托出,是不想让我掺和进来?”

  没错,这确实是林知清的真实想法。

  她不想牵扯无辜的人。

  陆淮,也包括在内。

  从林知清的眼神中得到了答案,陆淮干脆开口:

  “你不用抱这样的心思,你的事,便是我的事。”

  他停顿了一下,才又开口:

  “无论是我,还是我姐姐,我父亲,他们始终站在林知清这一头。”

  不是林家,而是林知清。

  沉默了一会儿,林知清笑了:“这真是我近日听过的最好听的话了。”

  “既然你都这般说了,那我先谢谢你,替我自己,也替我父亲。”

  少女澄澈的眼神如同一汪泉水,让陆淮移不开眼睛:

  “你我之间,不用说这个,阿清,若此事了结,我有话想对你说。”

  “砰!”

  此话一出口,陆淮便清晰地感受到了自己的心跳声,他移开了自己的眼神。

  “我也有话想对你说。”林知清的眼神分毫未动。

  虽并未言明,但二人心中,已经产生了一种无言的默契。

  陆淮轻咳一声,转而说起了正事:

  “打油诗出现以后,我留意过了朝堂上的动向。”

  “几乎所有官员都在观望,明日,金銮殿应当会就此事展开讨论。”

  “无论如何,都会有人找林家问话的。”

  林知清点了点头:“这一点我明白。”

  “陆淮,你帮我盯住礼部尚书和户部尚书,其他的,等明日早朝以后再说。”

  “好。”陆淮答应了下来:

  “林家两位伯父都不能上朝,户部左侍郎乃是我的老师,我与他会多留意林家之事的情况。”

  陆淮这是在给林知清透底。

  户部尚书如今年岁已高,再过不久便要辞官。

  到时候,这位户部左侍郎便是板上钉钉的户部尚书。

  这也是为何陆淮能在户部说得上话的原因。

  林知清颔首:“我如今与镇远侯府也算是撕破了脸,你明日着重看看那些官员的态度。”

  “我想判断一下,我父亲一事,除了镇远侯府以外,还有没有人插手。”

  “好,我明白。”陆淮起身,不由得叮嘱了一句:“你一定要保重。”

  “嗯,你也是。”林知清亲眼看着陆淮消失在窗外。

  第271章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她合上窗户,想到明日,心中隐隐有些期待。

  报纸是林知清一回来就开始着手准备的。

  她之所以选在这个时间点发报纸,是因为知道镇远侯府势大。

  除非有手段牵制镇远侯以及江流昀,要不然,消息很有可能会被对方用手段压下来。

  而且,林知清想确认此事除镇远侯府以外还有没有人参与。

  一夜的时间,足够事情发酵了。

  当天夜里,除林知清和林泱泱外,其他林家人均彻夜难眠。

  好不容易熬到了天空泛起鱼肚白。

  林从礼和林从砚一大早就一直在等待着朝廷的人上门。

  即便林知清提前打过招呼,让他们装作什么也不知道的样子。

  他们面上没什么异常,可行为却不经意间透露出了紧张。

  直到用过早膳,林知清才姗姗来迟。

  只不过,他们等了许久,都没有人来访。

  林知清知道定然是早朝出问题了。

  因为通敌叛国乃是大罪,无论是镇压流言还是重审冤案,都需要朝臣进行一轮又一轮的讨论。

  如今还没有定论,那就是讨论还没结束。

  林从砚心中没底,开口问道:“知清,我们还要继续等吗?”

  林知清翻着手中的策论,指尖点了点桌子:“不必,先前我便让你们回去等了,你们偏不放心。”

  林从礼面目严肃:“这么大的事,除了你和泱泱,其他人怎么能不担忧?”

  “说到堂姐,大伯,四叔,你们真应该同他学习一下。”林知清笑了笑,压低了声音:

  “堂姐现在已经不在府中了。”

  听到这话,林从礼登时皱起眉头:“什么?不在府中,这种时候她还往外跑,成何体统!”

  “大伯,你别激动。”林知清扶额:

  “是我让她出去的。”

  “我们总不能真的等着朝廷的人上门,再去分析他们的态度吧?”

  “堂姐武功高强,又不会被大理寺看守的人发现,她能出去打探消息自然是最好的。”

  提到这些,林从礼便有些无话可说了。

  林家在朝堂上无人,无非就是他们无能。

  如今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小辈身上,他的老一套处事方法又带出来了。

  几人正说着,木婶便前来通报了:

  “小姐,泱泱小姐回来了。”

  “快将堂姐请上来。”林知清摆了摆手。

  林泱泱进门以后,迫不及待地喝了一口茶水:

  “渴死我了,我今日跑了小半天,又不敢露面,嗓子都要冒烟了。”

  “不过好歹没白跑一趟。”林泱泱放下茶杯:

  “外头的人都在讨论那首打油诗。”

  “信的人多还是不信的人多?”林知清开口问。

  林泱泱想了想:“不信的人占大多数,不过也有人觉得镇远侯府不如表面上的良善,七三开吧。”

  这个比例还在林知清的预料当中。

  别的不说,镇远侯府在盛京城中乃是有名的名门望族。

  平日里发生天灾人祸,镇远侯府总是施粥放粮,博得不少美名。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镇远侯府虽然伪善,但对于黎民百姓来说,这样的人同通敌卖国的林家比起来,可信多了。

  “事情难得越大越好,上头总不会坐视不理的。”林知清怕的是谁也不知道这件事。

  有人传播,不管是好是坏,这才是好事。

  林泱泱挠了挠头:“那不信镇远侯府的一部分人,多半是因为你和他的婚事。”

  “婚事?”林从砚皱眉:“这与信不信三哥通敌叛国有何关系?”

  林泱泱撇嘴:“那群有眼无珠的人,说不相信镇远侯府会看得上一个三无千金。”

  “从这一点出发,说镇远侯府确实像演的。”

  “荒唐!”林从礼甩了甩袖子:“我林家如今虽然没落了,但还是正儿八经的侯爵之家,况且知清聪明伶俐,他们……”

  “大伯。”林知清打断了他的话:“缘何要同一群不知内情的人计较。”

  “这其实也是一桩好事。”

  果然,无论是在哪里,关注八卦的人都不少。

  林知清朝着林泱泱挥了挥手:

  “堂姐,你去东市的百珍楼一趟,让他们重新写一份报纸出来。”

  林泱泱凑了过来:“没问题,写什么?”

  “就写:爆!镇远侯世子江流昀喜欢的竟然是她!底下的小字就写春日宴时,江流昀帮平宁郡主捡扇子的事。”

  “那团扇是白色的,上头绣着江河大海。”

  “让他们写得肉麻一些。”林知清不忘叮嘱。

  这样的行为,是想让百姓们以为江流昀同平宁郡主有私,从而加深江流昀不喜自己的印象。

  只有这样,才能同那首打油诗中刻意与孤女定亲的事更加契合。

  反正平宁郡主也不是什么好人,若是她听到这种消息传出来,保不齐还要谢谢林知清。

  林知清将腰间的望舒鉴拿了下来,放到了林泱泱手里。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