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月呢,你说。”
楼衔月看了几天书了,这倒是不难:“按照我个人的理解,应当是在算法设计过程中,做额外的开发去识别有可能出现的潜在危险,并执行相应的保护机制,以防止或者减少危险事件的发生。”
这结果很明显,曲冬琴都不需要额外再说些什么。
“但……”陈雪巧的辩驳没说完就被打断。
曲冬琴看了看表:“我还要和商总开会,没空和你多说,有事你晚上找我。”
她没功夫纠缠,当即就出了门。
楼
衔月一听,想起了件还没完成的事,忙追了上去,问她:“琴姐,你现在找商总?”
“对,临时有个事项要汇报。”她回答。
楼衔月松了口气,把准备好的文件递到她手里:“商总下午让我开完组会给他这个,琴姐您过去的时候,能不能帮我交给他?”
第12章 太拙劣
曲冬琴到办公室的时候,商时序似乎有点惊讶。
“怎么,你还约了别人?”她半开着玩笑,拿着材料往他桌上一扔,“你要的资料……哦对了。”
最下面的那份得先给他。
曲冬琴翻找出来,递到他眼前:“小月说这是给你的,小月你还记得吗?就是我们组那个实习生,被你骂过的那个。
她怕他早就忘记,特地多说了几个形容词:“她听说我来找你,让我顺带一块拿过来。”
商时序低头一看,一份原文、一份翻译好的,还有一张标签贴在最顶上。
“商总,请查收。楼衔月。”
虽说人不来,但也不算太没良心,好歹知道留个言。
笔迹圆滚滚的,显然没练过,没有什么笔锋,但并不难看。
曲冬琴把自己电脑接上显示屏,久等不到人。
她莫名其妙,抬头一看,见他仍旧手拿着纸张,唇边竟有丝笑意。
这下更莫名其妙了。
若不是她看到过,就是规规整整的合同,恐怕都会怀疑中途是不是出了什么岔子,才逗着这冷面阎王冷笑连连。
“商老板,再不过来等下就火烧眉毛了。”她无奈着喊了声。
商时序轻咳一声,将文件往桌上捎了捎,这才起身坐过来。
今天这个汇报确实事发突然。
做智能驾驶的公司很多,作为风口行业,在这两年诸多初创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入局,身后基本都带着大笔融资。
大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都想一本万利。
但这东西就如同灰色地带的前沿概念。
各种天花乱坠的功能和技术哄骗着消费者下单,在车上一试,才知道那些实车演示视频只是一百次中的一次成功。
一个自动巡航功能,别说帮你节省路上的时间了,有时候还会识别车道线出错,忽然来个急刹车。
出一次事故,基本上一年白干。数不清的公关费,本就没什么信任感的市场崩塌得比多米诺骨牌还快。
于是大家逐渐发现,想要赚钱,前期必须先在技术上达到标准线。
但标准线何其困难。
人、设备、样车等等等等,全都需要时间和成本投入,利润要收回来却遥遥无期。
没有什么老板时乐意做慈善家的,把自己的钱投入一个看不见回收可能的无底洞。
所以,许多汽车主机厂主动放弃了自研,转而选择直接采购市面上的软硬件进行适配。
风蕴便是靠着这条路出头的。
创办之初,商时序没有先做高阶智能驾驶——也就是完全的无人阶段,而是把钱投在了辅助驾驶身上。
各类的功能诸如车道保持、全景泊车等,开发难度较低,闭环测试的危险性也小,还比较容易划分清楚事故责任边界。
业内先是一家小车企选购了这款软件,原本只是想作为一个亮点增加销量的,结果没想到上市后却好评如潮,尤其是泊车的全景界面、路面上3D预警,准确性很高,帮了不少司机的忙。
小车企一本万利,一个月卖了差不多半年的销量,差点没把生产线干冒烟。
自此以后,风蕴便走上正轨了。
但是一家的成功是会被模仿的,况且,比他们有钱的公司不在少数。
“喏,这几家、还有这些,都是跟着你开始做低阶智驾的。”
曲冬琴市场调研做得很全面,给他在PPT里一条一提啊展示了:“现在见你要合作助力出口,全都一股脑跟着过来想分一杯国外市场的羹了。”
她简单总结了一下商时序要她收集的信息,叹了口气:“最近咱们不和德国专家在整欧标吗,他们也来,消息都放出来了,势要打造第一个通过国外流程和产品认证的公司呢。”
在任何地方,这个第一的名头,分量都很重。
若是对于汽车本身而言,会有环保、灯光、噪音、材料等一系列法规去约束。
但是对于软件而言,重要的不仅是配合车企完成认证,还有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ASPICE流程、信息安全、功能安全、各国的一些差异化智驾规范等需要通过。
其中,有的是强标、有的是推荐标准。
但毋庸置疑,每通过一个,都会为未来的销量天平上增加一个砝码。
现阶段对国外出口的业务刚起步,各类认证机构没有发展完善,所以懂技术、懂法规的翻译至关重要。
商时序中午就是在和业内朋友聊天,对方才刚带来这个消息,下午的合作车企便和他打了招呼。
意思很简单,那就是务必确保风蕴给出来的软件能够抢先拿下,为此,他们能够提供足够的外在支持。
当然,隐含的意思也有,那就是对他们而言,车型有的是,若这个不成功,下一台车换一个智驾软件也是轻而易举。
作为根基不稳的一家公司,风蕴起步比不上那些枝叶繁茂的大企业,因此每个项目都至关重要。
他们没有多少试错的余地,车企选择多得是,不会这么友好地为他们承担损失。
他们这个临时汇报一直持续到了下班时间,办公室里的人来了几个、又走了几个。
商时序面前的茶换了一杯又一杯,坐下又站起的每一个人的眉头都紧锁着,忧心忡忡的样子。
要争分夺秒,每一个领域都得拿出干劲来。
到了晚上,曲冬琴电脑已经没电,她第一个来,又是最后一个走的。
她听了也说了一个下午,身心俱疲,正靠在沙发上揉太阳穴。
“对了,功能安全那块任务我换人搞了。”曲冬琴打了个哈欠,趁机告个状,“你是不知道,陈姐那个妹妹上周又旷工了……才入职多少天啊,实习期都没过,真当这里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了,我可不惯她的大小姐脾气。”
陈雪巧敢这么猖狂,无非是仗着她有个陈雪梅做亲姐姐。这人和曲冬琴一样,都是风蕴刚创办就来的人,商时序还算念旧,不算过分的小事,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他知道她在抱怨,轻笑了声,把架在鼻梁上的眼镜取下来:“换谁,楼衔月?”
“你居然记得她名字?”她稀奇道,“是啊,我看她这几天忙得团团转,真是一刻也没耽误,够认真的。
“要不是知道她还在上学,我都有点想给她转成正式职工了,反正我们缺的是经验、又不是学历。”
他没搭话,半晌后眯着眼睛:“她年纪小,镇不住人。”
学生气重得要命,和人说话细声细气,心思浅得一眼就能望穿,被人欺负了可能都不知道还手。
曲冬琴听完,估摸了一下他语气中的意思。
不会是觉得她太年轻、还得专注学业,搞不定这个重要任务吧?
毕竟从今天下午的沟通来看,估计她们组在接下来的一年半载里都会忙得掉层皮。
曲冬琴其实心里还是挺看好她的,所以没直接挑明,而是换了个话题:“说起这个,商总,你别怪我背后说元老级功臣的闲话啊,我真的得提个醒。”
她说一半留一半的,还打了这么多预防针,商时序哪能不明白她意思,似笑非笑:“说吧,刚刚不也直说了。”
“你知道的,咱们之前软件的成功是胜在了抢占先机,但是量产之后的市场问题也没少过。”
曲冬琴开了几次高层会,又和他熟,这些情况都清楚:“我和其他公司交流过,现在做这行的都有这个毛病,一心只图软件发布快,反而忽略了开发过程中的质量。”
若是按照原本汽车的研发和生产周期,那是三到五年才会出一个车型。
但是做软件的更偏向于互联网企业,抢了时间就是抢了先机,于是,不说周周发版了,每个月一个版本是起码的基础。
虽说曲冬琴不是这块的专家,但是好歹好说做了这么多年,这几天看了不少法规,
也清楚其中的问题所在。
“咱们的测试、验收都有点跟不上,做出口认证的时候会出大问题的。德国对安全的要求死板又严苛,才不管我们说的什么敏捷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