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开局败光八个亿_幻如空【完结+番外】(92)

  这就是她的优势和机会。

  第129章 她能做什么

  当然林若妍不会傻到在这种地方盖真正的豪宅。京市的地和冀省的地价值完全不同,同样质量的房子,放在不同的地界里,升值潜力能差十几倍。

  她梳理了一下记忆中关于这座新城的描写,再结合现实世界地产从业的经验,很快脑海中就有了一个计划。

  再过几年,环京市的冀省这些乡镇,会一下子冒出好多个xx新城,其实一开始这些都不算是真正的产业新城,而是以居住项目为主的所谓大盘。这种项目的目标客群,收割了从京市外溢的购房人士。

  她目前看的这一大片可以选择的区域,号称环京第一xx新城,率先提出百万平米大盘、百万就能住别墅的概念,迎合了一批买不起真正豪华别墅的刚需改善客户,房价也节节高升热炒了很多年,经久不衰。

  目前地价便宜的只要十万元一亩,每平米土地才150块,哪怕容积率1.0,楼面价也是150块,这比十几年后动辄三五万一平米的楼面价,低的就和白送一样了。虽然这些产业用地能盖商业和住宅的比例不高,可架不住便宜。

  现在若是能搞到一大片此类产业新城用地,就算短期内只开发了一小块盖酒店和住宅,其余地都荒着,几年之后随着产业新城逐渐完善,大盘被人接受区域成熟,地价自然上涨,将其余地转手一卖的利润肯定非常可观。

  这个项目在原书提过,看起来可能比至今没有开始建设的大学城更靠谱。她若是能把握住这次机会,从今年底开始,买地、盖别墅这又有的忙了。

  在书中时代2002年,出了京市的范围,尤其冀省这些没有特色的县城内,商品房其实并不值钱。

  在场这些人都心知肚明,就是觉得舍不得如今这么好的机会,这么便宜的地先圈下一大片囤着,未来应该能涨价。目前为了应付上面的期待,找人画漂亮的大规划,就只盖个酒店,其余慢慢开发。说不定京市的五环六环七环就一圈圈修过来,人气也就来了呢?

  这几位老兄弟琢磨着王民喊来京市的林氏地产究竟什么意思,他不会是坑人家姑娘来这里买荒郊野地盖豪宅吧?虽然理论上住别墅的人都有私家车,并不怕距离市中心远的地方,但是这可是冀省了。出了京市的地界,再贵,也比不了京市内的房子。

  王民和他们说过,这附近的县城里盖的项目,每平米不到的一千块卖的还特别慢。毕竟县城主街的带电梯高层住宅,每平米才一千多块,看起来和省城里的高楼一样高大气派。周边就是县政府、邮局、银行、医院和百货商场,配套非常齐全。十来万能买个刚建成的带电梯的大三居,都少有人问津。

  毕竟县城和乡镇的人谁家还没几亩地呢?自家宅基地里盖个大院子,一两万就能起一栋小二楼住着,不比城里人那些鸽子笼舒坦?

  从县城到图上那片地方,开车还要半小时,就是纯粹的乡下地方,住县城的人一般不愿意来这边买商品房。县城的人都看不上,京市真能有人来买?

  冀省教育资源匮乏,就算最近大家为了孩子念个好学校,纷纷兴起了进省城、县城买房,也肯定奔着那些有好学校的知名的市县,聚居在那种好学校周边。

  听说有那种知名的冀省高中,周围一套房子三十来万,还要排队等,不是谁有钱就能买到的。而这附近的那座县城啥都没有,几所学校的成绩平平,又不像冀省北边那些山川草原的优美环境,旅游资源基本是无。

  这片地方唯一的优势就是与京市最南边的大x区接壤,号称开车一小时就能到二环里,比京市远郊进程路程近,公路也好,很方便而已。

  一直没说话的那位从冀省机关办公室主任刚退休的老姜,突然感慨道:“老王,这几天我一直在想,你真想投资房地产做住宅,快周转更划算。要不我帮你活动关系,去找省里东边那三个县的领导走动一下。那里距离京市的cbd更近,而且居住氛围浓。我听说省里许多知名开发商都去那边拿地了。这里的地看着有条河,景色也不错,可是距离京市核心区太远,从大x一路过来周围都是农田,整体比cbd往东那几个县还是差了一些……”

  这人说的中肯,怪不得刚才一直不怎么参与讨论。老姜既然是省里出来的,京市周边的县找关系是哪里都有路,不用拘泥于非要在这里。

  林若妍猜测老姜或许并不看好这片,若是换别处重新走关系,王民肯定更需要依仗他,这样他才能凭着软实力在未来获得更多利益。

  王民却说道:“姜老师在省里根基深厚,指哪里都是发财的路。不过我就是附近村里出来的人,如今我也算是有点身家,又有上面的领导提携给指在这片地方了,建设家乡回报父老义不容辞。再者东边那三县地价都已经抬起来了,我若是现在杀过去,利润未必高多少,还要重新活动人脉,姜老师到时候就太辛苦了。”

  王民能听出来老姜的话音,他也说出自己的苦衷。现在省里县里都希望他可以把周边这片地方的新城造出来,肯定各种利益将他拴住,他想脱身去别处不容易,除非不打算做事提前退休养老。否则他就要在这里做个项目,哪怕盖一栋新的酒店呢。

  若是真论家乡情节,其实老姜媳妇家里也是这个县的,王民这样讲,老姜就不再提去别处。

  老刘和老凌虽然都是附近做过项目干工程出身的,不过大局观上肯定没有常年在省里机关工作的老姜看的深远。他们今日能来,无非是以前与王民拐着弯有人情关系以及利益关系,在哪里做项目都是干,这片地如果真不是特别好弄,只要有钱换别处也行。

  当然从工程角度看,这附近的地,基础条件不错,借了通往京市的那条高速,算是四通八达,土地也平坦,没什么坑洼。说实话运料上下干工程挺方便的,比省里北部山区肯定容易做,东边那片没去过,当地是不是早有一些规矩,外边过去的工程队能有多少油水都不清楚,就有点迟疑。

  林若妍将这几人的想法大致看了一圈,也明白自己该说点什么表态了。东边那三个县城是离cbd更近一些,不过那里早有人划分地盘,他们后去的,地价贵,做商品房也只能是搞点刚需小户型,的确未必能赚多少。

  王民的态度是就在这里,林若妍既然是王民请来的,当然帮着他说话,就道:“我看这里也是挺好的,那条大河稍微修缮,可以做的文章很多,景观未必比有山有水的风景区差。”

  王民听话听音,眉头舒展,问道:“林总看上哪片地了?这么大一圈,足够建一座新城,我们老哥几个肯定吞不下来,你若是想投资盖别墅,那当然欢迎。”

  “我的确是有点想法,怕说出来不太成熟,让几位前辈笑话。”王民开诚布公,林若妍也谦虚一句,打算讲点东西出来了。

  第130章 高高捧起来

  林若妍是很年轻的女人,除了王民,别人可能并不知道她有多少本事,就算听说过她在京市做豪宅项目,那个项目也没有正式开盘,缺少说服力。

  在这些人心目中,她可能就是个豪门千金,别人更看重的是她能出多少钱,并不指望她可以提什么好主意解决他们的心病。

  这帮人是又想少投入,又要多赚钱,同时还要满足上级的门面要求,要做出一些新意,把各方诉求都整合在一起,的确不容易。

  那几位都是各有所长,做酒店的、跑关系的、搞市政的、做房建工程的,他们缺了一个能站得高看得远的统筹。而对剧情熟悉知道这里的新城必将能成事的林若妍,决定给他们画一张大饼,让他们看看未来更好的可能。

  老姜看出林若妍想说点什么,王民也似乎很是支持这个年轻姑娘。他当年在官场游走,眼力和敏锐肯定是有的,知道大x区那位不会随便介绍个人来凑数。说不定人家豪门千金是真有高见,所以他抓紧先铺垫一段卖个好:

  “这个月我一直住这个酒店,周边看了好几遍。也与一些本地的开发商和企业家聊过,别说比京市,就算比省城,附近也还是落后了不少。甚至连东边的那三个县都不如。那边好歹还有一批小白领白天进到cbd上班,晚上回冀省的房子住,消费力很强。这边离着京市写字楼云集的繁华区域太远太安逸,如果只靠周遭的人群,购买力实在有限。

  老王一开始说,再起个高端的酒店,我看比较难。除了照这家酒店的路子走平价路线,吸引京市的人来消费,还能玩出什么花样?

  更何况这边给批地的肯定不是只想要一个酒店。县里盼着能搞出新的产业,提高税收,酒店是好项目是让干,可还要搭配着搞其他建设。我看他们是真想造产业新城,厂房啊、住宅甚至大商场,把这里的荒郊野地全面盘活。地是便宜是大,接下来责任也不小啊。”

  老姜这是给林若妍提供了一些素材,也点出了省里县里的期许。不止让她知道周边与京市不同,地便宜、经济欠发达,本地人是别指望能买这里的房子,还让她也知道难处不光是房子建了可能不好卖,还有来自上级的压力。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穿书 女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