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若妍报以感谢的微笑,向着老姜点头致谢,把那张大地图拿了过来,指着那一大片红圈最靠近京市交界的地方。这里不止有永定河,还有一个高速公路收费站。收费站是建在冀省境内,收费站再往北一点,那才是冀省与京市真正的交界。
“姜老师说得对,这事若是做,一定要做好。比如我选一块地方盖住宅,那我就选这一带先开发。”林若妍拿手指围绕着收费站旁边勾勒了一片区域。
王民不解其意:“这边距离县城是最远的,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离着河滩也不近,又没啥景观资源。林总选这里是为什么?难不成还是看上了这个收费站?”
其他几人也不明白,好奇心一下子就被勾起来了。本来大家没觉得这个年轻女人能说什么高见,看她拿地图,以为她就是选地,没想到她选的地却如此另类。
林若妍就借着这个话头说:“我今天从京市城里走高速过来的,就是到这个收费站交钱。普通小轿车交费需要5元。但是如果在此前开了下道的口子,绕行冀省界内村路,就能省这笔过路费。我们和收费站以及周围村里谈,我在这里盖小区,是不是也能不交高速费,直接开口,让小区住户省一笔钱?”
王民点头。收费站附近的村里能这么干,他们也可以谈,无非是利益问题。收费站前开居住小区的口子,谈好了,倒是能让买房的人省过路费。
可是这点钱算什么呢?林若妍就为了这个选在靠近边界的地方么?肯定还有别的考虑。
林若妍此时没有一下子抛大道理解释自己更深的想法,而是启发地说道:“我看从京市方向来咱们这座酒店,应该也都是走那条高速公路过来。过了收费站又下了村道,再颠簸好一段才能到达。虽说是已经在镇上吧,可镇上除了农民房子还有农田,又没有象样的旅游景点。
正像姜老师说的,从京市来酒店的客人,无非是冲着这酒店比京市城里便宜,设施也算齐全,进来酒店就不出去了,吃喝玩乐开会泡温泉都在酒店解决,也感觉不出这里是京市之外,对不对?”
“对啊。”老姜点点头,要不是为了王民的项目,他才不会来这里住呢。放着周边山清水秀的休闲胜地不去住,谁没事开车一路吃土,到这里廉价消费?图便宜图方便,总要图一样。
“距离京市边界更近,就在高速路边的土地展示性也更强。那边虽然没有直接临河,可是能望见断流的大河床,平地上有了起伏,河底还种着庄稼,景色很开阔。再远一些有蓄水大坝,波光粼粼,稍加修缮就是不错的景观公园。临近河边的地方更适合做酒店,我挑这里还真就是图着离高速公路近一些的,交通方便,能让京市的人来住。”
她现在用的不是居高临下的姿态分析新城大势,而是以晚辈后来者的身份顺着王民的话,所谓选一块地造房子而已。好地段留给王民盖酒店,她借着说清楚为什么选这边造房子,再引出未来这里怎么建设的一些思路才更容易被接受。
她现在要给这些人一个思考的时间,他们也一定想知道除了省点过路费,她还想要什么。
听着林若妍现在说要将房子卖给京市的人,还让京市的人更方便来这里住,如果真能做到,的确可以多卖点钱。他们就是想不通那种愿意来这个地方买房子的京市人,会被什么吸引。
难道也像东边那三个县一样,盖一些小户型低总价的房子么?这里可没有公交车能方便通勤到cbd。
大家不由得精神更集中,带着好奇听林若妍接下来怎么说。
第131章 稀缺才会贵
林若妍继续说:“按照王总的计划,产业新城一开始要做好配套,我很赞同。做一个更高端的酒店只是开始,还要聚拢人气。看图上有这么一大片地造新城,不可能全都荒着等升值了再造房子。
姜老师也说,上面同意让先建酒店,后续肯定要推出商品房。王总请了诸位过来,是要将一级开发做好,市政设施铺到位,每个地块规划好做什么,将来这些地才能有的放矢地卖给别人获取最大价值。”
同样的意思,都是买地等升值了卖二手赚差价,林若妍这种说法格调立刻就高了。他们这些人拿了地,做所谓一级开发,修桥铺路搞好市政贯通,把生地做成熟地,然后卖给其他人继续二级开发。
这个概念在更成熟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很普遍了。不过眼下这些人并没有那种系统性地接触过专业词汇,直到林若妍说起来,他们才知道原来自己做的竟然是这样高大上的事情呢,做好了名利双收,不禁纷纷露出了赞许的笑容。
“可是,高档酒店建设周期长,经营运营一段时间后才能见到钱,一开始还是要造住宅卖,快点卖了回款才行。”王民皱眉道,“这里的容积率要求住宅也是1.0,还限高,盖不了高层,盖别墅要搭着小高层卖,否则做不满容积率就亏了。”
林若妍听众人意思,就知道他们脑子里的别墅还是传统大别墅的概念,接下来就要她来给他们说说她要做什么产品了。
容积率就是地上建筑面积除以占地,这个数越大,同一块地能盖的房子面积也越多,可售面积也越多。不过容积率越高意味着盖别墅的可能越低。书中时代,正经被称为别墅的都是独门独院的大户型,地面一两层带个地下室。那种房子容积率也就是0.6左右,再高,院子就小了。
理论上一块1.0容积率的地,是盖不了传统独栋大别墅的。
这里的总体大规划当然不会让远离县城还造那么多高层的,同样也不能浪费土地弄一堆大别墅,前后都堵死了,让开发商就在容积率1.0这里做文章,造一些精致的小洋房,有国外那种小型城镇卫星城之类的感觉。
所以控制容积率和限高是很正确的。林若妍能充分理解这些,不过花园洋房多层单元楼卖不了太贵的价格。盖别墅类的才能吸引京市城里人,回款是慢了一些,单价却可以更高,卖毛坯建安成本比多层和高层也便宜。盖起来便宜卖的贵,哪个开发商不喜欢呢?
但是市面上现有的别墅类型根本撑不满1.0的容积率。
一般开发商会想着,拉高拍低,也就是顶着限高造一些高的住宅,剩余土地尽可能多造别墅。别墅建筑面积占比尽量最大化,高层住宅沿着地块最北边盖一排两排,好的资源全留给别墅。那些高层住宅其实并不好卖,还居高临下看着别墅,导致别墅的私密性会受到干扰。
这样的混合小区,再怎么砌筑围墙隔离,也还是互相影响,别墅不会是传统高档别墅的价格了。不过好歹凑够了容积率,做了一些能卖的贵的产品。总之损失容积率就是损失销售面积,这些人肯定接受不了。
凌老六脾气更爆一些,他能感觉到林若妍话里有话,却不是很清楚这丫头要干什么,就直白问:“林总,你是打算守着高速出口盖别墅么?来往倒是方便,可是容积率凑不够,盖别墅也要搭着一些多层卖,这里多层卖不上价。”
林若妍突然问道:“你们知道现在京市和周边城市的大别墅多少钱么?我前段时间在津市买的大别墅才七八十万一套。京市不是传统别墅区的地方,别墅也就是三百多万。”
凌老六不明所以道:“那当然,没有个二三百万,在京市那都不叫别墅。”
“那你们想过两三年之后,你们认为的那种正经的郊区大别墅会卖多少钱么?”林若妍继续问。
“按照这几年的市场行情,两三年后,郊区别墅能卖五百万?而且还有可能会跌吧。有钱人毕竟是很少的,前几年买了别墅,难道还会去更远的地方买别墅么?而面积小质量不高的别墅,价格不上不下的,老百姓买不起,真正有钱人也看不上。”
王民对住宅方面的研究不如酒店,他是从福利分房那个时代过来的,自己也建造了一些房子,建安成本摆在那里呢,他总觉得京市的房价现在已经很高了,两三年后在原材料和地价都没突变的情况下,商品房的价格涨涨跌跌才符合市场规律。
“那么如果将来,政策不允许做容积率1.0以下的住宅,京市范围内所有住宅用地的容积率都必须超过1.0,鼓励多盖高层解决人民群众刚性居住需求,当别墅产品变得越来越稀缺,别墅会不会涨价?物以稀为贵。”
老姜想起了他退休前参加的一些高层会议,知道上面有一种倾向,就是同样的土地要多造房子,大别墅那种用地要逐渐减少。尤其京市这样大大城市,以后五环外恐怕都很难见到别墅用地了。
林若妍刚才说的那种假设,再结合她与京市相关部门那么好的关系,大略能推测出京市乃至全国未来政策也是这个倾向。现在觉得1.0的容积率很高,未来这可能就是住宅最低的容积率。1.0想全盖成别墅都很困难了,未来真正的大别墅是不是会越来越少?
林若妍说道:“卖地的收益给各地财政带来明显的增幅,资本闻风而入炒作,房地产发展起来能带动了上下产业链,繁荣经济,这是支柱产业的一个作用……地价会越来越贵,再不会像今天这样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