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皇太女_清淮晓色【完结】(116)

  客栈小院里只剩裴令之和穆嫔面面相觑。

  到底一路同行,气氛弄得太尴尬总是不好,裴令之起意想要缓和气氛,却发现自从抓获周熊那夜之后,穆嫔对他的态度要和缓很多。

  穆嫔过去对待裴令之带着半遮半掩的警惕戒备,如今尽数收敛,虽然还是有些僵硬和避嫌,但态度几乎是一夜之间翻转。

  裴令之猜测小苏女郎翻转的态度,必然有她‘姐姐’背后授意。

  穆嫔有意结交,裴令之的心胸也不算狭窄,他从痛失挚友的伤痛中勉强缓过气来,认真想要与人缓和关系,效果是极为明显的。

  没两日,穆嫔已经开始向他请教南方诸世家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脉络了。

  这些消息,离京前穆嫔自然也看过。

  她随太女南下,本身便承担着一部分对外往来的任务。只是由于之前到处奔忙,用不上穆嫔出去交际,她暂时把这部分任务放下。

  如今有了谙熟南方世家的裴令之,穆嫔立刻抓紧难得的空闲时间,向他虚心请教,打听内幕。

  颍川穆氏亦是北方名门,穆嫔自幼学背北方各族姻亲脉络,真论起这些盘根错节的亲戚关系,她上手就能捋清七八分。

  见她肯学,裴令之并不藏私。

  一个肯学,一个肯教。

  尚存的僵硬气氛渐渐缓和。

  随着小院中的僵硬气氛消散,小院外时间也在不断流逝。

  在苏惠的主导和努力下,他们找到了很多线索。

  首先是苏惠跟踪出来的那条路线。

  他认为从脂粉铺到消金坊,传递信息的路线太过复杂,节点太多,所以是否存在一种可能——周熊等小喽啰的消息只是很不起眼的顺带传递,这条路线有着更大的作用。

  梧桐巷子与之同理。

  这间宅子不可能只用于周熊四人的掳掠,说不定也有其他用途。

  于是苏惠亲自去观察线路。

  与此同时,由于城中流民越来越多,很多原本平静度日的庶民在粮价和动乱两重冲击下,迅速变成了流民,街头插着草标卖身的男女和被丢弃在庵堂前的弃婴顿时多了不少。

  和庐江不同。

  庐江由南方九州精心设计,某种程度上就是为了展示给北方看的一幅美妙画卷,所以朝廷的采风使还有余力潜入,扎根设置庙宇、慈幼堂等,非但能安抚民心,还能救济穷困。

  宜城不行。

  这里是南方全然掌控的地盘,朝廷没有余力在这里做更多,自然也没有什么成气候的慈幼堂之类。

  街边有许多饿的面黄肌瘦的孩童,看着还未成人,十分可怜老实,但实际打起交道来,就会发现他们早已抱起团来,分为数个团体,甚至各自划分了领地,偷抢劫骗无所不为,比那些成年的乞丐还要麻烦。

  景昭就被他们堵住打劫过一次,她撂倒了为首的两个大孩子,其余人一哄而散。

  景昭对此,唯有无言。

  那些孩子身上固然有极坏的一面,可若是不这样做,他们无力谋生,又争不过成年的乞丐,只怕早就饿死了。

  想要给些钱,又不能贸然开这个头。

  城中太乱,他们拿了钱也无法安定下来,多半是挥霍之后又重操旧业,说不定还会盯上景昭,一次次出门时有许多眼睛盯着,做事也足够麻烦。

  于是景昭出门时留意几次,挑中了其中一个团体。

  这个团体里不止有女孩儿,还有几个年幼孱弱的幼儿。景昭见过两次,发现这些幼儿虽然孱弱,但在乞丐群里,能养成这样已经不错了。

  有些乞丐帮派往往会弄来一些孩子,将他们的手脚弄断、眼睛弄瞎,带在身边乞讨,企盼唤起人们的同情心,讨来更多钱。

  景昭就给了他们一把钱,要他们分作三五队,每天换陌生面孔去梧桐巷子外面盯梢,有情况及时汇报,即使没有情况,每日还能再得一把钱。

  反正她换了粗布麻衣,遮住头脸,这些孩子即使出卖她,也没什么威胁。

  把盯梢梧桐巷子的任务分出去,余下的事苏惠带着积素完成,景昭就在街边瞎逛,逛了几日,倒将过节的东西采买齐了。

  这一日梧桐巷子那边传来喜报。

  有一辆驴车趁着清晨天没亮驶入院子里,不久又离开。盯梢的那三个孩子很机灵,女孩抱着一个幼儿继续在不远处乞讨,男孩则跟上驴车。

  驴车最后没入人群中,不见了。

  但梧桐巷子里那间旧宅,一整天都没有人进去过。

  直到天色快黑了,景昭路过他们的据点城隍庙,顺便听取汇报,才得知这一点。

  听说还有两个孩子在那里盯着,景昭又给了他们一大把钱,自己在路边买了个小推车,假装若无其事地从巷子外路过。

  不需苏惠,她自己就能凭着刑部轮转的经验确定,驴车车辙有了轻微变化,进去的两道更深些,出来的却轻微些。

  那辆驴车送了人进去。

  第二天,一辆平平无奇的马车驶入宅子,很快离去。

  这一次苏惠亲自跟上。

  那辆车途中倒手四次,进了消金坊,再没出来。

  到了这一步,众人可以百分之百确定,消金坊便是掳掠的最后一环。

  那些被掳来的人送进了消金坊,为什么没有出来?

  .

  八月十三,客栈里发生了一件大事。

  本地名门李家大房少夫人,带着三十名侍女,抄着钢刀,气势汹汹杀进了客栈后的小院。

  中午太热,大家都在午睡,忽然听见院后传来惊天动地的巨响,全都披头散发冲了出来。

  穆嫔连外衫的带子都没系,以为流民冲进来了,拽住景昭就要跑,结果发现是李少夫人的陪嫁丫鬟抄刀砍烂了后面那间小院的院门。

  李少爷在这里偷养了一房外室,正是浓情蜜意的时候,连续几日找借口不在家,待在小院里陪伴心爱的情人。

  眼睁睁看着妻子提刀进来,要先砍了他,再砍了外室,送他们下去做一对亡命鸳鸯,李少爷亡魂大冒,狂叫着四处逃跑,连如花似玉的娇媚外室都顾不上了。

  夫妇二人一个逃一个追,李少爷惊骇之下绊倒在地,眼看少夫人便要一刀劈下,围观者终于不能再坐视不理,一股脑涌上去,拦得劝得劝。

  被人群隔开,李少爷趁机逃跑了,围观者瞠目结舌之余,见少夫人还要提刀猛追,连忙纷纷劝慰。

  你说一句夫为妻纲,我说一句温良柔顺,这话根本没有半点用处,少夫人火气反而越来越高。

  穆嫔热心地过去劝:“你把他砍死了,妻杀夫,判死刑!”

  少夫人挥刀怒吼:“我要和他同归于尽!”

  穆嫔说这可不行:“你的孩子怎么办?你腰间那个水鸭子香囊太丑了,如果你没有先天手抖的症状,应该是小孩子绣的吧。母亲把父亲杀了,孩子怎么在祖父祖母面前自处?你的娘家理亏,又能看顾多少?”

  少夫人愣了片刻,手一软,钢刀跌落,忽然嚎啕大哭起来:“这个没良心的畜生,没血性的孬种!只知道在外面玩女人,稚郎明日生辰,他不回家,还要去什么劳什子的拍卖行,说的好听,还不是一掷千金讨外面的狐狸精欢心!”

  “拍卖行?”穆嫔目光一凝,脱口而出,“消金坊?”

  .

  好人做到底。

  穆嫔连太后都敢糊弄,安抚一个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少夫人当然不成问题。

  她打出新身份,索性送少夫人回了府,李氏的长辈们不能当着外人责罚儿媳,见穆嫔把少夫人送回来,还很是感谢。

  穆嫔是被李氏的马车送回来的。

  她跳下马车,直奔房中,铺开纸笔就画,片刻之后画出了大致模样:“李少夫人给我看过,那封请帖就长这个样子,李少爷吓得不敢回家,请帖自然也来不及拿走,我细细看过,上面还熏了香,像是帐中香,又更甜腻些。怪不得李少夫人一看见这封偷偷摸摸送来的请帖,就觉得和狐狸精有关。”

  苏惠接过来看看,唔了一声,说:“这就好办了。”

  穆嫔惊问:“造假?”

  “假的就是假的。”景昭说,“我们用真的。”

  穆嫔下意识问:“真的?我们看看能不能把李少爷那封弄过来?”

  “不用。”景昭摇摇头,已经胸有成竹,“我们已经弄到消息,消金坊中明晚会有一场非常重要的拍卖,李少夫人帮我们进一步佐证了这件事。”

  “从李少爷收到请帖,我们可以反推出有资格参与拍卖者的身份。”景昭说,“至于请帖从哪里弄……”

  苏惠无可奈何地说:“总要有几个倒霉蛋……”

  .

  次日,消金坊。

  夕阳西下,一辆马车驶来。

  消金坊每过一段时间,会举办一次特殊的拍卖,拍出一些极为罕见的藏品,甚至有些无价之宝。

  为了确保安全、机密,这些拍卖往往只会邀请特定的人参加。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清淮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