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移舟漕台_烛影斧生【完结+番外】(52)

  黄葭微微一愣,看向他。

  陈九韶抿了一口茶,“那个伙计跑到了码头,想偷偷与人换票上船,现下已经被抓住了。”

  看来案情进展迅速,黄葭舒了一口气,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只是拿起茶盏的一瞬,脑海中忽然闪过零星片段。

  手停滞在半空。

  ——今夜薛孟归忽然上船,又穿着一身常服,极为反常。

  现在看来,他会不会是冲那个伙计来的?

  第46章 青山居 灯下的人顿了顿,忽而轻笑一声……

  夜中江畔风萧萧。

  薛孟归几步翻进了一座院落。

  见四下无人,他长舒一口气,转过身,身后的二门长廊下挂着几盏白帽方灯。

  他身上暗青色的锦袍在灯火照耀下发出刺眼而夺目的光彩,他移步向前,只见长廊下坐着一个人,目光微微滞住。

  那人背对着他,声音低沉中夹杂着些许阴冷,“可曾找到人?”

  薛孟归从容揖了一礼,“卑职慢了一步,臬司衙门的兵马把人带走了。”

  “没用的东西。”

  薛孟归低下头,声音不卑不亢,“卑职已经安排了人手,尽快将那批货转移出去。”

  那人靠着躺椅,语气舒缓了三分,“既然已经布置妥当,那你还来我这里作甚?”

  “卑职……”他抬眼看了那背影一眼,才接着道:“眼下似乎还有一桩麻烦。”

  躺椅微微晃动,那人沉默不语。

  摇晃着长长的影子拖拽在薛孟归的脚下。

  薛孟归瞥着那片阴影,“今夜有漕运理刑司的人在船上查案,卑职不知其人查出了多少。”

  他抬头看向长廊下的人,“漕运理刑司毕竟不属浙江,这回又是奉公务而来,若把人杀了,势必会引来追查,卑职不好动手。”

  谈话间,微风轻轻拂过,夹杂着雪片开始飞舞。

  长廊上的白帽方灯摇曳生姿,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

  “漕运理刑司?”灯下的人顿了顿,忽而轻笑一声,“你怕不是教人给骗了。”

  他转过头,目光直直地看向薛孟归。

  薛孟归微微一愣。

  “漕运理刑司隶属都察院,如今都察院的御史都已经来了,他们既无特许,凭什么来查案?”那人的声线很低,漫不经心的语气听得人脊背发凉。

  薛孟归眸光微动,回想起今夜船上,那个漕运理刑司的官站在他面前,还是一副振振有词的架势。

  他沉下头,眼眸中划过一道厉色。

  ……

  昨夜五更雪,今早初起不甚寒,天明之后,风雪更密。

  黄葭推门走出来,官驿庭中已经盖了厚厚的一层白色。

  只见楼下,大大小小的朱漆箱子一群人抬起,自大门走到二门,来来往往不间断。

  她微微蹙眉,径直走下二楼,去了官厨。

  年关时分,官驿内的官差极多,七品的外放县官扎堆坐满了。

  官厨里端出来几碗阳春面,白气漂浮在她眼前蹿过,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油水映出金色光泽,翠绿翠绿的葱花浮在上面。

  黄葭站了一会儿,发现身上没带银两,只好回厢房去。

  走过二楼廊道,才发觉那一口口朱漆箱子也正摆在上面,这西边几间厢房住的都是部院的人,看来这东西的归属已然分明。

  黄葭从纵深的长廊走过去。

  陆东楼命人在长廊拐角处摆了一张三尺见方的小桌案。

  熹微的光从楼外照落,陆东楼穿着一身灰蓝色袍子,此刻正背对着她,衣袖上的仙鹤刺绣闪着夺目的光。

  黄葭想起先前她从船上换的那身木兰祥云的袍子,上面也是这样大片的刺绣。看来,市舶司的礼,还有这里二十几口大箱子,部院真是来者不拒。

  陆漕台像是听到了脚步声,随即转过身,手里拿着一卷书。

  “过会儿就上菜了,一起吃吧。”他抬眸看向她,眼中泛着淡淡的笑意。

  黄葭慢步走过来,语气戏谑:“不想才过一夜,陆漕台已经官至一品了。”

  陆东楼神情微滞。

  她坐到他对面,轻轻挑眉。

  陆东楼顺着她的目光抬起右臂,瞥见那衣料上的仙鹤,不由多看了一眼。

  一品穿仙鹤。

  黄葭倒了一盏茶递过来,“那就预祝漕台高升了。”

  他轻咳一声,“随手拿的,还以为是鹅。”

  黄葭笑而不语。

  雪停后,阴云垂垂。

  楼外卷起一阵冷风,她冷不伶仃打起了寒战,起身进门。

  只见他那间厢房里陈设极尽豪奢,洗脸的铜盆上挂着的方巾闪着黯淡的光泽,显然是上好的丝绸。

  她有些诧异,同住二楼,她与他屋内陈设却全然不同,但这样布置却不是当天能差人办好的。

  黄葭微微蹙眉,走出门。

  陆东楼仍坐在那里看书。

  楼外的雪已经停了,黄葭请书办在桌案边拥了一个大火盆,火星上扑起蒙蒙的暖意。

  她坐了下来。

  未过片刻,三四个长随端了菜走上来,龙井虾仁、笋干老鸭煲、油爆沼虾……

  热腾腾冒着白气。

  一道神仙鸡摆在面前,黄葭听人说过,这菜是泡了花雕酒放在粗盐上炖足两个时辰才能出锅的。

  她尝了一口,香气四溢,连最容易柴的鸡胸肉也因浸满了猪蹄的油分变得滑腻。

  旁边摆上了杂鱼煲,鲫鱼和汪刺鱼上浮着一层黄色油汁,红彤彤的河虾卧在一边。

  想到官厨那里还是一水的阳春面,眼前这些菜应该也是特地准备。

  长随陆陆续续上来,那三尺的桌案已经摆不下了。

  “恐怕吃不完。”

  陆东楼随手放下书卷,平静地望着她,“所以才叫你来。”

  黄葭淡淡瞥了他一眼,拿起瓷勺盛饭,手边有冷风扑过,火盆上的水雾逸散开。

  她夹了几筷,听得身后一阵脚步声响起。

  陈九韶走了过来,今日他未穿甲胄,只着一身湖蓝色的对襟长衫,显得极为闲适。

  “漕台,菜可还合口。”他看向陆东楼。

  陆东楼“嗯”了一声,瞥了他一眼,“坐。”

  陈九韶坐了下来,看着一桌子菜,叫来了两位长随随手点了点,“这个龙井虾仁,还有这个爆炒沼虾,给杨郎中送过去。”

  陆东楼盛起一碗饭,看向他,“昨日那个伙计都招了些什么?”

  黄葭也看过来。

  陈九韶放下碗,那碗已空了大半,“这个伙计过去确实是做了一些倒卖漕粮的事,不过这回却没有什么动作,招供说有人给了他五十两银子来码头接人,旁的一概不知。”

  “他既做过这个生意,那可有常往来的商户,比方说那些在本地有庄子粮仓的大商贾?”黄葭问道。

  漕粮案发前后,杭州府这边一度封城,所以漕粮大抵还在城中,只是他们并非浙江臬司官员,也不能调动兵马搜查。

  陈九韶想了想,“他招供说,过去每过午他就装作送泔水的在城里走动,把粮袋放在望江门自东数第三条街的后巷柴堆,我已经派人去看过,实在无从下手,那街上商户极多,什么卖米卖面的都有。”

  黄葭微微蹙眉,“那就只能等臬司衙门的结果了。”

  话音未落,只听得清脆一声,白瓷勺扣在了碗里。

  陆东楼低头,舀着清白色的鱼汤,“一会儿出去走走。”

  黄葭诧异地看过来,只见他喝完一口汤,站了起来。

  大风起云海,松涛共鸣。

  年关将至,街上人潮汹涌,马车从官驿出来,绕过了两条街,往来都是行人,只能走走停停。

  “不妨过午再来,大早上赶早集,人多眼杂,没得要惊扰了过路人。”她掀起帘子。

  “凡有宵禁的地方,白日都是如此,即便过午来,人也不会少。”陆东楼从她卷起的湘帘向外看,语气晦暗。

  黄葭转过头,别有深意的看向他,“宵禁最初是为了严防倭寇,可据我所知,自从嘉靖四十年台州之战以来,浙江倭寇已经歼灭大半,既然倭患平抑,朝廷为何不放宽宵禁?”

  陆东楼凝望着她,笑而不语。

  冷风扑簌簌,卷起湘帘,车外的摊贩沿街叫卖,此地离码头不远,正能听见那轰鸣的号角声。

  黄葭想到了昨夜的事,皱起眉头,“漕台让我去查那艘船,为何今早却不问我查到了什么?”

  “我是要你心里有数。”陆东楼提起茶壶,好整以暇地看着她。

  黄葭微微垂眸,摩挲着衣袖,“漕台可知,那船舱里闹出了命案……”

  “人命官司自有臬司衙门来管,干你何事?”他打断了她的话,倒了一杯热茶,水气凝在杯壁上,像一块滚烫的冰。

  窗外的雪扑簌簌下起来,街上人群骚动,只听见脚踩雪泥的声响,清脆得激起一身战栗,黄葭好像明白了什么,正色道:“只不过那尸首……只怕臬司衙门查案时有所遗漏。”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