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移舟漕台_烛影斧生【完结+番外】(94)

  “不可能!”何埙大惊失色,眼眸猩红,大步扑过去,揪住士卒的衣袖,“你收了钱,你跟她是一伙的!”

  “放肆!”卢庆锡一把拽开何埙的手,将两人拉开。

  士卒惊魂未定,却已不忿,上前一步,“何工首,您的船上可是藏了两桶鱼油,桶上还烙着船厂的印!”

  “鱼油……”何埙目光一滞,只慌乱地看向黄葭。

  众工匠也是一头雾水,当日不是说仓库里的鱼油已经快用尽了么?

  难道说……是被何工首盗走的?

  一位工匠反应过来,“我说呢,一桶油堪比一桶金,何工首夜夜派人上船,鼓动大伙忙上忙下,原来是图这个!”

  众人恍然大悟。

  一道道愤怒的目光朝他投过来,何埙猛地惊醒,他家的商船在汪工首手下承修,日前刚刚大修过,如今船上藏了鱼油,只可能是那姓汪的在搞鬼!

  何埙抬手指着黄葭,目眦尽裂,“是你……你联合他们算计我!”

  黄葭面色不改,看向一边的卢庆锡,“但请总旗裁夺。”

  …

  天色已晚,巡抚衙门的三门后,庭除积雪未扫。

  堂屋里,江朝宗坐在主座上,一壶梅子酒已经煮出了浮沫,一股淡香四散而去。

  他透过朦胧的水汽,静静地看着门帐。

  近一个月过去,终于要有个结果了。

  须臾,脚步声响起。

  “中丞,幸不辱命!”

  蔡师爷半跪行礼,一身蓝绸氅衣上沾染了水渍。他抬起头,眼眸中闪烁着大功告成的喜色。

  江朝宗深吸一口气,一时忘了说话,将人扶起。

  蔡师爷自知主子心中急切,坐下喝了口茶,赶忙将事情道来:“当年,福建市舶司提督在东南敛财,盘剥百姓及外邦商贾,其敛财之速最终引发‘争贡之役’。

  ‘争贡’的动乱余波持续两年之久,遗患甚巨,流毒甚广,东南土地兼并加剧,失田之民下海为寇。

  动乱平息后,朝野惊惧,陛下盛怒,下令抄检市舶司。

  可没想到这次抄检,却发现了一件比‘争贡’更为骇人的……祸事。”

  江朝宗眼睛一眯,心中一块大石落定。

  漕粮案后,杭州城中变乱频仍,先是人贩子,再是上元夜的强盗、山匪,还有那个来历不明的女贼。

  一时之间,仿佛什么牛鬼蛇神都冒出来了。

  他起先还有些拿不准,只以为是陆东楼船上遇到的贼寇尚且盘踞在杭州,伺机捣鬼,直到那个女贼从牢里带走了部院的船工,他终于能够断定,其中有猫腻。

  但想要从陆东楼那个官场老油条嘴里套话,着实难如登天。

  好在,那船工过往履历简单,从学徒到工首,按部就班,惟一的变数,就是遇上了“争贡”。

  “争贡”与内廷牵连,陆东楼又与宦官有交。

  他诸多可疑行迹,或许确与“争贡”有关。

  风飒飒吹起,酒炉上的白气缥缈如云。

  蔡师爷喝口茶,缓了缓,“这回进京,卑职依照中丞交代的,到陈公公的京郊府邸等他,等了整整三日,总算见到了人。”

  陈公公,本名陈显,司礼监掌印太监,韦春矫、江忠茂等一众内廷大太监的干爹。

  市舶司的事情,历来由内廷监管,找内廷掌印问‘争贡’的内情,再合适不过。

  但、找归找,江朝宗并不指望陈显能将事情和盘托出,因为他与陈显没有私交。

  “陈公公倒肯见你。”江朝宗的语气中带着几分诧异。

  与宦官结交,本为文官清流所不耻,他此番派蔡师爷登门,已有几分“无事不登三宝殿”的尴尬。

  “中丞的面子,陈公公还是会给的。”蔡师爷马屁照拍不误。

  江朝宗微微蹙眉,直截了当地问:“‘争贡’之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蔡师爷放下茶盏,声音已无法平静,“不瞒中丞,当初,提督江忠茂在东南大肆敛财,五十间府库,记了明账的,就有足足白银八千万两。”

  白银八千万两,堪抵大明朝半壁国库。

  江朝宗心中一惊,目光倏尔凝住。

  据他所知,去年两京一十三省的税收,是两千六百五十万两,这个数目较之前两年,已然相当可观。

  可九边重镇的军费开支已经连年走高,嘉靖年间突破了两百五十万两,隆庆年间达到了三百一十万两。

  如今、已有足足四百万两。

  花出去的越来越多,收进来的越来越少。

  国库告急俨然是当今朝局最大危机。

  “陈公公说,昔年江提督聚敛的那笔钱,原本就是拿来补亏空的。可谁能料到,‘争贡’事发,巡抚衙门带兵抄检市舶司,那八千万两库银竟然不翼而飞!”

  “足足八千万两,怎么可能?” 江朝宗猛地看向他。

  “卑职也觉不可思议。”

  蔡师爷看向他,长叹一声,细细地算这笔账,“八千万两白银,载重是四千吨,依照一驾两千料漕舟、载重一百二十吨而计,那就要三十四驾两千料的漕舟,才可能将府库搬空……”

  “不单单是船的问题,”江朝宗打断了他,面色冷沉,“八千两白银,请百来号人搬,也要搬上一天一夜。这么大动静,怎会无人觉察?”

  蔡师爷微微颔首,“所以,当时此事一报,内廷俱惊,天子震怒,一连派遣了三拨锦衣卫前往福建,追查库银下落,却也都是无功而返。”

  夜风细细吹来,窗户震颤不已。

  江朝宗深吸一口气,冷风填塞了肺腑,脸上的神情也变得微妙。

  八千万两白银,足以撬动如今的朝局分野。

  得到这笔巨款,何愁大事不成,功名不竟?

  陆东楼那厮钻营其间,恐怕也是这个心思。

  江朝宗喝了一口热酒,靠在椅背上,低头摩挲着琉璃杯的纹路,像是笑了,“陈公公既肯吐露秘辛,他想提点什么?”

  蔡师爷微微一怔,听出江巡抚“势在必得”的语气,眉宇间显出片刻担忧。

  他犹豫了一下,才道:“陈公公要卑职带个话,解铃还须系铃人。当年的市舶司掌事王义伯已然回了福州,当初,他在风头最盛之时离开,内廷一度怀疑其畏罪潜逃,派出锦衣卫在他身边遍布眼线,无奈七年过去,仍未发现可疑之处。”

  说到这里,蔡师爷心中惴惴,喝了一口茶。

  江朝宗望着酒盏中的流光,有些不耐,“如此,部院请那个船工来,是觉得那船工也参与其中了?”

  “卑职不敢断言。”

  蔡师爷眉头微蹙,“但据锦衣卫呈报,那王义伯避世多年,去年却突然返回福建,期间除了市舶司的属官,他只见了一个人。”

  “谁?”

  江朝宗下意识道,但见蔡师爷目光沉着,又即刻反应过来。

  雪声簌簌,打落心底。

  他低头一笑,晃动琉璃盏。

  声线冷如冰霜,“以府库之财养天下,解四海之疲敝者,不一而足。”

  第81章 置身事内 “汪老胃口真好。”黄葭的语……

  风萧萧,雪浓浓。

  开年了,康厂官依照以往惯例,于正月下旬在玉井楼设宴,请一众船工吃酒。

  红烛点了五六根,四角挂了白灯,将西楼的阁子照得格外亮堂。

  上了菜,长随提着两个竹篮进来,篮里装着一个个红纸包的喜钱。

  长随走到主桌的康厂官身侧,微微弯下腰。

  康元礼站了起来,伸手往篮子一掏。

  红包似乎比往日沉了许多。

  他眉心倏尔一蹙,又看向列席的数十位工首,“今年的喜钱,是你们谁着意添了?”

  众人停下了筷子,倒酒的小童也愣在原地。

  方才人声鼎沸的屋子,忽然静了一刻。

  须臾,南面第一桌,一个身影站了起来。

  “黄督工,你这是什么意思?”主桌上,汪工首看向她,语气带着嗔怒。

  向来添钱的都是船厂几位老工首,黄葭初来乍到,又只是临时委任,越过几人添钱,实在不合规矩。

  黄葭只是笑,“诸位应付抄检,多出的工时怎能不计酬劳。先前我已提请康厂官,将我督工的那一份发给大伙,厂官不答应,我也只好用这个法子,沾了喜气的钱,还望诸位笑纳。”

  康元礼微微一怔,笑道:“何埙那厮无故挑衅,你也是无辜受累,怎好让你破费。”

  黄葭微微垂眸,这笔钱给出去的不单是工酬,还有从浙江船厂里偷走的木料钱。

  对船厂诸位,她亏欠良多。

  “自我来了船厂,船厂的事便多了,说不好是流年不利,让大伙跟着一起倒霉。况何工首抄检一事,终究因我而起,今日这些银两,算是我对诸位有个交代。”

  言罢,她举起酒盏,将盏中酒水一饮而尽。

  “好酒量。”不知谁喊了一声,十多位船工也跟着站了起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