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是如陵和她的丫鬟。”
祁无忧不小心着了他的道,气得冷笑一声,真是关心则乱。
夏鹤轻轻一笑,占了便宜的嘴脸稍纵即逝。
祁无忧见了暗恨,直到把他赶回家,怒意也未完全平复。
外间,韩持寿仔细地为她整理着一沓一沓的本子,分门别类码好。他本是勤勤恳恳地工作,却不防夏鹤出门时,又被冷冷觑了一眼。一晚上新仇旧恨加在一块,韩持寿不痛快极了。
他瞄了瞄祁无忧,见她一脸薄怒,不动声色地将贺逸之的密折放在了最顶上。
祁无忧回到殿上,一屁股坐下,瞧见御案上又多了许多奏折,更加烦躁了。她随手拿起一本,一见是贺逸之的,不免看着他的字迹出了神。
贺逸之的字,一横一竖,都带着挺劲。夏鹤的字却要清瘦许多。二人也并非那么的相似。
祁无忧定了定神,再打开来看,原来是贺逸之想回来给她过寿,请旨进京。
她才跟夏鹤说好,这回免了百官来朝。但贺逸之临行前,她答应他随时回来的事,也是有的。
祁无忧重重地叹了口气,左右为难。
她是皇帝,真想见贺逸之,让他秘密入京并非不行。可是贺逸之一回来,必不被夏鹤所容,到时又是鸡飞狗跳,传出去不像话。
韩持寿察言观色,只解其意,不知其故,赶紧又去沏了杯茶,端回来道:
“陛下,这夏侯爷怎么又给您气受了。您快喝杯茶,消消火。”
祁无忧冷哼一声,火气又上来了。
韩持寿道:“这夏侯爷在西边儿目中无人惯了,来到京里也改不了跋扈的性子,真是太不像话了。”
祁无忧深深地颔了颔首:“对,他跋扈。”
于是,韩持寿幽幽叹了口气,煽风点火:
“您说,他连您都敢欺负,要是太子殿下那里受了委屈,岂不是也不敢跟您说。”
“他敢?!”
祁无忧柳眉竖起。
但韩持寿也没说错,夏鹤的确欺人太甚,刚才竟敢如此戏弄她。
至于祁如意那里,她是不担心的。虽说夏鹤一身的臭脾气,但他是个言出必行的男人。就算他不知道祁如意是自己的孩子,只要他答应了她对祁如意尽到责任,就不会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回头叫太子过来和我用早膳吧。”祁无忧道,“我也好些日子没看见他了。”
是日,乾元殿的御膳配了两副碗筷。祁无忧从内殿里出来时,见祁如意坐在桌边看着那碗筷出神,便问:
“最近跟夏在渊相处得可好?”
祁如意起来请了安,答:
“尚可。”
祁无忧审度了一番儿子的神色,好奇道:
“你不喜欢他?”
“谈不上喜不喜欢。”祁如意乖巧说道:“儿臣不会让母亲为难。”
“嗯。”
祁无忧点了点头,一时无话。她有心褒奖祁如意的孝心,但却不知怎么张口。于是,她问:“他扣了你的钱,你也不怨恨他”
“虽然为了敬贺母亲的芳辰,儿臣才找的王司徒拨款,但也不能说那是儿臣的钱,因此谈不上怨恨。”祁如意面色不变,“可是武安侯不让百官入京朝贺,嘴上说是为了岁帑,但也没准儿是给自己行方便。”
“他给自己行什么方便?”
祁如意倒不提贺逸之的茬。这些日子,他也没少查夏鹤的老底。夏鹤这十几年间在宥云两地的活动,他已尽数掌握手中,如今张口便道:“他早年跟郭承隆的千金郭婉婵有染,形同夫妻。后来郭婉婵嫁了东海孙修文,这次本该随夫上京的。难说武安侯不是公报私仇。”
“这件事我知道。”祁无忧面不改色,“子虚乌有的事,不必当真。”
“可是母亲,”祁如意又道,“儿臣问了太师,这孙修文的考课年年都是上等,按理去年就该入为朝官的。但吏部说,内任的章程都定好了,里面没有孙氏。儿臣以为,从中捣鬼的也就只有武安侯了。”
“如意,这从外任调到内任,不单是考课优异就能擢升的。就算孙修文是丹华的表亲也一样。”祁无忧徐徐说道,“朝中的事,你还要多跟太师讨教。”
“是。”
祁如意应了。
但揭过这个话题之后,这顿饭也很快就吃完了。
祁如意一走,祁无忧便怒气冲冲地“啪”地放下了筷子。
外官内任,需由皇帝亲自下诏。但她可从没见过孙修文考课的文书。
夏鹤总算被祁如意摆了一道。
话说祁如意自从跟夏鹤出了趟宫打围,宫中的御苑便不能满足他了。可是夏鹤再也没有提过带他出去,这让他更加记恨夏鹤。只要不是授课的时辰,他便逃离东宫,让夏鹤四处找不着他。久而久之,他甚至变本加厉,敢放夏鹤的鸽子了。
祁如意是料定了他不会向祁无忧告发,否则就是他这个当师傅的管教无能,因此更为放肆。
这天,夏鹤特意一大早便来到东宫,祁如意本该刚起身。但东宫上下,还是没有祁如意的人影。
“这臭小子。”夏鹤眉头紧锁。
这回,夏鹤没有转身便走,而是鬼使神差走进祁如意的寝殿,四处打量了一圈。祁如意现在虽是人嫌狗憎的年纪,但他的寝殿却像个妙龄少女的闺房。墙壁上挂着仕女图,精巧可爱的水晶珠帘如雾般垂下,室内弥漫着浓郁的脂粉花香,连床帏都是淡淡的藕粉色。
若说还有什么像男孩子的地方,就是床头那本《孙子兵法》了。
祁如意自诩八岁时就已经将《孙子》倒背如流。虽然圣人常言“温故知新”,但夏鹤却直觉这书古怪,于是上前拿起来一翻,里面果然写的不是兵法,而是什么传奇小说。
他又翻了几页,怒意更盛。不为别的,而是他也看出了这本书写的是他和祁无忧的情史。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书中的文字刺痛了夏鹤。他将书丢回祁如意的床头,没有再看,也没有追究祁如意为什么要看。
夏鹤将此书弃若敝履,夏如陵却看得津津有味。
她收下祁如意送的《千秋惊鸿录》后,原本也是不欲看的。可她抵挡不住太子殿下三番两日造访,几乎是被他威逼利诱着读了起来。
结果她看着看着,不用祁如意再催,废寝忘食看了四天五夜便看到了最后。
夏如陵一手抱着课业,一手拿着一块小猫镇纸敷着红肿的眼皮。
“你哭了?”
她抬头,让一片晨光刺痛了眼睛。祁如意翻身下了水榭的栏杆,逆着光走到了她面前。
夏如陵闷闷地“嗯”了一声,小声说:“我看完了。我也知道你为什么想让我看了。”
祁如意怔住:“你知道了?”
“嗯。”
笔者不吝笔墨,洋洋洒洒花了万字篇幅描绘万玲珑——也就是万千秋之子的凄惨与孤独。夏如陵不禁想,也许祁如意就跟万玲珑一样。抛开尊贵的身份,他只是一个可怜的孩子,敏感多愁,小心翼翼地乞求母亲的垂爱。
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她对祁如意的同情与怜惜早已大过了对他的反感。
夏如陵望向水畔的美少年,心中一动,动了动唇:“书里写的,都是真的吗?”
“如果真的就好了。”祁如意答,“如果是真的,那我的父亲也会像书中的惊鸿一样,隐姓埋名,仍然好好地活在这个世上。”
“不过,”他看向夏如陵,点漆的眼睛晶莹又无情,“一切都只是我的痴心妄想吧。他早就死在前朝那场大火里了。”
第99章
“像书里一样也不完全好,”夏如陵手足无措地安慰,“万一都像书里一样,他们最后岂不是要殉情了?”
祁如意嗤笑:“我母亲那样要强的人,怎么会殉情呢?”
夏如陵不以为然。书中的万千秋也曾是那样刚强,百折不摧。但在天命在前,她和惊鸿是那么的无助,最后宁可一同毁灭,也不愿屈从。
傍晚,夏如陵抱着一摞书本,蹑手蹑脚地回到侯府,往自己的闺房逃去。但她一进院子,就教夏鹤捉了个正着。
“去哪了?”
夏如陵闻声一瞧,夏鹤坐在昏黄的阴影里,喜怒难辨。她缩了缩脖子,“您……您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早?”
夏鹤不答。
他缓缓起身,走上前来,不由分说抽走了夏如陵抱在胸前的书。
《孙子兵法》。
夏鹤看见书封,冷笑了一声,夏如陵转身就想跑。但她不敢,只是垂头站着。
斜阳夕照,院中鸦雀无声。夏如陵提心吊胆等了片刻,可是雷霆迟迟未至。
她壮起胆子掀了掀眼皮,一瞧,夏鹤正沉着气翻看“兵法”。他察觉了她在偷瞄,冷厉的眼神斜了过来,她又赶紧低下了头。
“没收了。”夏鹤说着,又将她怀中剩下的小说一并夺走,大步离开了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