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表姑娘进京了_梦间来回【完结】(6)

  早膳是之前郑嬷嬷早让惠香去府内的大厨房领好的,一碟素馅包子,两个春饼,外加两碗小米粥。

  许舒窈用了小半碗米粥、一个包子便饱了。

  舒衡米粥用得少,倒是把个春饼吃得干净,又接了阿姐递到他面前的包子吃着。

  虽然是简单的食物,但国公府的厨子大抵是与旁处不同的,即便是最基础的米粥,也熬制得浓稠软糯,入口即化。

  待放了碗箸漱了口,许舒窈才想起二表哥送的礼物,忙让巧薇取来匣子。

  一个紫檀木雕花的小匣,光这匣子只怕就要花个二两银子去。

  打开后,见里面赫然躺着块微黄透明的青田石,触之温凉滑腻。

  许舒窈的眸光一亮,这莫不是青田石中的佳品灯光冻?

  灯光冻因光照下灿若灯辉而得名,是篆刻印章的上品。

  怪不得萧谨珊都想要呢,果然是好物!

  凡喜爱书画之人也多喜爱收藏印章,更不用说这样世间稀少的灯光冻制成的印章了。

  许舒窈也不例外,只是这么多年来她手头并不宽裕,许父生前是清官,不多的俸禄还要供养许府那一大家子。

  自他走后,大伯母又打起了侄女儿的主意,想着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好歹能刮下一层来。

  但她眼中的骆驼与国公府的大管事比只怕都是不如的,方才听巧薇说国公夫人的管事都在这京城置了三进的宅子呢。

  许舒窈想着娘亲留给她的一千两银票,那几乎就是她全部的家产了,至于父亲倒是留下几方砚台、书画,但那都是不能变现的死物。

  在这国公府的深宅大院里过活,她与阿弟往后都需要银子,便是下人也得打点着。

  许舒窈很庆幸离开湖州前脱手了几本画册,这生财之道太过惊世骇俗,她不敢让任何人知晓,便是帮其售卖的管事,也只说是一性情洒脱的丹青圣手所作。

  不过几本,便在湖州城掀起了不小的风浪,后来几经腾挪,竟炒至五十两银子一本。

  许舒窈想着自己脱手时一本画册也不过十两银子,心中不免暗自咋舌,早知道就该多画几本的。

  此番来了京城,倒是不好当着丫鬟的面动笔了。

  如此她又不得不叹了口气。

  不远处,惠香便见她这个新主子拿着那块石头又是惊喜又是叹气的模样,也不知怎么地就犯了难?

  一块石头,不光用那般名贵的匣子装着,还引得表姑娘如此丰富的情绪变化,那显然不是块普通的石头,而是玉石吧?

  惠香好歹也在国公府混了近半月,并不算完全没有见识。

  就这样到了晚上的时候,便有锦华堂来人让两姐弟过去,许舒窈才将将用过晚膳,稍微整理过便跟着丫鬟往门外走。

  巧薇与跑腿的婢子认识,贴近她身旁悄声问:“可是二老爷回府了?”

  那婢子并未马上回复,而是侧头看来,见新进府的表姑娘果然生得极好,想到锦华堂里下人口中的传言,也不敢藏着掖着,回话的声音甚至刻意放大了些,似是要卖许舒窈一个好似的,“正是呢,二老爷才用过饭,听说姑娘姐弟来了,便使奴婢唤过去见一见。”

  萧二老爷?

  萧二老爷是已逝老国公的第二子,其母原是一个战死的属下之后,因无处可去寄养在国公府,后来耽搁了婚嫁的年龄才做了府里的姨娘,听说前些年才故去。

  萧二老爷作为正七品的南城兵马司的一个小小的副指挥使,平日里的职能便是维护南城的市场秩序,救火救灾之类的。

  京城勋贵之家的子侄大都如此,地位尊贵却做着些无足轻重的活儿混着。

  除非能像萧家大老爷一样,有领兵打仗的本事。

  又或是像萧家大公子萧墨,虽人在京城,却掌着禁军上十二卫,官职直逼正二品。

  甚至得皇上重用的清远侯府二公子王绍玮,别看目前还只是个金吾卫的正五品左郎将,却有调动兵士之能,旁人见了亦不敢小觑。

  不光许舒窈在听那婢子说话,许舒衡也竖着耳朵听着呢!

  两人的父亲也曾是通过科举考试的举人,虽然事务繁多,却也没忘独子的学业。

  舒衡眼下才七岁,已经学完《三字经》、《千字文》等启蒙书籍,目前正开始读《论语》。

  只是自许二老爷故去后,原先教他的老先生回了乡,许舒窈这个阿姐才临时代了先生的差事。

  但这终究不是长远之计,许舒衡日后是要走科举这条道的,往后必得进真正的族学才行。

  想着这些,对于接下来见萧二老爷,两姐弟都暗暗提起十二分的小心来。

  萧二老爷这会儿已经除去官服,正与继夫人陈氏边用茶边说着话。

  许舒窈姐弟进去后恭恭敬敬地行了礼,舒窈是女孩子,萧二老爷稍稍问过几句湖州与这一路的情况便罢。

  对许舒衡这个外甥,却是要关心许多,问他几岁,都读了些什么书,之前可有请坐馆先生。

  听他说眼下在读《论语》,甚还像模像样的考了个论语里靠前的一段话问其释义。

  许舒衡才开始学,答得并不算好,萧二老爷却很是满意。

  在他看来,七岁的男孩儿,刚失了父亲,能有这份向学的劲头已是不易。

  接下来他大手一挥:“行了,明日我就去与沈家说说,让你跟着老三的孩子一起到沈家族学读书!”

  许舒衡忙起身谢过姨父,边上的舒窈也跟着松了一口气。

  萧二老爷走的时候,又吩咐夫人去他那儿拿些孩子读书用的笔墨纸砚,问其可有小厮,让拨个人帮着捧书袋子。

  陈氏自连连应是,外甥得了夫君的重视,总归是件好事。

  不过她并不以为然,才七岁,哪能真看出个好歹来,这究竟能不能成才还八字都没一撇呢。

  只是张罗这些时她心里不由得又是一动,这外甥不也是无靠吗?

  若他日后出息了,还不得回报这个给过他庇护和帮助的姨母?

  第7章 身世

  走的时候,陈氏又拉着许舒窈的手说了好一会话。

  提到霁云斋:“那院里可有什么短缺的?你都尽管提出来,别因为不好意思让自个儿住得不自在。”

  许舒窈忙摇头道一切都好。

  陈氏亲热的拍了拍她的手,面上犹带可惜:“就是从那边过来稍远了些,不然尽可与我多说说话。你们来得不巧,原先谨珊边上还有个空院儿,年前拨给柳丫头住了。”

  想到柳清婉,陈氏不觉就拧起了眉,听说自己那继子可对人家上心着呢!

  只是柳丫头固然样样都好,她却是不喜的,不管两人看不看得对眼,陈氏都不会赞同这桩婚事。

  大房与三房俱为嫡出,庶出的二房本就在国公府处境尴尬,而她这个无子的陈氏,在国公府的处境就更尴尬了。

  若是那个继子娶了三房的侄女儿,那她这个婆母只怕也成了摆设。

  不过陈氏观那柳家丫头眼睛都瞧到天上呢,不一定看得上萧谨荣,可她这边也不得不防。

  说到旁人,许舒窈却是不便回答的,听姨母的口气,似并不喜欢柳姑娘。

  而自己作为一个没有见过柳姑娘的外人,才来国公府一日,已经第二次听人提起。

  第一次是早上的时候吴妈妈把她的外貌与柳姑娘作比,第二次是从眼前这位姨母的口中。

  能这么频繁的被提及,显见并非庸类,因为平庸的人本不配被惦记。

  许舒窈暗自挑了挑眉。说出的话却乖巧极了:“舒窈与阿弟幸得姨母照护,心里已甚是感激熨贴。若说路远,还能远过湖州到上京的距离么?既然都住到府上了,这点子路又算得了什么呢?若是姨母不嫌弃,舒窈往后日日都来叨扰,只盼您不要因此烦了舒窈才好。”

  陈氏听此显见地面色一僵,她有些意外地去打量眼前的女孩儿,见她眼角微红,神色似是动容,不免暗笑自己多心。

  只是这一番说词也太完美了,她一霎那想起自己平日里与太太们交际时道的那些“情真意切”的话,竟有些分不清真伪来。

  但眼前的女孩儿才十四呢,陈氏没有去怀疑许舒窈,只是叹自己心境不复从前,谁还没个至情至性的时候呢?

  她握住许舒窈的手,无限感慨地道:“好孩子!你受苦了。往后便把这里当成自个儿的家,有什么话都要与姨母说。”

  说完又抬头看看外面的天色,见时辰已经不早,忙道:“好了,你先回去吧!明儿与你阿弟早些起床,我带你们去拜见府上的老太太。”

  许舒窈乖乖应是,又恭恭敬敬地与阿弟一起出了锦华堂。

  此时已经到了掌灯时分,一盏一盏的风灯若星子般在府邸的各处次第亮起。许舒窈走在时明时暗的青石路上,感受着夏夜的微风拂过面颊、发梢,风里似还带着草木清新的味道,她的嘴角忍不住微微地翘了起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强取豪夺 先婚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