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嘛垂下了眼睛。
修行是让自己变成更好的人,戒律也是为了修行才设定的,所以这个少女说的没错。
“所以大师是更喜欢绿部了。”少女问道,她一双眼睛看着猫咪圆润的后脑。
喇嘛摇了摇头。
他不再说话了。
李青一静静地坐在蒲团上,过了一会,她微微出了口气,“我对绿部一无所知,蓝部和黑部也是。”
实际上她对宫外的世界全然一无所知。
这世界可真大啊,有昆仑万仞,有戈壁千顷,她看着远方游云的形状,如龙如虎,为鲸为鲵。
“大师认为,”她小心地开口说道,斟酌着措辞,喇嘛没来由的觉得这少女似乎在为什么事感到抱歉或者害怕,“怎么才算变成了一个更好的人。”
喇嘛当然有无数冠冕堂皇的讲经术语来阐释这件事,但是他的直觉告诉他这些都糊弄不了这个少女。
于是他张口说道,“对世间万物,百千生灵更有裨益就是更好的人。”
少女点了点头,她端起了奶茶,认真地喝光了,然后她站了起来,准备告辞。
她的目光落在了门外山间的经幡上。
五种颜色的布块在风中上下翻飞。
“风吹经幡,代表着风将上面的经文诵读了一遍。”喇嘛的声音从她的身后突兀传来,李青一很害怕有人突然在她身后说话,忍不住抖了一下,在宫人赶过来扶住她之前她本能地拽住了彩色经幡,彩旗在她手中瞬间撕成了两截。
“抱歉。”少女深深地低下了头。
喇嘛匆忙的赶了过来。
“没关系没关系,这是上天有意救殿下,若不是殿下抓住了,就要跌伤了。”喇嘛笑道,李青一眨了眨眼睛,将手中的半截经幡交还给了他。
然而,李青一从他的身上嗅到了焦躁与恐惧的味道,她熟悉无比的味道。
是害怕神佛降责么,她心里涌上来一股愧疚,也许她本来就不该来这里打扰的。
她匆匆告辞,下山离开。
想了想又让宫人帮忙弄几本经文来,虽然喇嘛不肯说有什么后果,多半是不太好的,所以她打算在经文里查查看看有没有什么自己能做的。
虽然她不信,但是那一瞬间从喇嘛身上渗出的恐惧真实无比,能安他的心固然也是好的。
如果说今天有什么有意思的可以和杜毓文说的事,就是奶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喝,李青一想,虽然她在喇嘛往里面放粗盐粒的时候就感到害怕了,但是实际上喝下去感觉却是别有风味,称得上美食。
听当地向导说他们还有在奶茶里泡肉的吃法,她现在感觉自己也并不害怕去尝试那个一下了。
甚至有点好奇。
“殿下若是想要试试,臣去请个当地的厨子过来。”青年说,他正在灯下仔细看着几封信件,脸色被红衣衬的半透明的有几分像高山上的冰雪。
李青一坐在床上,看着几本蓝部的经文,过了一会,她轻声问道,“先生,你说旗子也是能传讯的啊。”
杜毓文猛地警觉了起来,放下了手里的信纸。
“嗯?”他抬起了眼睛。
李青一将手中的经文放在了枕头上,全神贯注的看着它,“先生和其他将士经常去寺庙么?”
杜毓文摇了摇头。
“门口彩旗的颜色是一成不变的么?”李青一皱着眉头看着书上的图样,“这里山上那个寺庙,门口的旗子颜色和书上说的不是一个顺序。”
她记得很清楚,那个排列顺序绝对和书上所言不同。
她抱着书,很想现在就去对比一下。
杜毓文拉住了她的手腕,青年的一只手还拿着一张信纸,他看上去认真而专注,身上甚至都拢上了一层不怒自威的肃杀。
“五色旗。”他喃喃自语道,“足够了。”
五色旗能说的话可是太多了。
杜毓文开始考虑最近有什么x反常之处,没有居民被滋扰,没有任何事端,若不是今天看到这件事,他都不怀疑这座城里有还在活跃的内鬼。
那么说明他的传讯不是针对南朝的。
偏偏还真有值得通报的和自己所部无关的情报。
阿史那英。
他们在这座城里发现了阿史那英活动的踪迹,于是汇报给绿党或者黑党。
第41章
李青一看着青年蹙起的眉尖。
青年猛地拍案而起, 抓起了挂在一边的衣服,似乎打算马上出去。
然而下一秒, 他蜷起了身子,狠命抓住了自己的前襟,难以抑制地咳嗦了起来,一声声的,几乎要将内脏咳出来一样的咳着,他另一只手紧紧地捂着嘴,好像这样就能将咳嗽压下去一样,然而完全无济于事。
李青一看到了他从指缝里露出的血沫,在他白皙的手指上显得触目惊心,让她几乎失叫出声。
“别声张。”杜毓文紧忙拽住了她的袖子, 他说每个字都感觉艰苦万分, 像是用尽了全身力气, 李青一只得扶着他坐回到了床上, 他低着眼睛,用力地眨了眨。
“麻烦殿下让我的副将去看看苏农大夫是否来军中了, 然后让医生悄悄进来,别被旁人看到。”他闭了闭眼睛, 缓了缓神,“拜托殿下了。”
李青一迅速而乖巧的点了点头, 走出去前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那个青年, 他斜靠在床上, 将头埋进了软垫,苍白的指节紧紧地抓着丝绸,几乎要将它扯烂。
李青一收回了目光,飞快地走了出去。
她叫来拾翠, 让她去找人通告副将,自己去找医生,一阵忙过了她坐了下来,心里没来由的感到一股酸涩难过涌了上来。
她从没见过杜毓文意气风发的时候。
但是她也能想到,他绝对不会是个因为起身急了几分就咳到嗝血的废人。
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她的父皇。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李青一忍不住想,他看到他现在这样,会很高兴吧。
而他即使做了这些事,却依旧安然无恙,逍遥快活的坐在他的龙椅上。
凭什么呀?
李青一静静地坐着,连蜡烛剥落的声音都听不见,直到拾翠叫她的时候她才恍若梦醒一般抬起头。
“殿下,副将要见武成侯。”
李青一点了点头,知道她需要回避一下了。
她站了起来,拾翠扶住了她的手,“殿下,时辰也不早了,该歇息了。”
李青一点了点头。
她没有说话,拾翠看得出来,她心情很差。
“春日风急,武成侯身子单薄,有些状况也是正常的。”拾翠试着找些话来宽解李青一,然而她也并非什么伶牙俐齿的人,说了几句之后,感觉鼻子发酸也讲不下去了。
可是她也不敢多说什么,身后的其他宫人都是公主出嫁时赐的,是人是鬼都未可知。
武成侯的秘密只能沉甸甸的压在她的胸口上。
李青一轻轻地握了一下她的手,示意她不用继续说了。
“拾翠。”她轻声说,“明天我想去城里走走。”
拾翠点了点头,这还是李青一第一次提出到人烟密集的地方去,“我教人去准备。”她答道,“此处也算是西北最繁荣的城池之一了,想必有意思的东西也不少。”
“我对西北的风土人情也可以说略知一二了。”拾翠勉强的笑了笑。
“这样。”李青一也露出了一个笑容,微微侧过头,听着她说话。
“说起来我父亲也曾在西北屯田驻扎过,当然不是在这里了,那时候还没赢过胡人呢。”拾翠说道,李青一看着灯影下少女的脸,她是记得拾翠的父亲是个小军官的。
他是她最不想提及的人,所以李青一也不曾问过,今夜里她主动提起来,李青一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是问问他的近况还是如何,在她迟疑的时候,拾翠轻声说,“若是他跟着武成侯的话,大概也能立点功劳吧。”
“然而他那时候嫌边军苦寒,我母亲心疼他,日日做了绣品去卖,终于帮他打通了关系,调到了中原。”拾翠微微叹了口气,“他当时的同僚都赶上了武成侯大破北虏的东风,节节胜利纷纷晋升,他反而是过的最不好的了。”
“于是他就怨我娘。”拾翠轻声说,“怨我娘坏了他的运气,原本就冷落她,有了这个理由更是成日里对她非打即骂。”
“我娘就这么一病不起过身了。”她说道,“武成侯攻破阿史那王城的时候,正是我娘去世的日子。”
李青一抓着她的手,看着她颤抖的脖颈。
“虽然被分到了殿下那里,我原本在宫里多少还有个给我娘攒点银钱的念想,我娘没有了,我对一切更是没了心气。”她轻声说,“所以一直以来对殿下,”她深深的低下了头,“都没有尽忠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