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咋理你?也跟你似的在坟头又蹦又跳啊?”
“妈,你这话听着怎么这么奇怪呢?”林熠皱眉。
“你也知道奇怪了吧?”宋知华损起儿子来不嘴软,“你别去给渔歌添乱啊,她工作落定不了,心情不好。”
“我知道,所以我这不是去帮她吗?”
“帮她?”宋知华一听便来了兴趣,她早跟儿子吩咐过,要是他们公司招人,千万帮渔歌留意着点,“你们公司有合适的岗位了?”
“来我们公司干嘛,也跟我似的去工地扛水泥啊?”
“就会瞎胡说,你们公司总需要文职吧?有没有适合渔歌的?”宋知华问,“你们好歹是国企,女孩子进去干个文职安安稳稳的挺好,又不用跑工地那么辛苦。”
林熠“啧”了一声:“我这天天跑工地呢,怎么没见你说我辛苦?”
“你自己非要去的,我早就让你回来接你爸的班,你不肯,怪得了谁?”宋知华又追问,“你们那儿到底有没有合适渔歌的岗位?”
林熠两手一摊:“没有啊。”
“那你怎么帮忙?”
“她不是要卖泥螺吗,我当然是帮她卖泥螺。”
“你这死孩子!”宋知华赶紧把他往屋里拽,“渔歌那是说气话呢,你李叔和玲姨为这事儿都烦得不行了,你就别去火上浇油了。”
“唉唉唉,妈,您先松开!”
林熠试图挣脱,却被宋知华抓得更紧。直到林明谦进门,说自己下午要出去,宋知华才赶忙松开他,走到丈夫身边。
林熠不用看,就知道又是那老三样——去哪儿?跟谁一起?晚上回不回家吃饭?
然后便是无休止的盘问和确认。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林熠已经习惯了母亲这样,只要父亲稍微脱离她的视线,她就会变得神神叨叨、疑神疑鬼,变得完全不像她自己。
不想再继续听下去,林熠皱起眉头,露出有些厌烦的表情,趁机逃离了家。
没两步,就晃悠到了李渔歌家门口,围墙低矮,林熠轻轻一踮脚,就看到了正在院子里忙活的李渔歌,朝她吹了声口哨。
李渔歌回头见是他,放下手中的活儿,走到水槽下冲了冲手,甩着水珠走了出来:“找我有事?”
“没事就不能找你了?”林熠反问。
“无聊。”李渔歌没好气道,“我现在没时间陪你玩儿。”
“瞧不起谁呢?”林熠哼了一声,从口袋里翻出一张纸条递给她,“我找你是有正事的。”
李渔歌手还是湿的,刚想在自己衣服上抹抹,可念头一转,便直接揪住林熠的衣袖,胡乱在上面擦了几下。林熠还没来得及抗议,她就抽回了手,顺势接过他手中的纸条。
“何凯,永城水产公司海味销售部,联系方式……”李渔歌没念下去,抬头困惑道,“这是谁?”
“我大学时的哥们儿,高我两届,那时我俩老一块儿踢球。”
“你给我这干嘛?”
“没看到上面写的吗?永城水产公司海味销售部。”
“这跟我有什么关系?”李渔歌依然没反应过来。
“给你铺路啊,现在没关系,以后说不定就有了。”林熠嘴角一勾,“你不是要卖泥螺吗,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先挂靠在我朋友这儿。”
“挂靠?”
“对,我昨天给他打电话问过,这条路可行,事成之后你按比例给他一些费用就行。”林熠解释道,“真要做大,你这小作坊哪儿够用?再说卖东西也需要资质,你现在肯定没钱去注册公司,连营业执照都没有,买家凭什么信你?”
李渔歌略微一思索:“我确实也考虑过……”
“所以嘛,这是条好路子。”林熠指了指那张纸条,“我朋友需要业绩,你需要资质,完全可以互惠共赢。”
“可是……”李渔歌有些不好意思,“我还不知道要卖给谁去呢。”
“这就是你的问题了,门路你得自己去打听。”林熠笑道,“你不是说了吗,能卖给一家饭店,就能卖给十家饭店,这么快就没信心了?”
李渔歌挺了挺胸脯:“谁说的?”
“那就行,不枉我费这心。”
阳光下,林熠靠在墙边,笑得笃定,丝毫没有往常那捉弄人的意思。
李渔歌鼻尖泛起一阵酸涩,心情复杂道:“你知道吗,你竟然是第一个把我说的话当真的人,也是第一个支持我的人。”
“什么叫竟然?”林熠不乐意了,“那你觉得第一个应该是谁?淮洲哥吗?”
李渔歌笑着摇摇头,叠好林熠递给她的小纸条,小心翼翼地把它收进口袋里:“没有,我就是太感动了,谢谢你啊。”
“你拿什么感谢?”林熠玩笑道。
李渔歌打量他一会儿,明白过来:“我知道你为什么突然这么好了,说吧,想要什么好处?”
林熠依然一副开玩笑的口吻:“你能给我什么好处?”
李渔歌挑眉道:“如果事成,是不是不光要按比例给你朋友抽成,也得有你一份?”
李渔歌十拿九稳的模样,让林熠愣了两秒。
但很快,他轻笑一声,快速遮掩住眼底一闪而过的失落:“是啊,我就是想赚点外快,所以拜托你,一定要成功!”
见果然不出所料
,李渔歌哈哈一笑:“放心,要是我真的赚到钱,一定给你包个大红包!”
第5章 ☆、005把你们老板叫出来
终于,新一批醉泥螺新鲜出炉。
李渔歌仔仔细细挑了些个头最饱满、肉质最肥硕的装了六瓶,第二天一早就搭上了开往市里的中巴。
这几天,她可没闲着。白天除了捕泥螺、做泥螺外,她还到处找场地,非常好运地在离家不远处找到一处一百多平的闲置平房,很适合改造成车间。
到了晚上,万籁俱寂,她的心却片刻安静不下来,不停在脑海中勾勒未来的蓝图——
“要是能顺利找到销路,就赶紧联系林熠的哥们儿。要是合作洽谈一切顺利,就立马租下那间空房,把它改造成生产车间。然后,一边去水产市场谈批发,一边让妈妈把制作手艺标准化,再雇几个小工,泥螺生意就算能正式开张了。”
这一连串的计划,环环相扣,紧密相连。李渔歌越想越激动,好几个晚上都睡不着觉,一会儿担心自己将事情想得太简单,遗漏了潜在的危机;一会儿又提醒自己不要把问题复杂化,不管怎样,先迈出第一步最重要。
这第一步,李渔歌选在了迎凤街。
迎凤街是永城最繁华的街道之一,街道两旁,一家饭店挨着一家饭店,每到饭点,几乎家家都座无虚席,热闹得能把整条街的喧嚣都提升几十个分贝。
李渔歌掂了掂手中的泥螺,心中暗忖:当初在上海,是机缘巧合,饭店老板偶然尝了一口这泥螺,便决定让他们长期供货。如果今天,她能找到话事人,说服他也亲自品尝一下,那么也许一切就有谈的可能。
李渔歌抬腕看了眼手表,刚过十点,正好饭店都开张了,客人们又都还没来,正是谈事的好时候。
她选定了路口一家招牌醒目、名为“好再来”的饭店,又掂了掂手中的泥螺,给自己鼓了鼓劲儿,迈步走了进去。
“您好,顾客,这么早呢?我们这儿刚开张,想吃点什么,菜单上都有。”一进门,服务员就热情地迎了上来。
李渔歌抱歉地笑了笑,欠身问:“我不吃饭,我想见你一下你们老板,他在店里吗?”
服务员有些诧异:“你找我们老板做什么?”
李渔歌提起手中的泥螺:“我想让他尝尝我的泥螺,看你们饭店需不需要。”
“哦,原来是来推销的啊。”服务员像变了个人,立马收起了热情的嘴脸,冷冰冰道,“老板不在。”
“那能不能请你们其他负责人,或者厨师长尝一下?”李渔歌没有放弃,“我的泥螺很好吃的,如果可以……”
“哎呀,这马上中午了,客人很快就要来了,您要是不吃饭,就不要在这里耽误我们做事了,大家都挺忙的。”
说完,那服务员眼皮都没再抬一下,便转身忙自己的去了,仿佛李渔歌从未进来过。
李渔歌脸上闪过一丝尴尬,朝四周望了一圈,见其他人也都各自忙碌着,压根没有要搭理她的意思。这第一步,竟然连五分钟都没撑到就失败了。她咬了咬牙,只得转身离开。
走出“好再来”,李渔歌没再贸然走进第二家饭店。
她站在榕树下,复盘了一下刚才失败的经验,意识到自己的推销实在不够聪明。她略略思索一番,又挑了一家“知味观”,走进去点了一碗面。
今天起得早,这会儿倒是也饿了,吃到汤底时,李渔歌放下筷子,擦了擦嘴,笑眯眯地招呼店员:“你好,请问我能见一下你们老板吗?”
服务员赶忙走过来,有些不安:“顾客您好,是这面有什么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