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7章 不要采取别的手段
萧六爷拉住他,“事到如今,还说这些做什么?我去一趟观阁,问问齐将军,看那人到底听没听到。”
“听是肯定听到的。”老余抬起头来,眸子也是彷徨无措,哪怕是对着千军万马,他都没有恐惧过,但现在他怕得要紧,那是他不擅长对付的局面,“老丁吼得那么大声,只要不是个聋子,都能听到。”
“我去找他们,求他们帮帮忙,这句话千万是不能到御前的。”萧六爷大声唤了句,“来人,备马。”
说完,大步走了出去。
萧三爷看着他们几个,知道他们跟父亲小半辈子了,是出于担心才会去找齐芳。
他叹了口气,“诸位哥哥,祸从口出,以后务必严管自己的嘴巴,不能再说半句不该说的话。”
大家忙不迭地点头,但现在知道错了,还能挽回吗?
“便是没有御前侍卫,对着齐芳和鲁洪也不该说的,唉!”萧八爷头痛得很,父亲奉旨回京,帅权不交给三哥,而是交给他,他年岁最小,又不是父亲的亲生子,可见皇上已经有自己的小心思,企图内部分化,一旦这里出现纷争不合,皇上会空降一位总兵过来成凌关。
现如今能稳得住成凌关的武将,除了北冥王还有谁?皇上肯定不会派北冥王过来,派其他人,要么是能力不足,要么就是立功心切,想借军功一举封侯。
好在,萧家儿郎是团结的,不管谁掌帅权,父亲在的时候听父亲的,父亲不在听三哥的。
萧六爷到了观阁,齐芳这一次把他请到自己和鲁洪的房间来,房间不大,放了两张床,一张小饭桌,两张方板凳。
这观阁以前是个道观,后来道观移到半山,这里便用作招呼京城或者其他地方来的公差。
齐芳请六爷坐下,鲁洪则坐在床上,齐芳转述了张启文的话之后,萧六爷脸色是惨白一片。
此番父亲回京,已是生死难料,赌的就是一个天恩浩荡,但这句话彻底把皇上给得罪死了。
“可有法子?”萧六爷沉默了许久之后,声音颤抖地问齐芳和鲁洪。
“就在您来之前,我已经找了在成凌关的人,让他们帮忙送消息回去给王爷,应该您也是听过的,我们戚肆探子营的人全部都是王爷救回来的,希望王爷能说动宣平侯,在张启文回京之前,宣平侯把他拦下,说服他。”
萧六爷有些诧异,“你们在成凌关有人?”
齐芳道:“不是我们的人,我们来成凌关之前,王妃便给出了联系他们的方式,以便有什么情况,能快速送回京城去。”
“那张启文,是宣平侯府的人?”
“他是宣平侯的侄子。”
萧六爷也并不能安心,因为齐芳刚才也说了,以那层关系请求他,他都推却。
也不奇怪,人都想往上爬,尤其他是在御前办差的,谁不想往上升?这样的机会太难得了,不用拼,只需要举报就能得到。
“麻烦齐将军转告惜惜,能谈就谈,不能谈千万不可采取别的手段,我们萧家人素来光明磊落,要怪就只能怪我们自己,一时冲动口无遮拦被人拿了把柄。”
齐芳和鲁洪本就敬佩萧家,如今听了萧三爷的话,更是不尽敬仰,如果是换做其他心狠手辣的一些人,只怕会安排人在回京的路上,制造一场刺杀,让张启文彻底闭上嘴巴。
但萧家做事,真的是光明磊落。
第908章 找宣平侯帮忙
京城,红筱收到了成凌关的飞鸽传书,她没看,直接转交给沈万紫,由沈万紫交给王妃。
成凌关回来的信息,沈万紫知道轻重,立刻打开看了,看完之后策马就直奔京卫府,这个时候惜惜应该会在京卫府。
沈万紫出入京卫府,是再正常不过的,她如今是特聘的教头,肃清帝知道她武功高强,又不想当武官,让她负责教玄甲军武功最合适。
御前侍卫虽然独立出来,但练武这块可不独立,依旧是要来京卫府找沈万紫。
宋惜惜看了传书的内容,沉沉地叹了口气,这是最不该出现的错误。
这句话,往小里说,可以说丁将军一时口出无状,胡乱说话,降一道申饬的旨意或者打二十军棍也就没事了。
但往大里说,那可就真是弥天大祸了,这句话甚至可定性为成凌关的武将一致认为,鹿奔儿城的罪责在皇上。
当今是重视自己登基之后的功绩,成凌关边线制定是他的在位时候的功绩,收复南疆是他在位时候的功绩,但鹿奔儿城的屠戮,如有人说是他的责任,他会杀一批人来向世人证明,对于鹿奔儿城发生的惨况,他是发了雷霆之怒的。
而且,这件事情也本不该是皇上的责任。
“怎么办?于先生和沈师兄也没在府中,王爷在大理寺,我只能来找你了。”沈万紫也知道那句话的杀伤力有多大,莫说当今皇上,只怕相对宽容的先帝,也不能容忍这样的扣帽子。
毕竟,皇上派出援兵到了成凌关,援军是受萧大将军调派的,如果皇上要担责,岂不每一次战败,都得算在皇上的头上?
如果说战北望要负责,一点问题都没有。
宋惜惜执着字条,点了一盏灯烧掉字条,在张启文没回京之前,就不能有只言片语流了出去。
“求宣平侯帮忙。”宋惜惜冷静了下,“在张启文回到京城的时候拦下他,看宣平侯能不能说服他,如果能说服他不禀报就没事,宣平侯如果不能说服他,丁将军性命难保,我外祖父也多一条罪名。”
“你去找还是王爷去找?”沈万紫赞成这样做,宣平侯应该会看在张烈文的份上帮忙的,就不知道能不能说服张启文。
宋惜惜想了一下,“宣平侯能不能说服张启文,暂是未知之数,如果没能说服,这句话最终是要到皇上耳中去的,但我和师弟最近不管去哪家勋贵府邸,都会有人禀报到皇上跟前,等到时候张启文回京禀报,皇上就会知道我们是提前得知了消息。”
“嗯,有道理,事事小心谨慎点不会错。”沈万紫现在的性子也沉淀了许多,学会重视细节了,于先生说的嘛,有时候细节决定成败,“那叫谁去?这事不好再叫旁人知晓了。”
宋惜惜想到一个人,“丹伯父。”
张烈文的身体还需要调理,他的命是丹伯父救回来的,所以他回京之后,丹伯父还继续给他调理。
而张烈文如今虽也封了定远伯,但却依旧住在宣平侯府,只要把事情告知张烈文,张烈文一定不会袖手旁观。
“那我去找药王堂治治手腕,最近跟他们过招多了,手腕很痛。”沈万紫雷厉风行,说走便走。
当晚,丹神医就背着药箱进了宣平侯府。
宣平侯和张烈文听得此事,俱面容变色。
张烈文首先反应过来的,“父亲,不能让启弟把这句话禀报皇上。”
宣平侯不仅仅是懂得知恩图报,他还知道萧大将军这一次实是遭了无妄之灾,如果再有这样一句话到了御前,那是必死无疑的局了。
“放心。”他只说了两个字,但重若千钧。
丹神医拱手,“感激不尽。”
他知道对宣平侯来说也很难,他如果拦不住,张启文一禀报,是真会把宣平侯府也搭进去。
第909章 会有人出手
丹神医走后,张烈文看着父亲,“父亲,不管用什么法子,一定要拦住启弟。”
宣平侯点头,“放心,为父不会再让萧大将军陷入这样的无妄之灾里。”
有些人,纵然是要抛却勋爵荣华,也要一心维护的,宣平侯自己祖上就是武将,侯爵之位是从战场上打回来的,若是为了萧大将军丢了爵位,宣平侯觉得祖父不会怪罪他。
他没有把握说服张启文这个侄儿,自小他就特别有主见,懂得为自己的未来策划筹谋,只可惜一直都欠缺点运气,每逢有大的差事要办,他要不是得病就出点意外,不能立功也无法向皇上证明他的能力,在东宫这么久也只是个普通侍卫。
皇上登基,他编入玄甲军,当了御前侍卫,也一直没有什么出头,此番前往成凌关,还是戚贵向吴越举荐,他才能去的。
他一直都想出人头地,现在有这么好的机会,他会轻易放过吗?
丹神医从宣平侯府出来之后,派人去北冥王府说了一声。
谢如墨倒没有太担忧,他知道张启文为人算得上正派,只是欠缺点时运,估计他自己内心也在挣扎要不要说,如果宣平侯跟他谈过之后,他不说的可能性很大。
而且,如果他真想用这句话来谋前程,相比起举报立功,还不如直接跟齐芳摊开说,齐芳是齐家的人,齐六又是驸马,能为他赚取的,一定比举报好得多。
而且,他跟在皇上身边这么久,应该对皇上十分了解,皇上虽然一时会嘉许他,或者晋升他,但他从此便与心腹无缘。
作为皇帝,他忌惮势力雄厚的武将和世家,但作为他自己,他心里是敬重萧大将军的,他不会乐见有人背地里放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