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叹了口气,这孩子轻易不哭的,但若哭起来也不能轻易哄好,这下哭成这样,谁能哄好呢?
他看到了惜惜身边的北冥王,他的手放在惜惜的肩膀,紧紧地搂着,显得沉稳而让人信赖。
好,有人哄的。
第912章 萧大将军入宫
最终,毕铭和陆臻带着京卫和巡防营挤进去了,慢慢地分隔开一条道,让萧大将军和御前侍卫可以顺利通行。
御前侍卫领着萧大将军进宫面圣了。
在这之前,已经有人把百姓的轰动以及他们呐喊的内容禀报给肃清帝了。
肃清帝眉头皱起,那一声声的“皇上英明”汇聚成一条绳索,把他给捆死了。
本来他打算萧承回京之后,先进刑部,另外给他准备一间条件相对不错的牢室关押着,回头对西京使者也更好交代些,但如今还能这样做吗?
在戚贵的带领下,萧大将军进入御书房跪下,磕头,“罪臣萧承,参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肃清帝在看到萧承之前,满脑子都是对这件事情处理的一个章程。
但在看到他跪在自己的面前,与昔日威武巍峨的形象完全不同,就像是一座山,忽然倾倒了,他心里很是酸楚。
他还是太子的时候,萧承和宋怀安就无比支持他,他也时常到当时的镇北侯府去,那时候是真心要结交宋家的儿郎。
时移世易,物是人非。
他当了皇帝,考虑就多了,心也不若往日纯粹,多了许多顾虑与筹谋。
旧人就在眼前,从他的脸上可以看出,边关的风霜是何等的凛冽,把这铁一般的老将吹成了山野老汉,他的心在这一刻是最软最难受。
他甚至亲自起去搀扶,“萧大将军,快快请起。”
萧承老泪纵横,“罪臣有负皇上,罪无可赦啊。”
肃清帝沉沉地叹了口气,“坐下来说。”
他亲自把萧大将军搀扶着到一侧坐下,他这一搀扶,才真正发现那个钢铁浇筑的老将,是真真的衰老了,他的肩膀与手臂,不复往日坚硬,瘦得很是可怜。
他坐回龙椅之上,不免叹息,“老将军瘦了许多,要保重身体。”
“多谢皇上关心,罪臣羞愧啊。”萧承擦拭老泪,显得无比的懊悔与羞愧。
肃清帝看在眼里,心里头更不是滋味,宽慰了一番,说知道罪不在他,只他是成凌关的元帅,如今西京使者前来,他自当要出面,若要承认此事,也得由他当着西京使者的面承认。
萧承说一切听皇上的安排,皇上让他做什么,他便做什么,只求能赎罪。
吴大伴在一旁听着,知晓皇上如今心软,但萧大将军出了这御书房的门,皇上的心软持续不了半个时辰。
所以,他上前道:“皇上,如今萧大将军已奉旨回京,是送刑部大堂,还是别有安排?老奴斗胆给大将军求个恩典,不管是送刑部大牢还是关押在别处,也请派御医给老将军诊治一下,老奴觉着老将军许是因为曾中箭重伤,以致身体衰败,加上这一路快马加鞭回京,吃尽了路途劳顿之苦,若不调理只怕难以支撑。”
肃清帝也在想如何安置他的问题,如今吴大伴这样当着他的面提出,肃清帝还处于心软阶段,自然就不会让他去刑部大牢吃苦。
他也不需三思,便直接道:“先准许回府,派勤龙卫保护着便是。”
勤龙卫是御前侍卫分出来的,共计六支卫队,勤龙卫,护龙卫,神弓卫,亲卫,左卫,右卫,现如今全部都由战北望管着。
勤龙卫,护龙卫和神弓卫是办对外的差事,亲卫,左右卫都是心腹卫队,负责保护他的,而御前侍卫也改名为玄铁卫,也就是说,以后没有御前侍卫,只有玄铁卫。
短短的十五天,肃清帝和战北望完成了对御前侍卫的改革,玄铁卫正式地从玄甲军分离出来,勤龙卫,护龙卫有些职能甚至和禁军及京卫重合了。
但凡留了心眼子的人都知道,这是皇上为了把禁军和京卫收归玄铁卫做准备。
第913章 宣平侯亲自来了
以前,宋惜惜出任玄甲军指挥使的时候,很多朝臣反对,觉得女子统领这么重要的位置不妥。
但现在看到皇上的一系列动作,知晓了皇上的意图,他们又觉得哪里不对劲,弄不好,玄甲军最后就只剩下巡防营这个纨绔子弟集合地了。
但玄甲军,曾是皇城的一道屏障,被拆解得支离破碎,大家觉得并不妥当,仿佛什么权威被摧毁了。
自然,也是因为宋惜惜自出任指挥使之后,玄甲军更具有威慑力,更让人有安全感,很多不服宋惜惜的人,如今是心服口服的。
也因为他们对宋惜惜的认可,导致了肃清帝加快了脚步,把御前侍卫改为玄铁军,接下来的动作大概也会加快。
萧大将军被勤龙卫送回了萧府,萧府已经丢空许久,荒芜得不成样子,勤龙卫亲自进去拔草清扫,吴大伴挑选了几个宫人进去伺候。
战北望不敢亲自护送,在萧大将军入住之后,他调派二十名勤龙卫过去,十人进府,十人在外守着三道门,正门四人,后门和侧门分别三人。
萧大将军回到萧府不多时,淮王妃便带着人到了正门外求见,被勤龙卫拦下,她也不敢闹,在外头站着。
别的事情她可以不管,但父亲回京了她再不来看看,只怕脊梁骨都要被人骂歪了。
好在现在王爷不在京城,否则按照他一贯的做法,也是不让她来的,毕竟父亲如今是戴罪之身。
皇上如今能让他回府居住,虽有勤龙卫看押,却也是皇恩浩荡。
她站了一会儿,没见宋惜惜和燕王府的人过来,加上天气实在冷得很,她也不再逗留了。
北冥王府,宋惜惜已经平复心情,听着毕铭的禀报。
谢如墨也没回大理寺,今日全程陪着她。
“好,如我们所愿,已经回到萧府了。”谢如墨听完,微微地松了口气,至少不用关在刑部。
“现在是勤龙卫负责看守,如果宋大人想去看望老将军,属下可以跟战北望说说。”毕铭和战北望的关系也算可以,至少他是战北望上峰的时候,也没少关照他。
宋惜惜领了毕铭这份好意,她肯定是要去见的,不仅要见,还要说话。
毕铭走了之后,谢如墨看着大家,缓缓地宣布,“从今天开始,咱们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不必看谁的脸色,也不必再忌惮谁,咱们立下军功回来,小心翼翼谨慎度日,就为了如今,咱们积攥下来的实力,能让我们尽情挥霍个一年半载。”
宋惜惜和沈万紫对视一眼,肩膀明显地松了下来。
沈万紫喔了一声,一拳挥出,“这窝囊气实在是受得太久了,该抒发抒发了。”
“王爷,宣平侯那边还没有消息过来。”于先生提醒,那句话还是很致命的,“现在皇上对萧大将军是念着旧日情分,也念着他的功劳,但那句话若是禀报到了皇上的耳中,那就什么情分和功劳都没了,一切都抹杀了。”
谢如墨道:“本王觉得宣平侯能帮上忙,最重要的是,张启文那么了解皇上,他不会选择走这条路。”
“希望是这么希望的,只是如今还没消息来,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也叫人担忧啊。”于先生做事素来要求滴水不漏,但凡有一个缺口,他都会比较担心。
“不用担忧了,宣平侯亲自来了。”棍儿跑着进来,他已经换回了衣裳,嗓子有些沙哑,可见方才他是有多卖力地喊着。
第914章 沈师父又收徒了
宣平侯单独一人来,身边连个随从都没有,青色的衣裳搭配黑色厚实的斗篷,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家的管事。
谢如墨和宋惜惜首先起身相迎,其他人也跟着起身,对于宣平侯二话不说的帮忙,大家也是心存感激的。
客套之后,宣平侯直言道:“惭愧,并未能让那臭小子无条件地同意,他提出了一个条件,我得先过来问问王妃和沈姑娘的意思。”
宣平侯开头“惭愧”这两个字,着实是先把大家吓着了,听到后面的才把心安放原位。
沈万紫却奇怪地问道:“怎么要问我的意思?他想做什么啊?”
宣平侯自己说出来这句话也觉得怪怪的,“他说,他说要拜沈姑娘为师,而且是要跟陆臻毕铭他们一样,是亲传弟子。”
“啊?我有教他练武的啊。”沈万紫一时还没明白张启文想做什么,他是御前的人,也是可以跟着一同上大课的啊,为什么要拜师?她说了,就收三个弟子的。
宣平侯解释道:“他说想靠实力晋升,御前拼的就是武功和机敏,这小子机敏是够的,武功着实是差了些。”
沈万紫哦了一声,看向宋惜惜,宋惜惜也正看她,这事要看万紫的意思,毕竟收徒也不是随随便便的一件事情,以万紫的性格,收了陆臻他们三个也实是为难她了。
“收吧。”沈万紫没过多的犹豫,但是按照她以往的心性,这样对她而言等同威胁,那她是不可能答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