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桃花马上请长缨_六月【完结】(502)

  宋惜惜好整以暇地看着皇后,“娘娘,先请出去吧,我跟帝师还有话要说。”

  齐皇后气得脑仁儿发疼,这事不该是这样的,祖父真是糊涂到了极点,既然是不想活,为什么不为她把宋惜惜拉下?

  他一心就想着他那点丢人的风月,怎么也不为大皇子,为齐家着想?

  齐皇后深吸一口气,“祖父,本宫问您,您是不是恨极了宋惜惜?是不是她冤枉了您?本宫在这里为您做主,您有什么尽管交代。”

  齐帝师没理会她,只看着宋惜惜,“两个打赌,应了,赌约是什么?”

  “您想要什么都可以,听您的。”

  “祖父!”齐皇后急得直跺脚。

  齐帝师想了想,眼底透出幽幽之色,“如果你输了,为我寻一个人,或者是他的坟,如果我输了,你叫我做什么,我便做什么。”

  “成交!”宋惜惜笃定,“虽然我赢定了,但是您现在可以告诉我,您需要我为你寻找的人是谁。”

  第1251章 老荣太妃薨了

  直到宋惜惜离开,齐皇后都没能从愤怒中抽离出来。

  她坐在一旁,黑沉着脸看着祖父开始喝药,喝参汤,甚至让御医为他施针开穴,运行气血,而且他还服用了丹神医留下的药丸。

  不足一个时辰,看着他的气色渐渐有所好转。

  御医诊断,说他心头有了斗志,还有希望。

  齐家上下都高兴,只有齐皇后失望至极,脸色之惨白,一点都不亚于当初齐帝师去南风馆的妆容。

  她知道这是自己的孤掷一注,既会得罪娘家,也会得罪皇上。

  可宋惜惜是莫大的威胁,她只有名声臭了烂了,她皇后之名才得以彰显,她可以做宋惜惜做过的事情,重新开设女学,招揽朝中官员贵女入学,把世家官员的力量聚拢起来,巩固大皇子的势力。

  以前不屑做的事情,她都会做,因为她探清楚了父亲犹豫的态度,一味地把希望押在齐家身上,一旦有什么闪失,就注定一败涂地。

  穆丞相进去探望了齐帝师,拍拍他的肩膀,“老伙计,好好养着,看看这些年轻人是如何折腾的,有人折腾,这世道才热闹啊。”

  齐帝师神色有些触动,他本以为穆丞相会唾弃他,轻蔑他,但并没有。

  他的态度还是如同往日一般。

  齐帝师到底是熬过去了,可老荣太妃没熬过去,二月初对外发丧,肃清帝也派人传信给燕王,他可以回来奔丧。

  燕王似乎早就在等这一日了,在府中嚎啕大哭,哭了一场便开始准备。

  他不是准备回京,而是叫提前准备好的说书先生把他母妃的死渲染成皇室刻薄文帝爷的妃子,是皇室无道不孝。

  可他这边还没发动起来,却听到许多百姓交口称赞当今太后,说当今太后曾为了老荣太妃的病张贴了榜文四海求医,除了御医十二个时辰伺候,还还请丹神医入宫医治,所用的药材皆名贵无比。

  自然,也提到了额外开恩,准许燕王回京侍疾了长达一年的日子。

  燕王被杀了一个措手不及,计划胎死腹中。

  但他怎甘心?往日极力隐忍,如今因着身体残疾,竟比任何人都心急了,面对百姓的交口称赞,他也依旧派人散播。

  可惜,太后为人如何,民间早有听说,他的话甚至都没能传出燕州去,就被人反驳了回去。

  一滴水,落入了海洋,只荡了一小圈,便迅速不见。

  而且,此番回燕州让他觉得奇怪的是,似乎燕州里的情况也不怎么受他控制。

  似乎!

  因为他依旧是可以调动燕州的官员,可有些命令吩咐下去,总是拖延,或者推三阻四。

  召见他们来吧,他们一个比一个恭谨。

  他觉得有问题,又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他招来无相先生问,无相先生说怕是在京日子久了,官员们生了懈怠之心,慢慢就好了。

  他将信将疑,只是有更让他觉得疑惑的事情,便是京城南风馆里的消息,说是里头藏着沙国探子,而这些探子还是当初谢蕴带进来的。

  谢蕴没有跟他说过这样的事情,谢蕴跟沙国有来往?

  为何这些他都不知道?

  谢蕴是不可能不知道的,她何等精明的人,那时候南疆还在沙国人手中,如果说只为牟利把沙国人带入京城,冒这么大的风险,她肯定是不会做的。

  除非,她另有所图,或者,与什么人联系上了,她为谁所用。

  “三哥,你要回京奔丧吗?”淮王问他。

  燕王两难。

  回京奔丧,危险。

  不回京奔丧,不孝。

  权衡之后,他发现已经不怎么在乎名声了,还是安全重要,道:“本王身有残疾,需要医治,不能长途跋涉了,这一次权当本王不孝,希望母妃在天之灵会原谅本王。”

  淮王道:“三哥这决定是对的,不能再回去了,京城有消息传来,说谢如墨年前就离开了京城,有可能来了燕州,我们还是要守在此处比较好。”

  第1252章 帝后不和

  淮王是收拾了细软离开京城的,但那些金银细软早就被掉包,他在半道便发现了,气得直发狂。

  可惜发狂也无用,他不敢再回京城去。

  只是没有任何人脉和物资来到这里,空有一个亲王的身份,他并未得到很多人的认同,他的处境很尴尬。

  也幸好,他寻到了好出路,只是,这出路对三哥而言,却未必是好的。

  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他蛰伏的意义,本就不单单为了日后分封个好地方。

  那人藏得深,多年不曾被人怀疑,而且不断渗透,把别人的据为己用,这才是真正的谋略家。

  当然,这个人比三哥更难对付,日后如果成事,他要谋夺此人的战果,也非易事。

  只是,三哥与那人对比起来,那人更有胜算,他自然是要跟着更有胜算的人。

  而且在三哥这里,他完全没有砝码,金银财帛连同人脉一并没有。

  可在那人那边,三哥就是他的砝码,那人要蚕食掉三哥的一切,就要靠他。

  燕王因着母妃的死,着实也伤心了一场。

  丧母是痛,但更让他愤怒的是,母妃的死毫无价值,反而给太后增添了贤名。

  太后贤名在外,便是肃清帝也可沾光,他们利用了母妃的死,太卑鄙了。

  京城里,齐帝师和南风馆的丑事被压下了,大家如今津津乐道的是太后贤德。

  太后曾也是贤后,与先帝鹣鲽情深,只是先帝驾崩之后,她一直伤心不振,渐渐地百姓就很少听到与她有关的事情。

  现在听到,便勾起了许多人的回忆,她当皇后时做过的事情,也被一一翻出,歌颂一番。

  与太后有关的,雷霆风暴般席卷,彻底盖过了之前所有与南风馆有关的流言蜚语。

  就连宋惜惜和于先生都惊叹,太后不出手则已,稍稍一出手,便是压倒性的席卷。

  这舆论自然是有人引导的,但于先生说,引导舆论谁都会,可太后有实打实的往迹可供人歌颂,不是人人都能学的。

  老荣太妃的丧事办完,内外命妇入宫请安,却发现管理后宫的人是淑妃和德妃,至于皇后则又身体抱恙,养在长春宫里不见人。

  有心人留意了一下,发现齐家的女眷也没有入宫去探望皇后,说是不向打扰皇后养病,但是作为母亲的,女儿凤体违和,怎么也该进宫探望才是的。

  百姓有百姓的歌颂,官眷有官眷的猜测。

  而齐家经过齐帝师的事情之后,也失去了很多支持者,齐尚书被罚俸之后,也谢绝了访客。

  其实宫里头的妃子也不知道皇后是怎么回事,因为也不许嫔妃前去请安,只有消息传出来,说皇上动了雷霆之怒,第二日皇后就病倒了。

  没有人具体知道发生过什么,但帝后离心,似乎摆在明面上的事情了。

  宫里头的人也惯会猜测,认为有可能是齐帝师的事,皇上迁怒了皇后。

  只是,这也不怎么成立,因为皇上如今连大皇子都不见。

  大皇子是皇上的嫡长子,以往是最为疼爱的,如今竟然连见都不见,这不免让人生了心思。

  因为有嫡长子,旁的皇子是没指望的,现在不一样啊,现在皇后和大皇子都似乎被皇上厌弃了,一切另当别论。

  当然,想法是想法,却也不敢做些什么,毕竟皇子还太年幼,皇上又很年轻,再说夫妻哪里有不吵架的?皇上回头气一消,自然可以当做什么都没发生过。

  又何必早早露了心思,让皇上察觉呢?

  第1253章 很久没师弟来信了

  齐尚书虽谢绝了访客,却亲自带着大夫人前去拜访了宋惜惜。

  宋惜惜如常接待,与齐尚书是没什么话说的,于先生陪着他说话,她请了大夫人去侧院喝茶。

  大夫人这一年多来很少出来走动,消瘦了许多,只是整个人也平静了很多。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